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冬雪如锦-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如此,还不如找那些家世不显无法知道这件往事,或者是在那些外地进京科举,并考上了进士的年轻书生中寻找。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人,那也要薄有家资才行,虽然他们家必定会给然姐儿准备丰厚的嫁妆,但是没的让然姐儿拿嫁妆去养婆家那帮人的道理不是。

 第四百零九章:亲事

    只是肖依然实在运气不好,肖二老夫人千挑万选,选了在长宁十五年那场春闱中中了二榜进士,后又被分到翰林院做了庶吉士的二十多岁的青年杜志高,将其招为乘龙快婿。

    杜志高虽然不是京城名门世家和重臣家的公子,可是也不算是寒门进士,他父亲乃是余州的一名六品通判,余州富庶,在那里做官,即便是微末小官,家财也可能万贯。

    而更好的是,再怎么样,无论是杜志高本人,还是他那个在外地做通判的父亲,都够不上知道那件往事的层次。

    对于肖家来说,此事很适合。

    对于杜家来说,能够攀上承恩候府这门亲家,简直是祖坟冒了青烟。

    双方一拍即合,皆大欢喜,很快就定下了这门亲事,交换了庚贴,两个月后便准备成亲,毕竟肖依然年纪也不小了。

    肖家如火如荼的开始为肖四姑娘准备嫁妆。

    杜家也开始在京城购置宅子,置办成亲所需的一应物事。

    可是老天偏偏不随人愿,就在离婚期只剩下不到十天的时候,那杜志高因自己将要娶亲,邀请了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同僚喝酒,并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婚礼。

    谁料因为太过高兴,喝的太多,从酒楼二楼下来的时候,摔下了楼梯,直接一摔没了。

    喜事变成丧事,肖依然自然嫁不成了。

    杜家失了儿子虽然悲痛万分,但是他们也不敢将这事推到肖家女儿身上,他们可不止这一个儿子,肖家是承恩候府,是皇后娘娘的娘家,是太子的外家,即便他们真的觉的是肖依然将自己的儿子克死的,这话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是一个字也不敢往外说的。

    更别提让肖依然为杜志高守望门寡了。

    因为这件事,本来就难嫁的肖依然更加不容易嫁出去了。

    肖二老夫人本来便有些花白的头发,这一年多来,白的更多了。

    后来她虽然也想以杜志高的标准再为肖依然择一个佳婿,只是合适的人选实在可遇而不可求。

    一直拖到长宁十七年,她都没有找到。

    直到先太子薨逝,现太子回京,在太子丧礼上看到秦叙,再一打听,肖二老夫人那颗低迷的心才终于活了过来。

    只是她的确打听了,但是因为前段时间忙着先太子的葬礼,她实在不好多打听,就怕被有心人知道了,拿这件事说事。

    现在离先太子去世也有三个月了,城中也恢复了喜乐声,皇后娘娘提了这事她实在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皇后娘娘见肖二老夫人犹犹豫豫的,有些奇怪,她还以为以她这位二婶的脾气,在那杜志高去世没多久,就应该为肖依然再寻良婿才是,却没料到到现在都还没有人选。

    肖二老夫人之前的确也看上了两个人选,只是终归算不上十全十美,她有些不甘心,若是没有秦叙的出现,今天皇上问了,肖二老夫人肯定便提了其中一人。

    可是现在有了更好的目标,肖二老夫人又怎么甘心退而求其次呢!

    皇上见肖二老夫人半天没有回答,正想说“既然没有人选,还谈什么赐婚?”

    她们这些人都知道,当今皇上虽然喜欢赐婚,但是并不指婚,都是各家选好了结亲的对象,再向皇上求旨的,即便如此,在一家求上门的时候,皇上还要将另一家宣进宫,亲口问一问对方同不同意结亲。

    他曾说过,自己不想成为后世史书上记载的乱点鸳鸯谱的皇上,结亲结的是两家之好,不仅关系到两个年轻人的一辈子,还关系到两个家族的关系。

    他若指婚指的不好,便是作孽,他可不想作孽。

    说实话,长宁帝的这一点,让朝廷内外多少世家名门和肱骨重臣暗自松了口气。

    肖二老夫人似乎看出了皇上的意思,忙道:“皇上恕罪,臣妾的确是看中了一名年轻人,只是尚未打听清楚,所以……所以暂时拿不定主意,臣妾斗胆恳请皇上,能否再……再宽宥一段时间。”

    肖二老夫人在皇上的眼神和气势下几乎无法说完心中所想,不过想到她的然姐儿,想到那个她看中的秦大人,她还是强压着心中的胆怯和忐忑,将自己的要求说了。

    “哦?原来是这样。”皇上轻轻的说道,语气非常平静,只有皇后知道,皇上这是极其不悦了。

    “那朕就等二老夫人打听清楚再说。”

    皇上很轻易的便同意了肖二老夫人的要求,也并没有问肖二老夫人要打听的人是谁。

    肖二老夫人高兴和庆幸于皇上的好说话,并没有听出皇上不同于一般时候的温和轻柔语气,更加因为胆怯,不敢直视天颜,又哪里能知道皇上面上的嘲讽不悦。

    就连肖依然自身也是高兴的,她自然知道自家祖母看中的是谁,她刚才恰巧碰到那人了,的确如祖母所言,玉树临风,俊美不凡,她甚至觉的祖母的形容尚不足以概括那人的风采姿仪。

    皇后暗自叹了口气,无论结果怎么样,她当着二婶的面开了口,成与不成,二叔一家总不能再拿此事去吵父母兄弟了。

    只是二婶到底看中的是谁?到现在还没有打听明白。

    要知道那杜志高去世也有小一年了,按说以二婶的性子早该打听清楚了才是。

    皇后有些疑惑,不过皇上在这里,她并没有多问,准备找个时间单独问母亲。

    “谨儿已将东宫的力量都接了过去,我看他适应尚好。”

    皇上对皇后道,“如此,慎儿也能安心了。”

    听到他说起先太子和现太子,皇后的面上渐渐涌起悲伤,殿上的其他人也都垂了头,一言不发。

    皇上帮皇后捋了捋头发,握住她的手道:“茵儿,慎儿已故,我现在已能平静的说起他了,我这里过去了,你那里也要过去,慎儿是个宽和善良的孩子,我们若是总是想着他,茶饭不思的,他……也不会安心的。”

    “茵儿,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皇上这番话竟然没有自称“朕”,直接用的我,如此,反而更能直击皇后的心,她伏在皇上怀里,哽咽的点了点头。

    肖老夫人见帝后如此,暗暗松了口气。

 第四百一十章:信

    前面几个月,秦叙一直跟在太子身边,辅佐他接手东宫事务和操办先太子丧事,一直没有领实差。

    现在既然太子那边的事步入了正轨,又给他安排了官职,他自然是要去宁京卫报道的。

    回到了租住的宅子,秦叙将这件事和其他六人说了。

    萧胜的伤早已养好,因为这段时间太子事务繁忙,他初初被策为太子,虽然接手了东宫的人手,只是那些人他毕竟不熟悉,即使要用,也总得观察一段时间,也并不放心将重大的事情交给他们。

    要知道先太子可是中毒而亡,谁又能保证那下手之人不是这些人中的某一人或者某些人。

    所以太子要求他们留在京城,辅助他。

    对于太子的要求,他们自然不能反对。

    况且对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能得到太子的看中,简直是祖坟冒青烟,又怎么可能反对。

    这其中,除了周还,其他人都愿意留在京城,周还也不是不愿意,而是要去信回去问周浩戎的意见,这也是太子的意思。

    七人中,萧胜和谭祥被安排去了护龙卫,做了八品的骁骑尉,和他们本来的官职一样。

    秦叙带着其他三人去了宁京卫,周还等待周浩戎的消息。

    对于他们这些人的任命,皇上自然是知道的,他们是护着太子从望青城平安回到京城的功臣,一路上损失了五十多个高手,这一路的艰难可想而知,不管皇上心里怎么想的,明面上的赏赐总要给的。

    更何况,自从安成候从北地回来之后,口中就经常出现“秦叙,秦广渊”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再加上《卫寅兵书》以及漫尘大师的关系,皇上虽然之前并没有见过秦叙,可是对这个人了解的已经足够了。

    那时他便想着要不要将这个年轻人调到京城来,只不过安成候道:“臣早就提了,不仅范远山一口拒绝了,秦叙自己也拒绝了,臣便没有强人所难。”

    当时皇上便想,安成候没有强人所难,难道我这个为君者还不如臣子,还能强人所难,此事便不了了之。

    现在太子要将他这几人留在京城,皇上也看到了秦叙,一见果真不负盛名,自然大手一挥同意了。

    “呵呵,好,好,不错。”

    秦叙站在京城外宁京卫之内,向宁京卫都统宋谦和报道,宋谦和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四人,满面笑容的连连点头。

    之前管峰等人关于可能会被排挤冷落的阴暗想法,完全不存在,宋谦和当场便给他们安排了营所和住处。

    每个人的官阶都是实至名归,没有只顶着名头没有实差的情况发生。

    “难道是我太小人了?”

    管峰喃喃自语道。

    已经在外面跑了一圈领了生活用品的沈航回道:“管大人,不是你太小人,是我们秦大人太大人了。”

    “此话怎讲?”郭展亦疑惑的问道。

    “秦大人一战成名,宁京卫中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秦大人的威名,兵者尚武,他们知道秦大人来宁京卫任职,都兴奋好奇的紧,哪里还会为难。”

    沈航与有荣焉的答道。

    秦叙一边整理着东西,一边笑道:“别忘了,还有太子的原因,这才是最主要的。”

    沈航忙点头,“对,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顾冬雪接到秦叙的信时,已到了八月中旬,没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

    她本来以为秦叙就该要回来了,毕竟太子三个月的孝期已过,他们的任务也早就完成了,却没料到谨王,应该说现在的太子将他们留在了京城。

    顾冬雪大吃一惊的模样,自然让青芽和阿豆疑惑,“少夫人,怎么了?是少爷有事吗?”

    “嗯,他要留在京城了,已经进了宁京卫当差。”

    顾冬雪经过最初的惊讶之后,倒平静了下来。

    她是知道秦叙有意调往京城的,而这个念头是在今年年初秦家来人送年礼的时候兴起的。

    管家丁山让秦叙帮着向秦松林传达秦家老太爷的话,秦老太爷要求今年秦松林必须要回京城平国公府。

    也是那时,秦叙和顾冬雪才知道原来秦松林便是平国公府那个一直在外游历有近二十年没有回去的嫡次子。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的同时,又觉的理所当然。

    以秦松林的修养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出身的,他出身于平国公府这样的高门显贵似乎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只是在顾冬雪这里,算是传说中的人物,竟然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还成了自己丈夫的父亲,自己的公公,这件事倒是让她有些感叹。

    顾冬雪虽然不知秦松林是怎么回应秦府管家的,但是秦叙回来倒是跟她说了秦松林的打算。

    “爹离家二十余年,老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