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冬雪一连看了好几人,不是觉的人家长的贼眉鼠眼,便是觉的人家太过精明算计,或是算术根本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一直都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账房先生。
正一筹莫展时,第二天在送秦叙去卫所之后,吴氏上门给顾冬雪送几方帕子,“这几方帕子的花样绣铺的掌柜也说好,看起来清新淡雅,最是适合你们这些年轻人用的。”
顾冬雪让人上了茶,招呼吴氏坐在炕边,笑道:“这绣东西最是费时间费神,大伯母给二姐姐留着便是,却还给我送?”
吴氏道:“你二姐姐有,这是专门给你绣的,你帮了我们母女这么多,其他的我也做不了什么,给你做些小东西,还是行的。”
“对了,二姐姐在点心铺怎么样?还适应吗?”顾冬雪问道。
吴氏点点头,“还行,比在陈家不知轻松多少倍?你二姐姐现在每每回来都带着笑,可真是太谢谢你了。”
吴氏说的很真心,顾冬雪在看到吴氏的笑脸时,忽然福至心灵般的,想到一个她之前从来没有想到的可能。
“大伯母。”顾冬雪眼睛亮晶晶的看向吴氏,“二姐姐是不是熟读诗书,又会算术?”
吴氏微愣,虽然不知顾冬雪为何会忽然问这个,但是她还是点头道:“你知道的,以前在家的时候,家里都会请先生特意教她们,诗词歌赋都有涉猎,算术更是必学的。
前者不能一点不会,因为以那时顾家的家世,家中的女儿肯定也是要嫁入高门大户的,高门大户的子弟即便读书不成,但是几句诗词声乐总会一点的,所以为了迎合未来的夫婿,即便不精通,却总是要会一点的。
至于算术,则是为了嫁人之后管家理事所学,即便有一众下人帮忙,可是若是主子不懂,那些下人便能做出奴大欺主之事,因此家里特意请了先生专门教姑娘们算术,比教诗词歌赋还要重视。”
吴氏说着,叹了口气,“哪里能想到如今却变成这等模样,之前那些准备筹划都没了用处。”
顾冬雪摇头道:“不,有用的。”
吴氏疑惑的看向顾冬雪。
顾冬雪神秘一笑道:“大伯母我们去一趟如意点心铺,找二姐姐说说话。”
“现在?”吴氏惊讶。
顾冬雪肯定,“就是现在。”
顾怀香看到吴氏和顾冬雪同时到来,颇有些惊讶。
顾怀香在铺子中给点心装盒,不同的点心,包装的匣子也有所不同,分门别类的放好。
顾冬雪看着柜台后面的长桌上各类的点心都装了一部分,够这一会儿卖的,便将顾怀香拉到了后院。
“让我去做书肆的账房?”
顾怀香一听到顾冬雪的话,颇有些惊讶。
顾冬雪笑道:“刚才我已经问过大伯母了,大伯母说了,二姐姐在家专门跟算术先生学过,记账看账都不在话下。”
“可是我从来没有做过账房先生,我倒是可以,就怕做的不好,给五妹妹你丢脸。”
顾冬雪帮了她们母女这许多,在顾怀香心里,她愿意帮顾冬雪做她力所能及之事,只是她更怕她做不好而逞强,从而耽误了顾冬雪的事。
“二姐姐,不用担心,这谁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若是你实在担心,我们半个月便对一次账,顶多麻烦一些,等以后你做熟了,我们再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半年到最后一年对一次账,这样你说好不好?”
“我再让绿蔓去书肆帮你,做你的副手,她也是识字懂些算术的。”
现在因为如意点心铺的伙计多了起来,绿蔓并没有在铺子里帮忙,而是留在金盘胡同的宅子中为杨妈妈她们打理家务,平日做些针线卖给绣坊,挣些银钱。
顾冬雪早就想到让绿蔓在书肆做事,只是若是让绿蔓单独管账,以绿蔓的本事恐难当此任,若是绿草倒尚有可能。
第二百九十五章:中元节
现在让绿蔓辅佐顾怀香却是再好不过的主意了,况且两人都是女子,也方便的很。
顾怀香听到顾冬雪这话,放心了许多。
虽然书肆只是不到两万两银子的生意,但是那书肆并不是顾冬雪一人的,且她虽然是顾冬雪的堂姐,但是论信任,却是根本不及绿蔓绿草这两个顾冬雪以前的丫头的,在这一点上,顾怀香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现在有了绿蔓,既可以帮助自己,同时也能证明自己,毕竟账目不同于其他,最是要避嫌的。
掌柜的有了,账房有了,书童伙计是早已找好的,现在只需要给书肆起个名字,挂上匾额,再择个吉日,便可以开张了。
为此事,顾冬雪还特意邀苏佳去了林家一趟,将这件事和汤明惠苏佳二人商量了一番。
三人翻了黄历,七月并没有什么好日子,“八月初二倒是吉日。”
汤明惠边看黄历边道:“宜动土开张嫁娶。”
“那就八月初二吧。”
顾冬雪和苏佳都同意,这还有大半个月准备,什么东西也能准备齐全了。
商量好铺子的事之后,中元节便也来了。
以前中元节,顾冬雪也只能带着顾信去李氏的牌位前上柱香,并不能出门。
可是今年则不同,李氏在望青城去世的,虽然顾家宗祠位于京城,可是当时顾邦正说是公务繁忙,顾信又小,又不同意顾冬雪一人上路。
所以并没有将李氏送回祖坟安葬,而是就在望青城找了一块风水不错的地方先安葬下了,说是以后找合适的机会再行迁坟。
今年的中元节,顾冬雪准备带着顾信去李氏坟前上柱香,再去大鸣寺为李氏外祖父外祖母舅舅舅母各点一盏长明灯。
外祖父母和舅舅舅母都没有晚辈供奉香火,舅舅在世时没有生下后代,舅母若是活着,倒可以或是领养或是过继,只不过舅母和舅舅夫妻情深,舅舅一走,舅母便也跟着去了。
现在唯有她和顾信是外祖父母和舅舅舅母血缘最亲近的晚辈,他们若是不供奉,还有谁会供奉。
七月十四的晚上顾冬雪将第二天的事情安排好。
李氏的墓地在城外不远的秀水山,上午先去秀水山给李氏上坟,然后再去大鸣寺点长明灯。
七月十五一大早,应该是城门刚开不久,金桂胡同口便响起“哒哒”的马蹄声,接着便是一户人家开门的吱呀声,小厮惊讶的问候声。
良辰院中,顾冬雪因为今天要出门,所以比平日早起了半个时辰。
没料到她刚刚洗漱过,就听到兰晓在外间惊讶的声音,“少爷?”
顾冬雪一愣,不等青芽反应过来,自己率先跑过去掀了帘子,果然正见到穿着一身湖色长袍的秦叙已经走到了内室门口,正准备伸手掀帘,见顾冬雪先他一步掀起了门帘,他微微一愣,“起的这么早?”
“爷怎么回来了?”
二人几乎同时出声。
秦叙道:“今天是中元节,我回来看看。”
看看什么?顾冬雪思索着他的话,想到有七月半鬼门开的传说,家中只有她和顾信两个妇孺在家,他应是不放心吧。
想到这里,她心中微微一暖,不由的便绽开了一个灿烂的微笑。
秦叙伸手,将她掀起的帘子掀的更高一些,人便进了内室,口中问道:“你起这么早,今天准备出城?”
“你怎么知道?”顾冬雪冲口问道。
秦叙一笑,“今天是中元节,你必要是去秀水山给岳母上香的。”
顾冬雪虽然对于他知道李氏的墓地位于秀水山有些惊讶,但是更多的则是感动,李氏的墓地在哪里不是秘密,但是再不是秘密,他也是需要打听才知道的,而他愿意去打听,这件事本身便是在说明他重视自己以及与自己相关的事。
有微微的满足盈于心间。
“我陪你去。”又听到秦叙道。
顾冬雪听到自己的声音,柔柔的,轻轻的,“好。”
秦叙洗漱了一番,二人便让人去叫顾信,迎着初阳,带着顾信,一家人往城外去。
顾信闹着也要骑马,他虽然学了马术,但是毕竟年纪还小,身量未足,让他一个骑马毕竟不放心。
因此秦叙便带着他骑,顾冬雪带着青芽兰晓两个丫鬟坐马车。
先去了秀水山,李氏的墓地是风水师找的,依山傍水,四面环山,周围没有农田村落,是个难得清静所在。
顾冬雪和顾信上了香,摆了贡品,顾信还从山路上采了一大捧姹紫嫣红的野花供在墓前,姐弟二人正准备跪下,顾冬雪觉的身旁一暗,她转头看去,秦叙已经跪在了她旁边,见她看来,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岳母,总要给她老人家行个跪礼。”
顾冬雪点头“嗯”了一声,也不再多说,拉着顾信一起跪了下去。
“娘,虽然顾家遭逢了你无法想象的大难,女儿也遭遇了诡异的经历,但是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和信哥儿总算平平安安的从那场大难中活了下来,还有杨妈妈绿草绿蔓大柱哥他们都好,以往都是杨妈妈带人来看你的,今年是女儿带着信哥儿来看你,跪在我旁边的是我的丈夫,你的女婿,也是救女儿和信哥儿于水深火热中的人。
虽然我不知道他为何会娶了我,但是他对我很好,对信哥儿也很好。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天让女儿重活一次,或许便是让女儿与他相遇相知相和,不管以后如何,如今我却是快乐的,信哥儿也是快乐的。
或许重活一次,女儿与信哥儿真能涅槃重生,从此等待我们的都将是平坦广道,娘,若你已经重新为人,女儿祝你一生顺遂健康,若是你仍然还在看着女儿与信哥儿,那么便保佑我们吧,不求富贵康达,但求一生平安。”
顾冬雪在心里拉拉杂杂的说了许多话,没有条理性,只不过是她最想与母亲说的话而已。
她站起身,秦叙在旁边扶了她一下,回头再看一下李氏的墓地,祭品之前摆的那一大捧姹紫嫣红的野花,此时却忽然像是比之前开的更加热闹了,灼烈而又灿烂,让人几乎不敢直视,而顾冬雪在那野花中似乎看到了李氏温柔的笑脸。
第二百九十六章:和想象中不一样的漫尘
她的心便也如那笑脸一样,温柔祥和。
今天是中元节,像是大鸣寺这样的名寺,自然热闹的紧,上香的人几乎是往日的好几倍。
他们来到重云山脚下的时候,重云山下那些爬山轿子竟然一个都不剩了,好在顾冬雪等人也根本就没有准备坐轿子上山。
山路上的行人也比往日多了一倍不止,顾冬雪气喘吁吁的爬上山,准备给李氏等人点长明灯,却没想到上香的人太多,她一时之间找不到知客僧为她办这件事。
看着排在大殿前的几十名香客,这起码要一个多时辰才能轮到她们上香。
这些人中倒不是都要点长明灯的,毕竟在大鸣寺点一盏长明灯,一年也要十两银子左右的香油钱,一般人家是点不起的。
很多人只是来向菩萨磕个头,烧一炷香,既为逝去的亲人也为活着的亲人祈祷一番而已。
“秦施主,漫尘大师让你们过去坐坐。”
正准备就这样在烈日下等上个把时辰,却见到上次招待他们食素斋的十二三岁小和尚走了过来,念了声“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