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膳。
东方瑶瞥了一眼婉娘隔在案几上的食盒,是圣上钦赐,可以说,十分体恤了,为何婉娘又要说,“只有你和侍郎”必要保留一份真心?
“城之!”东方瑶忽然出声道。
“怎么了?”
两人对坐,崔城之正呷下一口茶水,闻言便问。
“你可知郑国夫人,你的祖母年少时和圣上的关系如何?”东方瑶小心翼翼的试探。
“我的祖母?”崔城之剑眉微蹙,回忆道:“我对祖母的事情了解甚少,年少在安平的时候,只听说圣上入宫之前,和祖母的关系十分融洽。”
顿了顿,他又道:“瑶儿,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知道罢了……”东方瑶随口说完,又后悔了。
她记得之前城之曾对她说,两人之间不能对彼此说谎,她刚刚那些话,岂不是有意掩盖?
城之没有骗过她,而她呢,却总是下意识的就想隐瞒,这和不信任又有什么区别?
况且之前在安平那件事,紫葳有心挑拨她与城之的关系,城之分毫错都没有,只是因为一时之善念收留紫葳,她什么都没问竟然就和他怄气,怎么现在不仅善妒,还愈发小孩儿心性了……真是罪过罪过。
“我错了……”东方瑶低着头,诚恳的说:“其实适才宫正和我说了一些话。”
随后把这话原封不动的说给了城之听。
崔城之面色稍缓,心中也吐出一口气来。
他柔声安抚道:“你莫想多了,我自问从未做过对不起圣上之事,她又如何会有雷霆之怒呢?”
他这么一说,东方瑶心中愈发羞愧,“我真的错了,我……我刚才是没想好,其实并非有意瞒你的!”
这丫头少有低头认错,又可怜的惹人怜爱的时候。
崔城之不由得嘴角微勾,“夫人知错就改,甚好,却不知如何赔偿为夫呢?”
东方瑶忍不住脸一红,这个家伙,又卖乖,每次大摇大摆称呼她为夫人的时候,总是所求不善。
崔城之见她又笑了,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先用膳,这也是大事。”
语毕,夹了一块肉给她。
呃……也是?
东方瑶默默地吃下那块肉,琢磨他口中的另一件大事是什么。
……
桓修玉回到教坊的时候,阿才已经准时在一边候着了。
“查的怎么样了?”
“是这样的郎君,”阿才道:“韩重献和韩宿襄关系很差,这几年更是愈发不合。小的打听到这世子的母亲早亡,因此平时只有乳母管教,父子俩失之交流,自然日渐疏远;并且,最近小的打听到一个十分重要的消息。”
桓修玉很感兴趣的“嗯”了一声,“说下去。”
阿才这才在桓修玉耳边小声说:“当年颍川王和成国公因为退婚一事闹得轰轰烈烈,这件事后来被圣上压下来,可是最近却有细作对小的说,他监视世子之时,曾亲眼见到他往颍川写信,送各种贴补之物,并且这事,是瞒着韩宿襄的!”
哦?还有这等事?
桓修玉嘴角不由得露出了玩味的兴味来。
瞒着自己的父亲往颍川递信,可这颍川王女儿和韩重献的婚约早已解除,韩重献莫不是根本不愿意退婚?
“据我所知,韩宿襄和李陵的关系,应该不好,对吧?”
阿才忙点头:“郎君说的不错,当初也是义阳郡王坠马之后,颍川王的女儿不知怎么的就和成国公吵了起来,还刚好被颍川王听到,这才去找圣上告状,才有了被废之事!”
桓修玉暗忖,这事情发生的也太巧了,李衡义刚坠马,韩宿襄和李陵就因为退婚一事闹得十分不愉快,按理说,这两人亲事黄了,没有受益与否,只是因为李陵被废,他这亲事也没什么价值了,韩宿襄想退婚无可厚非……
不对!
桓修玉双眸微睁,退婚这事,可是韩鸿照废帝的导火线,这世上哪里会有如此巧合之事?
坠马……退婚……废帝……
李衡义不久就要举行册封东宫仪式了,他这坠马坠的还这么会挑时候儿,如果真的是巧合,那真是天底下第一大笑话了。
因此他在听了阿才的情报之后,能得出的结论是李陵不是被人算计了,就是想算计别人不成;韩宿襄绝对不似他表面那般颓废,而是一只修炼成精的老狐狸。
第四十六章 欲取姑予
三日之后,尚书省下了一道新的敕令。
这道敕令是由王德亲自到了教坊司宣读,册封桓修玉为司卫少卿,并赐住宅、奴仆上百,可移出教坊司居住。
“多谢内侍。”桓修玉笑的十分优雅从容,在众目艳羡的目光之下仿佛跪拜行礼都是那么的高贵。
王德忙扶一把:“少卿说笑了,快些起来罢。”
他把敕旨递到桓修玉的双手中,看着桓修玉的笑,不知为何,竟有些刺眼。
圣上初有此意的时候,就知道宁国夫人会反对,因此这敕令所拟之人,并非东方瑶。
凡是朝中官员,凡有升迁,无不以敕书诏书为宁国夫人所拟为荣……桓修玉草草的打量了一眼手中的敕书,却无喜无悲,只是拱手又多道了几个谢。
礼毕之后,也没有那么快就搬出去。
桓修玉悠闲的走在教坊司的后院,左右打量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说起来,他还真不愿意走呢。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他脸上逐渐泛起了一抹温柔的神色。
“阿兄。”
桓修延不知何时,停在了桓修玉面前。
“修延!”
桓修玉一喜,大步走到桓修玉面前,把敕书摆出来,迫不及待的想分享自己的喜悦。
桓修延神色淡淡,他看了一眼手中的敕书,说道:“阿兄,你从前不是说你志不在此,只想将古乐遗曲发扬光大吗?”
桓修玉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
“那时从前了。”他说道,边将敕书接回来,仔细的卷起。
“阿兄!”
桓修延跟上桓修玉的步子,说道:“你为什么要离圣上那么近,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知道现在教坊里的那些人都说你什么吗!”
“说什么。”桓修玉停下来,一脸阴沉。
“说你,是第二个李少简。”桓修延一脸苦涩。
“那你信吗?”桓修玉反问弟弟。
“我不信,”桓修延毫不犹豫,可是下一秒,他又道:“我不信,可是我也不明白,你为何要刻意接近成国公!”
“你不知道袁姐姐就是死在他的手里么,你为何还要……”
“啪!”
空气中突然传来清脆的声音,半响,桓修延才反应过来打的是自己。
“我说错了吗?”桓修延声音一高:“你这些年到底怎么了,我都要不认识你了!”
“我会害你吗?”桓修玉问道。
“你不会害我,”桓修延苦笑,看着桓修玉一字一句道:“你不会害我,为何要拆散我和芸儿。”
这不是质问,而是陈述。
桓修玉心口一跳,张嘴:“修延……”
他的弟弟却似乎不愿意再听他多说一句,扭头就走。
为什么要费尽心机接近韩宿襄,为什么要讨好韩鸿照,为什么要拆散他和楚芸。
桓修玉觉得心悬了起来,就算是刚才才有的好心情都被这一问问的灰飞烟灭了。
桓修玉心情不好,成国公府中,韩宿襄却大为奇怪。
“咦,这个桓修玉,升了司卫少卿?”韩宿襄听到消息,忍不住说道:“还真是有几分能耐。”
他的长随阿泉笑道:“国公,我看着他还有意巴结于你呢!”
韩宿襄轻笑一声:“他想出人头地,不攀附权贵,恐怕要等到死了!”
“那是!那是!”阿泉忙赔笑。
“对了,”韩宿襄忽然皱了眉:“夫人什么时候回来?”
都在娘家住了快三个月了,还不回来,这成何体统?!
阿泉神色尴尬:“这……爷,小的当然不知。”
韩宿襄嗤笑了一声,爱回来不回来,他才不在意,在家里看着还晃眼。
“去,叫乳娘把小娘子抱过来!”他笑着吩咐道。
……
这一日入宫来,东方瑶就听到四周宫婢叽叽喳喳的声音。
“桓……少卿……王内侍……”
他们声音偏又太小,听不清。
东方瑶走了两步,猛然反应过来。
难道说,桓修玉已经成功升迁了?
沿着太液池一路行至蓬莱殿,这一路倒是安静了不少,东方瑶心中也是越想越明白。
“圣上是不是私下赏识了桓修玉?”东方瑶边对王德说,边若无其事道。
王德看了看四下无人,便道:“夫人猜的不错。”
自从王寿被挤下去之后,王德成功接任了他的位置,后来东方瑶重回长安,在她的安排之下,王德成为了她第一个在韩鸿照身边可以获取情报的人。
至于曹吉祥……两人一打照面,就见曹吉祥脸上始终挂着标准的微笑:“夫人来了。”
摆出一个延请的姿势来。
东方瑶微微致笑,跟着走了进去。
曹吉祥就是个人精,她可不敢用他,不过她却知道,阿赞和他关系匪浅。
“陛下。”
东方瑶行了一个跪礼。
“瑶儿来了。”韩鸿照温和一笑:“我刚好和你说一事。”
东方瑶心中微微诧异,还未及多想,便听韩鸿照对她说道:“如今我初登帝位,韩氏一族的身份却依旧不高贵,况且我娘家一族中,并没有十分出色的子弟;五大氏族把持天下世族命脉,历朝历代延续不变,难免心生焦躁,因此,我有意重修氏族志,以安世定邦,不知你意下如何?”
德宗年间修过一次氏族志,那是因为德宗皇帝想稳固自己的皇位,如今韩鸿照乃是这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女皇,她登基之时虽少有人反对,然并非没有“心怀不轨”之人,但凡这些人凭借着显赫的家世从中作梗,韩鸿照能封一人之嘴却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陛下想要修氏族志,这本就是好事。”
东方瑶微微笑道。
韩鸿照有这个想法绝不是空穴来风,那么究竟是谁提醒的她呢?
“关拢贵族之中昔年有许多是跟着德宗皇帝和高祖打天下的第一帮手,如今陛下登基,身为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女皇,自然会有许多人心生不满,关拢贵族绝对会在其中打头阵。”
“修氏族志也只不过是在名望上打击他们罢了,只有与政治手段相结合,才能看出其中成效。”
这个政治手段,当然是杀伐贬黜,该赶的赶,该杀的杀,只要有人不满,就是安庭逊的下场。
身为关拢贵族的第一大家族,安家便是那只被杀的鸡,其余贵族就是瓮中的猴子,想要坐稳皇位,必须不择手段,韩鸿照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她登基之前,就已经着手将安氏一族圈入屠刀之下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韩鸿照一个人攥着朱笔,回忆着桓修玉白日里对她说的那些话。
“那么,怎样修?”
“成国公和崔相,绝对是上上之人选。”
桓修玉如是道。
第四十七章 同桌而食
“宁国夫人到了。”
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