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先生今日入宫了。”武棣之并不理会她说的这些,俯身将她扶到了屋中的矮桌旁。“坐里头些,没这么容易沾到寒气。”
  “凌叔叔是个明白人。”沉以北略一沉思,从前,她并不知道凌御风在别扭什么。如今看来,她到是能猜得一二了。“你听过容妃的名字吗?”
  武棣之摆了摆头。
  “我幼时偷听陆姨同娘亲说话,听到过这个名字。”想当年,她窝在chuang底下听了半晌,如今想来,一切便都说得通了。“容妃娘娘,姓凌,是凌叔叔的长姐。”沉以北顿了顿,道:“当年几个皇子夺位,轩哥的父亲擒了容妃娘娘,逼陛下就范。陛下亲手,射杀了容妃娘娘,断了他的筹码。”一个真心陪在他身边的女人,他不理会,不救援,还要亲手射杀。他要的,是这个天下,江山跟美人,他不会选第二个。
  武棣之哑然。身为帝王,确实该有取舍,该用的手段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凌叔叔就在边上。娘亲说,他能忍着不下杀手,全是因为容妃死前的一句话。容妃说,成大事,当有牺牲。”当年,她曾想过容妃是过于爱慕沉萧守,可如今想来,她是早就知道沉萧守会如何取舍。她的这句话,不是说给凌御风听的,是说给沉萧守的。这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谎言,沉萧守不可能为了她放弃自己的千秋大业。
  “昨日的事,你有何看法?”沉以北忽转了话语,见武棣之一直低头不语,眼睛直勾勾盯着屋外的雨幕。
  他深吸一口气,嗓音沉重:“是陛下,下的手。”若说方才,他尚在疑惑,此时他却笃定。“陛下要将皇位交给太子,他要让太子做下决断,你我,都是陛下使的手段。”他见惯了人情冷暖,但到此时,他依然感慨。
  她原本只想平静渡日,但在她回京的那日开始,她就是一颗棋子了。“以退为进,已然行不通了。”即便她日日闭门谢客,也未必能保得平安。
  “那就以进为安。”一抹笑意忽而爬上了他的嘴角。“夫人还是去chuang上歇着吧。”
  “是该好好歇歇,明儿我去找凌叔叔,有些事,还得他出手。”
  矮桌上摆了一个火炉,盛夏天里,红泥火炉煨着上头的小茶壶,壶中的水烧开了,咕噜泡着热气。沉以北伸出手指划在瓷盏上,一圈又一圈,不停划着圈。凌御风伸着手指不停在桌面上敲打着,一下又一下,甚有节奏。
  陆燕飞见着这二人坐在屋里半天,谁都不肯吱个声,倒是让她坐不住了。她踢了踢一旁的凌御风,一个眼刀甩过去:“郡主身上还带着伤,你若有话,赶紧回了。”
  凌御风伸手提起茶壶斟了杯水,递给沉以北,道:“你陆姨心疼你,先喝杯水暖暖身子。”
  “嘿!”陆燕飞一掌拍去,凌御风侧身躲开。“这大夏天的,需要暖什么身子?”这小子明显就是有话藏着不说。
  “对对对,是我说错了。”凌御风将茶盏收回,挑眉笑了笑:“陆大姐要不给你家郡主去做些好吃的?”
  陆燕飞气得跳脚,正要动手,却被沉以北拦了下来。“好久没吃陆姨做的面条了,陆姨给我做碗呗。”
  陆燕飞见着他们这样,便也离开了,毕竟她在边上,这俩人都不会开口。
  “我要叔叔帮我。”
  “下决心了?”凌御风端起那盏热茶,杯中碧色液体中,几片嫩芽沉浮上下。
  “不单是我,叔叔也下定了决心。”沉以北闭了闭眼,道:“我要武家,代替尹家,成为士家大族。”她自小便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她可以肆意妄为,但如今,她离了家,就该学会自保了。
  “士族大家,也都是没有好下场的。”凌御风冷笑一声,啜了口茶,道:“前有许氏,现在是尹氏,你想要武家也步后尘?”
  沉以北站起身来,看着院中阳光明媚,日光下的石板反着亮光,晃得人眼疼。“那也好过,我为鱼肉,他为刀俎。”她语气冰冷,已然寒心。
  真像一阵风啊,一扫而过,什么都没有留下。
  从前沉萧守对她的chong爱,仿佛都成了笑话,就像戏台上的一出剪纸戏,这一条条无形的棉线束缚着她,让她当了个提线木偶。
  “你娘那边呢?”
  “凌叔叔不是也很了解我娘吗?”沉以北无意再提此事,道:“北儿只要叔叔一句话,做,或者不做。”
  “当然做。”凌御风面上露出得意的笑容,眼神中流溢着光彩:“我要看着他咽气。”
  自打与凌御风长谈过后,陆燕飞便回了琼川,凌霄也回了郡主府。一切,似乎都要回到正轨了。然而,沉以北却开始变了。
  她开始换上宽袖长袍,每日的发髻都让笙歌照着时下最时兴的梳,衣裳都是京中最好的裁缝所制,吃喝用度,都开始与京中妇人相同。今日去宫中赴宴,明日与官家太太一同饮茶谈天,后日又在家读书练字。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大家闺秀。
  凌霄与笙歌虽是随侍在旁,心中却忧喜交错。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沉以北却要改了自己的性子,易了自己的脾气,一举一动,都在朝着官家小姐靠拢。
  “郡主呀,你瞧瞧,我这手上的胭脂是从南边购来的,颜色好看,粉质细腻。”余家妾室弄月捧着个胭脂盒递到了沉以北的面前,笑道:“郡主闻闻,可香着呢。”她面上妆容娇艳,神采飞扬。
  沉以北接过手来细瞧了瞧,喜道:“还真是,到底是余大人心疼姐姐。”她笑容满面,收回手复抱着怀里的暖炉:“这天愈来愈冷,怕是过不了几日,就要下雪了。”沉以北看着满院荒芜,枯叶落了一地,池中再无荷花。
  “是呢,清早起来,这霜都结得老厚了。”弄月拢了拢自己的衣裳,身子微微朝沉以北靠了靠,道:“郡主听说了吗?这几日宫中路滑,太子妃前几日差点滑倒了,惊着了胎,现下还在chuang上躺着呢。”她向着沉以北挤了挤眼,一副看戏模样。
  沉以北将手中暖炉放到腿上,接过笙歌递过来的红枣姜茶,笑道:“这事怎能不晓得,我前几日入宫之时还去探望过,好在母子平安。”沉以北饮了口姜茶,又道:“姐姐尝尝,这可是笙歌前些日子问宫里的嬷嬷讨的方子,时下饮这个,可暖胃了。”
  弄月浅尝了口,点头夸赞:“到底是郡主身边的丫头,做的东西都比旁的要好些。”
  “姐姐若是喜欢,回头我让笙歌将方子抄写一份,姐姐也好让身旁的丫头照着学学。”沉以北偏头看了看笙歌,笙歌便领命退了下去。
  弄月面上的笑容更甚,一口白牙丝毫不做避讳便露了出来:“那真是谢谢郡主了,我不过虚长你几岁,担了你这么些日子喊我姐姐,着实有愧啊。”
  “你家老爷与我父亲是旧相识,你是他的夫人,按礼,我得称你一声姨姨呢。”沉以北掩嘴轻笑,脖颈上的狐狸皮毛柔+软,衬得她笑靥如花。
  弄月伸手扶了扶发间的珠簪,青葱手指,细长白净,很是好看。
  “我这来郡主府上也好些时辰了,也该回去了,回晚了,大夫要怪罪的。”弄月偏头见笙歌已然行来,身旁的丫头上前取了方了,这便告辞了。
  凌霄扁了扁嘴,见笙歌将这主仆二人送出去,面上的不满再也不加掩饰。“郡主何故要与这种长舌妇脸面?她的丈夫是将军的旧部,按规矩得是她向你请安,如何担得起郡主这一声姐姐?”近些日子来,沉以北变得着实太多,让她猜不透,拿不准。
  沉以北一脸不以为意,端起桌上的红枣姜茶又饮了口,拭嘴道:“这种长舌妇只需要给她明面上的脸面就行,好拿捏。”余家那些个夫人里头,只有这个弄月是最好糊弄的,不像余家大夫人,油盐不浸,轻易不能入手。
  “郡主别在喝这个了,凌霄给你新泡壶茶吧。”说罢,凌霄伸手便要换去茶盏。
  沉以北侧过身,摆了摆手:“不必了,都习惯了。”
  凌霄方收回手,笙歌便回来了,手中执着一根细竹梗。“郡主,凌先生来消息了。”
  ☆、第六十三章
  
  笙歌将手中揣着的小段细竹管递了过去,沉以北打开一看,上头只有四个字——时辰已到。
  这五个月来,沉萧守的身体每况愈下,宫内的太医束手无策,尹家在宫外遍寻名医无果,算一算,也确实是要到凌御风估计着的日子了。
  沉以北将手炉放在桌面上打开,炉中炭火通红,这一方小纸片遇着,片刻便成灰烬。她将手炉盖好,轻声道:“少傅可回府了?”
  笙歌答道:“还未,不过瞅着时辰,应当差不许多了。”笙歌抬头望了望天际,关切道:“天气寒冷,郡主还是先行回屋吧。”
  她起身,拢了拢自己肩头的狐狸大氅,转头吩咐:“你去准备些点心,晚间,咱们得去看看祖父。还有,将西面凌叔叔的院子收拾一下。”
  笙歌且这般应着,又冲着凌霄使了个眼色,这边退下去准备点心了。这几个月来,笙歌愈发担心沉以北,原本一个万事洒脱的人,如今却变得心思沉重,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好似别有深意。
  “凌先生又给郡主捎了什么消息?”凌霄蹙眉,那手指般大小的纸片,上头明明只有时辰已到四字,怎得沉以北又是要去太傅府,又是让人收拾院子。
  “时辰到了。”沉以北几步行至亭外池边,虽是经过一日的日光,可这池缘阴暗地中,还是结着几缕冰块。“天寒风冷,祖父合该在家养着,外头的风雨,由与棣之来挡。”
  如今朝中,尹家与武家分立两面。武家有沉以北与凌御风暗中帮衬,这五个月内,暗中所值的实力不容小觑。此时,沉萧守的身体每况愈下,她此时需要在他面前展现劣势。锋芒过甚,不是什么好事。
  武棣之回来的时辰也正好,笙歌将点心装盒,那头他便入了门。沉以北屏退左右,自橱中取了常服,帮他换上。
  “朝中今日如何?”自打她伤愈,每日武棣之回府时,她都会屏退左右亲自替他换上常服。也正是此时,最合适她过问朝局之事。
  “陛下+身子还是那样,近些日子,大多奏折都是太子殿下来批阅,偶有几个需要斟酌,便会再同陛下商量。”武棣之整好衣衫,伸手将沉以北的双手握+住,关切道:“夫人,你的心思,我懂。这些事,我来做就行。”他依旧记得那个春日花枝下笑得欢喜的人,那个折枝为剑,与他共赏美景的人。可此时,她却是为了武家,变得如此。
  沉以北低了头,轻笑一下,道:“我可不光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我自己。”她抽出手,按到了自己肩头,道:“我这里,还在疼呢。”
  武棣之伸手抚上她肩头,眼角划过一丝玩味的笑意,道:“那我看看?”
  “呸。”沉以北伸手将他的手打开,笑道:“你可是越来越会占我便宜了。”也不知真是日久生情,这数月里,沉以北愈发惦念他,也愈发要为武家挣个平稳前程。“我想让祖父辞官。”她将武棣之拉到一旁坐下,又道:“陛下已不久矣,兄长继位,这是名正言顺。国家安定,这是国之所幸,可他继位后,一时半会儿,他无法安置你。”
  沉以北放眼朝中,如今在位年事已高者虽有,但大多都是武官,再转眼看这武棣之,偏生就是个书生。他如今是太子少傅,东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