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快!玉醐掉头又跑,想跑去大牢见巴毅,忽然觉着不对,解铃还须系铃人,转而跑去上房见康熙,在门口给侍卫拦下,她急切道:“我要见皇上。”
那侍卫道:“皇上正同各位大人议事,谁都不见。”
事情紧急,玉醐顾不得其他,指着自己:“你去禀报,皇上不会不见我的。”
那侍卫笑了笑,大概是笑她太过自作多情:“玉姑娘,皇上说,谁都不见。”
他加重了语气,玉醐方明白,康熙大概猜到自己会找他,是以故意交代下来。
你不见我就闯,玉醐推开侍卫就冲,怎奈人家人高马大还有功夫,轻轻一搪,她就退了回来。
几次不成,她怒从心起,食指一戳,击中那侍卫的膻中穴,那侍卫当即倒地不省人事,那又怎样,还有其他侍卫,人家看见她出手伤人,便有了方便,再不让她靠近出手,实在闯不进去,她索性大喊:“皇上,我是玉醐!”
房内的康熙真的正同裕亲王福全和一干大臣议事呢,一者是为了巴毅,二者是为了明天回銮的事,听见隐隐有玉醐的喊声,不免问:“外头是怎么回事?”
李连运忙出来相看,见是玉醐,进来禀报:“回主子爷,是玉姑娘想见主子爷。”
康熙微微皱眉,她果真还是来了,点了下头:“叫她进来。”
李连运便出去对那些侍卫说明情况,然后引着玉醐走了进来。
康熙看看福全,福全会意,遣散各位大臣,他也出去了。
玉醐双腿一弯跪在康熙面前,道:“奴才听说瓜尔佳将军给皇上当反贼抓了起来,奴才是来说明一切的,那玉佩不是将军之物,而是奴才的。”
正文 221章 翻脸无情
太阳未出,室内偏暗,康熙更是背对着窗户而坐,脸色幽凉,沉声道:“朕知道你是为了救巴毅,却不必将罪名揽在自己身上,你要知道,若你执意如此,便是死罪,那时朕也救不了你。”
那玉佩若何到了巴毅手中,玉醐还是一头雾水,但她终于明白玉佩的来历,陡然而憎恨起苍狼来,弄这么个劳什子给她,不是害她么,而今却害了巴毅,她坦言道:“那玉佩真不是瓜尔佳将军的,当初是一个叫苍狼的人送给我的,只因我救过他。”
为了将玉佩之事说个清楚,她回忆起当初巧遇齐戈杀苍狼的事来,本着医者之心,她救了苍狼,苍狼为了报答她,便赠给她这枚玉佩,万万没想到这玉佩竟然是反贼之信令,而昨晚她又在老曹家酒肆遇到了苍狼,苍狼给人杀了,她这才想起玉佩来,却遍寻不得,后来听说巴毅为此蒙难,她不得不说出实情。
康熙冷冷笑道:“你这谎话编的拙劣,首先齐戈人在冷宫关着,她怎么会刺杀苍狼呢?其次苍狼是太皇太后宫里的人,他怎么会是反贼呢?第三,玉佩既然是你之物,怎么会出现在巴毅房中?”
连连诘问,玉醐连连摇头,齐戈身为妃嫔更幽居在冷宫,若何离宫来了关外,又若何刺杀苍狼,她哪里知道,何况齐戈同苍狼皆为太皇太后的心腹,而苍狼追随太皇太后并非一年两年,又怎会有反贼的信令,玉醐更是无从得知,若说那玉佩因何到了巴毅房中,即使她暂时搞不清楚,但有一点是明朗的,那就是有人刻意陷害巴毅,而此人,既然知道她有狼头玉佩,便是可以亲近她,并了解她的人。
璎珞?
心,如同给一把锥子刺穿了,这个念头乍然而起,痛得一佝偻,无力道:“我没有说谎,当日就是齐戈刺杀的苍狼。”
康熙道:“你让苍狼来对证。”
玉醐几乎是以震惊的目光看着他:“苍狼已经死了,如何对证?”
康熙懒得管苍狼的事,只凌然道:“死无对证,你便来诓朕么。”
玉醐如同吃了团棉花,堵着喉咙,半晌方固执道:“我就是没有说谎。”
康熙问:“那么玉佩缘故出现在巴毅房中?”
玉醐愤愤的:“若我知道是谁偷了玉佩陷害将军,我该一指头戳死那个人。”
她的目光被愤怒磨砺了,虽然仍旧美好,却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康熙不喜欢这个样子的她,特别听她的意思,为了巴毅可以奋不顾身,康熙讽笑道:“好,你可以去查,你不是最擅长查案么,可是现在你需要回去收拾行装,随朕进宫给佟贵妃看病。”
想着自己即将离开蒙江,而巴毅正在蒙难,玉醐几乎是脱口而出:“将军呢?他怎么办?”
康熙怒火中烧,忍着没有怒吼,语气虽然平静,但很是冰冷,道:“你有何权力来问朕这件事?”
玉醐容色一僵,方想起自己的身份,也重新估算了自己的分量,他或许喜欢自己,但巴毅是“反贼”,这关乎他的江山社稷,同他的江山社稷比起来,自己就一文不值,玉醐从来没打算在他心里有多重要,只是为了救巴毅,想着或许可以在他这里通融一下,听他语气如冰封三冬般冷,玉醐垂头道。:“奴才是没有权力,但那玉佩是奴才的,为此而害了将军,奴才于心不忍。”
康熙道:“巴毅他若无反心,就不必同漠北那些蒙古人私下来往,也不会弄出个假的祥瑞来蒙骗朕,而在吉林乌拉,他谎称那些刺客是漠北蒙古人,朕也是后来知道,那些漠北蒙古人便是他安排的。”
玉醐惊得唯有呆愣的份儿,良久方缓缓摇头:“皇上你糊涂了……”
假祥瑞是上官彧搞的,刺客是白音搞的,他这个八岁登基、十六岁铲除鳌拜、平三藩、安南疆、战罗刹的天子,怎会看不穿呢。
只是没等她问出呢,仅仅因为口不择言的这句“皇上你糊涂了”,康熙大怒,一掌拍在炕几上,咔擦,炕几碎裂,康熙近乎在咆哮:“你可知道你在跟谁讲话!”
玉醐给他震得脑袋嗡嗡轰鸣,是自己急糊涂了,可是,自己说的并没有错。
康熙再厉声喝令:“下去!”
玉醐情知说不通,也就多说无益,磕了个头,然后将头抬起,看着他。
康熙感觉心头一凛,玉醐的目光如此平静,却包含着怨毒和绝望。
玉醐退了出来,外头达春和初七巴巴等着她呢,见她出来两个人齐齐上前问:“怎样?”
玉醐道:“皇上不听我说话,为今之计,只能查出到底是谁在陷害将军,方能救将军。”
初七快哭的样子:“秋后斩秋后斩,将军会不会立马给砍头啊?”
两个人虽然做了有名无实的夫妻,总还是夫妻,达春安慰她道:“这却不会,总得审问一番的,何况将军身份尊贵并非一般人。”
虽然还有时间,玉醐还是焦虑和着急,道:“达春你想办法见一见将军,问问他那玉佩怎么会在他的房里,我也回去查一查。”
达春点头走了。
初七看看达春,又看看玉醐,最后还是追玉醐而来,问玉醐:“谁会害将军呢?我的意思,谁能把玉佩偷走呢?”
那心痛的滋味再次席卷而来,玉醐逐渐了解了初七这个人,她是粗中有细大智如愚,便道:“你是不是在怀疑谁?”
初七毫不犹豫:“璎珞。”
玉醐站住,明明自己也是这样想的,但却不肯面对,颜色肃然看着初七:“我知道你不喜欢璎珞,但她没那么大胆,况将军与她没有仇怨。”
初七嘀咕着:“也许是受人指使呢。”
玉醐凝住,良久道:“没有凭据的事不可胡乱猜疑。”
初七便不再吱声。
可是查,却是很难的,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而康熙已经下令将巴毅押解回京,另行审问过再定罪。
玉醐知道,所谓的另行审问,大概只是走个过场,巴毅曾透露,皇上早已不信任他,忌惮他在关外拥兵自重,怕是下一个三藩之患,所以,玉醐更加担心,怕只怕巴毅到了京城,便是他的死期。
各处都已经准备停当,只等康熙一声令下,李连运尖着嗓子高喊:“起驾回京!”
正文 222章 咫尺天涯
御驾出了蒙江,此时已经是秋凉时节,关外之地,层林尽染,美不胜收。
虽然有巴毅的事闹得康熙龙颜不悦,慢慢的一路走来,感叹山河壮丽,他竟然起了微服的兴致,于是下了车舆,换上行脚商人的服饰,同福全等大臣或是纵马驰骋,或是欣赏风光,或是乡村野店沽酒品茶,顺带访查民情,倒也快活。
玉醐的车跟在后头,同是女眷,同玉簪和络篱的车不远,而初七和璎珞一如既往的陪着她,到了京城,便要各奔东西了,初七嫁了达春,自然有她的家宅,璎珞却是要进宫听取太皇太后的发落,是生是死,不得而知。
康熙或走或停,玉醐等女眷只能跟着或走或停,偶尔的看见下了车的玉簪和络篱,她二人倒是一番亲热状,络篱刻意讨好玉簪,想着进宫后有个熟悉的人,所以每每见了玉簪她都要屈膝问安,毕恭毕敬。
玉簪好性情,也对络篱礼让三分,几天下来,两个人俨然是好姊妹一般,说说笑笑,颇为亲近。
巴毅的囚车随在最后,负责看管他的便是纳兰容若带领的一干侍卫,一路上巴毅都在沉默,没有为自己的不白之冤辩解和吵闹,无论吃饭投宿,他只管听从纳兰容若的吩咐,自始至终,没有只言片语。
康熙的车驾远远在前头呢,玉醐侥幸的想,或许可以偷着见一见巴毅,好歹说几句安慰的话,而那日让达春去大牢见了巴毅,关于那玉佩,巴毅也不知道缘何会在自己房里。
那一日他正在房中看书,突然冲进来一些御前侍卫,说是有人密报皇上,他房中私藏禁物。
心底无私,巴毅手一伸:“请。”
于是,神鬼莫辨的,侍卫竟然在他的枕头底下搜出了那枚狼头玉佩,而玉佩上阴文刻着的几个蒙古为“月”和“米”,这是漠北一股同罗刹国交好,反抗朝廷的贼匪的信令,这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却寓意深刻,篆体“清”字,底下是月,篆体“康”字,底下是米,月和米,便是大清无头,康熙无头之意,意思是誓杀康熙推翻大清。
这一股匪患因为至今没闹出多大的动静,朝廷就懒得兴兵讨伐,权当是街头泼妇骂街的行为,但康熙是深知此事的,所以从巴毅房中搜出了狼头玉佩,他才雷霆震怒。
当玉醐了解了玉佩的详细,后悔当初不该救苍狼,只是不明白苍狼为何恩将仇报,送那么个信令给她,如今害了巴毅,玉醐想见一见巴毅,好歹说声对不起,只恐到了京城自己进了宫,再想见他就更难。
这一晚圣驾投宿在一个镇店,玉醐等人各有安排,康熙当然是天字一号房,裕亲王福全便是天字二号房,玉簪和络篱身为贵人和答应,也靠近康熙住着,玉醐却住进了最末端的一间,远离康熙,她求之不得。
因投宿的晚,店里吃食简单,也不过是玉米碴子饭和几样清淡小菜,康熙居中,旁边是福全,而临近的一桌是玉簪和络篱,康熙端起饭碗看着玉簪和络篱道:“出门在外,福全不是旁人,你们两个过来坐吧。”
玉簪和络篱便起身谢恩,同去康熙那一桌坐下,康熙不苟言笑,福全又是叔伯辈分,玉簪和络篱哪里能吃得香甜呢,不过是糊弄的夹几粒饭,连菜都不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