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媓-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彧汗颜:“皇上之才,微臣望尘莫及。”

    康熙道:“不是你无才,而是你不擅于变通,无论什么事,明知这方面行不通,就莫做无谓的挣扎,如此方不能害己害人。”

    他说着,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巴毅,上面那一句,还不是提醒巴毅,想娶玉醐,便是无谓的挣扎。

    巴毅神态自若,心里正为玉醐的顽皮而笑呢。

    康熙又对玉醐道:“这种玩法倒也有趣,不如你来问问朕。”

    玉醐垂首:“奴才不敢。”

    康熙道:“朕恕你无罪,可以随便的问。”

    玉醐仍旧道:“奴才实实不敢考问皇上。”

    康熙故意将脸一绷:“这是圣旨。”

    玉醐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想了想,一时没想起来,放眼一望,即望见面前的青龙河,灵机一动,问:“皇上知道《长歌行》吧?”

    康熙幼而好学,当然知道汉乐府的这首诗,朗朗诵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他抑扬顿挫,声音清越,众臣不住喝彩恭维。

    康熙诵罢,侧头看玉醐:“你是想问朕,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玉醐道:“皇上果然才气过人,奴才就是想问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不过问皇上之前,奴才想问问上官大人,流水为何不能西归?”

    上官彧当然清楚,可是不想夺了康熙的风头,就佯装道:“玉小姐的这个问题,本官还真不知道。”

    康熙指点着他哈哈一笑:“你啊你,不成想竟是个书呆子,这道题很简单,朕乃天子,当然知道,我华夏之地,西高东低,水由西往东流,永远归不去。”

    众臣连声附和:“正是。”

    巴毅却没言语,等着玉醐的出奇制胜。

    玉醐道:“奴才觉着,水可以由东往西流。”

    康熙蹙眉看着她,颇有些难以置信,也知道这个小女子经常语惊四座,所以等着听她的惊世骇俗之言。

    众臣也相当好奇,齐刷刷把目光落在玉醐身上。

    巴毅却是胸有成竹,含笑望去渺远的青龙河的支流。

    玉醐道:“苏轼有诗,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康熙一怔,觉着自己落入了这个小女子的圈套。

    玉醐继续道:“且不说苏东坡诗中的那一条溪流尚且能往西流,皇上面前的这条青龙河,旁边的两条支流,就是由东往西流去的,皇上不知,是因为皇上远在京城,且日理万机,可是上官大人既然身为蒙江协领,不知,可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此时上官彧的脸,红得像蒙了块红布。

正文 207章 两次邂逅

    就在上官彧极度难堪之时,康熙身边的福全突然指着河面喊道:“龙马!”

    于此大家都望了过去,果然那曾经现行的龙马再次出现,伞盖下的康熙更是疾步奔至河沿,阳光炽烈,水波晃眼,他正待看个仔细,那龙马须臾便没入水中,只流一点点波痕。

    龙颜大悦,回头看着众位臣子,康熙朗声道:“天降祥瑞,天佑大清!”

    福全也是非常高兴,将他的话更加高声的重复着:“天降祥瑞,天佑大清!”

    最后还不忘附加一句:“一代贤主,吾皇万岁!”

    然后,众位臣子纷纷跪伏在地,又将福全的话重复着,声入云霄,震天动地。

    接着,百姓们哗啦啦跪倒一片,那“天降祥瑞,天佑大清,一代贤主,吾皇万岁”便在空谷回音了。

    康熙轻灵的跃上河岸的一块巨石,俯瞰众臣和百姓,激昂道:“长白山是为神山,今日又现祥瑞,这是我大清之福,亦是蒙江之福,这是朕的福,也是你们的福,好事成双,朕决定再减免税赋!”

    这是百姓最关心,也是最开心的事,于是喊声雷动,无不是赞颂康熙的仁德。

    玉醐静静的随着大家或跪或站,淡漠的看着这一切,那龙马分明是假的,想康熙那样聪明的人,怎会一点点端倪都看不出?

    不经意的转身,忽然发现不远处从密密匝匝的水中钻出来了达春,而达春手中拿着一物,正是巴毅同玉醐讲过的,大概是塑造龙马的胶泥。

    玉醐明白达春想作何,他是想当着康熙的面揭穿上官彧的伎俩,可是这样的氛围下,达春怕是做了件出力不讨好的事,玉醐觉着不妥,忙朝河岸跑去,就在达春爬上岸的时候截住了他:“你想作何?”

    达春兴冲冲的:“上官彧欺君,我去拆穿他。”

    玉醐问:“这事是将军指使你做的?”

    达春摇头:“不是。”

    玉醐忙道:“皇上正高兴着,你贸然说那龙马是假的,不是扫皇上的兴么。”

    达春一时怔住,继而道:“错过了这个节骨眼,怕以后说了皇上未必能信。”

    玉醐却忧心忡忡:“或许皇上根本就知道龙马是假的,之所以这样郑重其事,不是为了蒙蔽百姓,而是为了振奋人心,你也知道,蒙江最近两年庄稼欠收,去年更是因为青龙河泛滥,不知多少人流离失所,而朝廷下令封山,最近几年虽然解封了,但药材不准私自买卖,官府抽取的税钱又高,民怨沸腾,皇上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民心,你突然说那龙马是假的,你让皇上有何颜面。”

    达春咬着嘴唇,虽有不甘,但觉着玉醐言之有理,只好道:“依着你,这事就算了?我是气那上官彧小人一个,老是在皇上面前抢功。”

    玉醐当然也气,可是眼下不是好时机,道:“这事等问过将军再说,你赶紧溜吧,瞧这一身湿溻溻的多扎眼。”

    达春便悄无声息的潜入水中,换个方向走了。

    玉醐回到康熙和那些大臣这里,见康熙正同大臣们议论龙马呢,所有目睹之人,都说不虚此行。

    康熙高兴之余,不忘赞赏上官彧几句,昂首琢磨着:“你初来乍到,先疏浚了青龙河除掉水患保百姓无恙,后又出现龙马祥瑞,该赏,说吧,你想要什么?”

    上官彧撩袍跪倒,趁机道:“谢主隆恩,臣什么都不想要,只想追随皇上,侍奉皇上。”

    他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很是耐人寻味。

    康熙当然也听明白了,问:“你想回京?朕倒是觉着你做个蒙江协领很称职。”

    上官彧道:“臣不是想回京,臣想留在皇上身边,就像纳兰大人一样,臣其实这个协领做的并不称职,就像玉小姐所言,臣连青龙河的支流到底是由西向东流,还是由东向西流都不知道,臣忏愧之至。”

    康熙不以为意道:“人非圣贤,你还年轻,只是朕身边没有空缺,而你又是个文官,做不得侍卫,这事先放着,一旦有机会,朕会考虑将你调回京城的。”

    上官彧伏地叩头,咚咚有声。

    高兴,虽然看过了龙马,康熙却没有立即离开,兴致勃勃的同着大臣们沿着青龙河转悠,忽然想起上次来时,曾经去过木帮的山场子,心血来潮道:“不如再去木帮的山场子一趟,朕久居宫中,难得出来一次,看一看山野,倒也新鲜。”

    旁边的巴毅道:“皇上有所不知,山场子伐木的活儿集中在冬季,这时节早掐套了,现在忙的却是水场子。”

    康熙没听明白他这木帮的行话,问:“何谓掐套?”

    巴毅忙解释:“即完工的意思,夏季正是水场子最繁忙的,皇上若是想看个新鲜,莫若去水场子。”

    康熙当即道:“说去就去。”

    距离青龙河最近的木帮水场子,便是老龙口了,圣驾到时,遥遥便望见堆成山的原木放在江边,而沿岸的江水中,那些穿排的木把们正劳作着,不知是谁直起腰来想歇一歇,突然望见黄罗伞盖在烈日的照耀下更加刺目,那人就吃惊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没等木把们看个明白呢,早有御前侍卫冲了过来,分两厢站立,手中皆有冰刃,这阵仗将埋头苦干的木把们吓了一跳,这趟排的头棹忙让人去禀报给正在水场子监工的络篱。

    未几络篱到了,穿排的木把们,准备放排的头棹、二棹、边棹等等,齐刷刷围拢过来,惊惧道:“二当家的,怎么像是传说中的皇帝老爷呢。”

    络篱见过康熙,也知道这当然是圣驾到了,慌忙吩咐众人跪倒在地接驾。

    康熙早就下了马,搭着李连运的手,文臣武将护在他两侧,众星捧月的来到江边,他也看见了络篱,手一伸:“平身,你是那个木帮的二当家?”

    络篱站起,笑吟吟道:“皇上还记得民女?”

    康熙点头:“巾帼英雄么,朕当然记得。”

    络篱本就长的娇俏,往那些木把们中间一站,更加鹤立鸡群,抿嘴道:“民女与皇上可真是有缘,上回是在山场子,这回是在水场子,两次邂逅。”

    巧遇而已,偏说成邂逅,她这话未免让人感觉暧昧,李连运见多了那些对康熙示爱讨好的嫔妃宫婢,不易察觉的嗤笑着。

    康熙哈哈一笑,指着江面那穿好的木排上问:“那是什么?”

正文 208章 木头情人

    康熙好奇的,便是穿扎好的木排上搭建的花棚子。

    络篱请康熙过去,登上木排,一壁为其解说一壁引着他进了花棚子,苇子盖顶的花棚子里面,铺着厚厚的松毛子,木排从此地开始往南到丹东,需几个月的时间,花棚子便是放排者休息和吃饭之地,于其一端置张桌子,桌子上供奉着一个牌位,上面写着“老把头”,牌位前燃着香。

    老把头在放山人眼中,便是山神,在放排人心里,便是水神,他是赐予人们财富保护人们身家性命的神仙,康熙虽不懂这其中的故事,见之亦晓得为神灵,忙垂头施礼。

    皇帝做礼,大臣们纷纷跪拜。

    络篱讨好道:“皇上如此敬重神灵,咱们蒙江百姓倒说皇上是位神灵呢。”

    康熙挑了挑眉,好奇的“唔”了声。

    络篱搬过椅子请康熙坐,然后自己立在康熙身侧道:“是真的,民女也想,能管这么大的天下,皇上可不是神仙么。”

    明知是溜须拍马,康熙还是受用的哈哈大笑,不看络篱看去玉醐道:“天下很大,并非只有我大清,朕不是神仙,即使朕富有天下,也未必富有一切,所以朕不是神仙。”

    他的目光如春波荡漾,玉醐忙将眼睛看去别处,不成想对上了巴毅的目光,彼此心照不宣,都晓得康熙的话是什么意思,只是巴毅的目光仍旧那么从容与淡定。

    络篱伶俐呢,当然也看穿康熙的心意,嫣然一笑:“皇上想要的,必然能得到,只是早晚而已。”

    康熙终于看去了她:“你这个小女子倒会说话,不过朕见那干活的都是男人,你一个姑娘家怕是多有不便。”

    络篱抬手紧了紧头上的巾帕,常来常往山场子水场子,她习惯了利落打扮,虽然穿着简单朴素,天生俏丽,这身打扮就如璞玉般,把她显得更加清丽,接过一个木把上来的茶,跪着奉给康熙,李连运却截了过去,命随行的太医检验,然后才捧给康熙。

    这种繁复无不显示出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