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媵宠-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跟你说了,你总会让我忍、忍、忍,我这就带人去找总戎。”说完,宋明就步伐极快地大步走了。
  孟庆荣回身看着他的背影,沉沉地叹了口气。
  谁也没想到这回敌军会虚晃一枪,这次金人和鞑靼人勾结之事,其实边关各处重镇早已洞悉,之后敌军的战略布局,也无不是在如此昭示。
  经过这些年的养精蓄锐,金人早已聚集了无数力量,甚至连纵横草原的鞑靼人,说白了也不过是金人的马前卒。
  金人在辽东一带连番大捷,致使军队士气十足,看似围困大同和太原的是鞑靼人,其实主要将领还是金人。
  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被苏海生擒的金人王子图努哈的亲弟弟耳必赫。
  据说耳必赫和图努哈兄弟情深,这次耳必赫会自请远离前线侧移到宣府大同一带来,就是为了替图努哈报仇。
  因为这个情报,所以当敌军再度重演当年分兵攻击之时,大同这边料定必然是攻击大同为实,宣府为虚。
  谁知道恰恰相反,反而是宣府为实,大同这边是虚的。
  先机就被这么耽误,虽然苏海及时洞悉了敌人的阴谋,彻底击溃了围守大同多时的敌军,宣府却已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两地距离不远,自然是要守望相助。
  为了万无一失,苏海把大同近八成兵力留了下,继续戒备。只带了两成兵力,及太原分派出来的援兵,远赴宣府支援。
  刚开始形势还不错,有了援兵,宣府驻军终于有了喘息的空隙。双方汇合后,又反攻开始收复被攻陷的失地,可苏海却在青边镇遭遇敌人陷阱后失踪了。
  同时失踪的还有傅磬。
  如今两人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军中却已开始流传苏海已叛国的消息,为了这件事,大同的人和宣府的人打了数架,差点引起军中哗变。
  为此,宣府总兵施淄只能遣离大同兵,仅留下孟庆荣和宋明带了不足五百人留在此地。
  想到这里孟庆荣收起愁容,转为一脸冷肃。
  不管如何,他是一定要找到总戎的,且剩下的人绝不能再生乱了。


第176章 
  京中; 永顺伯府。
  姚金枝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 骂道“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我儿怎么可能投向那些个什么人!”
  “娘; 是鞑靼人。”边上的苏海道。
  “我管他是什么大大人,还是小小人,总而言之我儿苏海不会叛国。”
  若说伤心难过; 自然是伤心难过的; 当时苏海失踪的消息传回来后,姚金枝当场就晕了过去。
  哭了整整两日,提起这事就哭; 可还没来得及伤心过头,外面就有流言说苏总兵叛国了,也因此张家冲和葛岭才会失守。
  这下可把姚金枝给点爆了; 也不哭了,更不伤心了; 最近这些日子没少因为此事和外面人吵架。
  弄得京里有些人家家中办事都不敢请永顺伯府了; 生怕永顺伯夫人又去砸场。可就这么闹腾多了,流言非但没有止住; 反而愈演愈烈,姚金枝的小题大做未曾没有虚张声势的意味。
  所以苏家人最近都焦头烂额的,也蔫头耷脑; 提不起来精神。
  不光姚金枝一人,苏家乃至苏大田在外面也遭受了冷遇,妇人们也就罢; 对时局的洞悉反应都不如男人,以前苏家男人走在外面,都是人人追捧的对象,现在则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对象。
  哪怕避不开,也不敢与之交谈过多,都是敷衍了事哈哈两句,就赶紧走人了。
  所以哪怕苏家人再迟钝,也意识到情况渐渐不容乐观。
  “伯爷、夫人,不好了,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会不会说话?”姚金枝怒道。
  来报信的下人忙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又道“都是小的太心急了,才会说错了话。是翠花胡同的毛家人来了,好像是、好像是……”
  “好像是什么?说话怎么吞吞吐吐的?”
  “毛家人好像是来退亲的,小的看他们抬了很多箱子,好像是当初府里抬到毛家去的聘礼。”
  “什么?!”
  姚金枝绷着一张脸,看着毛太太。
  苗翠香还在那里跟毛太太缠磨,问她怎么好好的要退亲,两个孩子的婚礼差点都办了,要不是边关有战事,形势不太好,你想想大家都在关心边关战事,你们两家敲锣打鼓的办喜事,这不是找着触霉头吗。
  哪怕是为了皇贵妃的名声,所以两家就把婚事推迟了,万万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这样。
  毛太太一直支支吾吾没有正面回答,可苗翠香就是这种性格,打破砂锅问到底,眼见苗翠香对毛家的下人说,让他们把东西抬回去,事情弄错了,毛家没想退亲,毛太太终于忍不住了。
  “苏家的门第本就比我们家高,当时结亲时,我们家就觉得有些不安心,后来发生了这么多事,我们家想了想,还是不该攀附这么高的门第,也免得咱家姑娘受不住这福气。这不我家老爷就说了,不如还是把婚事退了吧,你们家是男方,也不会吃亏,聘礼我也都抬来了,一文不少,你们派个人清点下,咱就回了。”
  “什么门第高,门第低的,我们家不嫌弃毛家的门第低。”苗翠香忙道。
  要不姚金枝说苗翠香不识眼色呢,毛太太明显就说的场面话,是为了退亲,却又不想把苏家得罪狠了才会这么说。
  姚金枝就在边上冷眼看着,看着苗翠香缠磨毛太太。
  毛太太终于被缠磨得快崩溃了,道“现在外头人人都说苏海叛国了,我们家小门小户的,不想为了结个亲就给家里惹来祸事,您家海涵了。”
  说完,她拿帕子掩着脸对下人们道“走了走了,都杵在这儿做甚!”
  一行人仿佛背后有鬼追似的,匆匆走了。
  堂中一片寂静,下人们都不敢吱声。
  苗翠香看了看婆婆,又看了看公公。
  苏大田叹了口气,姚金枝绷着脸道“退亲了就退亲了吧,好女不愁嫁,好儿不愁娶,都散了,好好干你们的活儿。”后面这句是对下人们说的。
  一众下人忙都散了。
  “娘。”苗翠香一跺脚,捂着脸哭道“我真丢人啊!”
  “你还知道你丢人?没了张屠户难道还要吃带毛的猪不成?!”姚金枝骂道,腰杆挺得很直。
  可之后局势依旧不见好,永宁镇的失守,彻底将失踪的苏海再度推到风头浪尖之上。
  无他,永宁镇之前是苏海来到宣化后收复的,此地易守难攻,当初会失守是宣府没有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被收复回来后,就对整个防御布局进行了整顿和更变,如果不是熟悉具体情况的,敌军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攻下永宁,所以只有一个可能出了内奸。
  而那个内奸就是已经失踪的苏海。
  永宁这场突袭致使大周伤亡惨重,大周的军队多是依仗城池、堡垒、边壕、塞垣等军事工程和敌军对垒,偶有遭遇战也都是速战速决,毕竟他们经营边关多年,在此地早已建造了无数可以抵御的防御措施。
  五里一边壕,十里一堡,五十里一营寨,他们随时都可以退守下一道防御线,对敌人进行收割,没必要造成己方太大的伤亡。
  这也是几处边关重镇守卫边关久了,都有的通病。
  他们极少愿意越过边关,去关外打击敌人,气候环境是一个问题,漫无边际的广阔场地也是一个问题,这些游牧民族就像边关外的野草,是怎么也打不干净打不完的。
  被打狠了,他们就退守草原深处,总不能一直追下去,可等他们缓过劲儿来,他们又来了。
  历代都有不少边关守将不忿这些人的作战之风,也曾深入过。
  可事实证明拉锯太长的补给线,足以让任何人头大。而不熟悉地形加上关外的恶劣天气,很可能就是全部沦陷的下场。
  谁经得起这么大的伤亡?消息若是传回朝廷,不管怎么解释,都是一个兵败的结论。文官有百言不如一默的规则,武将也有无过就是功的约定俗成。
  所以久而久之,边关的将领都形成了这种作战风格,大概也就苏海是个例外,才会致使这些年就他战功不断不断步步高升的假象。
  当然,这都是题外话,事实上本就是一锅热油,突然又加了一把火进去,就致使这锅油沸了。
  苏家人首当其冲,于是继毛家来退亲之后,给苏兆明定下的那家人也来退亲了。
  本来说好是今年苏兆嘉成亲,明年是苏兆明,这下也不用成亲了。
  苏家人大受打击,哪怕是姚金枝向来好强,在听完外头那么多风言风语后,又连着遭遇了这两场事,也有点受不住了。
  发生了这么多事,就算此时郑家也上门退亲,姚金枝也不意外。
  可郑家人上门了,却不是来退亲的。
  来的人正是郑大姑娘,郑秀莹。
  等郑秀莹走了后,姚金枝擦了擦眼泪,睨着苗翠香。
  “这么好的姑娘,当初给你你不要。只要老二还活着,她就是我苏家的儿媳妇!”
  姚金枝并不知道,其实这中间是另有蹊跷。
  郑御史为人刚正不阿,敢于谏言,但也仅限于在大是大非上没有问题的时候。可这回苏海是跟叛国扯上关系,也容不得他心里不嘀咕。
  可一般刚正不阿的人都好面子,郑御史见女儿一直没说什么,也不好直接和郑秀莹说想退亲的事。
  就像黄家盯着毛家的动静一样,郑御史也盯着毛黄两家人,眼见两家人都上门退亲了,他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火烧火燎的。
  可郑家的情况和一般家里的情况不同,一来郑家穷,家里上上下下就一个看门的老仆,一个厨房的婆子,还有个丫头说是服侍郑秀莹的,实际上一大家子人的事都要做。
  郑母去的早,郑御史是个男人,难免不细心,所以郑秀莹十岁就当家了。
  郑御史的衣食住行都是郑秀莹给安排的,甚至郑御史拿了俸禄第一件事不是干别的,是回家给女儿收起来。
  这种情况下,郑御史也不敢得罪女儿,尤其是在他试探了说了两回,都被女儿打岔给打过去了。
  郑御史就着急了,转过头给小儿子小女儿说好话,想让他们帮着提一提,郑家小弟小妹也机灵,只说不敢。
  郑御史更着急了,尤其在朝中已经开始有人弹劾苏海,并要求把清查永顺伯府,且这股风浪越来越大,显然不是他这个小御史能承受的。
  郑御史愁啊,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
  郑御史也怕,怕得胡子也一把一把掉,被揪的。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一次下朝的时候,他被陛下留下说话了。
  要知道像他这样的御史,就是朝堂上的一根站柱,平时闷不吭,吭声的时候人见人烦,陛下也烦他们。
  陛下能留他们说话?
  偏偏就留了,还说了一句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话。
  陛下就问了问他,是不是和苏家结亲了?
  陛下这是想干什么,打算处置苏家人,以平众人之怒火,顺带还想处置苏家的姻亲?
  可郑御史琢磨了下,总觉得不是。
  处置了苏家,不就是要处置皇贵妃?
  到目前为止,暂时朝堂上还没有人敢把这件事往皇贵妃身上扯,一旦有人出来提了,就立马有人站出来说话。
  说且不说苏海本人下落不明,事情也未定,只是以讹传讹,再没听说过外臣有罪,还株连宫妃的。更何况是皇贵妃,对大周有功,生育了三位皇子,两位公主的高位嫔妃,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