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殿下万福-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秋,阿秋,就叫阿秋了!”
  阿玉不顾人家乐不乐意,凑上去狠亲了儿子一口,后面下床找出干净尿布来给他换。
  被放在床上的阿秋此时已经在翻白眼了,他在秋天出生就叫阿秋,后面的弟弟妹妹要是生在冬天或春天,是不是得叫阿冬跟阿春啊!
  多难听的名字,还好只是小名,还好没叫他狗蛋。
  珂城。
  白英渡河进城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他身上带着良王给他的文书,一路畅通无阻,守城的士兵见他身份不简单,还专程去叫醒了在睡梦中的县太爷。
  县太爷听闻良王身边的副将来了,赶紧推开身边的小妾,慌慌张张穿好衣裳到厅堂去会见白英。
  白英可没空跟他寒喧,直接道明来意,让他领自己去见妹妹跟亲人。
  “你是说白侧妃?”
  县丞犹豫片刻拱手道,“白老爷跟夫人与五个孩子就在后院安置着,可白侧夫并不在珂城。”


第190章 亲人
  白大牛听闻参军的儿子回来了,都有些不敢相信,等夫妻俩在小东子的带领下去了府衙后院的大厅,见到已经明显变了样的儿子,眼眶瞬间便红了。
  “阿英,你个死小子,这两三年死到那儿去了?”
  柳氏红着眼睛指着儿子发脾气,白大牛也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久未见亲人,白英也鼻头发酸,在双亲面前直接跪了下去。
  “爹,娘,阿英不孝。”
  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用,柳氏抽出手帕来抹泪,对一门口的小东子挥了下手,让他将别的人都带出去,亲自过去将儿子扶了起来。
  “我儿啊,你这几年去了哪儿?听阿玉说你犯了军纪,我们都快担心死了。”
  柳氏先前还能忍,此时只有一家人在,眼泪止不住,一个劲儿的往外流。
  “爹,娘,那些事等以后再慢慢跟你们道明,你们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妹妹在哪?为何会跟良王扯上关系?”
  白英的问题说不完,柳氏拉他坐下,提到女儿的事哭得更凶。
  当初他们在保平镇遇袭,小东子告诉她阿玉已经提前被护送着离开了,一路上他们深信不疑,就算当初在阴河边上有所停留也没有过多去怀疑,毕竟女儿怀着王爷的子嗣,差谁也不能差了她。
  所以当时小东子说阿玉已经先行过河了,他们也是信的,虽说当时有疑问不知道在河边等谁,可这些事情也没有去深想,直到被齐王的人追过来,他们匆匆过河来到珂城,才知道阿玉根本就不在这边,是生是死不知,毫无消息。
  他们知道实情也打过找良王去救女儿的主意,最后被小东子劝了下来。
  先不提阿玉在王爷心中份量如何,就她怀着身孕的事良王就不可能随便放任不管,那是他的第一个孩子,于良王来说不管是内还是外,意义都非常重大。
  守关在外的良王肯定比所有人都要急,收到消息已经做过最优的安排了。
  现下内忧外患,柳氏想了很久,最终只是向马踏送去了一封信。
  不过现下日子也过去这么久,想到女儿的安危柳氏也越来越坐不住,昨天听闻齐王已经退兵,正让人安排打算离开珂城回梁州那边,儿子找上门来了。
  “阿英,你走后家出了一些事情,阿玉卖身成了良王的丫鬟……”
  柳氏将前因后果都说出来给儿子听了,包括良王对他们家的那些好,以及后面大家遇袭,阿玉现下失踪之事。
  期间白大牛安排人将两个小女儿跟两个儿子也领了过来,一家人相互见了见。
  久不见哥哥,白桂跟白岩还有些不好意思,已经满周岁的两个女儿倒是还睡着,只是抱给白英看了一眼。
  自己走了三年,没想到又多了两个妹妹。
  白英高兴,心酸难掩,又问白勇哪儿去了?
  “别提他了,跟你一个样。听说姐姐不见了非闹着要去外面找,不给他走就跑到营里当守卫去了,吃住都在那边,偶尔就回来吵一架,嚷嚷着要出去找姐姐。”
  “他自己现在出门还要人保护,能找什么人,白白让人担心罢了,到时还会给王爷添麻烦。”
  大儿子、二儿子、现在还有女儿,枊氏想完这个想那个,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娘,妹妹的事,你放心吧。我既回来了,就会去找她。”
  白英起身,此时的内心对魏漓极度不满。
  那人太阴了,不光没有提到妹妹失踪,连怀孕的事也没说。
  他先前守着马踏关就不提了,那样的情况的确没办法离开,可现在齐王都退兵了,不先安排人将妻儿找出来,又想去逼走滨山惠王扩大自己的地盘,完全就没有关心过阿玉好吧!
  那人一心只为自己的前途与手上的兵马,跟齐王那些人又有何区别?
  “你要去找阿玉?”柳氏笑了下,“王爷怎么安排的?现下外面既然太平了,让他多安排一些人跟着你一块去,再向各县郡发下告示……”
  柳氏对前朝跟各方局势也不太懂,她只是想着如何能尽快找到儿女,一家人团聚。
  这种事情只能悄悄找,大张旗鼓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就算齐王退兵,还有多方势力在暗中涌动,一直以来传有断袖之癖的良王突然有了女人跟子嗣,这种事情谁能容忍。
  白英心里明白,不过什么都没有说,包括良王对他的那些隐瞒。
  从刚刚的谈话他也听出来了,家人对良王很感激很信任,他暂时不想去打破这些,就看后继在这件事情上魏漓那人要怎么处理吧。
  白英长舒了一口气,再次跪地拜了父母,带着来时的两个亲随连夜又坐船离开。
  他要去滨山,找在那边的魏漓,问问他妹妹的事情到底在如何处理。
  从珂城过阴河,再打马向滨山方向,二天一夜便到了。
  一路上白英除了在一处山林里眯了两个时辰,完全就没有停熄过。
  自从马踏关的齐王退兵,席将军带着他的八万军与在桐州的朝庭兵马汇合挺近昆州,梁州这边的危机算是彻底解了。
  梁州官员长舒了一口气,以为有好日子过,不想良王掉转马头直逼滨山。
  惠王就藩的滨山地盘不算大,胜在地方不错,不光平原大,田地多,暗地里听闻还有矿山。
  也就是因为这块地方不错,所以朝庭那边一直在限制惠王养兵。
  再加上滨山所处地盘并非边疆,魏呈在此处混了这么久手上也就能守住四五万兵马。
  先前他与魏煜围困临县的时候带了两万人,死了一半,现下手上也就三万多兵了,加上各州府的守卫,也不足四万。
  而良王这边,不光有起义军的加入,听闻一路上还在招兵,人数已经逼近五万。
  在人数上惠王就输了一头,再加上马踏关与临县的守城战被添油加醋的到处传,滨山境内不管是民心还是官员都惶惶不安,感觉这仗胜算不大。
  而做为主帅的惠王同样也是急得团团转,先前投奔齐王觉得他能拿下梁州,到时便有实力与朝庭抗衡了。现下齐王死了儿子还被朝庭的人逼进老巢,他独身一人守着滨山,就算斗得过良王,朝庭那边又如何处理?


第191章 找她
  也就是两天时间,惠王感觉老了十岁,好在他将母妃救回来了,没有主心骨的时候就去找姚太贵妃做主。
  姚太贵妃心思沉稳,野心比儿子更大。
  当初齐王军久久攻不下梁州的时候她就在打算了,现下真的如她预料般,齐王兵退矛头直指滨山,只不过原本以为会是朝庭兵,没想到是良王而已。
  姚太妃让儿子稍安勿躁,暗地里其实早已经让长孙世子到湖州去借兵。
  湖州的二皇子武王有六万兵马,虽说已经交予朝庭,但驻军还是在湖州境内,滨山与湖州并不相临,却只隔着两个郡县。
  当初姚太妃听闻朝庭的兵马向昆州进发的时候就有所打算了,现下只需要向已在湖州的孙子传信,兵马便可出行。
  姚太妃为何向湖州伸手,那是她当初还在京中时便与人私下里达成了交易。
  据体不提,现下良王带领他的五万兵马已经驻守梁州与滨山交界的一小县郡,没有进攻,也没有想要打过去的意味,两军在此处交汇,魏漓一声不吭,只是保持着驻守的状态。
  当白英打马匆匆而来之时,良王的军队已经在此处驻扎三天了。
  他一路进营直奔大帐,被小兵领进去之后不见良王,只有水先生与周进在里面下棋……
  “白副将,你今日来得这么早。”
  周进离开棋桌,要亲手为他倒杯茶。
  白英可不吃这套,左右四顾,问道,“殿下何在?”
  “白副将先请坐,殿下不在,有指示给你。”
  周进的茶端上来了,顺便从袖中拿出一封盖有良王私印的密信。
  白英一头雾水,原本有满肚子的火气等着要发泄,结果来了人没见着,只有一封信。
  白英没接,有些闷闷地道,“我不识字。”
  “噢。”周进了然,将信拆开,念了起来。
  “白英听令,滨山之战任三军统帅……”
  看着是一封信,实际上就是一封任命文书。
  魏漓不在,将摊子丢给了白英,让白英统领三军,驻守滨州,直到惠王投降或撤离。
  周进将调令念完,还不忘恭喜白英道,“白统领,殿下临走时说了,你只需要在这里等着惠王的人乖乖退出滨山或是投降就好,到时招兵买马,接手府衙的事情自有我与水先生负责。”
  主子临走的时候已经将这些事情交待好了,他们在这里也就是下棋练兵,做做样子。
  “殿下他,他去那里了?”
  白英又懵又气,莫名其妙的给了几万兵他,人就消失不见,而且听王爷的意思滨州根本不用打的,只管等着就好了。
  有这么轻松的事儿吗?
  白英凶起来的时候气势也不小,周进眯眼呵呵笑道,“殿下将兵带到此地,便独自一人找娘娘去了。”
  魏漓三天前就走了!
  “什么?”
  白英感觉自己又被摆了一道,明明要去找人的是他,良王骗来又骗去,到最后却将他留在此地领兵打仗。
  不过他原意亲自去找人也算是不错吧,好歹没有忘记自己还有女人跟孩子。
  白英挠头,抓起桌上那张调令,闷头出去了。
  周进看了眼他急匆匆的身影,摇头叹息了一声,转身对水先生道,“不下了,各自回帐吧。”
  棋下一半却要走,水先生啧嘴,“你这人也太没品了。”
  周进哼了声,“我要品干什么。”有些事情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就难受,他的小主子啊,也不知道落地没有?
  那厢,白英离开之后找到营里的两个副将跟王府侍卫统领。
  他询问了一下情况,知道王爷临走时就是让大家按兵不动,安心等着接手滨山,人更懵了。
  在他想来惠王真的连封地都不要,那根完了也没多大区别。
  是个有血性的男人都不可能做这种事,就算是死也得死在战场上吧!
  再说惠王现下还能去哪里?
  这件事情轮不到阿英去想,潮起潮落,一步错,步步错,局势万变,有人崛起,自有人跌落。
  良王军驻守滨山边界的消息四散,原本以为还一会有一场狠仗,结果没有,滨山那边的人各种不解。
  不过他们并没有关心太久,没过两天湖州便顺来噩耗,惠王世子借兵不成,反而被杀身死。
  消息以信报的方式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