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名门嫡妃-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院士在一旁看的眼睛瞪的溜圆,只觉得自己心脏要跳了出来,他竟然会做这样的事情,切开人的胸腔,然后又用针线缝起来,跟三皇子的手法惊人的相似,若是自己那个疯癫的师父看到了,必然也会大吃一惊……
  做完了着一切之后,他又将医箱里头的一支特质的管状物拿出来,往顾奕嘴里送了些之前吩咐溶了水的药丸,让人撤了烈酒,只用温水擦拭降温。
  王院士忙问:“这样就好了?”
  简安礼有些疲惫的揉了揉手腕,“没有,还需要看他会不会对药物产生排斥,我刚刚只喂了他一些药物,如果发生排斥,那他就不能用这种药,可能情况会更糟。”
  王院士心下一凉,连这样起死回生的医术都没办法么?
  简安礼净了手,仔细的看了看药方,否决了其中的止血药方,“血早已经止住了,这个时候不必再吃止血汤剂了,倒是补血的汤剂需要补充一些。”
  王院士连连点头,看着顾奕胸口微微的起伏,心中满是激荡,若是师父还在世,能看到这样的一幕,想必也会这样惊讶吧。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简安礼查看顾奕的状况,点了点头,又溶了两丸药丸来,用竹筒送进顾奕的嘴里。
  “就看今晚能不能退烧了。”
  简安礼收拾了一下医箱,又去看了看晕倒的顾仲永,取出金针来给他扎了几针,顾仲永缓缓转醒。
  看到简安礼脸上淡然的神情,脑子发蒙,抬脚下榻就往顾奕身边走,一眼看见顾奕胸口轻微的颤动,提起的心晃晃悠悠的落回了肚子里头,整个人像是松懈了一口气般,身子就有些吃不住的要往后倒过去,被王院士一把扶住。
  “国公爷,您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倒下了,世子爷还未脱离险症,您得撑下去才行啊!”王院士劝慰的话语从身后传了过来。
  顾仲永连连点头,“是,你说的是,我不能倒下,我还要看着奕儿脱险……”边说边坐到暖炕旁的凳子上,眼睛却一下也不肯离开顾奕。
  王院士看的心里难受,宁国公这可真是飞来横祸,好端端的一个支应门楣的儿子,转眼间生死不明的躺在这里,罪魁祸首的那个人打不得骂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儿子受罪。
  楚少渊看了眼一脸凝重的简安礼,心中的疑惑愈发的明显起来,在简安礼将一切都安置好了之后,他开口道:“二哥这边不太方便,今晚你就在我的云华宫住一晚,明早再来看顾世子的情况。”
  简安礼摇摇头,“他今晚是危险期,我得守着他,但凡有意外也好随时做准备。”
  楚少渊见他坚持,只好点点头,陪着他一同守在顾奕身边,时不时的看他查看顾奕的体温。
  太子在外殿站了好一会,不见有人请他进去,留下一句:“若顾世子情况有变,还请三皇子定夺。”抬脚去了太子妃那里就寝了。
  小内侍将话递进来,宁国公的脸上可以用——面如铁青,四个字来形容。
  楚少渊看在眼里,心中对太子的做法摇了摇头,太子太过于刚愎自用了,只怕以后宁国公跟他越走越远,两个家族的情分随着这件事就要消磨殆尽了。
  【小意很悲剧,刚刚文档崩溃了,于是,码的那么多字都没了,所以今天可能要连夜码字了……】

  ☆、218。战报

  218。战报 
  简安礼用罐子装了特质的药汁忙上忙下的给顾奕擦拭身体。
  一直快到清晨的时候,顾奕的烧才算是退了下去,天亮的时候,简安礼又用管状物溶了两丸粒药丸送进顾奕的嘴里,顾奕的情况算是暂时稳定了下来,呼吸心跳声都不像之前那般微弱,变得沉稳有力,简安礼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顾仲永熬了一夜十分疲惫,靠在美人榻上睡着了,楚少渊也支撑不住,在桌案旁用手肘支着下巴打着瞌睡。
  清早的天空中还挂着半弯弦月,有零散的几颗星子隐约的发亮,天色微白,不时有粗使宫人拎了水在狭长的宫道中来回行走,沉睡的皇宫开始渐渐苏醒。
  守宫门的侍卫精神抖擞的将崇兴门前的宫门打开,等待朝官前来早朝,肃穆的皇宫树立在身后,一派的浮华景象被封在了宫门之后,过了一会儿,朝官纷纷前来上朝,有那与侍卫相熟的朝官,脸上带笑的跟他们点点头打着招呼,忽然间,一个身上戴着孝的小厮虎头虎脑的走了上来,侍卫们不由的瞪圆了眼睛。
  皇帝刚刚睡醒,因昨夜批折子批到很晚,今早起来有些精神不济的揉着脑袋,低声吩咐宫人打了些凉水过来,梳洗完毕,总算是打起了一些精神。
  赵元德双手捧着羊乳给皇帝端过来,皇帝小口的喝着羊乳,看了眼泛白的天际,问了一句:“那边情况如何了?”
  赵元德知道皇帝是在问在东宫养伤的顾世子,连声答道:“听宫人们说是已经好多了。”
  皇帝点了点头,将羊乳几口喝完,整了整衣饰,起身去了正殿。
  正殿之中聚集的朝官们正在下头窃窃私语,就听一声:“皇上驾到!”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皇帝坐到龙椅上免了朝官的礼。
  今日还是继续之前的话题,文官们弹劾来弹劾去,总离不开那几个中心人物,武将们老生常谈的说着一年的行军布阵练兵操控,一会文官们说东南的水患该如何治理,一会武将们说军饷不能总是迟迟不发,正殿上一片吵吵嚷嚷。
  忽然一声急促的禀告声,打断了殿中的声音。
  “报!八百里加急战报!”
  皇帝从龙椅上往下看过去,就见到大殿之下立着一个气喘吁吁的兵士,铠甲上头还冒着热气,想来是一路跑着到了乾元殿的,皇帝看了眼赵元德,赵元德伸手将战报接过呈了上来。
  是从西北雁门关来的战报。
  说是鞑子军聚集在雁门关外,骑着两人高战马的鞑子骑兵雄赳赳气昂昂的踏过关外的草地,一路前行到了雁门关,从烽火台上看过去,黑压压的一片鞑子兵,让人不由的心惊胆战。
  皇帝手中拿着战报,皱了皱眉,因鞑子跟燕人的新年并不是一起的,所以往年到了年底的时候,也常会有鞑子小支小支的来进犯,无非是抢一些边关百姓的米粮钱财牲口什么的,这样大规模的进犯还是数十年来的头一回。
  大殿之中一片寂静,皇帝不出声,没有人敢擅自开口说话。
  皇帝静默了半晌,清冷的眼睛看着兵士,沉声问道:“现在的情况如何?”
  兵士不敢撒谎,恭声回道:“安北候世子正召集了雁门关的所有将领在商议,平日里练兵也十分严谨,派出去的斥候回来报,说是大约有十万的鞑子军队聚集在关外,我们只有五万人,怕打起来会吃亏,特让小人传了战报回来,请皇上出兵增援。”
  有那些眼尖的朝官发现,皇帝脸上一贯的清冷表情有了些细微的变化,眼底一片寒霜。
  只有离得皇帝十分近的赵元德知道,皇帝捏着战报的手,有多么用力,原本红润的指尖微微泛白,几乎将战报捏的变形。
  皇帝笑了笑,道:“诸位爱卿对此事可有何看法?”
  兵部尚书沈葳进言道:“臣以为,既然安北候世子探出了鞑子的军马,那便先派了将领过去,查明了实情再做定夺。”
  刑部尚书梁行庸却坚决反对,“鞑子的军马都在雁门关外了,不先支援却派将领过去,若是延误了战机,丢的岂止是雁门关!”
  即便不是在朝为官的人都知道,雁门关是大燕的第一关卡,打开了雁门关,随后的锦州,幽州,云州,都是一马平川的地势,那等于是将大燕的领土生生的送给鞑子,如何能不管不顾!
  朝堂之上分了两派人,一派是支持沈葳的,另外一派是支持梁行庸的,还有一派中立,站着死活不说话,比方说安北候卫捷,分明是他的儿子在雁门关守着,他却能老神在在的一言不发,好似一点也不在意这个世子的死活。
  大殿之上声音吵杂,两派人几乎要将房顶掀开了天去,皇帝轻声咳嗽一声,两边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
  “沈葳,你说派将领去,那派谁去合适?”
  沈葳被问到,垂头想了想,道:“臣以为,太子是最佳人选,既能显示出我们大燕对待鞑子的态度,又能鼓舞士气。”
  安北候冷冷的看了沈葳一眼,依旧没有出声。
  倒是一旁的梁行庸大声反对道:“万万不可,太子乃是我大燕的储君,若是出了意外,会动摇我大燕的根本,不如皇上另外派一位皇子去,也一样可以鼓舞士气!”
  大殿之下一片附和之声。
  皇帝那双清冷的眼睛扫过梁行庸,开口问道:“那梁大人觉得朕的哪个皇子去合适呢?”
  梁行庸不敢抬头看皇帝的眼睛,将手指放平,躬身道:“臣以为三皇子殿下最为适合,无论从长幼上头来说,还是身份上头来讲,都是最佳人选。”
  皇帝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极快的不悦,大殿之中死一样的寂静。
  谁都知道三皇子刚刚回宫不到一月,皇帝珍之重之,着意请了吏部侍郎谢硠宁跟骠骑将军萧睿来教他学问跟武功,虽然在身份上头,三皇子的母妃宸贵妃是除去皇后最为尊贵的后妃,但宸贵妃早逝,而三皇子显然在一些别的方面,并不如从小在宫中长大的皇子。
  许久之后,皇帝开口道:“此事再议,朕乏了,今儿先散了吧。”
  说完,皇帝起身回了内殿。
  【最近小意的文档出问题了,很抱歉,明天有事出门,可能会晚更新,落下的更新会在月底补齐的,谢谢大家支持!】

  ☆、219。拟定

  219。拟定 
  朝官们面面相觑,那个兵士原本还想说什么,见皇帝已经转向了内殿,只好跟朝官们一同出了乾元殿。
  皇帝回到内殿之中,将手中捏着的已经变形的战报狠狠的甩到地上。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走到内殿中挂着的美人像前,静静的看着画中的人,整个人像是陷入了回忆之中,看着看着就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画中美人,脸上的表情似痛苦又似迷茫,清冷的眼中涌动起一丝暖意。
  许久,皇帝收回手指,大声道:“传魏青进来。”
  赵元德恭声应是,退了出去,再进来,身边多了一个黑衣劲装的男子。
  男子单膝跪地,恭敬的将一封密函呈给皇帝,皇帝接过密函迅速的看了几眼,清冷的脸上带了丝笑容:“……王珏也算是磨练出来了,这样微小的细节也能察觉到不妥,既然他们跟朕要兵马,朕便给他们十万兵马,若是十五万人都胜不了区区十万人,他们也不必跟朕说什么忠君爱国了。”
  魏青点头应声,就听皇帝感叹了一句,“可惜老三才回来,竟然连年都不能陪着朕一起过……”说着摇摇头,“罢了,魏青,你随行保护老三,若是有什么情况,千万记得先要保住老三性命,再说其他!”
  魏青心中一跳,见皇帝挥了挥手,他躬身退了下去。
  赵元德上前问道:“皇上,您看早膳是摆在哪儿吃呢?”
  皇帝起身走出殿外,边走边道:“去东宫。”
  赵元德急忙拿了大氅跟了上去。
  东宫此刻一片静谧,顾奕的伤势微微有了些好转,烧已经彻底的退了,伤口的肿胀用肉眼能够看到消除了一些,不再是之前的那般可怖,简安礼边帮他涂抹膏药,边测量他的体温,十分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