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4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国完全可以在半年之内将兵力扩大到五百万的规模,横扫整个日本。
帝国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日本根本不够资格让帝国如此沸腾的鼓舞一场真正的全国之战,根本不够资格让帝国拿出所有的实力。
如果击打德国,或者苏联需要一对铁拳,帝国现在顶多就用中指弹了一下而已。
现在开支的很多军费。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继续为更大规模的世纪之战而准备军需物资和装备,事态已经很明显,帝国迟早要向西推进,不管是红色苏联。还是黑色纳粹,帝国都要无情的碾压过去,消灭它们。
帝国显然不需要用战争来树立世界霸主的威信,帝国之所以要消灭它们,只因为它们正在威胁帝国在世界中的霸权、地位和利益。
它们还没有真正的威胁到美国,所以别指望美国会愚蠢的替中国这个新世界霸主打仗,如果德国妄想在欧洲建立一个同帝国一样庞大的新帝国,并寄希望于用暂时的和平换取时间,以谋求长期的同中国竞争世界霸主之位,那德国就错了。
帝国不会允许德国统一欧洲大6。
帝国更不会允许苏联建立一个苏维埃世界。不会允许苏联雄霸欧亚大6。
像中华帝国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还有一个,那就只能是死敌。
飞机降落在中央国际机场,宋彪从飞机里走出来时,抬起头就看见了前来接机的总参谋长蒋方震和帝国总理大臣顾维钧。
机场周边静悄悄的。没有一架飞机起飞和降落。
在这个时间段里,当皇帝的专机抵达时,机场完全禁飞,这是帝国皇帝的特权。但并非帝国皇帝才能享有的特权,帝国相顾维钧也有这样的权利,只是在时间上比皇帝要短很多。
不管怎么说,很明显的证明了一点——这个帝国终究还是属于皇帝的,至少在宋皇帝活着的时候,它注定属于皇帝陛下,其他一切都不过是浮云,哪怕人们此时认为中国已经步入君主立宪制的新时代,相已是帝国最高的实权者。
宋彪远远的同顾维钧、蒋方震抬手致意,感谢他们前来接机。
他走下飞机同这两位重要的先生握手,随后才同蒋方震一起坐车返回中央宫,在前往皇宫的路上,他就和蒋方震感叹道:“对我们来说,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总参谋长,更多的考虑一下苏联那边的情况吧。”
蒋方震默默点头承认这一点。
日本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抵御中国的进攻了,它所剩下的军事力量固然还能在世界上排上一定的序列和名号,但对帝国中央国防军而言,那真是一点威胁都没有了,剩下来的只是人数而已,哪怕日军继续组建数百万的6军,实际意义也不大了。
对于日军究竟还剩下多少弹药资源,这本身都值得怀疑。
战争总是不断变化,通过这两年的不断战斗,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固有效的战术模式,j3o345战斗机、攻击机和mt22轻型坦克所组建的空地组合,在日军面前是无坚不摧的,乱箭作战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mt22轻型坦克即便是在最为复杂的山地环境中也能起到很好的战术突击作用。
导弹的先行打击,空军的覆盖式攻击,坦克部队和步兵武装的正面突防,不管是在山地,还是平原都可以很好的作为一种固定的进攻战术消灭敌军。
战争就是这样,简单的战术理论反而更难被扭转和破坏。
即便没有这一切的领先优势,帝国6军凭借轻武器的多样化和体系优势,凭借突击步枪和通用机枪的火力优势,也能很好对日军实施火力压制进攻。
特别是在日军精锐的6军基层指挥官大体耗尽之后,日军甚至战术执行层面也难以同帝国抗衡。
战局持续的越久,日军的劣势就越大,而它们被消耗的就越惨烈。
所以,宋彪的定论不会有错,哪怕后续的战争依然会很残酷,结局却肯定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这场战争已经形同结束,剩下的只是彻底消灭对手。
蒋方震此刻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在日本6士学校留学时的往事,那时的他显然未能想到历史的结局会是这样,他默默的一声感叹。
感怀片刻,蒋方震同宋彪说道:“陛下,军部的建议还是先下手为强,暂时不管德国方面的反应,组织一部分哈萨克民族武装解放哈萨克地区,必要时期,中央国防军也会参与对苏作战,目标就是将哈萨克先占领下来。既然我们有这样的实力,中日战争也不再是阻碍,那么于其等待德国战胜苏联之后将哈萨克地区委托于我们管辖,届时要看德国的脸色,不如自己直接占领。”
宋彪对这个提议倒是不置可否。
思量片刻,他才同蒋方震解答道:“我倒以为当前的目标不是要确保控制哈萨克,而是要继续鼓励纳粹德国过于相信他们的军事力量,在战胜苏联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继续进攻法国,虽然法国届时也未必会抵挡住德国的进攻,但我们却有了足够的理由对德国实施严厉的军事干预。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阴谋,我们可以称之为谋略,消灭纳粹德国和苏联,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达成的战略目标。”
蒋方震想了想,答道:“如果能让苏德在战争中彼此消耗的更久,似乎更为符合我们的利益。”
宋彪赞同道:“是的,但如果德国被消耗的太厉害,他们决定不急于进攻法国,这就不利于我们的最终目标了,我们没有必要独立完成这个战略目标,还是需要将英美拉进来。是的,这是我们的目标,但如果让英美哀求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那样会更好。”
蒋方震答道:“是的。”
他心里有着某种忧虑,对帝国来说,向德国开战总是一件很忐忑的事情,如果消灭纳粹德国是必须的事情,那尽可能的拉拢更多的帮手总不是坏事,毕竟眼前的纳粹德国已经过去凶悍和失控了。
宋彪倒是并不在乎德国在现阶段的强大,他感叹道:“对苏德来说,我们是多么残酷无情的敌人啊!”
蒋方震笑了笑,心里还是有着某种说不清楚的犹豫和担忧。
第311章 一万年那么久
虽然帝国总理顾维钧也一起前来迎接御驾,但在回中央宫的路上,宋皇帝并没有和这位总理有太多的交谈。'   '
在帝国建国三十周年庆典即将到来之际,凭借光复党领先的支持率和个人的声望,顾维钧即将会很轻松的完成自己的第三届总理大臣的连任竞选。
这让顾维钧有很充裕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进行帝国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工作,在上半年,他已经为此召开了数十场研讨会,大致制定了七五计划的整体规划。
按照顾维钧总理的设想,新的七五计划将继续围绕教育和科技做工作,在六五计划的基础上可能要适当减少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要减少国有资产的比例,因为军费开支是无可避免的还要继续增加和维持下去,中央政府的开支正处于连续两年的赤字状态,为了保障帝国教育和科研的继续推动,减少固定的公共基础建设,出售一部分政府资产以维持政府财政平衡是唯一的选择。
在皇帝回到中央宫后,顾维钧总理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向皇帝解释他的决定和未来的七五计划及政策。
回到中央宫的办公厅里,宋皇帝在坐下来之后就从顾维钧总理手中得到了这份七五计划的拟定稿,他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大致翻看一遍,并没有太多的疑问。
对于顾维钧总理试图保持中央政府财政开支平衡的努力,宋彪整体上是认可和支持的,毕竟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帝国还可能继续同德国开战,那将是更大规模的军事开支。
如果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在现阶段就已经无法维持,后面恐怕只会更加困难。
在将这份七五计划的拟定稿翻看一遍后。宋彪将草稿合起来,为自己点了一根雪茄,淡淡而平静的抽了片刻,在脑海里思索着一些更为重要的细节。
顾维钧的七五计划在整体上是非常清晰和简单的,也是一贯的,那就是继续强调高等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将冶金、机械、电气、电子、汽车、航空、船舶、化工、军工九个产业作为帝国经济的长期支柱来维持和展。
和六五计划不同之处就在于国家基础工程投入的减少,将电子工业的重要性提高到航空和船舶工业之前。将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也提升上来。
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冶金、机械、电气大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长期的国策,这三点决定了帝国的根基,而新增的电子则也是帝国继续维持强盛展的根基之一。
宋彪简单的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用红色的钢笔在这九个产业的排序上了一些调整,将化工调整到电子之后,将汽车重新调整回船舶之后。
关于顾维钧提出的“继续加强帝国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加强帝国大学教育和普及教育”政策的排序,宋彪在短暂的权衡之后,还是按照五五计划时期的排序,将普及教育调整到“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之前。并且将名称改为“国民基础教育”。
在国家级的这种规划中,每一个词的顺序都是整体政策的真实写照。
对帝国这样强调工业强国地位的世界大国而言,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是帝国教育的核心支柱,但是。国民基础教育才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才是帝国教育的根基,这一点在过去的六五计划中有所争执。
这是错误的。
宋彪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六五计划中过于强调专科教育的这种错误,他将先改正的几页拟定稿驳回。重新让顾维钧再看一遍他的意见,并继续用红笔在后面的计划稿中做出一些新的修订。
如果顾维钧坚持。他可以不理会皇帝的意见,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身为帝国总理的权力,但他并不可能蠢到这种地步。
顾维钧谨小慎微的思索着皇帝的调整意见,他并不想做出任何反驳,但对于汽车工业的地位调整,心里还是有着很多诧异。
国内对于汽车工业的展正存在着一种井喷式的需求,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对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国的普遍期待,以及这个产业背后所能拉动的巨量经济,人们热烈的讨论着这一切,并且格外期待它能成为帝国工业的支柱,成为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标志物。
顾维钧在七五计划中如此高的提高汽车工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只是国内民情的体现。
宋彪却并不如此考虑问题,在他看来,帝国人口众多,如果要向美国那样展成一个汽车王国,对燃油的消耗,对公路资源的占用都将是非常可怕,那将意味着帝国7o%以上的城市都要推翻重建。
他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一幕。
顾维钧没有急于提出异议,而是静静的等待皇帝将剩下来的部分都看完。
宋彪也很有耐心的将七五计划仔细看了一遍,在数十个地方都做出了大量的修改和标注,特别是对本届内阁考虑的一个特殊法案——《人口平衡法案》,做了百余字的批注。
帝国从四五计划引入人口平衡理论,就当前国家整体疆域资源做出推论,认为帝国合适的人口总量应该就是在5亿左右,最高不适宜过8亿,通过舆论的宣传,希望国民保证正常的每个家庭一对子女的生育规划。
到了五五计划期间,帝国中央内阁已经正式推出一系列的人口平衡方案,对国民义务教育和社会医疗的指标进行限制,对过一对子女的家庭给予一定的限制,对接受节育手术的妇女给予特殊的医疗补助,对于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给予更多的医疗、教育扶持。
六五期间,随着节育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