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纸右上题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人依旧。日日与卿好,姻缘守白头。
颤抖着手翻开第五张宣纸,画着的一个立在墙头的男子正叉腰放声大笑,十分夸张,墙头下一只带着雉尾翎的哈士奇正张开嘴冲着那人大叫,眼泪差些决堤的云瓷宁噗的一声被这幅画给逗笑,吸了吸鼻子,继续向下翻。
笼共十一张宣纸,除了开头三张用“对不起”拼起来的“云、瓷、宁”之外,后头的宣纸都画着他们一年来相处的日子,最值得纪念的事情。
就像做菜要用柴米油盐一般,十一张宣纸汇聚的酸甜苦辣,组成了生活。
树上的修能和修齐不知蹲了多久,修齐直了直身子道:“哥,云姑娘把宣纸又卷起来放进礼盒收好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去复命了?”
修能郑重地点点头,不知从哪里掏出来一个小本本,在上头用炭笔唰唰写着:“又哭又笑,阴晴不定。”
写罢,正要甩个大轻功跳下树直接回府,却不想站起的那一瞬间,两人头昏眼花,大略是因为蹲的太久了,修齐身子向后仰时,情急之下想也没想直接拽住了修能的衣角,只听“咚”的一声,云瓷宁院中好容易长高了的树的树叶纷纷下落。
刚放好东西的云瓷宁一惊,“杏儿,怎么了?”不会是地震了吧?
停留在树枝上的麻雀早便呼啦啦振翅飞走,杏儿忙趴在窗户上瞧,瞧了半天,却听见几声狗叫,紧接着,顺着哈士奇的雉尾翎,一眼便锁定到了躺在树荫下的修能和修齐。杏儿结结巴巴:“姑……姑娘,哈哈要吃人了!”
“啊啊啊——”院内一片混乱,从地上爬起来的修能和修齐惨叫几声,提气翻过墙头一溜烟跑了。
“哈哈哈……原来,七王府的人都这么怕狗啊!”搞清楚了状况的云瓷宁捂着肚子看着两人逃也似的背影笑个不停。
*
作为皇帝陛下御封的亲王,自个儿手下带出来的人居然会怕一只狗,凤珏觉得十分没面子,尤其是这俩人还是头上带着树叶跑回来的,凤珏觉得更没面子。
负手在他俩面前走来走去,“事情办的怎么样?”
“回殿下,云姑娘看了你送的宣纸之后,又哭又笑。”修能心中忐忑不安,虽然实话并不怎么好听,但骗人惩罚更狠,索性心一横,直接讲真相吧。
肯定是殿下这玩意儿送的不合云姑娘心意,要不然她最后怎么哭了呢。
垂着脑袋的两人只等凤珏发落,自己好领罚,没想到凤珏不但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般惩罚,反倒笑眯眯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点点头道:“做的不错。”
修能和修齐觉得浑身汗毛倒数,殿下越发不正常了。
对视一眼,又齐整整地道:“殿下,您真的不罚我们啊?”
“你们领罚不领赏怎的?”凤珏了解云瓷宁,自然知道她什么反应代表原谅自己了,故而心情大好,半开玩笑道:“罚你们扫茅房好了。”
修能和修齐相视而哭,苦着脸离开了。
作为凤珏最亲近的两个下属,修能和修齐根本就不知道凤珏到底使了啥手段让云瓷宁原谅他了,反正自打凤珏送了那礼品去云府之后,云瓷宁又常到七王府走动,他们也终于不用再看凤珏黑着一张脸了,乐得清闲。
*
三月初三,传说是黄帝的诞辰。在这一日,百姓郊游宴饮,按现代话说,也算是个节假日。就在三月初二,皇帝陛下又决定搞事……不对,又决定派凤珏和云瓷宁出去搞事。
因为凤珏没加冠之前便四处云游,对云扬的一些小山沟定然了解的清楚,近日皇帝陛下听到了些风吹草动,听说云扬郊区有个叫青山的地方不太平,时常又山匪出没,作恶多端,搅乱了当地百姓的生活,这才趁着这个时辰派凤珏和云瓷宁出去打探打探。
接到这个任务的云瓷宁心里是拒绝的,她拒绝,是因为,你不能让我打探就打探,感情又把他们俩当成免费的苦力用了,而且这一次比会试还要过分,连“办好了有重赏”这样的话都不说,还说大丈夫要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屁!
你大鱼大肉的呆在皇宫,自然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了。当然,站着说话本来腰就不疼。
出了门的凤珏却不似云瓷宁这般愤世嫉俗,直安慰她道:“就当是出来散散心,我听说,青山那边景色不错,值得一游。”
“可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剿匪。”坐在马车中的云瓷宁撇了撇嘴。
“非也,我们只负责打探消息,剿匪这么危险的事情还是让皇帝陛下亲自安排吧。”凤珏勾了勾唇,青山这边的土匪并不是近些日子才出现的,许多年之前他们就在此地安营扎寨,一直都挺安分守己的,就是最近不知怎的,下山抢夺百姓财务的事情屡出不穷,这里的县官又是个文官,没有一点拳脚功夫,能做的也不过是拉上几个衙役对着山头大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类的骚话,而已。
☆、第298章 固执己见,替我伸冤
久居宫的太子殿下也好容易出来一次,带着太子妃一同去云扬的街上转转。小世子出生距离现在已经有三个月了,一张皱起的包子脸也张开了,当初在心里头嫌弃小世子长得丑的云瓷宁再次看到小世子时,喜欢的不得了。
两颗如同黑曜石般的大眼睛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盯着她,还时常扬起手“咯咯”地笑。虽然现在小世子还不能说话,但已经能够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有自己的辨识,最喜欢玩的便是“翻身”游戏。
无非是在小床上滚来滚去,翻一下便冲着大人们笑几声,摆动着他那藕节般的双腿与胳膊,递给他一样玩具也攥的紧紧的,奶娘去拿他也不愿归还,以为是别人要抢他的玩具。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十分可爱,但也十分磨人。由于说不得话,动不动便哭闹起来。饿了,哭。困了,哭。有什么做的他不顺心的了,还哭。
有时候晚上太子殿下办完事,好容易回到寝宫,褪下一身疲惫,在灯火跳跃之中瞧见太子妃柔和的面孔,想要一亲芳泽之时,那小祖宗又哭。
一哭便哭的太子殿下额角直跳,马上便要休息的太子妃眼神立即清明了许多,转头便去抱起小床上的小世子,在臂弯之中摇晃,直到哄的他完全睡着,再回寝宫时,疲惫的太子殿下早便自己躺在床榻上呼呼大睡了。
东宫之中并不是没有奶娘,原本小世子可以完全交给奶娘照顾,他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但太子妃坚持说这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自己带比较有感情些,不能生疏了他。
于是乎,无奈的太子殿下只好顺着太子妃的意思,不让奶娘常来了。
今日三月三,正巧有个正经理由把小世子交给奶娘,他俩出来逛逛,太子殿下算的好,早早预备了马车,前一日也对太子妃说好了。临走时,太子妃依旧站在奶娘面前,轻轻捏了捏小世子的脸道:“我们一会儿便回来。”
“咯咯咯。”小世子亮晶晶地眼盯着自己的母亲,挥了挥手,好像在对他们说再见一般。
交代好了全部的事情,太子妃才施施然上了马车。瞧见她总算来了,太子殿下一直拧作一团的眉毛才稍稍舒展开来,搂过太子妃的肩头,让她靠在自己怀中,道:“阿苜别累着自己。”
“这是阿苜作为太子妃当做的。”太子妃温婉笑笑,靠在太子的怀中,放松了心情。
马车在街道之上平稳的行驶着。太子殿下办什么事都是提前写好了计划的,今日要做什么,自然心里头也算的清清楚楚,两人无非是去了几个平常的地方,赏赏花,游游湖,看看大昭的江山,回来时太子殿下估摸着要路过糕点坊时,对太子妃道:“云扬新开了家糕点坊,听闻许多人去吃了都说不错,不若我们也买一些回去。”
太子妃点点头,又道:“多买几份吧,宫中的娘娘们那里也得多走动走动。”
凤阳的手一僵,其实后宫的娘娘们那里他们根本就走动不了,太子妃的意思肯定是皇后那边,但为了不触及凤阳不高兴的事情,故意说得模糊了些。
出来时却仍旧只提了两份糕点,道:“我买与你吃的,管别人作甚。”
太子妃看着凤阳递到自己手中的糕点,勉强扯起嘴角,不知凤阳这般性子,在这皇宫之中,到底是好是坏。
糕点既然买了便要趁热吃,这家糕点坊讲究现做现卖,虽然冷了吃也没什么,却总觉得少了几分味道。凤阳小心翼翼地将包在外头的纸展开,递到太子妃的手中,正欲下口,原本平稳行驶着的马车却不知怎的,忽的一停,没有预料到这个情况的太子妃与太子殿下身子直接向前倾了过去。
好在凤阳反映过快一手拦住了快要跌倒的太子妃,再看时,新鲜的糕点现下已掉落在地,不成样子。
外头响起一阵阵嘈杂声,似乎有很多人在说着什么。
凤阳眉头紧蹙,沉声道:“怎么回事?”若不是自己方才反应及时,这样的情况下伤着的便是太子妃了!自己宫里的车夫自己清楚,怎么就停的这般鲁莽了?
停了半晌,外头的车夫才颤着声音答道:“回……回太子殿下,路旁忽而冲出个小女孩儿,小的怕撞着她,这才……停的有些急。”
听闻这个原因,凤阳的眉头舒展了些,身旁的太子妃也微微摇头,道:“既是这个原因,便不要再怪罪车夫了。”
凤阳掀起车帘,问道:“那女孩儿可有受伤?”
还未等车夫回答,他口中所说的小女孩儿却灵巧地从侍卫们的胳膊下钻了过来,三步并做两步窜到了马车前头,将凤阳和太子妃吓了一跳。
却见那女孩一身淡黄粗布衣裳,由于未及笄,头发也是简单的分作两股编了两个小辫儿,此刻正满脸泪痕地跪在自己身前,也不管地上脏不脏,连连磕头:“太子殿下,你是太子殿下吗?”
凤阳与太子妃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得有些不知所措,但凤阳毕竟处理的事情多,见过的情况也多,便反应地快些,点了点头,道:“是。”
“有冤,我有冤!求太子殿下替我伸冤!”稚嫩的声音在街道上响起,原本还不知是怎么回事的老百姓们一听小孩儿说有冤。更是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却碍着太子殿下的身份没敢说太大声。
凤阳眨了眨眼,渐渐平复心情,“你有什么冤,先起来,细细同本宫说。”
那小女孩儿一听总算有人肯听自己说话,不由得破涕为笑,吸了吸鼻子,忙站起身,道:“我……”
“深丫头!”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传来,将原本想要说话的小女孩儿吓了一跳,回头看了一眼,心中想要说的话却一时卡在了喉头,怎么也说不出来。
“是啊,你有什么冤情,便说来吧。”太子妃也道。观这女孩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却这般懂事,实在难得。
“深丫头,你怎么又乱跑!我不过去卖几只兔子,你便在这大街上乱跑,冲撞了贵人可怎么办?”来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两道粗眉倒竖,右手还提着个铁笼子,看样子是个猎户,拉着小女孩的手便要往回走,“我家深丫头她脑子不太清楚,喜欢说胡话,贵人你可莫要当真。”
还未等凤阳开口,那中年人却早已将小女孩拉走,“快跟我回去!”
只留下凤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