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辰宴?”凤允的眼珠转了几圈,“凤珏的生辰?!”
“正是。”水月寒将刻着七殿下的木牌毫不犹豫地扔在了火盆之中,“七殿下出生时元皇后薨,每年他的生辰都不会大办,虽然陛下并未如此规定,但他的母妃是个会做人的,别的皇子生辰讨赏时,七殿下的母妃一直都未曾开口,可太子殿下心里头的那道坎始终越不过去。除夕过后不久便是七殿下的生辰,如若这次生辰宴不仅大办,而且还张扬的所有人都知道……”
“凤珏可不是个张扬的性子,这么蠢的事情他不会做的。”凤允放下手中的茶杯,摇了摇头,立即否定了水月寒的这个想法。
凤珏可是他母妃亲自带大的,性子和他母妃如出一辙,皇帝陛下曾赞他母妃聪慧过人,进退得体,可堪女中诸葛,凤珏最会做的便是韬光养晦,才不会像太子那样锋芒毕露,怎么可能突然大肆操办自己的生辰宴,给人家留话柄呢?
“他不会做,我们可以替他做啊。”水月寒勾了勾嘴角,“殿下忘了七殿下府中的管家周福吗?”
凤允灵光一闪,连忙起身在书房的一个暗格之中找到了一本小册子,上头密密麻麻记载着一行又一行的人名,朱色笔迹标记出来的是十分重要的线人,凤珏这么长时间不在府中,他还真的差点要忘了这个周福。
瞧着手中的小册子,凤允抬头同水月寒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
“不愧是教主,妙,实在是妙。”凤允将手中的册子又放了回去,预备起身离开的水月寒像是忽而想到了什么一般,自袖中掏出一个小瓷瓶递与凤允,“听闻四殿下最近喜吃生肉?”
“咳咳。”凤允轻咳两声,示意他不要这么大声。水月寒却自顾自地打开了小瓷瓶上头的塞子,“四殿下若是再有那种想法,一定要及时吃这种药,告辞。”
冰冷的瓷瓶划入掌中,不知怎的,凤允心中那抹狂躁竟莫名消失不见了。水月寒的意思是,自己得了病?还是中了毒?这又是什么药?
思虑半晌,凤允倒出了一颗药丸放在手心之中瞧了瞧,鬼使神差地吃了下去,果真好了许多,“来人!”
“请殿下吩咐。”暗卫听见凤允的声音,立即自暗处出现。
“去江湖上查查本王的病情,记住一定要保密,若此事透露出半分,小心你的脑袋!”
☆、第223章 不甘人后,蒸个馒头
“皇上口谕,除夕宴太子殿下可一定要到啊!”传罢旨意的太监总管又交代了一句,凤阳身旁的太子妃黄氏连连点头,“多谢公公,天气寒冷,公公至东宫传旨,坐下喝杯热茶再走吧。”
听罢口谕的凤阳只行了个谢礼便起身如同木头人一般站在大堂之中,只言片语也不说,连太子妃扯他的衣角也好似没有感觉到一般。
太监总管客气回话:“不必了,老奴还要回宫伺候皇上,太子殿下记得便好。”说罢,便起身离去了。
凤阳已至而立之年,一袭杏黄色太子常服,鎏金小冠将发丝束起,平直的眉形加上一对三角眼,更显此人精明强干,身旁站着的太子妃黄氏已经身怀六甲,太医诊了多次,说临产日就在不久之后。
看了一眼身旁因为怀有身孕而行动不便的妻,凤阳忙将她扶着坐在了椅上,“你既怀有身孕便不必出来接旨了,怎么还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黄氏的家乡和凤珏的母妃一样是芜苏,都是温婉型女子,眉眼一弯时,脸颊上的两个梨涡便漾了起来,“殿下说的什么话?陛下口谕,妾怎能不出来迎接?”
“你怀有身孕,陛下应当会理解的吧。”凤阳轻叹口气。
黄氏眨了眨眼,对凤阳道:“陛下理不理解是陛下的事情,我们如何做,是我们的事。今年除夕宴,殿下便去吧。”
“不去。”凤阳别扭地将倒好的茶递给了黄氏,“太子妃怀有身孕,我要呆在东宫陪她。”
黄氏轻笑一声,梨涡更深,“妾陪殿下一块儿去。”
“你行动不便,我怕你出什么闪失。”凤阳是铁了心不想见皇帝陛下一面,还未等黄氏接话,便连忙起身吩咐身旁的宫女道:“扶太子妃回房歇息吧。”
“殿下!”黄氏吸了口气,“陛下同殿下之间的关系,先君臣,而后才是父子,于情于理,除夕宴殿下都应当去的。若是元皇后还在,定不会愿意看到这番景象的。”
提到元皇后,凤阳的步伐明显停顿了一下,原本应当忘得差不多的一些往事又涌上心头,“我知道了。”
*
腊月二十八,小除夕,家置酒宴,名“别岁”。
北萝自打上次出去了一趟后便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可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云瓷宁又说不上来。
此时云瓷宁、凤珏、春花和虎子正围着王嫂,看她怎么蒸馒头。发好的面在王嫂的手中一团,便奇妙的变成了各种可爱的形状,有老虎、有兔子,拉长了尾巴是老鼠,跟着王嫂一起捏的虎子捏到一半便没有了耐心,扔了个面坨坨到凤珏正在炸丸子的油锅里,说炸个面团吃。
云瓷宁看了一眼学好炸丸子的凤珏,又看了一眼蒸馒头的王嫂,觉得还是蒸馒头简单,便挪着步子到王嫂身旁同她学蒸馒头。
光是和面便和了半天,不是水太多了便是面太硬了,等叶晔进来想倒杯水时,便瞧见了满脸满手都是面粉的云瓷宁,身旁站着同样满脸满手都是面粉的春花和虎子。
凤珏在一旁拿着勺子大叫:“虎子!再往油锅里扔面团,我便把你扔进去!”
“呃……做年货呢。”叶晔第一次觉得,自己在这个热闹的环境里,显得多么不协调。
“对啊对啊。”云瓷宁兴奋地拿起一个面团给凤珏看,“小黄鸡,你猜我捏的什么?”
凤珏瞧了半天,有些不确定道:“猪?”
“不是,是你!”云瓷宁气的将面团摔在了砧板上,两手胡乱在敝膝上擦了擦,走出几步问道:“大师兄,北萝呢?”
“去采药了。”叶晔喝了口水,答道。
“采药?”云瓷宁十分惊诧,回头时正巧看见凤珏递来的几个刚炸好的肉丸,金黄的外壳里头裹着青葱调味,香喷喷黄灿灿如同小金豆一般盛在碗里,顺手拈起一个放在嘴里,简直不要太好吃。“她生病了?还是怎么了?”
“她没跟我说。”叶晔皱了皱眉,也想尝尝云瓷宁碗中的肉丸,却被手疾眼快的云瓷宁给夺了回去,“这是小黄鸡给我炸的,要吃自己动手。”
嚼了几口肉丸,云瓷宁又道:“她不说,你怎么也不问呐!这么蠢!马上又是月底,你就不怕她出什么事?”
叶晔一拍脑袋,这才想起除夕那日就是月底,北萝又得变不回人形了。经云瓷宁这么一提醒,他才连忙出去寻找。
芜苏的山都不怎么高,而且很少,叶晔想着北萝应当不会跑多远,一座一座挨着爬,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果真如叶晔所想,在他登上第三座山时便见着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是这个身影仔细看来却又有些陌生。
“请问……”叶晔有些不确定,没有上前追上那人,而是站在那人后头不远处,出声询问。才开口说了两个字,那人便回过头来,同样是一身白色兜帽,腰间系着镶嵌着红猫眼石的双刀,那人瞧起来却要比北萝大上许多。
可她明明,和北萝长得一模一样。
北萝垂眸,“我知道为什么我忘了从前的一些事情,原来我已经活了两三百年。”
“你说什么?”确定了眼前之人确实是北萝不错,叶晔觉得她现在说的话自己已经听不懂了,此刻的北萝,是十六七岁少女的模样,手中正拿着个精致的小瓷瓶。
“这里面装的是不老的解药。”北萝抬手,将小瓷瓶展示给叶晔瞧,“你肯定知道一个关于金汶国的故事,那个古老的国家,在遥远的沙漠,有一位公主,因为被害服用不老,长眠于沙漠之中,最后闯入国家的中原人盗窃了财宝,并将公主推入剑炉铸剑。”
那把剑唤作两同心,那位公主叫北萝,而那个带领部下闯入金汶国的人,是叶晔的前世。
她,全都想起来了。但,叶晔对于这些事情一点也不知情,北萝也没打算说,两人就这样,站在半山腰,冷风吹过,北萝经不住抖了抖,“我要回大食了,道士哥哥,谢谢你这段时间一直陪着我。”
已经两三百年了,她的国家早已不存在,但那片沙漠还在,和她一类的人还在,中原应当真的不适合她,所以还是选择离开吧。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第224章 来日方长,娘子莫方
腊月二十九,贴春联。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外头响起凤珏的叫声,“小白瓷!小白瓷!”
坐在房间中的云瓷宁手一抖,连忙将收到的信给胡乱塞到了木盒子里,心中忐忑,这封信不是别人写的,正是她的兄长云瓷央。
半年约定已到,宫中举办除夕家宴,云瓷宁的母亲作为皇帝陛下的义妹,他们一家都应当到的,信中还特别提到,七殿下也会回宫。
轻呼一口气,云瓷宁跑出了房门探了探脑袋:“什么事啊?”
“帮我瞧瞧,这对联歪了没?”只见凤珏为了避免麻烦,将厚重的斗篷褪下,只穿了一身外袍,站在凳上抬头瞧了半天。春花和虎子一人捧着张门神的画像,站在旁边指来指去,“歪啦,歪啦,朝左些!”
“胡说,分明应当向右些!”春花举起了手中的门神,想学着凤珏一样去贴门神,奈何个子太小,连门栓的高度都够不着。
自屋子里跑出来的云瓷宁站在春花和虎子中间,同两个孩子一样仰着脑袋瞧——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呢?”云瓷宁瞧着对联上头龙飞凤舞的大字,写的是行楷,灵活之中却又不显糟乱,瞧上去十分飘逸。
凤珏似个孩子一般直接自凳子上跳了下来,直直扑向云瓷宁,发带束起的头发因为这一跳通通向上飘去,他的手中还拿着一张朱红色的纸,道:“横批还未写呢。”
“你写的?”云瓷宁惊讶地凑过去轻轻摸了摸那方贴好的春联,上头的墨迹还未干透,凑近些还能闻到一股墨香。
纸也是精心准备的,上头还有金色的凤凰暗纹。
一转身,便见凤珏早已开始挥毫泼墨,立于门前摆放着的书案之前,狼毫蘸墨,一瞬间人与笔恍若合为一体,“歡度春節”四个大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收笔时门前正路过几个从前和虎子一同下棋的小伙伴,瞧见凤珏在门前写春联,都拉着自己的父母亲过来瞧。
“凤公子除夕安好!”
“同好,同好!”放下狼毫的凤珏略微愣了愣,旋即作揖同众人问好,除旧迎新的日子,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这大概是云瓷宁最向往的生活,可惜过了今日,便不复存在了,也许……还等不到今日过去就……
待贺喜的人群慢慢散去,凤珏才注意到站在书案前愣愣地瞧着横批的云瓷宁,显得十分落寞。
“小白瓷,怎么了?”凤珏扯了扯她的衣袖,将横批托在手中吹了吹,预备爬上凳子贴上去。
云瓷宁想通了,既然两个人已经表明心意,就不应当再瞒着对方,更何况是这般重要的事情。
咬了咬嘴唇,云瓷宁吞吞吐吐道:“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