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谁突然换了一贯的穿衣妆扮的风格,都需要时间适应一下……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妆扮一新地立在韩彦面前,说些自夸娱亲的话,在她现时的这种心境下,难免有些忐忑不安,不好意思如往常一样轻松坦然地“自吹自擂”。
    

第131章 同心

  直到和韩彦一起出了客栈的门,舒予心里依旧砰砰地跳,紧张到差点走成同手同脚。
    好在韩彦大约一心在想着一会儿比赛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失态,舒予飞快地瞥了他一眼,悄悄地松了口气,赶紧调整过来。
    而一旁的韩彦则暗暗吐了口气,庆幸舒予一路都认真地走着路,没有注意到他三番五次的偷瞄。
    两人各怀心思,一路往县儒学行去。
    县儒学和府衙临近,都在北城,是以离着客似云来并不算很远。
    看着已经在望的县儒学,韩彦暗暗叹息,早知道昨天就选择更远一些的客栈了,这样两个人也能同行得久一些,更久一些……
    两人到得县儒学门口,拿出帖子,立刻被笑着请了进去。
    进门之后,自有引导的小厮和婢女,将两人分别领至参赛区和观赛区。
    临别之际,韩彦低声叮嘱道:“午时文会大比暂时告一段落,县儒学会安排饭食与歇息的地方。
    “男女有别,到时我只怕不能过去看你。你不必担心,只管好好吃饭歇息,好好观看比赛就是了。
    “等到傍晚结束时,咱们约定在大门口会合,再一起回去。”
    喁喁细语,深深叮咛,简直是把她当成了一个不知事的小孩子,万般的不放心。
    舒予抿唇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习惯了自己照顾自己,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也都习惯了她的自立自强,从来没有人像韩彦这样,将她当成三岁小孩一样,细细地叮嘱。
    这感觉,还真不错。
    “我记得了。”舒予抬头,杏眸晶亮,脆声回道,“韩大哥不必担心我,只管全力以赴,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高扬的眉梢,肯定的语气,满心满眼的,全然都是对韩彦的信心。
    韩彦顿觉一股豪气自心间直冲脑海,浑身都充满了力量,遂精神抖擞、扬眉自信道:“你尽管放心吧,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原本,他此行志不在比赛夺取名次,只是想要借机和谭教谕建立交情,再慢慢地和当地的官宦乡绅打通关系,以图将来。
    所以有了昨晚和谭教谕的秉烛夜谈,得了他的肯定赞赏之后,今日的比赛赢与不赢其实关系都不大。
    不过,既然舒予希望他赢,那他这个两榜进士,就姑且以“大”欺“小”,奋力一搏好了。
    舒予总觉得韩彦的那句“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除了自信,还透着一股子缠绵的情韵,又怕是因为自己如今心境已变,因此而生出了误解,所以在心里回味半晌,终是努力抛开,专心地跟着领路的婢女,去了女眷们的观赛区。
    参赛区在县儒学一处开阔的敞轩里,雕雕梁画栋、花木扶疏,格外地雅致,周围还特意引入活水,以作流觞之用。
    舒予路上听韩彦说起过,每年的文会大比都分为两个赛段,第一次赛段就是曲水流觞,赋诗或是作对不出者,直接淘汰,直到决出前十。
    第二赛段则在明天上午举行,地点就在敞轩,重点考察文章策论。
    至于观赛区,则设在敞轩周围的长廊或是亭阁里,分男女两区,每区又分为两部分。
    亭阁为官宦乡绅女眷所在,四周张布帷幔,内设桌椅榻席,席上摆有茶水点心瓜果之物,另有两三婢女在旁伺候,听从使唤。
    另一部分则是为像舒予这样的普通客人所备,俱在长廊,或站或坐,除非需要,并不会事先备下茶水点心,更不会设专人伺候。
    因为舒予手中的帖子乃谭教谕亲书的缘故,引路的婢女特地将她领至视野开阔、便于观赛的一处长廊,临走时还特地屈膝笑道:“姑娘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吩咐。奴婢就在这片长廊里伺候。”
    舒予笑着道了谢,寻了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
    此时长廊里已经坐了几个年轻的妇人,熟识的凑在一处说话,不熟的就像舒予这样找个座位安静地坐着。
    陡然间有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加入进来,那几个年轻妇人都不免朝舒予多看几眼。
    年轻未嫁的姑娘出现在这里,不是为了自家兄弟加油,就是特地来挑选夫婿的。
    不过,既然只能坐在长廊里观看大比,可见其家境只是一般,优秀且未婚的青年才俊,可未必轮得到她。
    舒予察觉到其他人打量的目光,抬头冲她们友好地一笑,便又收回心思,专注地看着流畅曲水边坐着的三三两两的年轻人。
    找了半天,却并不见韩彦的身影,舒予不由地有些忐忑紧张,衣袖间的双手不自觉地紧紧交握在一起,贝齿轻咬住下唇。
    观赛区比参赛区离着县儒学的大门还要远一些,按理说,韩彦应该比她要早到才对,不知道是被什么事情给绊住了脚,耽搁这许久也不见人影。
    ……
    明德堂内,韩彦对着在座的县令刘过、教谕谭诚知等人拱手施礼问安:“晚生韩彦,见过各位大人。”
    谭教谕满脸欢喜地对刘县令说:“县尊大人,这位就是下官向您提起的韩彦。此人博通经世、诗文锦绣,乃是此次文会大比魁首的不二人选!”
    韩彦听谭教谕这么说,连忙拱手谦逊道:“小子无知,当不得教谕大人如此夸赞。”
    刘县令之前听谭教谕提起韩彦时赞不绝口,一副相见恨晚的模样,还不相信,所以才特地叮嘱引路的小厮,若是韩彦递帖参赛的话,就先把人给请进来,他要亲自考察一番。
    这会儿见韩彦为人谦逊低调、进退得宜,虽然不知其肚里才学是否如谭教谕夸赞的那样,远胜秀才,甚至是举人许多,但是第一印象却颇好。
    “当得当不得的,也得到大比之后才知道。”刘县令捻须笑道。
    韩彦拱手应“是”,不卑不亢。
    刘县令看着时间不早了,倒也没有多问,只是简单地问了几个《四书》中的名句,便放韩彦参加比赛去了。
    

第132章 势利(打赏计万加更)

  待韩彦走后,刘县令想着韩彦之前的回答,捻须咂摸道:“虽说是功底扎实,对于经义注疏等都吃得透,但是回答却中规中矩,并不见任何新警之处啊。
    “你是不是有些夸大了?”
    最后一句,问的是谭教谕。
    谭教谕连连保证道:“不不不!下官曾和他秉烛夜谈半宿,古往今来、天文地理,无所不论,无论不当,可见这韩彦的真实才学见识,远不止如此。
    “依下官看来,他或许是初见县尊大人,心情激动又紧张,所以对答才不免落了俗套……”
    担心刘县令就此对韩彦失望,觉得他与一般的读书人并无任何区别,甚至误会他是博名邀利的小辈,谭教谕忙不迭地替韩彦辩解。
    一来,他是真心欣赏韩彦的才学与品行,不忍心这样好的一块璞玉被世人遗落错过。
    二来,邀请韩彦的帖子是他亲手所书,虽然说当时是碍于恩师谭老先生的面子,但若韩彦真的一鸣惊人,夺得魁首,他这个举荐之人脸上也有光不是?
    历任知县之所以看重他,也不过是因为他管理之下的县儒学,每年都有人考中秀才,甚或是举人,对于康平县的文治来说,功不可没。
    刘县令摆摆手,打断谭教谕的喋喋夸赞辩解,笑道:“还是那句话,能否当得起这次文会大比的魁首,咱们手底下见真章。”
    说罢,抬头看了眼大盛的天光,刘县令起身整理官帽官服,对在堂诸人笑道:“时辰也差不多了,开始吧。”
    谭教谕见此,只得收住满腹替韩彦辩解的话,拱手应了声“是”,与其他人一起跟在刘县令之后,迤迤然朝赛场走去。
    元嘉十八年秋,康平县新一届的文会大比,就此拉开序幕。
    ……
    此时的南城娘娘庙里,张猎户抱着小望之,与张李氏一起在大殿里碰运气,求见得道高人灵微女道长。
    小道姑见两人衣衫寻常,一看就不是什么富贵之家,自然不肯代为通禀引荐,只有一句话:“灵微道长今日不得闲,还请他日再来。”
    就打发了他们。
    张李氏央求半天无果,只得怏怏不乐地放弃了。
    那小道姑见三人走远,轻哼一声,不屑地翻个白眼。
    就这样粗布衣衫的就赶来拜求灵微道长,真是太自不量力了!
    灵微道长乃是得道的世外高人,有缘才来她们庙里挂个单,经住持再三恳求,才答应暂时下榻一个月的,能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就能见了吗?
    再说了,这两人穿得破破烂烂的也就罢了,还一点眼力见都没有,半点门路费都不知道掏,若是谁人说两句央求的好话,她就代为通禀传唤的,那还不得把她的两条腿儿都跑残喽!
    住持更筹不到银钱给殿里的神像重塑金身,弘扬香火了!
    小道姑嘴儿一撇,腰儿一扭,转头迎上一个带着帷帽、穿戴富贵的年轻姑娘。
    自打父亲考中举人,又做了县儒学的教谕,她身边巴结奉承的人就多了起来,初时境遇突变,她还有些不习惯。
    渐渐地见的多了,倒也慢慢地坦然起来。
    因此谭馨见一个小道姑满脸含笑地迎上来,殷勤相引,半点出家人的淡静超脱都没有的时候,并不惊讶。
    “请问灵微道长这会儿得闲吗?我昨日预约好了的。”谭馨隔着帷帽,轻声问道,声音轻柔婉转,不疾不徐。
    那小道姑打小就被家人舍进了娘娘庙,负责在大殿接引前来祈福的香客,因此早就机灵地将县中的权贵都认了个遍。
    原本谭馨带着帷帽,她还没有看出来者是谁,只是觉得来人富贵,不能怠慢。
    这会儿一听声音,一对身形和预约的时间,她顿时就认出眼前的这位年轻小姐,就是县中谭教谕的千金,哪里还敢怠慢。
    “灵微道长这会儿正在会客,还请谭姑娘到后院客房暂歇,小道这就去代为通传。”小道姑殷勤相请道。
    自打她在这娘娘庙里落发做了道姑,眼瞧着康平县的县令换了一个又一个,唯独教谕大人一直未变,可见谭诚知此人的本事与威望。
    谭馨作为谭教谕唯一的掌上明珠,身价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她一个小小道姑,可不敢有丝毫轻慢。
    谭馨闻言点点头,不再多言语,由丫鬟伺候着,跟随引路的小道姑,一路往后院客房行去。
    不远处,张猎户见了小道姑这副踩高捧低的做派,皱眉呸了声,哼哼道:“势利眼!
    “等将来贤侄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了,我倒要看看这小道姑还敢不敢这么轻视咱们!”
    张李氏心里也不好受,可是听见丈夫这么说,还是嗔劝道:“就算是望之他爹将来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了,那也是他的事情,跟咱们又有什么关系?
    “我可跟你说,你将来可不许借着望之他爹的名头,胡作非为,给人家招来祸患!”
    没见韩彦连客栈的掌柜送的两个小菜都不收嘛,他们可不能给他抹黑!
    张猎户也不过是被小道姑扒高踩低的小人行径给气坏了,过过嘴瘾罢了,听得妻子这么说,哼哼两声,气愤又无奈地抱怨:“我还能不知道这个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