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平帝在臣民声声“万岁”的夹道欢迎中进入京城,又由御街一路进入皇宫。
    谢之仪等留守京城的群臣一同进京,准备向康平帝细细陈说圣驾离京后的相关政务。
    在康平帝北上巡幸辽东期间,虽然每每遇有大事,谢之仪都会派人星夜兼程、快马加鞭地奔赴辽东禀报,恭请康平帝圣裁,但是到底政务繁多,难以一一交割清楚,只能留待此时再细细呈秉。
    韩彦自然得跟随康平帝一起入宫听政,舒予便带着韩忻和韩葭先回了家。
    孟氏和戚氏得到消息,早就带着韩恪兄妹三人等在二门上了。
    舒予远远地瞧见了垂花门下翘首以待的众人,眼圈不由地微微一红。
    虽然不过分别半年余,然而此时再见,却恍若三秋。
    从她和韩彦护送小望之回京到现在,转眼已经过去十年了。对于半途中穿越而来的她来说,在韩府生活的日子甚至比在獾子寨的还要长,在孟氏和戚氏的真心相待下,她早就在不知不觉间将这里当成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了。
    尤其是在她先后生下韩忻和韩葭之后,曾经的那种暂时做客于此的疏离感也渐渐地散去,日渐生出归属与眷恋来,原本计划的分家后过自由自在的日子的想法也因此而搁浅。
    尤其是韩忻如今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乃祖遗风,跟韩彦少时的叛逆逃离不同,他极适应而且喜欢韩府的氛围。
    正因为此,在政局稳定之后,没了后顾之忧的韩彦和她也没有着急搬去太傅府居住。不论怎么着,也得等韩忻再大一些再说搬家之事。
    韩忻是他们这一房的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支应门庭的,既然韩府的氛围有利于他成长进学,那他们做父母的又怎么能够为了一己快活就不管孩子的前程、家族的未来呢?
    当然了,这也是为了将来韩彦急流勇退时,他们夫妻俩能放心出去浪——反正孩子已经长大,又有威严敦肃的祖父、伯父教导,他们又有什么好不放心的呢?
    霎那间,舒予心里涌起千头万绪。
    韩忻和韩葭兄妹两个却已经激动地飞奔过去,一头扎进孟氏的怀里。
    一家团聚,欢喜自是不需细说。
    过了腊八就是年,京城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了。
    这个冬天跟去年一样冷,大雪落过一场又一场,冻得人伸不出手来。然而人人脸上却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富足而祥和。
    大周的春天,正一步一步地迈步走来。
    

第566章 亲政

  钦天监择定吉日,康平帝的亲政大典将在二月初六举行。
    因为谢之仪之前的安排和准备,以及和康平帝回京之后有司的加急完善,正月底亲政大典的一切就已经就绪,只等吉时到来。
    二月初五晚,皇宫里就忙碌起来了。
    沙漏已尽,新日到来。
    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早就准备好了康平帝的法驾卤薄,太和殿内陈设了诏案、表案。午门外陈设了金光灿灿的龙亭和香亭。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贺表已经摆在了九龙盘绕的黄案上。
    康平帝身着礼服、乘明光肩舆来至太和殿,登上宝座。
    隆宗门外恭立的亲王、郡王,长信门外恭立的二品以上大臣,午门外恭立的三品以下文武群臣,按照次序来到太和殿前的广场上,齐刷刷地在品级山旁跪倒。
    谢之仪手捧恭捧康平帝的亲政诏书,宣谕天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冲龄登大宝。辅臣孙长玉、朱琨、韩彦谨遵皇考平皇帝遗诏,辅佐政务,殚精效力……政在养民,敢虚天地生成之德。时当新政,恒念祖宗爱育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宣诏毕,谢之仪跪伏行大拜礼,双手高捧诏书,率宗亲、群臣高呼“万岁”。
    声势雄壮,动地惊天。
    从今天起,康平帝将带领大周王朝,迈向新的辉煌。
    康平县府衙后院,叶蓁站在廊下,抬头看着东天上那轮缓缓升起的硕大光明的朝日,目光幽幽,唇角微扬,双拳在心口交握,默默祈祷。
    今天,是康平帝举行亲政大典的日子,她虽然不能亲临观礼难免遗憾,但仍然忍不住替康平帝高兴与激动。
    她相信,那个给予她珍贵许诺的少年,一定会担负起肩头的重任,带着大周走向新的辉煌。
    而她,也愿意在将来和他一起面对风雨,共创辉煌!
    与叶泽铭和谭馨夫妇两人对康平帝的许诺保有疑虑不同,叶蓁坚定地相信康平帝会在两年后以及往后余生之中,完成当日对她的承诺。
    这样的信任或许有年少的盲目轻狂,但谁又能否认,那也是两颗年少诚挚的心在互相吸引、靠近呢?
    谭馨正好从屋里出来,转头看见女儿一脸激动郑重地看向京城的方向,双手紧握默默祈祷,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今天是康平帝举行亲政大典的日子,像叶泽铭这样不能离开任所的官员早就写好了贺表,派人快马加鞭地送去了京城,而且还会在今日遥拜京城以示朝贺。
    所以谭馨一见叶蓁这模样,便明白女儿的心魂都已经被远在京城的康平帝勾走了。
    这么一想,谭馨不由地后悔当初跟叶蓁坦白得太早,让她模模糊糊地对康平帝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长此以往,万一到时候女儿情根深种,但康平帝却出尔反尔,可怎么办哟……
    谭馨眉头紧锁,唯有叹息,暗自祷告康平帝是个信守诺言的君子,不会辜负了叶蓁的一片深情相待。
    

第567章 忧虑

  康平帝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成长得够快了,足以应付亲政后的各项政务,然而看着那堆积满案的奏章,他才无奈地发现,之前自己所处理的政务不过是九牛一毛——奏折在呈给他御览之前,孙长玉、韩彦等内阁学士都会事先过目,拟定草章,然后再由小安公公呈送给他御览朱批。
    可是亲政之后,韩彦等人有意锻炼他自己斟酌政务、果下决断的能力,内阁诸位往往都是将奏章匆匆浏览一遍,标注出轻重缓急来,然后由他亲自拿定主意的。
    两者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分别,但身处其中才会发现,要处理好每一项政务是多么费神费力的事情。
    如此过了三五天,康平帝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憔悴起来。
    舒予进宫探望他时,还以为他是生病了,吓了一大跳。
    待问明缘由之后,舒予长吐一口气,想了想,遂笑道:“我给圣上说个故事吧。”
    康平帝正被政务压得喘不过起来,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笑着催请道:“舅母要说什么故事?快快说来,我正好趁机松快一会儿!”
    说着话,就赶紧将手里的笔搁到一旁,整个人舒适地瘫在椅子里,一副终于可以暂得轻松的模样。
    舒予见康平帝那副可怜巴巴的着急像,又是好笑又是心疼,便也不再卖关子,笑道:“说是个故事,其实不如说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更恰当。
    “圣上也是知道的,我出身乡野,从来都没有学过世家权贵的那些礼仪规矩,所以初入京城时,难免会觉得心中惴惴,总想着把什么都做得无可挑剔,十分害怕出错。
    “当时为了管理好自己的小院子,我可是每天起早贪黑地下功夫,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身体疲累不说,心里更是焦虑不堪。
    “后来有一日,我跟着大嫂去听各处的管事妇人回事。这才发现,将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大嫂,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而是按照各人所善,将府中的事情分派给不同的管事妇人,她只是不时地抽查一两样罢了。因为行事规矩有度,哪怕大嫂看起来‘懈怠家务’,可家事也从来都没有出过什么大错。
    “至于哪些偶尔查到的小错处,也从不会影响大局。
    “回去之后,我便将院子里的人的秉性、能力都摸了一遍底儿,然而试着将院中的事务分派给个人,同时建立可行的奖惩制度。
    “您还别说,这样一来,不但我轻松不少,而且院子里的事务比先前还要顺利许多。更重要的是,院中的人做事再也没有原先的敷衍应付,个个都觉得自己受了重用,干劲儿十足。
    “我虽然并不懂得许多治国之道,但是古人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可见这治国和治家还是有相通之处的。
    “圣上甫才亲政,难免想要事事兼顾、桩桩亲为,这样励精图治的精神举动自然是值得赞许的。但是朝廷为何要设置百官?可不仅仅是为了执行圣上的决策的。圣上也该分些事情去给他们做,不要剥夺了他们为政的积极性才是。”
    康平帝听罢,默然沉思片刻,恍然大悟,抬头拍手笑道:“舅母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就是这样!俗话说得好,‘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也不能只给他们发俸禄,不让他们施展所长不是!”
    也就是说,日子其实还可以像亲政之前那样过,只是他不需要再像以往一样按照内阁所拟草议决策罢了。
    舒予笑着点点头。
    等回到府中,舒予把这件事情跟韩彦说了。
    韩彦想了一会儿,笑叹道:“是我太过急切了,总想着圣上既然已经亲政,那就该赶紧将各项政务都经手做熟了才是。这样,我也能够早日抽身朝堂,过咱们想过的日子。却忘了,圣上也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
    舒予见韩彦面露内疚,便反过来笑着劝慰他道:“你也没有做错。毕竟,往后的路,还要圣上自己往前走。”
    韩彦,或者说是韩家,都不能陪着康平帝一辈子,时时处处替他扫雷平障。康平帝最终还是要凭借自己的本事,坐稳宝座,教化万民。
    韩彦知晓舒予的一片心意,便也笑了笑,将此事揭过不提,转而说道:“对了,圣上亲政之后,立后选妃一事便也随之有人奏请。眼下虽然还只是个别人提议,但是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只怕要不多久,就会成为朝廷的头等大事。
    “圣上,还是坚持要娶蓁姐儿吗?”
    最近朝事太忙,他一直没有机会跟康平帝提起此事。
    况且,这种事情,康平帝对着舒予总比对着他更容易开口说真心话些。
    舒予点点头,笑道:“我今儿进宫,圣上还说起蓁姐儿来。说是前些日子叶大人呈送的亲政贺表中还有一句‘全家恭贺’之类的话。圣上说,这必是蓁姐儿心中记挂着他,特地托叶大人在贺表中加上这一句呢!”
    韩彦听罢哑然失笑:“他是这么说的?”
    舒予也禁不住笑了起来,点点头。
    韩彦摇头笑叹道:“圣上倒还真是痴情……这样的客套话,随便一封贺表中都能够找得出来,难不成,人人家都有闺女记挂着他不成?他呀……”
    舒予接着他的话茬笑道:“人人家都有闺女惦记着圣上这或许还真有可能,但是圣上记挂的,却仅有蓁姐儿一个而已!”
    韩彦笑着点点头,他教出来的孩子这般专情不二,他也觉得十分欣慰且有面子。有道是“言传身教”,可见他也是一个痴情忠贞之人!
    “圣上要立蓁姐儿为后,这件事情并不算是太难。毕竟,谭家和叶家在辽东也算是有名望的家族,更曾经在圣上蛰居时给予庇佑,恩义深厚。更何况,本朝对于皇后的出身又没有过高的要求。不过,”韩彦眉头微皱,语带迟疑,“圣上要除了皇后外不再纳选任何妃嫔,只怕会在朝中引起不小的争议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