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舒予不由地心中一动,四下里看了一番,见近前无人,这才凑到韩彦耳边,悄声问道:“圣上,是不是已经做好亲政的打算了?”
韩彦眉梢一挑,赞许地看了舒予一眼,笑道:“娘子果然是机敏卓荦、见微知著!”
这就是默认的意思了!
舒予顿时大为激动,连忙又低声问道:“定了大约是什么时候没有?”
韩彦想了想,遂回道:“从辽东回京之后,就要着手此事了。若是圣上的亲事能够顺利解决的话,那立后大典之后,便是亲政之礼。毕竟,世人都讲究个成家立业嘛!”
康平帝立了皇后,不论年纪大小,都算得上是成人了,到时候再提出亲政,那些个腐儒或是宵小也就没话可说了。
而且有了皇后陪伴,康平帝在宫中不再孤单无依的,也能定下心来,专心政事。
舒予点点头,道:“如此甚好。看来,圣上的亲事得抓紧时间操办了……”
韩彦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见舒予着急,遂连忙劝解她道:“这个倒也不着急。圣上是个重情义的,立后便也是娶妻,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自然要选一个他满意、对方也欣然的姑娘才好。”
如此帝后二人方能够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舒予一想也是,遂点头笑道:“正是如此!”
韩彦怕舒予担心,遂又笑着安慰她道:“你也不必着急担忧,平安私下里跟我说过,他曾拿圣上的八字悄悄地推演过,又悄悄地跟钦天监的前辈们讨教过,说是圣上近期红鸾星动,婚期在即呢!”
“果真如此?”舒予惊讶不已,“平安都有推演人婚事的能耐了?”
才刚九岁的孩子诶!
韩彦笑着点头道:“你不必如此惊讶,平安那孩子于天文推演一途上天资卓越,便是钦天监里也少有人能够及他的。既然他都如此说了,更有钦天监的佐证,那只怕此事机缘极大。说不准,圣上的姻缘就定在此一行当中呢!”
舒予一想,甘罗还十二岁就拜相呢,相比起来,小平安推演康平帝的亲事倒也算不上什么,便把一颗心放平了些,又想起韩彦的话来,遂忍不住激动地猜测道:“圣上极重情意,对獾子寨又感情极深,自打回京之日起便念念不忘北上巡幸,如今才算是实现了。
“你说,皇后的人选会不会就出现在辽东之地?”
韩彦见舒予一心一意地猜测起来,反而笑了起来,道:“万事自有缘法,你不必如此着急担忧,该来时,总会来的。”
舒予听韩彦这么说,也知道自己一时激动实在想得多了些,遂笑了笑,将此话揭过不提,然而心里却到底留意了。
……
接下来一路上,康平帝果然对所经之地的官吏大大地梳理了一番,升调降陟,桩桩件件都缘情依理合法,十分公正。
由京城至辽东一路,官场为之清肃。
第550章 圣明
五月初,康平帝一行人抵达辽东境内。
六月初,康平帝一行人抵达秀水河子镇——舒予的封地,也是大周和瓦剌两国的互市之所在。
以往历代君王巡守的行宫,就在秀水河子镇南界不远处,年初得到康平帝将要北上巡幸的消息之后,谭知府就亲自负责此事,命工匠们修整一新,打扫得干干净净,只等着康平帝一行人抵达、入住。
谭知府,就是谭诚知,两年前刚由康平县令擢拔为辽东知府。
潜龙之地,最稳固的后方,当然还是交给自己人才放心。
康平帝虽然恨不得立即回獾子寨的韩宅——如今已经和三味书屋一起围了起来,又扩建了许多房舍,成为康平县除县学之外最大的书塾。
书塾中现有夫子十人,其中有三个是整个辽东府都赫赫有名的大儒,慕名而来的学子遍布一府,甚至还有外府慕名前来求学的。
书塾的教育理念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三味书屋不仅是在康平县,只怕会成为整个辽东府最顶尖的学堂之一!
但是想到此次跟随同来的宗亲和文武群臣,康平帝只得按捺下心中的渴望,先到行宫歇宿。
谭知府率领属官,从康平县南境迎候,一路将人引导至行宫,这才于大殿之上,正式跪伏拜见康平帝。
这是时隔八年后的再次相见,当初那个机灵可爱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沉稳有度的少年天子。
念及此处,谭知府不由地心中感慨万千。
故人相见,自然是有千言万语要说。
但是谭知府却没有这个闲暇,面圣过后,他又连忙去和此次跟随康平帝一同前来的小安公公商议,直到将行宫各处都打点妥当了,他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亲随见谭知府得闲,这才上前请示道:“大人,小姐派人来说,想要和清和郡夫人见一面,问大人可能安排?”
谭知府摆摆手,道:“眼下圣驾刚至,各处事多,不便安排。况且行宫人多眼杂,便是得了机会相见,只怕她们也不好说什么体己话。清和郡夫人既然来了,自然会去獾子寨见一见父老乡亲,询问封地的情况的。到时候,再安排她们见面,岂不是更相宜?
“你且去回话吧!”
亲随得命,便拱手退去,自去回话去了。
谭馨得到消息,虽然失望,却也无可奈何,只得谢过了长随,耐心等着谭知府的安排。
行宫里,康平帝屏退众人之后,跟舒予诉委屈:“要是依我的主意,当然是直接住到獾子寨去的,谁想住在这里应酬?”
心中不禁感慨,当皇帝不自在啊……
舒予笑道:“人生世间,哪里能够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呢?有道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圣上且想一想,若是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性子来,没个约束,这世上岂不就乱套了?”
康平帝知道是舒予说的这个理儿,他方才之所以抱怨,也不过是“归心似箭”罢了。
“唉,只希望这里的琐事赶紧结束才好!”康平帝垂头丧气。
舒予见状,想了想,遂开口笑劝道:“圣上此来,不单是为了故地重游,对于当地官员们来说,圣上视察政务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若是真的他们有事禀奏而拖延了些时日,圣上非但不必气闷,反而应该高兴才是。这说明此地的官吏们都是用心政务之人,绝不会为了讨圣上的欢心就敷衍了事,一味地揣摩圣心、迎合上意。”
虽然知道康平帝的性子,但舒予还是先给他打了一剂预防针。
康平帝一想,点头笑道:“确实如此!”
顿了顿,又满眼孺慕地看向舒予,笑道:“多谢舅母宽慰教导,您总是能于困境中找到希望,从坏事中得出好的一面来!真希望我将来也能够像舅母一样通达又敏锐……”
舒予笑了笑,欣慰赞道:“圣上已经在这么做了,否则又怎么能在群狼环伺的境遇之中,搏出如今的这番天地呢?”
康平帝见舒予夸赞他,心中又是高兴又是不好意思的,挠头嘿嘿笑了一阵,道:“那都多亏了舅父和舅母昔日的教导!”
舒予笑着补了一句,道:“还有圣上自己的努力,以及群臣的辅佐!”
不宜妄自菲薄,当然也不能无视他人的功绩。
康平帝点头受教。
经过舒予的一番劝说,康平帝虽然不能说将回獾子寨的急切之情掐灭,但是也能够暂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取辽东官员的禀奏,对于当地的政务详查明审。
康平帝初到行宫时,镇国公正在例行视察各处戍所的军务,所以并未得暇迎接,直到第二日一早,这才一路风尘仆仆地赶来。
康平帝亲自迎到殿外,礼遇非常。
进得殿内,镇国公刚要下跪叩请圣安,就被康平帝连忙抬手扶住了。
“爱卿不必如此!”康平帝诚恳道,“当初若不是国公爷鼎力相助,只怕朕也未必能够顺利返京,更不会固守疆土直到如今,迫得瓦剌低头称弟,一洗我朝被瓦剌欺压数十年的屈辱!
“国公爷乃是国之良将,是朕该多谢您才是!”
说着话,康平帝就拱手要向镇国公行礼。
镇国公哪里敢受,连忙屈膝扶住康平帝,一脸激动道:“圣上如此,真是折煞老臣了!能为圣上效死、为国御辱,是臣等武将的职责之所在,万死不辞!”
才刚十三岁的少年天子,如今已经有了胸怀四海、造福万民的志向,更兼礼贤下士、厚遇功臣,实在是他朱琨之幸!
朱氏一门世代为君王镇守国门,获得的功勋不计其数,但是被君王如此知遇却还是第一次。
何其有幸,在人生过了大半时,遇到了如此圣明的君主!
一旁的韩彦见了康平帝和镇国公这副君臣相契的画面,不由地微笑喟叹,总算是不枉费他时时在给镇国公的信中替康平帝“说话好”的苦心。
镇国公一来,除却视察辽东府的政务,康平帝少不得要去辽东军大营里视察一下军务。
正好他原本就打算去鹞子岭视察玄铁神兵的,这下正好顺路一块瞧了。
如此一连忙了数日,康平帝才算是抽出时间来,准备回獾子寨看一看,顺带着一起视察秀水河子镇的互市情况。
谭知府得到消息,立刻召来康平县令和秀水河子镇的长史白起,吩咐他们仔细安排此事。
众人少不得又是一番忙活。
好在这些事情是之前就得到诏命的,都提前准备得差不多了,因此众人算忙碌,却并不慌乱。
不过一日,便将一切都准备停当了,只等着康平帝一行人动身启程。
第551章 故旧
六月十八,康平帝一袭布衣,扮作寻常百姓,在韩彦等人的陪伴之下出了行宫,一路往秀水河子镇行去。
还未到镇口的牌楼下,康平帝等“辽东旧人”就感受到了与当初完全不同的热闹景象——街市上瓦剌行商来往穿梭,与当地居民客商也是有说有笑,完全不见当初两国对峙时的剑拔弩张。
要知道,当初若是有瓦剌人出现在秀水河子镇,那肯定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
康平帝见状不由地感慨道:“先前议定开通互市时,我还有些犹豫。如今看来,确是幸事!幸好太傅与谢爱卿等人力排众议,坚持开通互市,既免了脱欢在两国名分上的纠缠,又惠泽了两国百姓。
“否则,岂不是我之过错?”
随从的大臣们闻言,少不得附和几句。
有那保守迂腐、曾经激烈反对过开通互市的臣子,亲眼见了秀水河子镇不同于京城的繁荣昌盛,心中本就大受触动,如今又听闻康平帝如此感叹,个个都更觉面上惭愧,暗悔自己见识浅陋,差一点就做了有损江山社稷之事。
至于当初故意反对互市、暗中捣乱的孙党旧人,康平帝又怎么会带他们过来煞风景呢?
一行人边走边看,不时惊叹地一声。
这还是那昔日奏章中所说的地处偏僻、物质匮乏、动乱不宁的边陲吗?
眼下这太平繁华的景象,可比得上一座富庶的小城了!
康平帝等亲身经历过大周和瓦剌两国时秀水河子镇的荒凉偏僻的人,心中是感慨不已,待看到如今的街市是当初的一倍有余,俱都连连惊叹。
陪同的白起见状弓腰笑道:“秀水河子镇早前本就是我朝和瓦剌的通市之所,自从开通了互市,两国行商往来更是密切,各处奇物聚集此处,原先的场地实在是过于狭窄,施展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