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师夫妇日常-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大周积弊已经、百废待兴,钱粮还这是个大问题,又谢之仪这个钱袋子在,小望之将来也能少操一份心。
    谢之仪原本张口想说自己可以调任其他职位,但是话到嘴边,想到方才自己毛遂自荐时说的特长,又默默地收住了话头,起身拱手致谢:“如此,就有劳韩师弟了。”
    虽是道谢,但是却磊落坦然,不见半分巴结局促,端的是一派儒雅率真之态。
    韩彦拱拱手,又和谢之仪应酬几句,便起身告辞。
    谢之仪留了两句,见韩彦执意要走,便亲自将人送出门去。
    待回转到正院,陈氏迎上来,一脸担忧地问道:“老爷,这件事情能成吗?小韩大人方才该不会是敷衍你的吧?”
    “那倒不至于。”谢之仪摇摇头,拉着陈氏的手,笑着安抚道,“你是没有见过他以前的模样,快意恩仇、直率赤诚,说话都不带拐弯儿的。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愿意委屈自己去敷衍别人呢?”
    当然了,那时大家都再国子监,跟人事复杂的官场大有不认同,以韩彦世家嫡子的身份,也确实有快意恩仇的资本。
    “老爷也说了那是以前。”陈氏还是不放心,低声劝说道,“有道是人心易变幻,老爷何不另作打算?”
    谢之仪沉思片刻,摇了摇头,道:“一事不烦二主,一脚不踏两船,我既然找了他,那就应该信任他。”
    更重要的是,陈氏所说的那些陈家的亲朋故旧,跟韩彦比起来,在朝中的分量远远不够,更兼之帮他是有条件的,自然就愈发不能跟韩彦这条便捷、平坦的捷径相比了。
    “夫人不必担忧。”谢之仪见陈氏犹自不能放心,遂笑道着她的手,缓声解释道,“都说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韩师弟虽然与过去多有不同,但是性子总不会大变的……”
    谢之仪和声细语,款款安抚。
    他总不能说,陈家的那些亲朋故旧大多私心太重、靠不住,惹得陈氏伤心吧。
    夫妻二人又悄悄耳语了好一阵子,陈氏这才渐渐释怀。
    “若是此番顺利的话,等到新帝登基之后,我便有了实权,不必再空担着户部侍郎的名头,实则事事受制于人。到时候,几位舅兄那里,我也能帮上点忙了,也省得岳父和岳母大人发愁,这么大的年纪还为他们奔波操劳了。”谢之仪笑道,璀璨的双眸全是对未来的期待。
    陈氏闻言心里十分感动,然而理智还是让她开口劝解道:“母亲那次过府来,不过是顺口一提,你不必放在心上。几位兄长有多大的能力,就担多大的官差,平安顺遂就好,何必非要飞黄腾达?
    “免得到时候他们力有不逮,自己受罚不说,倒还连累了你这个举荐人。”
    谢之仪很感动陈氏对他的一心一意,但是心里也明白,能让一向只在内宅相夫教子的岳母大人,亲自过府来跟他开口提这件事情,可见不是顺口一说而已。
    他深知岳父陈有良的身体越来越差了,说不准哪一天人就没了。
    而陈家本就不是韩家、庄家那样的累世官宦之家,家底并不丰厚,若是岳父陈有良故去了,往日的那些关系终会慢慢消散的。
    到时候,几位资质平庸的舅兄,只怕想要像现在这样安稳当差都有困难,更别提是再上一步,重振陈家了。
    他自己家中的叔伯兄弟没有一个成气候的,连官场都不曾踏入,“官职”最高的堂兄,也不过是家乡的县令看在他的面子上,召他到府衙做个小吏而已,连官都算不上。
    而下一辈有资质的子侄,目前还都尚未成长起来。
    因此眼下唯一能够帮得上他的忙的,就是陈家的几位舅兄了。
    陈家的几位舅兄虽然资质平庸,但是胜在为人端方勤勉,若是能将他们安排在妥善的位子,那将来必然是自己稳妥可靠的后盾。
    等到下一辈优秀的子侄成长起来,他们也可以结树成荫,为他们开路,将他们送得更远,让谢家以及陈家越来越繁荣。
    在官场上,若是没有一点人脉关系,靠单打独斗可不行。
    “所谓知人善任,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谢之仪笑道,“夫人不必担忧,几位舅兄只要在适合他们的官职上,肯定能够做出一番成就的!
    “陈家越来越好,不正是你我说期望的吗?
    “况且到时候,咱们孩子有了舅父们的支持,这路也会越走越平顺的!”
    陈氏到底挂心娘家兄长,又念及孩子的前程,思量半晌,终是点头同意了,只是一再叮嘱谢之仪要量力而为,不必苛求。
    若是谢之仪出了差错,那所有一切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389章 新帝

  六月初九,新帝登基,普天同庆。
    虚岁仅六的小望之,穿着一身明黄龙袍,紧张又端肃地坐在御座上,接受众臣的朝贺。
    从此之后,他便是这片江山的主宰了!
    韩彦告诉过他,这御座不仅仅意味着天下至尊的权力,更意味着责任,从此之后,他要将江山社稷、万万黎庶都扛在肩头,一步一步,稳稳前行,不能后退一步,亦不能走错一步。
    “臣等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行跪拜大礼,贺声震天。
    小望之忍住想要颤抖的双腿,深吸一口气,清脆的童音在大殿中响起:“众卿家平身。”
    “谢圣上!”
    众臣再行跪拜大礼,起身垂首肃然而立。
    位列朝臣的韩彦,见状忍不住红了眼眶,握着笏板的双手握紧,激动不已。
    这一天,他终于等到了!
    长姐泉下有知,亦能瞑目了吧。
    ……
    慈安宫内,舒予作为命妇,参拜太皇太后赵氏和王太后。
    同席的,还有婆母孟氏和长嫂戚氏。
    婆媳三人相视一眼,都不由地激动地红了眼眶。
    戚氏抿抿唇,一手握住孟氏,一手牵住舒予,低声哽咽道:“今儿圣上登基,乃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之日,母亲、弟妹,快把眼泪收了,免得叫别有用心的人看去了……”
    孟氏和舒予闻言连忙点头,拿帕子印了印眼角。
    谁知她们这边才刚收了眼泪,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和王太后倒是哭了起来。
    “等到这一天,不容易呐……圣上,受苦了哇……”太皇太后一脸激动,一面拿帕子擦眼泪,一面哽咽道,“想当初,端静太后受惊,被迫早产诞下圣上,寄养在慈安宫中,那么小一团的孩子,孱弱得呼吸都艰难,是哀家一滴水一滴水地小心喂着,日日搂在怀中暖着,这才渐渐地健壮起来……”
    太皇太后忆起当初自己对刚出生的新帝的照顾,泣不成声。
    一旁坐着的王皇后跟着抹眼泪,不时地附和一句,说起当初自己和太皇太后对新帝的各种用心养护。
    自有命妇夸张地拿帕子印着眼角应和太皇太后和王皇后,口中赞美的词儿不断,说得像是没有太皇太后和王皇后,就没有今日的新帝似的。
    虽然,确实如此。
    不过,太皇太后和王皇后此时提出这件事情,显然不仅仅是感慨而已,只怕是要挟恩报复,让小望之今后对她们这对救命恩人不敢不顺从。
    舒予心中担忧,但是当下这种场合又不好跟着太皇太后和王皇后对着干,更重要的是两人说的也不错,若是没有她们俩,单凭端静皇后一个人,可没有能力跟当时盛宠在身的赵贵妃相抗衡。
    孟氏一听太皇太后和王皇后提及不幸早逝的长女,一时悲不自胜,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滚落下来。
    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失声痛哭,失了仪态规矩,孟氏拿帕子紧紧地捂住嘴巴。
    舒予和戚氏一左一右,扶住孟氏,低声劝慰,眼圈都红红的。
    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和王太后扫视一圈,除了孟氏婆媳三人,其他真正为此而悲痛的并不见多少,但是人人脸上的悲戚之色倒是比孟氏婆媳三人还要浓厚,甚至有人还哭出声来,一副悲不自胜的模样,不由地暗叹真是“人生如戏,全看演技”。
    试问,这世间还有谁会比痛失爱女的孟氏更加悲痛伤心的呢?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开口道:“圣上能有今日,还有两人人功不可没。”
    众命妇听得太皇太后开口,纷纷止住哭声,恭敬地等着她发话。
    “他们就是韩太师与清和郡夫人。”太皇太后看着舒予,一脸感慨地说道,“当初韩太师不畏生死,入宫救出了圣上,为了躲避追杀而一路北上,幸得清和郡夫人一家人收留,悉心相待,才能将圣上教养得如此优秀。”
    众命妇闻言,纷纷转头看向舒予。
    舒予心里“咯噔”一下,直觉太皇太后这话别有用心。
    果不其然,在一众命妇恭维夸赞声中,突然有一声微弱但是不容忽视的声音响起:“躲避追杀?天呐,是谁有那么大的胆子,竟然敢对皇嗣下手?”
    众命妇闻言一怔,瞬间都收了声,前一刻还喧嚷不止的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舒予飞快地看了方才说话的人一眼,正是王太后的娘家嫂子。
    看来,太皇太后和王太后二人是有备而来呐。
    太皇太后方才那一番话,看似在为她和韩彦表功,其实是在刻意引导舆论,要对赵贵妃下手。
    还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既向对新帝影响至深的她和韩彦表达了善意,又借机铲除死对头赵贵妃。
    不过,小望之既然早就答应了元嘉帝不会动赵贵妃,那就决不能失信于人,否则凭借元嘉帝如今的势力,虽然不能反悔之下将小望之拉下马,至少泼他一身脏水,让他无法在朝堂安稳立足,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有了污点的皇帝,还如何让臣民信服效力?
    太皇太后和王太后若是不知小望之和元嘉帝的约定也就罢了,若是明明知道却还故意当众挑拨,那就其心可诛了。
    ——这分明是将小望之也算计了进去,好借机谋夺至高无上的权力!
    舒予心中又担心又气愤,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沉默下去,让小望之陷于被动,遂抬头轻声而坚定地说道:“王夫人只怕是误会了。”
    舒予不敢直接怼上太皇太后,但是凭借钦封的“清和郡夫人”的名头,训诫没有封号的王夫人一两句还是绰绰有余的。
    别看王家是太后的娘家,但是在元嘉帝的打压下,比之韩家这样的一等世家可差得远了。
    “太上皇早就说过,圣上因早产而体弱多病,不得不养在福泽深厚的太皇太后身边,这才躲过一劫。后来延嘉殿走水,恰好身处其中的圣上不幸走失……”
    舒予将元嘉帝当初对外的说辞,又说了一遍。
    众人一时愣住,没有想到舒予竟然敢大胆打乱太皇太后与王太后的计划,公然帮着赵贵妃说话。
    就是孟氏和戚氏,一时也露出难解之色。
    

第390章 拦路

  舒予一时无法向孟氏和戚氏解释,只能悄悄地给她们俩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她们稍安勿躁。
    孟氏和戚氏虽然不解,但是想着舒予一直以来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为了韩彦和小望之好的,只得按捺下满心的不解,端坐在席位上。
    坐在上首的太皇太后和王太后没有想到舒予竟敢会大胆到当众驳斥她们,打乱她们的计划,微微怔愣之后,看向舒予的眼神立刻变得阴暗锋利起来。
    要说心里一点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一想到此时正在前朝接受众臣朝贺的小望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