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人呐,将他给朕押下去,斩咯!”
元嘉帝轻笑一声,起身,一步步地走向歧王。
赵贵妃赶紧起身跟了上去,从旁搀扶着元嘉帝。
“圣上……”孙长玉等人连忙起身要劝。
元嘉帝却摆摆手,笑道:“无妨。”
蒋义的忠心和本事,他还是信得过的。
元嘉帝一步步地走到歧王跟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嘲弄道:“这世上可还从来没有一个皇帝,是跪着惩罚人的。”
果然,歧王闻言脸色未变,然而眼底却极快地闪过一抹狠意,快到让人几乎无法察觉——一直紧盯着他的元嘉帝除外。
“你不要觉得,捉拿歧王府一干人等是你用计出逃的机会。”元嘉帝轻轻一笑。
然而歧王却觉得那笑意冰彻心骨,似锋利的刀子一般将他活活凌迟虐杀。
果然,只听元嘉帝轻声笑道:“蒋统领,先断了他的手脚,再通知京卫,收网!”
元嘉帝看着几乎维持不住癫狂之色的歧王,给了他最后致命的一击:“你大约不知道吧,你所有的依仗,如今都在京卫的掌控之中了,要击毁他们,只需要朕的一个命令。”
他信任镇国公,所以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都交付给了他,这才能将此次随同北上秋狩的京卫腾出来,悄悄地调回京城,将歧王等私通瓦剌、参与行刺之人,以及他们的党羽全部都监控起来。
此次北上秋狩,元嘉帝乃是被迫而为之,对于前路充满着担忧,所以能够得到他的钦点随行的京卫,必然是忠心不二、本领不俗的,要对付歧王等人,尚能应付得来。
更别提,还有化装成京卫的辽东军助阵了。
第359章 验证
待蒋义将依旧在装疯卖傻的歧王押出去惩处之后,元嘉帝这才抻直身体,正襟危坐,开口道:“今日召集诸卿,除了要当众揭露逆贼刘旫的真面目之外,朕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孙长玉等人闻言一愣,心中又惊又忧,难不成还有什么更坏的事情不成?
眼下的大周,可经不起任何的风浪簸荡了。
忧心忡忡的众人尚未想明白,就见元嘉帝伸手招了个五六岁的孩子过来,正是先前坐在软轿中的那个孩子。
“皇儿,过来。”元嘉帝笑着招手道,满脸为人父的慈爱。
众人闻言先是一愣,待明白过来“皇儿”二字的意义时,顿时都惊讶得差点坐不住了。
因一再纵容赵贵妃逞凶迫害后妃皇嗣而膝下无子的元嘉帝,何时有了皇子?而且还都已经长那么大了!
赵太后更是沉下脸来,开口训诫道:“圣上,天子血脉可不容混淆!”
出了一趟京城,回来后就多了一个五六岁的皇子,除非是傻子才会相信元嘉帝的鬼话。
而且元嘉帝先是拿下在他驾崩之后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歧王,接着又推出这个孩子来,分明就是要这孩子来日继承大统!
她作为大周的太后,绝不容许元嘉帝胡来,祸乱大周的江山社稷!
“这是自然。”元嘉帝一脸正色地应道,“天子血脉神圣纯净,绝不容许任何”
如此一来,倒把赵太后给弄迷糊了。
她很清楚元嘉帝除了两位公主之外,再无别的孩子,更不曾动过从宗亲中过继的念头,而眼下看元嘉帝一副淡定沉稳的模样,似乎这个孩子真的是他的儿子一般……
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来路?
赵太后和孙长玉等人暗暗心惊,都忙仔细地打量起眼前温驯地立着的小望之来。
这一打量不要紧,众人很快便发现小望之与元嘉帝的面相有着五六分相似。方才大家只顾着歧王谋逆的案子了,谁还有心思去关注一个孩子长什么模样。
赵太后和孙长玉等人一面为着元嘉帝和小望之两人相似的长相而心惊,一面在脑海里飞快地搜寻起与小望之年纪相似的宗室子侄来。
总之,没有一个人相信小望之是元嘉帝的亲生孩子。
元嘉帝见众人一副惊讶怀疑的模样,遂直接开口点破小望之的身份:“皇儿乃端妃所出。皇儿幼时多得母后看顾,母后应该最是了解此事。若是您或是诸位卿家有所怀疑,尽管验明正身。”
赵太后闻言惊得蹭地站了起来,双目圆瞪,指着小望之激动地问道:“什么?这孩子的生母是端妃?”
孙长玉等人则惊讶茫然不解,已故的端妃生前诞下过皇子吗?怎么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然而转头一看赵太后激动到难以自已的模样,众人便知元嘉帝所言不假,端妃生前真的曾经诞下皇子,而且此事赵太后也知情。
后宫竟然还有这样大的秘辛,真是让人惊讶咋舌。
韩彦见时机已到,遂上前一步,拱手向赵太后复命道:“微臣韩彦,幸不辱命,护皇长子殿下平安归来!”
“韩卿家?!”赵太后闻言诧异地看了过去,上下打量了韩彦两眼,便看出方才一直垂首跟在后面的年轻人,竟然真的是五年前带着刚几个月大的小皇子逃出宫去的韩彦,一时激动不已。
“这孩子真的是那个可怜的孩子?”赵太后心口砰砰直跳,死死地握住手里的佛珠,满眼含泪地看向韩彦问道。
“微臣绝不敢欺瞒太后娘娘。”韩彦拱手应道,“五年前被迫离宫的皇长子殿下,微臣如今完好无缺地给太后娘娘您送回来了!”
“好好好!”赵太后激动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么多年都没有消息,她还以为那可怜的孩子早就跟他苦命的娘亲一样离世身故了呢,不成想那孩子不仅一直都好好地活着,而且长成了如今这般俊秀沉稳的模样。
“古有程婴,今有韩卿家啊!”赵太后激动地感叹道。
赵贵妃闻言微微沉了脸,韩彦是程婴,难不成她就是狼子野心的屠岸贾吗?
元嘉帝也觉得赵太后和韩彦之间的对话对赵贵妃很不利,遂清咳一声,打断他们道:“母后,为正皇家血脉,还请您到内室查验,以正视听。”
孙长玉等人知晓元嘉帝是要他们放心,而眼下他们确实对此事颇有疑虑,所以闻言也不怕帝心不悦,立刻起身拱手附和道:“事关皇家血脉,还请太后娘娘验明正身,以正视听。”
小安公公这会儿连忙上前做请道:“殿下,里面请。”
说着话,悄悄地给了赵太后一个眼色。
赵太后见状,知晓小安公公早已经验证过了,这孩子确是端妃所出无疑,一时激动得直想落泪。
算起来,这孩子可比歧王跟她还要亲近。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如今年纪还小,可比早已成年且城府深沉的歧王好“管教”多了。
尽管已经确知小望之的身份了,但是为了安抚孙长玉等人,赵太后还是领着小望之到内室做了做样子。
孙长玉等人引颈而望,期待又忐忑。
好在赵太后很快便领着小望之从内室出来了,一边走,还一边抹着眼泪儿慨叹道:“这孩子身上的胎记与端妃那孩子一模一样……可怜的端妃,要是泉下有知,只怕也能高兴不已呢……”
赵太后紧紧地抓着小望之的手,脸上满是怜惜和开怀。
小安公公便在一旁帮腔道:“当初张院判可是给圣上和皇长子殿下当众滴血认亲了呢!两滴鲜血溶合无间,围场上的诸位大臣都看到了呢!”
孙长玉等人即便是依旧对小望之的身份有所怀疑,在听完小安公公的话之后也就释然了。
当众滴血验亲呢,元嘉帝敢有这个底气,就说明这孩子的身份假不了!
他们如今最想知道的是,端妃究竟什么时候诞下的皇长子?为何这么大的喜讯却一直隐瞒不发?皇长子究竟因何被迫离宫……
第360章 立储
元嘉帝知晓众人会对这问题存有疑虑,但是他却不愿意赵贵妃因此而沾惹上是非,招来众人的怨怼斥责,遂抢在赵太后之前,轻描淡写地解释两句,便将此事遮掩了过去。
“皇儿早产,自幼体弱多病,幸有高人指点,说是不易对外宣扬,需得悄悄静养,免得受了冲撞,折了这孩子的福寿。所以皇儿甫一出生,便悄悄抱养到了母后身边。
“后来宫人看管不利,延嘉殿走水,恰巧皇儿当时被抱了过去给端妃看,慌乱之中,竟然意外流落出宫……
“后来幸得韩卿所救,一直养在身边,直到朕此次北上秋狩,才得以寻回失散多年的皇儿。
“此乃上天庇佑我大周国祚绵长!”
这段话漏洞百出,但是孙长玉等人皆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精,又一向深知赵贵妃的善妒和狠辣,以及元嘉帝对其毫无原则地维护,所以尽管心中存疑,他们也没有再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免得让君王下不了台,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讨不了好。
不管怎么说,在赵贵妃的辣手荼毒和元嘉帝的偏心偏袒下,能够有一个皇子幸存,在不久的将来,元嘉帝驾崩之后,不至于因国家无主儿陷入动荡不安,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就放心了。
至于后宫倾轧、争权夺利,这些皆与他们这些朝臣无关。
韩彦和舒予以及小望之,因为早就和元嘉帝达成了协议,所以这会儿听元嘉帝如此粉饰太平,也并不觉得惊讶难以接受。
倒是赵太后眼见着扳倒赵贵妃的机会就在眼前了,却又让元嘉帝三言两语给糊弄了过去,心中十分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前朝后宫,都是元嘉帝这个皇帝说了算。
验明正身之后,接下来就该是册封太子了。
元嘉帝深知自己的身体拖不了太久,为免夜长梦多,他干脆连喝喝两小盏参茶,强撑着精神当众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朕此番伤重难愈,不可不早图后事。朕虽膝下久空,然幸得上天垂怜,降下福祉,让朕与皇儿夫子相认。朕决定即日起,册立皇儿为太子,他日继承大宝,诸卿以为如何?”元嘉帝扫视一圈,直言问道。
孙长玉等人心中暗叹,圣上您就着一个儿子,自己这会儿又朝不保夕的,咱们这些臣子为了江山稳固,难道还有别的选择吗?
“吾皇圣明。”孙长玉带头起身,跪伏在地,三呼万岁,“臣等定会竭忠尽智,辅佐太子殿下的。”
元嘉帝满意地点了点头。
多亏了歧王这一闹,要不然只怕事情还没有这么顺利。
从头到尾都未发一词的舒予,眼见着事情进展得这么顺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册封太子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吗?枉费她和韩彦之前还担心了那么久……
“既如此,着钦天监择吉日,将此等盛事昭告天下,与民同贺!”心中大事已了,元嘉帝脸上难得浮现出笑意来。
孙长玉等人自是齐声附和。
一时间,整个慈安宫上下一扫之前的沉闷和压抑,变得欢快轻松起啦。
元嘉帝久病不愈,到底身体虚弱,眼下见大局已定,便遣散众臣,由赵贵妃扶着,出了殿门,登上龙辇,一路往合欢殿行去。
赵太后原本要留着小望之说话的,但是元嘉帝担心赵太后在小望之面前挑拨离间,说赵贵妃当初是如何如何逼迫端妃自焚身亡的,引得小望之对赵贵妃起了杀心,所以当即便拒绝了。
“母后,皇儿自幼长在乡野,如今初到宫中,还有许多规矩礼仪、治国御人之道要学,半点光阴都浪费不得。”元嘉帝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一本正经地说道,“皇儿往后就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