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嫁小娇妻-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妈妈是从周家跟着周氏的,对吴氏多少也有些了解,见状已经猜出了几分,道:“怕是已经去过了,表姑娘的性子不用老奴说三奶奶也明白,大约是上门道歉让人刺了几句,表姑娘一气之下将事情搞砸了。”

    “……”宁熹叹了口气,有句话叫做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本来还有出路,叫周晴自己搞砸了,还能怎样?是周晴确实退过亲,退了亲还参加大选、议亲闹得火热,可也不看看背地里多少人嫌弃周晴曾经退过亲,更何况上回退亲时她几岁、如今又是几岁?退一回亲说是委屈,连着两回退亲旁人能不猜想周晴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还真叫刘妈妈猜着了。南郡王府说要退亲,本来就是吓唬吓唬周家,叫周晴上门给刘怡赔罪。毕竟是刘怡受了委屈,叫周晴上门赔罪也没什么,只要周家走这么一遭,南郡王府心里虽有芥蒂,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毕竟真的退了亲对南郡王世子也没有什么好处,何况南郡王府跟周家结亲原本就是看中了周家有钱。

    因为这个缘故,南郡王府要退亲这件事本来就没有往外头宣扬,到时候也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而周家也不是没有脑子的,南郡王府悄悄地往周家传话,周家就瞧出这意思来了,宁熹的舅舅也就是周晴的父亲当即就准备了礼物,叫吴氏陪着周晴上门赔罪。周家舅舅知道周晴的性子,让吴氏陪着也是叫吴氏看着周晴的意思,免得周晴弄巧成拙,好好地上门赔罪倒成了结怨,哪里知道吴氏让郡王妃留下说话了,叫周晴单独去见刘怡。

    不管刘怡平时性格怎么样,这件事上必定是怨恨周晴的,南郡王夫妇虽没打算当真退了这门亲,但也默许了刘怡使些小性子出出气。本来双方心里都有数,但刘怡作的过头了些,周晴性子也大了些,两人呆一块儿很快就将谈判闹崩了。

    原本南郡王夫妇和世子对周晴就已经不满,加上周晴彻底激怒了小姑子,一家子一合计,索性直接退亲算了,反正南郡王世子风头正在,不担心娶不上媳妇。吴氏和周晴从宋家离开,没两日就听说南郡王府与周家退了亲,并且很快定下了梁予瑛为未婚妻。

    那一日周晴的表现,南郡王府上门退亲在宁熹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梁家会将梁予瑛许配给南郡王世子。南郡王世子先前一直不起眼,加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寻常宗室还不如普通官宦子弟来得有前途。然而那一日梁予瑛的表现太子妃看在眼里,虽然梁予瑛反常的口风紧,太子妃什么都问不出来,但太子妃心里总是不安,也提醒了梁夫人。

    梁夫人虽有一子两女,但梁予瑛是最小的一个,自然用心最多,在梁予瑛的亲事上面,梁夫人也费了心,夫家门第低了,怕梁予瑛过得不好;若是次子幼子,又怕女婿没有出息,让梁予瑛受委屈,可听了太子妃的话,梁夫人更担心梁予瑛遇到什么不该遇到的人,就想尽快将梁予瑛的亲事定下来。

    也就是这个时候,南郡王府上门提亲。梁大人和梁夫人倒是有些疑虑,偏偏梁予瑛憋着一口气就要答应下来。梁夫人盘算着,长女嫁了太子,梁予瑛肯定不能嫁给其他皇子,但南郡王府就没有这个忌讳了,加上梁予瑛自己闹着要嫁,事情就定了下来。

    不管梁予瑛是什么心态,外人都羡慕南郡王世子。原本寂寂无闻,短短的时间里,得了隆盛帝青眼不说,还跟太子成了连襟,南郡王府又是宗室,说不定这一代就要起来了。

    周晴退了亲,宁熹原本以为还要闹一闹,没想到吴氏倒是见谁都要哭哭啼啼的哭诉一番,周晴倒是有一种发愤图强的状态,旁人攀不上,就巴着宁熹,宁熹每每出席什么宴会,周晴必定要跟着去。宁熹实在推脱不过,领了几回,连周氏都提醒宁熹,别再叫周晴拖累着。

    这一日丞相府下了帖子开桂花宴,周晴又进了国公府,瞧着宁熹没有出门的打算,便道:“熹表妹,不是要去丞相府的桂花宴吗?”

    这位丞相是罗丞相府败落之后,新任的丞相,姓王,本是青州人。虽然丞相更多的是一个体面的官职,但也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罗家败落之后,直到七月中旬才定下新的丞相。王丞相年纪跟罗丞相差不多,却要低调得多,七月中上任之后,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据说一直到这两天才腾出手来,这才办了个宴席招待宾客。

    宁熹抱着鹿儿,目光指了指桌上的帖子,道:“这却不巧了,你也知道,我哥哥这两日正在考场,偏偏我娘昨儿着了凉,今日就病倒了,我自然是要回去侍疾的。”

    周晴的脸色顿时不大好看,没了南郡王府的亲事,丞相府的宴席自然不会给她下帖子。周晴原本对宁熹和周氏就没有多少情分,如今常常往宁熹这里跑,也不过看中宁熹的身份罢了。听说周氏病了,周晴没有什么担心的情绪,只觉得周氏病的不是时候,怎么偏巧这个时候病了,又在想,该不会周氏病了是假,宁熹不想带她去才是。

    宁熹将周晴的脸色变幻看在眼里。她当然不想带周晴到处跑,但是没办法,在这个圈子里生活,名声和脸面都是顶重要的,外人可不会在意周晴是个什么样的,只知道她是宁熹的表姐,宁熹连亲表姐都不肯照拂,能落个什么好名声?若是从前宁熹也不大在意这些,可如今宋缜背着个功勋,又跟太子走得近些,不知多少人等着抓宋缜的小辫子。

    当然,宁熹也没打算一直跟周晴耗下去,今日周氏病了是真的,但就算没有这一件事,宁熹也会找这么一个机会。见周晴勉强调整好了心情,正要开口,宁熹道:“丞相夫人这也是头一回以丞相府的名头摆宴,帖子下了,不去也不好,可我实在脱不开身。这样吧,我把帖子给表姐,表姐带着帖子去宴会,可要记得替我跟王夫人解释解释,我也是实在走不开,才没能前去的。”

    周晴要出口的话被宁熹堵了回来,虽然目的是达到了,心里头到底不畅快。只是对现在的周晴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能出席宴会,这样才能在上层贵妇面前露面,也才有机会结一门好亲,为此,这一点不畅快也不算什么,连忙打包票,道:“熹表妹放心就是,我一定将话带到。”

    宁熹点点头,将帖子递给周晴,就让人送周晴出去。周晴走至门前,见不是跟宁熹一起坐的,有国公府标记的马车,皱眉道:“这马车……”

    送周晴出来的珍珠连忙笑道:“平日用的马车只有两辆,今日三夫人回娘家用了一辆,小小姐年纪小,怕颠簸所以留了另一辆,只得委屈表姑娘了。表姑娘放心,这马车虽不如那个稳当,但赶车的都是熟练地车夫,不会颠到表姑娘的。”

第一卷 第一百零四章 反常

    周晴皱眉,她在意的又不是这个,可说来说去是她在沾着人家的光,也没有资格提什么要求,只得点点头,道:“罢了,本来就是给表妹添麻烦了。”

    宁熹不与周晴一道去,但叫珍珠陪周晴去,宁熹的说法是,她没去,怕别人欺负周晴,珍珠向来机灵,也能照顾周晴。周晴心里不屑,但她找上宁熹时,说的就是她是小地方来的,想跟着宁熹见见世面,此时被宁熹原话还回来,也只得认了。

    宁府一大早就传了话来,说周氏病了,不过也说了周氏只是偶感风寒并不要紧,只是想念宁熹和鹿儿了,叫鹿儿回去看看。宁熹瞧着送信的是周氏信任的婆子,也并不见焦急之色,心里就有底了,顺便想着解决一下周晴这个麻烦。等周晴走了,宁熹才抱着鹿儿出门,先前就跟宋老夫人说过了,宁熹没再过去说话,直接带着孩子去了宁府。

    宁熹想着,周氏说是病得不严重,但这个季节天热,大约是贪凉反而受了凉,没想到一进门,就见到周氏和她未来嫂嫂正坐在放了冰的小厅里,吃着冰冰爽爽的酥酪,那叫一个惬意自在。

    宁熹扯扯嘴角,周氏已经丢下手里的勺子,上前来接宁熹怀里的鹿儿,而她嫂嫂章明秀则笑着吩咐人,给她盛了一碗酥酪来,招呼她道:“熹妹妹快来坐,外面热得很吧!”

    宁熹看着她娘和她未来嫂嫂凑在一起稀罕鹿儿,端起酥酪,一面吃一面问章明秀,“嫂嫂,今日不是丞相夫人请客么?怎么娘诓我也就罢了,连嫂嫂一块儿诓来了。”

    宁一洵和章明秀的婚事定在十月,虽然还没过门,但也常往宁家走动,宁熹就嫂嫂、嫂嫂的称呼。章明秀起初还要因此脸红一回,如今是完全适应了,头都没有回,道:“我得到消息说周姨病了,就赶来探望了。”定了亲的男女婚前不好相见,可这个时候宁一洵不是在贡院吗?章明秀就只当来探望长辈了。

    周氏抱着鹿儿逗了一回,小丫头如今快半岁了,小胳膊小腿也十分利索,见着人便十分欢快的挥舞着小手,要抓人身上的饰物。小家伙对金银首饰没什么概念,抓了去,拿在手上把玩一番又扔了,可头上戴的不是尖的就是大小珠子,周氏生怕伤到鹿儿,便努力同她抢,等鹿儿被章明秀手里的布偶吸引了注意力,才解释道:“是你哥哥的意思,他出门之前就交代了,我虽不明白什么缘故,但想着谨慎些总是好的。”

    宁熹和章明秀都点点头,宁熹倒是突然想起来,道:“出来前表姐去寻我,我原想着没什么不妥,就想叫她自己去转转,吃点苦头日后别总跟着我,这下可如何是好!”

    周氏闻言微微皱眉,但很快就松开了,道:“不用管她,原本就是她非要去,你便是劝她,她也只会同你讨了帖子去,由她就是!反正你舅舅已经回南边去了,也无甚影响。”周晴第二次被退亲,不说周晴怎么雄心勃勃的想要一雪前耻,宁熹的舅舅却深以为耻,本想将周晴送去南边嫁人,周晴死活不肯,周家舅舅索性连周峰科考都不等了,带了其他妾室子女回南边去了。

    宁熹想想,就算这宴会上会发生些什么,周晴一个弱女子,顶多名声更坏一些。这倒没什么,连着两回被退亲,加上这些时候周晴十分高调的在人前露面,也实在谈不上更坏了。这样一想,宁熹便专心的吃酥酪,没再理会周晴的事。

    丞相夫人宴客的帖子是早些就下了的,专门挑了科考的时候是出于什么考量宁熹不清楚,但这个时间确实容易招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科考的名次虽然由众考官一同定下,但丞相作为文官之首,在不过分的情况下,旁人也会尊重他的意思。所以这宴席定在这个时候,实在很有光明正大索贿的意思在里头,可宁熹觉得,王丞相能坐上丞相的位置,做事应该不会这样没有考量,而宁一洵专门不让她们去,也不像是单纯避嫌。

    宁熹想不通,但也没有地方去问,索性不再多想,就留在宁府陪周氏说话。宁府上下关系简单,周氏管理下人也很有一套,不用担心谁往外面传话,所以周氏虽然以生病的理由将宁熹和章明秀都叫来,却丝毫没有做做样子在床上躺一躺的意思,吃过了酥酪便陪着小外孙玩,到下午的时候终于敬业一些,没有亲自送客,只叫身边信任的丫鬟送宁熹母女和章明秀出去。

    宁熹毕竟是出嫁女,回娘家也不好待太久,从宁府回国公府时路过丞相府,还能听到里面热热闹闹唱戏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