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娇:一品毒妻-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冷笑了一声:“难道你是陵王妃,就容不下一个丫头了,老十只是拿她当妹妹看待,你就拿她当小姑子看待不就行了,莫非,你嫁到夫家,连小姑子也容不下?”
  “可她只是个丫头啊,紫桐的小姑子只有乐阳公主和安楠妹妹,她陈幼蓉怎么配跟乐阳公主和安楠妹妹比?”
  提点到这里,秦紫桐竟还是这般的愚蠢,太后怒极反笑:“哀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侄女,简直就是块朽木,哀家只问你,你还想不想好好和老十过了?”
  秦紫桐眨巴着眼睛,眨掉出一滴眼泪来:“姑母您最清楚,紫桐从小就爱慕陵王殿下,当然想和他好好过了。”
  “那就收起你的嫉妒,哪怕真嫉妒也要放在心里,你不仅要把幼蓉接回来,你还是劝老十将虞凤莲一起接回陵王府,这样才能显得你大度。”
  “那……那侄女还做什么陵王妃,这陵王府不成了虞凤莲和陈幼蓉的地盘了?”
  “做为陵王妃,如果连这点容人的肚量都没有,连这点拿住男人的手段都没有,我看你也不必想什么地盘不地盘的事了,哀家立刻让老十废了你这个王妃,你从哪儿来滚回哪里去。”
  秦紫桐一听,吓坏了,哭着扯住太后的衣角道:“姑母不要,这样还不如让紫桐去死……”
  “那你可听哀家的话?”
  秦紫桐点头如小鸡啄米:“听,姑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太后脸色稍霁,叹息了一声:“那你明儿一早先去把幼蓉接回府里,等老十找到了虞凤莲,哪怕你装,也要装出一副大肚的样子,千万不可再为这件事和老十拌嘴了。”
  “是。”秦紫桐耷拉下脸,不敢再有丝毫违拗,顿了一顿,又鼓起勇气看着太后,说道,“只是紫桐实在不明白,太后为何要留着虞凤莲?”
  “哀家留着她自有哀家的用处,你就不必管了。”太后有些疲倦的抬手揉了揉额头,“这会子哀家也乏了,你先退下吧!”
  “是。”
  秦紫桐失魂落魄的爬了起来,抽泣着退下了,出了寿延宫,回头望了一眼气势恢宏的牌匾,眼底闪过一丝冷笑,跟刚才的她就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
  也只瞬间,她便恢复如常,掩面哭哭啼啼的离开了。
  待秦紫桐离开之后,殿内又是一片静谧。
  太后叹息一声,将手肘搁在桌案上撑住额角,垂眸思索,这个虞凤莲还真是不省心,若不是她还有点利用价值,她早就将她除掉了,只要一想到她生的和姬长清一模一样,她便觉得讨厌。
  她的两个儿子都栽在了姬长清手上,如果她还能再活一次,她一定会再腰斩她一次。
  这个老十,明明知道虞凤莲是沈遥派在身边的细作,还一力保她,可见老十有多么的重视她,这样也好,至少能让她抓到老十的软肋。
  正想着,有内侍手执拂尘,恭着腰身跑了进来,脸上满是慌张之色,急声禀报道:“太后,不好了,皇上喝醉了酒,失足掉下太液池了。”
  “什么?”太后一惊,心惶惶的跳起,“他不是好好的待在宸华宫吗,怎么跑到太液池了?”

第307章 密谋

  “皇上借着酒劲和兰贵妃绊了两句嘴,怒气冲冲出了宸华殿,说要一个人静静,不准一个宫人跟着,哪晓得就掉下了太液池,这会子人还没捞上来呢。”
  “这还了得?快带哀家去看看。”
  太后心惊之后,又浮起一丝慌乱,同时,心里头又产生一种微妙的情绪,如果皇上淹死了,那她也不必费神了。
  可到底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亲儿子,就算她想废了他,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要了他的性命。
  当太后赶到时,皇上已经被人捞了上来,御医抢救了半天,好不容易人缓了过来,只是喝了热酒,受了寒气,到了晚上,就浑身发热,又陷入了昏迷之中。
  这一昏迷,又惊动了回了寿延宫正准备就寝的太后,太后重返金华殿,摸到皇帝的额头烧的滚烫,嘴唇烧的发干,她心里又觉得矛盾的难受。
  皇上从抢救到现在又陷入昏迷,尉迟兰嫣一直都守在他的身边,她两只眼睛早哭肿的桃儿一般,心里头后悔自责不已,只坐在皇帝床边呜呜哭泣。
  太后再也忍不了了,她本来就十分厌恶尉迟兰嫣,正愁抓不住机会发落她,现在又因为她和皇上争吵,害得皇帝落水,太后狠狠的一磨牙,伸手指着她的鼻子怒斥道:“你还有脸在这里,若不是你,皇上怎会落水受寒,病成这样!”
  尉迟兰嫣哭的极度伤心:“倘若皇上有三长两短,臣妾也一并随他去了。”
  太后更怒,眼中透出森森幽寒:“皇上是天子,自有神明庇佑,有你这样咒皇上的吗!”
  “臣妾不敢……”尉迟兰嫣有些气怯。
  “你有什么不敢的,身为皇帝的女人,却嫉妒成性,不许皇帝雨露均沾,惹得后宫怨声载道,如今又因为皇帝和洛樱之事,你一直和他赌气……”说着,太后已是咬牙切齿,“今日哀家把话撂在这里,皇上若出了事,哀家让你尉迟满门陪葬!”
  “……”
  尉迟兰嫣不敢再争辨,心里却冷笑连连,说她在咒皇上,到底是谁在咒皇上。
  “还不给哀家滚出金华殿,哀家见不得你这张哭丧脸!”
  尉迟兰嫣突然屈膝跪了下来,哭求道:“太后,皇上病重,臣妾哪怕是死也在守在皇上身边,还求太后开恩,给臣妾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太后冷着脸,不理她。
  她泪如雨下,继续哭求:“太后,求您了,求求您给臣妾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
  “嗯,嫣儿……嫣儿……”皇上忽然呻吟起来。
  “皇上,对不起,对不起……从此以后,臣妾再也不和你赌气了……”尉迟兰嫣红着眼睛朝皇上方向看了一眼,又看向太后跪求,“太后,求求您,臣妾和皇上同心同命,臣妾一定会好好服侍皇上的……”
  “唉——”太后听到皇帝在昏迷之中还在呼唤着尉迟兰嫣的名字,又恨又痛,滴下泪来,痛心一叹,“罢了,哀家就给你这一次机会。”
  反正留下尉迟兰嫣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她们尉迟家只是卖牡丹的,是低贱的商户,在朝中毫无根基,不怕他们翻出什么风浪来。
  现在皇帝病重,她的心情尤为矛盾,既盼着他能好,又盼着他永远都不要好,如果他能好好,只想着他能做她掌心里的乖孩子,没有半点忤劣,更不会为了一个妖女剑指自己的亲生母后。
  想着,她心里酸酸的,再看看病榻上的皇上,就像小时候生病一样,很乖很听话。
  小时候他每每生病时,口口声声唤的不是皇姑奶就是姨姨,现在他生病口口声声唤的却是尉迟兰嫣,从来没听过他唤她这个母后。
  他们虽是亲母子,却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心墙。
  正想着,就有宫人走了进来,回禀说皇后带着众妃在侯在寝殿外,请求为皇上侍疾,太后对卫家意见越来越大,好不容易才让皇上和卫家生了嫌隙,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让卫元琦跑到皇上的病床前来献好。
  她冷笑一声:“皇后病体沉苛,自己还顾不过来,莫要再让她过了病气给皇帝,叫她不必再来了。”
  想到这侍疾之事也不能让尉迟兰嫣独占了,便准许曦夫人和郑嫔一起入金华殿侍疾。
  曦夫人和郑嫔本来是死对头,因为尉迟兰嫣的到来,二人都失了宠,不仅她二人,后宫里几乎所有的女人都恨尉迟兰嫣恨得牙痒,二人趁着皇帝昏迷不醒,对尉迟兰嫣是冷嘲热讽,多番算计。
  这一晚,整个皇宫都不太平。
  没有人会想到,病体沉重的皇帝还会秘密派谴飞龙营的秘探去查慈远大师的死因,飞龙营是由皇帝直接统辖的秘密机构,只听从皇上一人指令,由卫元则极力促成,成立还不足三月。
  很快秘探便传来消息,杀慈远大师的人正是秦方,因为皇帝病重在床,太后派人将整个金华殿守得密不透风,不管是谁想见皇上,没有太后的准许都见不到。
  所以,皇帝和外界传递消息就必须要做的隐秘,金华殿东边角有一条通往护城河的暗河,时有树叶飘过,没有人会注意到这些树叶上的洞是皇帝和飞龙营传递消息的暗语。
  因为尉迟兰嫣每天都遭到郑嫔和曦夫人的联合排挤,她每每受了委屈,不敢在皇帝面前哭,只能独自立于河岸迎风哭泣。
  ……
  这一天,是秦方的三十岁生辰,他是个好热闹,喜欢讲派场的人,尤其是随陵王出征立了大功,更是得意非凡,本来预备要趁着生辰之日,大肆庆贺一番,结果秦航死了,皇上又病重。
  皇上病重,他心情更佳,但心情归心情,面子上肯定要说得过去,再加上亲弟弟死了,他自然不可能再在府里张灯结彩,只是悄悄在别庄摆下两桌酒席,邀请的都是王公贵族,朝廷大员。
  虽然只有两桌,席上觥筹交错,却是十分热门,谁不知道皇帝和卫家有了矛盾,皇上势力土崩瓦解只是倾刻间的事,他现在又落水病重,太后独掌朝政,如今秦家如日中天,大家都想讨个好,席间恭维话不断。
  秦方坐在正中位置,身边围着几个裹着纱罗般的美人,斟酒调笑,恣意取乐,又听到那些恭维话,春风得意的快要飘了起来。
  其中有一人端着酒站起来敬酒,先是说了一番漂亮话,又爽声笑道:“秦将军功勋赫赫,威震四方,这太师之位非将军莫属啊!”
  秦方心思一动,自从沈遥倒台之后,这一人之下万上之上的太师之位就空缺了下来,虽然他一直觊觎此位,也志在必得,却还是假模假样的说道:“崔公,话可不能说的太满,太后从未露过口风,这朝中能人这么多,太师之位花落谁家还说不定呢,再说本将军只知一心效忠朝廷,从不知争权夺利。”
  崔公笑着恭维道:“朝中能人虽多,可是有哪个能及得上将军,将军实乃忠臣良将,这太师之位若不是秦将军你来坐,谁能服气。”
  “对。”有人一拍桌子附合起来,“如今皇帝病重,立谁为太师还是太后她老人家一句话的事,秦将军才是名至所归的太师大人。”
  秦方眉色动了动,还是没太敢表露出来,大家又开怀畅饮,看戏听小曲,那唱戏的旦角媚眼儿横飞,惹得席下官员看得心旌神摇。
  待席散时,已是亥时,崔公又多留了一步,凑在秦方耳边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秦将军,这件事宜早不宜迟,若等皇上醒了,你就是想坐也未必能坐得上。”
  秦方这一下再也压抑不住对太师之位的渴望,毕竟崔公说的没错,就像太后厌恶卫家一样,皇上也深为厌恶秦家,一旦皇帝醒了,他必然会扶持自己的人坐上太师之位,到时侯事情就悬了。
  想到这里,遂留下崔公,二人计谋良久。
  隔日,太后接到一份奏折,推举秦方坐上太师之位,太后略有不快,却隐忍住了,又隔日,太后又接连接到几份奏折,太后勃然大怒,当即命人宣召秦立仁入宫晋见。
  这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她已经让秦立生接管了刑部侍郎的位置,而秦方也坐上了二品将军之位,现在秦家在刑部,户部,兵部都势力重重,若再让秦方当了太师,那秦家岂不一家独大。
  自从沈遥死后,她正在培植新的势力,以制衡秦家和宋亦欢,她怎么可能会再让秦方做什么太师,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