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三章 治虫灾
“大嫂子; 快来这里,这里多; 快来呀。要是被其他人发现; 咱们可就捞不着了。。。。。。”
“二狗子,你干啥呢?还不麻溜点的,去晚了银子都被别人给抢走了。”
“孩子他爹; 要不你把你打鱼的渔网给剪了; 咱们多做几个网兜,也好多换点银子。”
。。。。。。
裴青忙活了小半个月,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 命人在府外张贴了布告。
布告的内容是:高价收购蝗虫!十斤蝗虫可换一斗米,或是十吊钱。有多少收多少; 来者不拒!
裴青又命人将收购的消息在附近的村镇都散布了出去,不过数日的功夫; 原本跟鬼城似的凉州城顿时就塞满了人。
这人一多起来; 客栈,食肆的生意便红火了起来。甭说当地人,附近闻风而来的人也如过江之鲫一般; 更是拖家带口的来捉蝗虫,下至蹒跚学步的孩童,上至路都走不稳的老人,皆都去了野外捉蝗虫。
裴青让人搬了个躺椅放在树荫下,摇着蒲扇,悠闲自在的闭着眸子问道:“今儿收了多少蝗虫?”
“回王妃的话; 今儿一共收了九百三十五斤的蝗虫。”负责收虫的人捧着账本恭敬的回道。
裴青只淡淡的嗯了一声,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那人还在,好奇的问道:“还有事啊?”
那人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王妃,咱们的粮食剩的不多了,若是再过几日,只怕。。。。。。”
“这些不用你操心,你且只管好前面的事就行。”裴青挥手示意他先退下。
那人刚退下,又有人拿着账本来报:“王妃,整个凉州城里的客栈,食肆无论大小,皆都谈妥了,所有的收入二八分账。”
“嗯,这事你做的好。”裴青这一夸奖,乐得那人忙不迭的谢恩,又道:“都是王妃领导有方,奴才不过是依着您的主意去办罢了,况且又有魏大人配合,若是再办不出个模样来,岂不是奴才太过蠢笨了。”
裴青又道:“这几日你们辛苦些,把府里招来的橱子们看紧了,切勿让秘方传了出去。”
好容易将人给打发走了,身子还没挨着躺椅呢,萧远又来了,裴青忍不住扶额叹道:“我就是个天生的操心命,竟也没有半分歇息的时候,你来了也正好,陪我去后头瞧瞧他们做的怎么样了。”
“也不知你这脑袋瓜子里装了些什么,竟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萧远宠溺的将裴青从躺椅上给抱了起来。吓的裴青只得死死的抱着他的脖子。
“你也知道我打小在山里长大,长日里也无事,记得有一年秋天我跟爹去外头捉了许多的蝗虫,没成想回了家之后,娘居然给折腾出一顿美味来了,我至今都还记得那味道,入口焦脆,口留余香。”裴青也不顾别人的眼光,耍赖着让萧远将她抱到了后面厨房。
还未走近,就闻到了一股扑鼻而来的油香味,院子里放了几个大木盆,有专人打水,有专门的婆子清洗蝗虫。
洗干净的蝗虫放在阴凉处待水沥干之后,才送进厨房里,往滚热的油锅里一倒,不出片刻便闻到了香味。
待到蝗虫的颜色炸至偏暗的时候,便捞出待用。过了油的蝗虫,配上点辣椒面等作料就可以吃了,入口爽脆。
裴青拿了一个扔进嘴里,嚼的咯吱作响,又瞥见萧选嫌弃的样子,只捡了一个硬塞进他的嘴里。
萧远起初有些嫌弃,待到入口后眉头便舒展开来,笑着道:“没想到这蝗虫吃起来还别有一番风味的呢。”
“那可不是?普罗大众的智慧又岂是你们这些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可以想象的呢?且不说这蝗虫,蜈蚣,知了,蝎子这样的也是可以吃的。。。。。。”裴青说的洋洋得意,总算在这头上压了萧远一筹。
萧远趁着裴青不注意的时候,又偷偷的吃了一个,见裴青要转身了,囫囵的给咽了下去,直被辣椒面呛得咳了起来。
裴青只笑的直不起腰来,“你若是爱吃,我让人单做给你就是。准备好葱姜蒜等作料,混着炸好的蝗虫一炒,就是一道干煸蝗虫。”
萧远故作镇定的转移了话题,“可是算上凉州城所有的客栈,加上附近州县的,这么多蝗虫一时也不定能卖的完。剩下的那些可怎么办啊?”
裴青伸手在他的脑门上轻点一下,双手环在胸前道:“这问题你以为就你一人想到了?我一早便想好对策了。”
萧远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裴青双手负在身后,在院子里踱着步子,笑着道:“这样生活里的琐碎事,也难怪你不知道。从前在黑风寨的时候,我娘可喜欢做咸菜了。都是我和我爹满山里采了野菜,回来洗净之后,在滚开的水里一捞,然后放置晾干,放在瓮里保存好。待到冬日大雪的时候,配上野味一起炖了,甭提多香了。”
“只是这蝗虫乃是活物,跟野菜那能一样吗?”萧远疑惑的问道。
裴青斜睨了他一眼,“野菜不也是绿色的吗?怎么就不算活物了?”转而又用手指戳了戳萧远的胸膛,“莫不是你还心疼起这么点银子了?好你个姓萧的,我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不眠不休的给你解决了蝗灾之事,你居然还心疼这点银子。。。。。。”
后面想要回黑风寨的话还没说出口,唇便被堵住了。
“这么多人看着呢,也不嫌害臊。”裴青轻轻的推开了他,一溜烟就跑回屋子里了。萧远看着她落荒而逃的样子,忍俊不禁。
他家青儿,最是个嘴上厉害的主儿。他又没干什么,怎的就臊的往屋里躲了呢?
。。。。。。
虫灾之事的解决比想象中要顺利,不过数日的功夫,整个凉州城地界连只蝗虫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萧远这几日正忙着善后事宜,蝗虫与旱灾之事虽然解决了,但收成到底受了影响,为了让当地农户能安心过冬,萧远递了奏折,提议免了凉州百姓今年的赋税,又提议由朝廷提供秋种的种子和秧苗,待来年丰收之时,再由农户返还种苗所需的银子。
裴青治蝗灾一事,一来一回竟也没赚到银子。萧远见了还嘲笑她是白忙活了一场,气的裴青掰着指头跟他算起账来,“虽说大部分粮食出自魏学林,他这么些年搜刮的民脂民膏,如今还给了他们,也算是为了他积德了。兑蝗虫的银子是裴青写信回京让人折了府里的东西换了银票快马加鞭给送来的。只是眼下闹饥荒,兑粮食的人终究多些,银子倒也没费多少。加上还有客栈里卖蝗虫的进项,原本是该大赚一笔的,只是。。。。。。”
“只是你收购蝗虫的价格太高,所得的利都分到老百姓身上了。”萧远接过裴青的话继续说道,又柔声道:“我家青儿最是善良,知道凉州的百姓一冬一春的日子不好过,所以才将收购的价格定的那么高。我知道吸引百姓集体捉蝗虫是一方面,但主要的是你体谅民生艰难。”
裴青被他这么一夸,倒有些不好意思了,直往他怀里钻,末了又恨恨的道:“只可惜便宜了那个魏学林,虽然讹了他点粮食,但这惩罚未免也太轻了些。”
“这些事就不劳烦你费心了,交给我便是。”萧远说的笃定,引得裴青好奇的不行,追着问到底是何样的惩罚。
萧远笑而不语。
裴青气急,顿着脚道:“不说就不说,我还不稀罕知道呢。”又见萧远笑容更甚,才明白过来萧远这小心眼的,是在报先前她故意瞒着他治虫灾方法的仇呢。
待到一切都打点好之后,竟装了好几辆马车。萧远觉得原也不必这么麻烦,只是架不住裴青坚持,索性也就随她了。
裴青指着身后的马车道:“你这回虽说是奉命来的凉州城,但那起子人指不定以为咱们是来这里游山玩水的,况就算不拿那些眼红的人当人,那永宁姑姑,还有苗蕴她们呢,不得带点礼物回去?”
“蝗虫也算是礼物?”萧远指着马车上的几个大瓮问道。
裴青自有她的道理,梗着脖子道:“你懂什么?礼轻情意重。姑姑她们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到时候定要馋死那起子小人。”
萧远自打来到凉州凡事都亲力亲为,虽面上不和善,但事做的漂亮,且裴青这个王妃又没什么架子,二人算是救了凉州城里数以万计的百姓。
出了凉州城,延绵的送行队伍愣是排了数十里长,对齐王夫妇更是感恩不尽。
魏学林站在城墙之上,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心里的大石总算是落下了。那晚的女土匪虽然蒙了面,但声音他还是认得出的,自打收购蝗虫的消息传开后,他悄悄的去看了一眼,见裴青正在指挥着现场的秩序。
若是到了这个时候,他还认不出那个抢了他家粮食的女土匪就是堂堂的齐王妃,那他就真的白做这么些年凉州知府了。
报应来的比想象中要快,半月之后一道圣旨下来,魏学林被收了监,判了秋后斩立决。
消息一出,整个凉州城一片欢腾,敲锣打鼓都难以表达老百姓的激动之情。被鱼肉多年的乡亲们个个都咬着牙来到街上看昔日里威风八面的魏知府是如何游街的。
此刻的魏学林浑身上下挂着烂菜叶子,臭鸡蛋,心里后悔不已。早知道他就不该听京里那人的意思守在这里等风头过去,他就该在齐王夫妇离开时,便收拾细软直接开溜才是。
第四十四章 有孕
今岁的第一场大雪; 飘飘扬扬的下了好几日,落雪将整个京城化作了一片冰雪琉璃的世界。日光落在雪地里; 直晃的人眼晕。
年下诸事繁杂; 韩嬷嬷和崔长史一早便守在门外了。一阵冷冽的北风刮过,崔承弼缩了缩脖子,双手拢进袖口里; 往韩嬷嬷的身后躲了躲; 企图借着韩嬷嬷的身形挡上一挡这刺骨的寒风。
“崔长史不是历来最守规矩的吗?眼下等着王爷王妃回话呢,这副缩头缩脑的样子,成何体统?”韩嬷嬷故意侧了身子; 出言讥讽道。也难怪王妃素日里不喜欢啰里啰嗦的崔长史,一丁点眼力劲都没有; 难道这几日都没发现王妃连晨起的练功都不练了吗?
她都知道穿戴齐整,迟了半刻钟才来; 偏崔承弼这个死脑筋一早就守在外头; 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屋子里早就烧了地龙,温暖的如同春日一般,素色瓷瓶插着一枝红梅; 含苞待放的能开好些日子呢。
裴青在淡淡的梅香里醒来,瞧见萧远支着手臂正盯着她瞧呢。只是近日她总是觉得身子懒懒的,一动都不想动。整日里最是贪睡,一天十二时辰里要睡上六七个时辰,饶是如此人还觉得疲倦的很。
萧远有些担心,细心的拿手背贴在了她的额头上; 见体温并无异常,不由就犯了嘀咕。饶是在凉州操劳过度,回京也休养些日子了,怎的人还是恹恹的?
“可传太医来瞧了?”
裴青翻了个身,只觉萧远聒噪的很,不耐烦的道:“哪里就那么娇弱了,左不过再歇上几日就好了。你别说话,我再眯一会儿。”
萧远悻悻的闭了嘴,蹑手蹑脚的梳洗完之后便去了书房。
年下各府的事宜繁杂如牛毛,崔长史说的吐沫横飞,奈何萧远却早已神游物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吩咐道:“韩嬷嬷,你即刻拿着我的腰牌去请太医院的院判来一趟。”
崔长史吓了一大跳,忙道:“年下事忙,王爷您也要注意身子啊。”
韩嬷嬷翻了个白眼,这个崔承弼真是眼睛里看不到事儿,除了一腔子忠心还剩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