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狼王的娇宠-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从此以后家里就要多了人口。
    那可不是定亲时送出聘礼就完事儿了的,那只不过是个开始。从婚礼的筹备到长子院子里大大小小、从人到物的一应准备,方方面面长长远远都要考虑到。
    不过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定下婚期。
    前些日子跟李家开始走礼之后,李氏便特意让丈夫给公公去信,询问婚期定在什么时候合适。随信附上了三个宜嫁娶的黄道吉日。
    一个是一个多月后的七月,一个是四个月后的九月,一个是来年一月。
    信上还特意提了一句,说考虑到百里辰的年纪,他们夫妻俩的意思是越早越好,百里辰自己也有此意。
    两夫妻和百里辰都觉得,老将军一定会遵从儿女的意愿,然后调整行程,在七月份赶回来一趟参加婚礼。所以信虽然写了,但双方家人通了气,都是按照七月份来准备的。
    没想到,等百里敬的回信到了,拆开一看,大家都傻眼儿了。
    老将军在信上明确地说,七月不行,他巡视在外赶不回来。没有把朝廷大事放下,顾着儿孙小事的道理。
    再说了,百里芸和百里止被罚顶碗扎马步一百天,七月份才堪堪受罚完毕,小孩子身子嫩总得养养,养好了才好给兄长成婚捧场。
    七月不行也就罢了,还有个九月。可是,这也让老将军给否了。
    老人家一锤定音地说:就来年一月吧。那时候他和太子也该巡视完全国回来了。太子说了,要亲自参加百里辰的婚礼。右相府和尚书府要是有什么不满,找太子请旨去!
    百里敦和李氏拿着信纸懵逼了。李氏扭头不可思议地问百里辰:“你罚了溪桑和夕惕顶碗扎马步一百天?”
    百里辰:……
    百里敦黑着脸送他一个字:“该!”
    自己折腾了几年娶不着的媳妇,妹子帮忙搞定了,不好好感激,还敢下手罚?这下好了,罚了小的,恼了老的,娶不上媳妇了吧?活该!
    百里辰后悔不迭地找到龙凤胎姐弟的时候,百里止正陪着他姐在院子里听几个曲艺师父说戏。
    百里芸仔仔细细把师父们这段时间排出来的戏文听了一遍,提了几点修改意见,戏曲师傅便拿着本子下去改了,留下一个评弹师傅父和两个说书先生。
    百里芸各自听了两段之后道:“其实听了刚刚戏曲师傅的,几位应该也明白我的意思了。不论是戏曲也罢、评弹也罢、说书段子也好,我都不需要诸位在戏文中直接表露任何观点。只要讲故事说真情便好。几位可明白?”
    “在下省得。”评弹师父脸上露出几分讥诮道,“朝廷大员高高在上,哪里理会得兴亡之中,百姓之苦?论朝廷律法,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江湖艺人自是无法与那些大人们论理。但我们又何必与之理论?”
    说书先生也道:“正如此言!我等不过凡夫俗子,不懂得那些朝堂上的大道理。只知道敌寇入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若不是西北军及时援手,不知又有多少无辜百姓命丧苦海!”
    另一个说书先生也道:“然也!若是朝廷认为西北军出兵是罪,我等小老百姓并不能说什么。但我们也要让他们知道,在百姓心中,是非对错,有口皆碑,人人心中都有称!”
    百里芸挺感动的。说起来这些人都算是她的门客,但有志一同和听命而为毕竟效果不同。
    人心中有大义,谁说贩夫走卒就不如朝廷重臣明理?
    她也并不想去否定谁。即使是米中正那样的清流人物,常年习惯了站在同一个角度上,也难免看不到别人眼中的是与非。
    ------题外话------
    工作暂停,最近打算爆更了!有票的都准备好了啊!今天开始爆了啊!

  ☆、第413章 哥你咋啦

朝堂事,本不是她想要干涉的。但不管是谁,惹到了她的头上,她从来没有退让的习惯。
    本就问心无愧、救国救民,凭什么还要含冤忍让、受人指摘?
    当时是她让拓跋猎尽管放手去做的。能说这个话,她自有说这话的底气!
    百里辰过来的时候,正跟几个师傅擦肩而过。师傅们客气地侧身向他行礼,百里辰依礼颔了颔首。
    百里止正给他姐伺候斟茶,见长兄过来了,忙把自己的茶碗儿递过去:“大热天儿的,兄长怎么过来了?快喝碗茶水解解渴。园子里的师傅自制的果茶,刚刚冰镇过,这天气喝着,爽心!”
    百里辰觉得这时候就算是给他一杯琼浆玉露也不能让他爽心。垮着脸在亭子里姐弟俩的对面坐了,挥挥手让伺候的人都下去,一脸沉痛地道:“溪桑啊,之前长兄我一时脸皮薄,恼羞成怒罚了你和夕惕的事儿,是长兄错了!”
    百里芸满脑子还在刚才的戏文上,闻言一时有点儿没反应过来:“啊?”
    百里辰悔不当初地道:“是长兄我想错了。都是自家兄弟姐妹,纵然一时脸上抹不开,也不该罚你们这般狠的。每日一个时辰的顶碗马步,你和夕惕身子骨都弱,肯定都累坏了吧?”
    百里芸莫名其妙地和百里止对视一眼:“我们俩身子骨都不弱呀?”出身大周第一武将之家,四岁习武,日日不辍,身子骨能弱到哪儿去?
    百里辰也觉得说他这一对龙凤胎弟弟身子弱那简直就是扯淡!
    可,就算是扯淡,祖父要说俩人被累坏了,那就得是被累坏了。
    百里辰万分诚恳地跟百里芸商量:“小妹啊,你看这样好不好?现在不是六月中么,之前罚你们顶碗马步一百天,长兄算了算,到今日为止已经让你们受了八十天的苦累。这八十多天,是长兄的不是。”
    百里芸抬手摸了摸长兄的额头:“哥,你没事儿吧?”
    哥有事,哥事儿大了!
    百里辰抓着妹妹的手从额头上拿下了,紧紧地握着,语气中充满恳求:“从今儿起,你跟夕惕的罚都免了。往后长兄我自罚每天顶碗马步两个时辰,从今日起,也连罚八十天以赔罪,你看可好?”
    百里芸真的有点懵逼了:“哥,你真没事儿吧?”
    百里辰双手紧紧地握着妹子的手,一脸恳切:“哥真没事儿!好妹子,你就答应了我吧,就当兄长求你了!”
    百里芸有点儿惊吓地道:“好好好,我答应我答应。长兄你快点回归正常好么?”
    百里辰一听妹子答应了,立刻挥挥手,身后的贴身小厮不敢抬头地捧上准备好的笔墨。
    百里辰亲自把信纸在百里芸面前铺开,把笔蘸好墨塞进百里芸的手里:“来,给祖父写封信,把刚刚长兄的承诺写上,告诉祖父,你其实一点儿都不怨怪长兄了,现在你一门心思只想让大嫂赶快进门。快写!”
    百里芸:……肯定发生了什么她不知道的大事!
    百里止:……为什么明明是姐弟两个一起受罚,看起来却跟他没有一点关系?
    堂堂朝议郎大人付出了双倍时间顶碗扎马步代价才换来的珍贵信件,从百里芸手底下一抽出来,便被百里辰八百里加急送走了。
    等信期间,百里辰每日早早用了晚饭就跑到妹妹的芸苑来顶碗扎马步,非要百里芸亲眼看着他扎扎实实坚持够两个时辰才走。
    五日后,百里辰的上司、正三品光禄大夫、中书侍郎闵圭闵大人,亲自到百里府求见百里芸。
    百里芸诧异地招待。
    闵圭神态恭敬、容色温和:“下官冒昧前来,实是有一事相求,还望长公主殿下莫怪!”
    百里芸有些惊异:“国舅此言为何?听长兄说,他在中书省国舅手下做事,常见国舅日日忙于为君分忧,家都顾不得回,并无闲暇做它事。竟有何事要求到本宫这里来?”
    闵圭笑得无奈:“正是此事。皇上登基时日不久,登基前后又变故频出,人才短缺,相比殿下也是清楚的。陛下手下实在是缺亲近又能用的人,因此,才不得不拽了无咎重新出世,到下官手下相帮。”
    闵圭说着,起身对着百里芸长身一揖道:“殿下,下官那里真的是忙!”
    百里芸醒过味儿来了,十分黑线地指着自己道:“国舅以为,是本宫绊着长兄,耽误了差事?”
    闵圭苦笑:“下官不敢如此忖度。只是近日,朝议郎日日早早归家,不肯留衙。问其缘由,只说长公主处有事。下官无奈,昨日问朝议郎,长公主之事何日可毕?朝议郎回曰:还需七十五日。殿下,下官那里实在是忙不过来!”
    百里芸真真是无语问苍天了!

  ☆、第414章 闵圭来访

百里辰,你可真是甩得一手好锅!
    百里芸暗自咬牙,面上不由露出些狡黠的神色来:“闵兄,其实此事要解决也简单,下回兄长再要走时,你只需跟他说一句话。”
    乍然看到百里芸痞痞的样子,闵圭心神有一刹那的恍惚,仿佛突然间,再现了迎冬宴当日,那个扯着他和刘晋玩闹的少年。
    闵圭恭敬地垂下视线:“还请殿下赐教。”
    百里芸搓着下巴坏坏地道:“下回他再要走,你就说本宫说的:马步再哪儿扎都是扎,不必特意回家扎给本宫看了,剩下的七十五天,就由国舅爷替我看着。”
    闵圭有些懵:“扎马步?殿下是说,无咎每日早早回家,是为了让殿下看着他扎马步?”
    百里芸笑了:“没错!头上顶碗,下扎马步,每天两个时辰。国舅放心,长兄自幼习武,身子骨硬朗得很,保持顶碗扎马步的姿势处理文书什么的,不在话下!”
    闵圭想到今后百里辰不得不在中书省很丢人地一边顶碗扎马步,一边执笔处理公务的惨状,想笑的嘴角压也压不住。
    毕竟是堂堂国舅大人,闵圭告辞离开时,百里芸还是起身送出了院子。
    到了院门口,正巧遇见刘晋正要进来禀事,百里芸笑着停了步:“刘长史来了。今日可真是巧!”
    三人再次站在一起,闵圭看看依然冷冰冰面无表情的刘晋,再看看并没有太多避忌意味的百里芸,忽然道:“此刻,我可不可以认为,站在此处的乃是夕惕小兄弟?”
    百里芸一愣,指着闵圭笑道:“闵兄还是这副模样更加真性情些!明明是你也认识我、我也认识你,偏要装得假模假式的恭敬来去,闵兄,脸皮笑得可累么?”
    闵圭还未回答,一旁冷冰冰的刘晋突然开口:“他那面皮显然是做惯了笑脸的,正如属下这张冷脸,装不装的,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百里芸瞪着他:亲,你这一开口就能把天聊死,也是一种本事!
    既然刘晋在,百里芸也就不继续往外送出去了,就由刘晋代劳,送闵圭出府。
    闵圭前行了几步,忽然又转过身来,从袖子里掏出一本书:“忘了请教殿下一事。此书中所写,不知究竟何意?”
    书皮朝百里芸亮开,却隔了两三步,并不把书递过来。
    百里芸有些诧异地伸脑袋一看,原来是当年罚屠果时的《誓死记》。
    百里芸眼睛骨碌骨碌地转了两圈:“这本书啊……这本书上的内容,可是了不得的至宝。这个,非专业人士不能懂也!”
    闵圭看着百里芸不说话,显然是求指教。
    这本书,他真的研究挺久了。这些文字后面一定还有另一层含义,可是无论他如何拆开了揉碎了研究,就是研究不出来。
    “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吃不死,溜尔溜死……”到底在说什么?
    百里芸咳嗽两声:“闵兄可通周易?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