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州的密报没有来也就罢了,反正伪战报他也安排妥当了,只等出宫之后一声令下,太子身亡的噩耗就会传遍京城,可他却没出得了宫门就被揍了回来!
宫外的命令无法下达也没关系,只要念香还在——可如今,念香也毁了!
屠炙感觉身体的温度在一点一点地降下去,直至冰冷。
------题外话------
终于在零点前完成今天最后一章!呼!我真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好孩子!
☆、第395章 终身圈禁
他,大周堂堂的亲王,若是被发现通敌叛国,等待着他的……会是什么?
屠炙和白氏相顾无言,百里芸也不再上前挑衅,捂着鼻子拉开门,喊门外守着的于公公:“那几个之前跟着进殿伺候的呢?这时候在外面跪着作甚,都拎进来伺候主子!没见主子这鼻涕眼泪的,帕子都没人递么?”
于公公忙答应一声,让底下的禁卫军把半山王府和长公主府的下人带了上来。
百里芸目光一扫,一眼就盯住了一个摇摇晃晃让人扶着才能勉强行走的婢女:“慢着!那个,就是刚才给王妃举托盘的那个吧?这是怎么着,怎么路都走不了了,不会是身上带着什么病气吧?”
百里芸身后,屠炙和白氏齐齐一惊。这个婢女,可不能落在皇上手里!
可是,事情失控到如今这个地步,真是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原本这个婢女待调香结束之后便可先行退下,出宫之后有王府的人接应,再不会留下半点痕迹。可是如今,时间拖延得太久,下在这个婢女身上的药引显然已经发作,她已经再也撑不住了。
就在被百里芸喊破之时,扶着那婢女的人心神一紧手一颤,那婢女竟直接从她手中跌在了地上,再怎么扶都扶不起来了。
于公公和禁军立刻过去查看,只见这婢女牙关紧咬、双目紧闭、面色微微青黑,显然是中了毒。再一探呼吸,已是死了!
白氏往后跌退一步,撞在了屠炙的胸前。扭回头惊慌地看向屠炙,只见他脸上一片苍凉的平静。见她望过来,他唇角慢慢地勾起,露出了一丝自嘲的笑意:“这就是命啊!”
史书记载:初平元年八月十五,半山王屠炙记恨嘉熠长公主于己不恭,于内宫门口截而衅之,杀数人。帝怒,夺其亲王爵,降为郡王,携家眷终身戍守皇陵。
屠炙不但没有被杀,而且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甚至连通敌叛国、弑君篡位的罪名都没有沾染,只降为郡王去守皇陵,实则终身圈禁。对此,百里芸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那天,那中毒而死的婢女刚刚被抬下去,结果还没有出来,屠炙突然要求要见皇帝,说有要紧话要跟皇帝私下禀告。
皇帝见了他。之后,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百里芸就不明白了,屠炙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筹码能够换了这么大的好处?
她问太后,太后不知道。问皇后,皇后也不知道。百里芸不死心,最后还是直接去问了皇上。
初平帝叹息:“皇叔他也是一时糊涂,实则良知未泯。”
百里芸瞪眼,这人都里通外国了,还良知未泯?这皇帝的善心是不是太泛滥了点儿?
初平帝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皇叔其实一直都知道,当年的六皇子屠贞是朕的孩儿,也知道果儿,就是当年的六皇子屠贞。”
这还真是……让人想不到!
当年,半山王发现屠昌身边的那个前朝孽女没有死是个意外。不过,当时还仅仅只有九岁的屠炙给谁都没有说。后来屠贞出生了,后来屠贞被所有人厌弃,半山王时不时地打着欺负屠贞的名义去看他,其实从来没有把他怎么样,只是看看这孩子好不好。
后来,七夕宴那天,根本没资格出现在宴会上的屠贞之所以会出现宴会的庭园里,被李婉和百里芸遇见,是屠炙故意给他套上一件小太监的衣服,把他带过去的。他只是想让这孩子见见世面。
宫里实际上护着屠贞的是谁,他很明白。所以他把屠贞拎出来,挑着李婉附近扔下,然后自己其实躲在一边,也并没有马上离开。
李婉的确没有不管屠贞,半山王看到她把屠贞交给了另一个小丫头。后来,这个小丫头又把屠贞装扮成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姑娘。
他觉得挺有趣,就一路跟了下去。最后,看到小丫头给了屠贞一些银钱,还有一张名帖。
然后,宴会上,小丫头出来舞剑,他盯着这个小丫头,记住了她的名字:百里将军府嫡次女,百里芸。
后来,屠贞意外死于宫中失火。屠炙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便下意识地多注意了百里将军府的那个小丫头一点。
果然让他再次看到了她身边跟着的那个熟悉的男扮女装的小身影。她们叫他果儿,身份是贴身伺候百里芸的小丫鬟。
屠炙远远地看清人,知道了那孩子好好地活着,新身份的靠山还挺硬朗,便放心下来再没多加关注。
有时候对于一个秘密关注得多了,便会导致秘密的暴露。
☆、第396章 皇上圣明
后来,太子突然冒出一个儿子来,年龄、名字、面相全都对的上,屠炙一眼就明白了这孩子是谁。可他什么也没说,只当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少年。
八月十五那天,屠炙单独面见初平帝的时候,直视着皇上的眼睛,对皇上说道:“有些事,我不得不去做,因为那是我母亲的遗愿。做了,便就没有遗憾了。可有些事,若能不去做,我就不会去做。关于甘州,关于所有的一切,我愿意和盘托出。不求皇上留我们夫妻一命,只求在我诸多子女中,好歹留一条血脉,允其苟活。”
百里芸无话可说。
屠果认祖归宗的时候,先帝还在。如果当时屠炙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不但屠果必死无疑,也没有如今的初平帝了。
屠炙能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从不曾想过要利用它做点什么,甚至连自己的王妃都没有告诉,的确只能用亲情尚在、良知未泯来解释。
虽然百里芸对于如此处置一个甘当卖国贼的亲王还是不能苟同,但初平帝做出这样的决定,她也不是不能理解。
亲王叛国,放敌军入境烧杀抢掠祸害自己的子民,这本身就是皇室的奇耻大辱,性质甚至比单纯政变夺嫡的汴王更加恶劣。如果能保住皇室的颜面,于宗室而言,最好还是不张扬。
说是全家去守皇陵,实际上就是圈禁,屠炙的余生再也不可能翻起任何浪花儿来。客观上来说,或许还能让屠炙暗藏在各处的心腹有所顾忌,不至于破釜沉舟做出更糟糕的事情来。
不管怎么说吧,当皇帝的是屠昌,皇帝自己都做出决定了,百里芸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百里芸还是忍不住很怜悯地看着初平帝说了一句话:“你这皇帝当的还真是……让人很不放心啊!”
不是夺嫡的就是反叛的。人本来就不够用,还动不动就要杀一批。这当皇帝的日子,到底过得是有多糟心!
初平帝噎了噎:“你放心,我会把大周治理好,不会留给果儿一个烂摊子的。”
“但愿如此。”
一个差点儿动摇了江山的大事件就这么暗潮汹涌地开始、悄无声息地结束。除了知道内幕的很少的几个人,宗室、朝堂都并不知道其中内幕。
只有一种舆论悄悄地流传:因为惹上了嘉熠长公主,连当朝亲王都被终身圈禁了!
百里芸顿时在所有权贵眼中升格为皇室中最不能招惹的人!
没有之一。
不过这些话也顶多只能在背后流传,不可能拿到朝堂上去议论。最近的朝堂上,大臣们最紧张、关注度最高的,还是甘州战事。
初平元年八月十五,北戎、南番、西狄三国犯边,糜全盛反。消息传到京城,已是十余日之后。
初平帝紧急召集文武重臣商议,制定战略、调动军队、筹集粮草,御书房的灯烛亮了一夜未灭。
第二天早上,这些人直接跟着皇帝从御书房去上早朝。兵部尚书连城看着前方龙撵上帝王明黄色的背影,心中大大的惊叹半丝也不敢表露出来。
差不多一个月前,皇上忽然召他单独觐见,密令他悄悄调动甘州以东沿线的所有兵马,向甘州方向集结。但,尽量不要让任何人察觉。
兵马调动到位后,全部交由辅国将军百里敬指挥。
当时连城就吓了一跳,冒着天大的大不韪问了一句:“敢问陛下何故?”
皇上盯着他半天,给了他四个字:“以防甘州。”
他顿时惊了一大跳,但再也不敢多问了。
身为兵部尚书,没人比他更清楚太子和辅国将军百里敬的行程。原本定下的行程突然改变,两人一路直奔甘州,他就觉得奇怪,隐约觉得甘州要出事。没想到要出这么大的事!
皇上要调兵防着甘州?甘州怎么了?是不是太子殿下和百里将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祸患?
现在,甘州果然出事了!
连城心有余悸地擦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幸亏啊!幸亏皇上早在一个月前就安排他秘密调集了甘州以东的兵力。从命令下达到兵力调动,刚刚好赶在甘州破边之前兵马调动到位。否则,北戎、南番二十万骑兵一路东进,中原可不要成了一片狼藉的焦土?
皇上,圣明啊!
初平元年八到九月,大周与北戎、南番、西狄三国之战正式爆发。
起初,北戎、南番两国各发骑兵十万,自大周甘州南北边境线破入,势如破竹。
五日后,甘州原本一击即溃的各营武力防卫突然变脸,誓死抵抗起来。
☆、第397章 说功论过
彪悍的甘州驻军也从驻地尽数驰援而来。虽是人数只得对方的半数,但胜在占据地利之势,一路不断地以深沟高垒、火木礌石拒之,有效地拖延住了敌军东进的脚步。
又五日后,敌军后方突然出现数万西北军,断其后路,配合甘州守军前后夹击,北戎、南番骑兵打败,自两军夹缝中相向而逃。
十余日后,南番、北戎兵马相遇,人数共有近十三万人,之前不足一月,两国已损失兵马共计七万余人。
甘州军左右夹击、西北军从后掩杀,后路无路可走。两军稍一商议,合兵一处,向东冲去,试图一路劫掠,从凉州方向分兵回国。
九月二十三日,凉州方向突然出现十余万大周兵马,挡住了两国联军的去路。
经过两个月多的围追堵截,终于,甘州军、凉州军、西北军,合计二十余万兵马,在凉州浩瀚的大沙漠边缘,将北戎、南番兵马围在了中间。
之后,便是长达数日夜的围剿!厮杀!
此一役,北戎、南番侵入大周边境的敌军二十万人,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
腊月末,消息传入西境,西狄大皇子阿飓罗当机立断,与弗拉耶率军退走。镇北王世子拓拔谨紧咬不放,一路追杀,将其步兵五万尽数剿灭,又直杀入西狄边境之内,入境百里。
西狄无奈,以举国兵力于境内百里处与之相抗,愿递降书,纳岁贡。
降书递至京城,初平帝允之。时,初平二年三月十七日。
此次三国犯边,大周得以在短短数月之内便全歼入境之敌、受降纳贡,西北军功不可没。但在朝堂议功的廷议上,素来都是一股清流的御史台却爆出了不同的声音。
很多御史坚决地认为:西北军抗敌有功不假,但甘州之役,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