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后守则-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嫤白了她一眼。
    然后瑞公主扁了扁嘴,道:“是,知道了,大字还是要写的。”
    二月的时候还下了一场雨,给百姓带足了春耕的雨水,所以皇帝整一段时间里心情都很好。
    而二月还是春闱,试子下场,林嫤的妹夫王砚自然也在这之列。王家不缺进士,所以林嫤是不担心他入不了闱的。但王砚少有慧名,冲的是头榜前三甲去的。
    三月的时候春闱的成绩出来,王砚的成绩是笔试的第四名,比较王砚平日的水平来说,中规中矩,没有考差,但也不曾超常发挥。
    王家无论是王首辅还是王大夫人都有点点的失望。
    倒是庄氏进来跟林嫤说道:“……要我说,第四名不是挺好的吗?每三年举行一次春闱,每届春闱有多少学子下场,有多少人能考第四名。王家的要求实在太高了点。再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第一名和第四名的水平也差不多,就看谁的文章更对考官的胃口而已。”
    林嫤笑着道:“立场不一样,要求自然也不一样。”
    王家是诗书传家,族中弟子要考出来才能进入仕途光宗耀祖,所以自然重视科举的名次。而林家是将门自家,靠的战场上的拳头硬。
    第三名和第四名或许文章质量差不多,但是地位却千差万别。人们谈论起头榜前三名是状元榜眼探花,但却从来没有人将第四名传胪与它们并列在一起谈论的。
    王砚笔试中未能出彩,就只能靠后面四月的殿试能否争取前三名。
    而在三月的时候,恰巧赵凛也终于从泉州调任回了京城。前一任的吏部郎中致仕,赵凛补了吏部郎中的官职,正五品,属于平调。
    但是京官比地方官高半阶,仍属于高升。更何况六部之中,以吏部为首,可见皇帝还是很看重赵凛的。
    庄氏又跟林嫤道:“正好,阿凛回来了,让他帮着阿砚提前练习练习殿试,阿凛有经验。他们是连襟,以后入了仕途相互还能扶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公主进宫
    
    如今的赵凛已经是三十出头,留了一撇胡子,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的成熟和稳重,真的就像是个在官场多年的老油滑子。
    不过赵凛留胡子,确实挺好看的。皇帝接见赵凛的时候林嫤就在勤政殿,导致她一直盯着赵凛的两撇胡子瞧。
    皇帝几次瞥向林嫤,用眼神警告,结果林嫤却不予理会,导致皇帝早早的就将赵凛打发走了。
    赵凛走后,皇帝瞪了一眼林嫤,故作生气道:“为何一直盯着赵爱卿瞧,你就不怕朕吃醋?”
    林嫤笑了起来,托着下巴转过头看着皇帝,笑道:“皇上恕罪。”
    说完眼睛瞄向皇帝鼻子下面和下巴,那里光秃秃的,每三日就会有宫人将那里刚冒头的胡子刮掉。
    林嫤笑眯眯的,看起来像是个打着坏主意的孩子,跟皇帝道:“皇上四十了吧,赵凛都留胡子了,您怎么还不留胡子?”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是一向不喜欢留胡子的,嫌碍事,不过既然元元提出来,皇帝道:“你喜欢啊?那朕就把胡子留起来吧。”
    林嫤笑着指了指自己鼻子下面,对皇帝道:“这里,学赵凛的样子留两撇胡子,一定好看。”
    皇帝伸手抓了她的手,道:“你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
    说完又拉了林嫤起来,道:“好了,回后宫去吧,今日福慧不是要进宫吗。”然后拉了林嫤回了长坤宫。
    有了孩子们之后,长坤宫永远都是热闹的。
    桓小皇子和珏公主各拿了一把小木剑在比划,瑞公主拉了珺公主用晟郎新送给她的一副寒玉棋子在下棋,没一会之后,比剑占了上风的桓小皇子将珏公主的剑挑了起来,“哗”的一声掉到了瑞公主的棋盘上,将棋盘上的棋子都打乱了。
    瑞公主正在紧要关头,一见捶着桌子骂道:“桓小皇子,珏小公主,你们两个是不是找死!”
    珏公主指了桓小皇子,道:“不是我干的,是桓儿!”
    然后桓小皇子白了她一眼,特别高冷的走了。
    皇帝笑呵呵的走进来,对两个小的道:“你们又调皮惹姐姐生气了。”
    珏公主摇了摇头,道:“我没有,是桓儿闯祸了。”说完伸手要皇帝抱。
    皇帝伸手将她抱了起来,走到屏风前面的美人榻上坐下。
    瑞公主抱怨道:“父皇,母后,你们管一管桓儿和珏儿,老是捣蛋!”
    皇帝有些疼爱的摸了摸珏公主,道:“他们还小嘛,你小时候可比他们还调皮。”
    珏公主一看皇帝帮着自己,有些得意的看向瑞公主。接着皇帝却又低头对珏公主道:“你和桓儿也要乖一点,你们玩自己的,不许打扰姐姐。”
    珏公主点了点头,脆生生的道:“知道了。”
    大公主很早就进宫了,进来后知道皇帝和林嫤去了勤政殿,便先去了胡淑妃那里,知道皇帝和林嫤回了后宫之后,才又从华阳宫赶到了长坤宫来。
    大公主穿了一身大红色的衣裳,金钗步摇,大约是因为怀孕的原因,脸上未曾施米分黛,但眼睛闪动,却有一种别样的光辉。
    她从外面缓缓的走了进来,对皇帝和林嫤跪下来请安道:“儿臣拜见父皇和母后。”
    皇帝让人将她扶了起来,柔声道:“快起来吧,怀了孕别总是跪。”
    林嫤也笑着对她招了招手,让人在她旁边放了一张凳子,让她坐到她和皇帝身边来,然后笑着握了握她的手问道:“身体怎么样?孩子乖不乖?”
    大公主微微有些害羞的垂了垂头,道:“儿臣挺好的,要不是太医请平安脉的时候把出喜脉,儿臣都不知道自己怀孕了,没有任何的感觉。”
    林嫤道:“说明孩子是个孝顺的,会心疼母亲。”又笑道:“去见过你母妃了?你母妃自从知道你怀孕之后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差点要将华阳宫的库房都搬空了送到你府上去。”
    大公主低头笑了笑,刚才在母妃宫里,母妃的确是极高兴的,给她准备了好多东西,母妃甚至开始自己动手做小衣裳。
    林嫤拉着她嘱咐了一些怀孕要注意的事项,要多吃什么少吃什么,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事无巨细。
    说完又含笑对大公主道:“这些事情你母妃肯定也会叮嘱你,不过这些事总归没有太医在旁看着你让人放心。我把张太医给你,让他去照顾你。”
    大公主连忙道:“儿臣身边有大夫呢,听说三皇嫂也怀孕了,母后不如让他去照顾三皇嫂。”
    林嫤道:“丹娘那边母后让张金匮去盯着,张金匮师承张太医,医术也是极好的。”
    张金匮现在也是太医院的院使,张太医的年纪大了,林嫤有心培养他接张太医的班。
    大公主不再拒绝,道:“那儿臣谢过母后。”
    而皇帝问的更多的是程七郎对她怎么样,程家的人对她怎么样,然后对她道:“要是在程家受了委屈,进宫来告诉父皇。”
    大公主浅笑着对皇帝道:“有父皇和母后在,谁敢欺负儿臣。”
    皇帝点了点头,接着又问起汤和大长公主的身体,道:“你祖母的身体还好吗?”
    想到汤和大长公主,大公主微微皱了皱眉头,微微叹了一口气,与皇帝道:“腊月的时候祖母受了一场风寒,然后就一直不见好,又因为祖母年纪大了,不敢随意用药,所以只能慢慢的养着。”
    皇帝听着皱了皱眉头,汤和大长公主毕竟年纪大了,所以极容易生病,一生病就是缠绵数月。
    大公主又接着道:“不过自从听到儿臣怀孕之后,祖母大概是心里高兴,身体倒是好了一些。”
    皇帝对这个自小还颇照顾自己的姑母还是挺亲厚的,拍了拍大公主的肩膀,道:“回去好好孝顺你祖母。”
    汤和大长公主到了这个年纪,又一直生病,看样子是没有多少日子的了。
    林嫤看了一眼皇帝,也对大公主道:“宫里还有一些好的药材,带回去给汤和大长公主。”
    大公主道是。(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 关于岁月静好
    
    花开正艳丽,暖融融的阳光普照在青翠的草地上,照在红粉艳艳的桃花枝头和凤仙花上,到处都是青草花香。
    林嫤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看着外面开得烂漫的桃花,偶有漂亮的蝴蝶在眼前飞过,那把宫扇挥了挥,蝴蝶便飞走了。
    林嫤转头看向亭子外面,瑞公主和娉娘各拿了一把团扇,各守两边围着一只蹁跹在凤仙花上的粉黄蝴蝶,准备将它们抓住玩耍。
    蝴蝶停落在了一朵凤仙花上,瑞公主对娉娘挥了挥手,示意开始动手,最终两把团扇合在了一起,蝴蝶被夹在了中间扑腾着翅膀却飞不出来。
    瑞公主高兴得跳起来,道:“抓到了抓到了。”说着又转头对站在一旁的晟郎道:“晟哥哥,快拿琉璃瓶子把它装起来。”
    娉娘却一直盯着团扇里夹着的蝴蝶,提醒瑞公主道:“瑞公主你小心些,别放它飞走了。”
    晟郎含笑着走了过去,从身上掏出一个透明的琉璃瓶子来,将蝴蝶抓起放进了瓶子里去,盖上盖子。蝴蝶在瓶子里面扑腾着翅膀,想飞却飞不出来。
    瑞公主又对娉娘道:“走,我们再去捉一只来给它作伴。”然后两人手牵着手又蹦蹦跳跳的走了。
    而在另外一边的草地里,桓小皇子和珏公主则蹲在那里抓蟋蟀,两三个太监陪在他们旁边陪着他们抓。
    看着这样的景象,林嫤突然有一种岁月静好,无忧无虞之感。
    坐在她对面的是庄氏,此时同样看着外面玩闹的孩子们,脸上含笑。这样的景象让她想起了年轻时候与先皇后,与林英一起玩闹的情景。
    林嫤看了她们一会,然后笑着转过头对庄氏道:“母亲进宫的时候怎么没有将承鸿一起带进来,这么热闹,他肯定喜欢。”
    庄氏小子道:“这小子性子太野,胆子也太大,上次偷偷带着瑞儿到宫外去溜达,简直是胆大妄为不顾后果。所以你父亲最近加了他的功课,盯着他练剑术,打算磨一磨他的性子。”
    一起被磨性子的,还有元郎和剑郎。
    林嫤想到林承鸿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也觉得确实该磨一磨他的性子了。对他们这种武将之家来说,胆子大是好事,但胆子大到肆意妄为就不行了。
    庄氏一直看着晟郎和娉娘,突然感慨道:“时间真是过得真快,一眨眼连晟郎和娉娘都这么大了。”
    林嫤笑了笑,也跟着去看晟郎和娉娘,没说什么。
    庄氏又说起道:“你大伯母最近一直在忙着忧愁娉娘的亲事。”
    林嫤听着有些惊愕,道:“这也太早了吧,娉娘才几岁。到了冬天才满十岁呢。”
    庄氏道:“也不早了,那一家相看亲事是一次就能成的,慢慢的看着,找到合适的人家,然后三书六礼的走一遍,也要好几年。”
    林嫤仍是觉得早了,道:“大伯母也太着急了些。”
    庄氏道:“也不能怪你大伯母太着急。”说着叹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了几分怜悯之色,道:“说句实在话,你大伯母能撑到现在,全因放心晟郎和娉娘两个孩子。”
    丈夫儿女全都不在了,窦氏早已是心如死灰,唯有晟郎和娉娘两个孩子成了她一点精神支柱。
    庄氏继续道:“晟郎以后会娶瑞公主,能让你大伯母放下心来,但是娉娘,不看着娉娘嫁一个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