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将心理的这本帐跟林嫤算了一下。
林嫤笑了起来,跟皇帝道:“皇上,这南北直道又不是一年两年就能修建得好的,筹集到的银子先用着,明年赋税上来了,不就可以补充上来了吗?这京杭运河和在建的几座水利工程不都已经完工,那明年这些方面花的银子就可以省下来了。”
皇帝却摇了摇头,道:“沿海开埠之后,沿海倭寇的进犯必会加剧,朕打算让崔琦建立一支海军船战队,狙击倭寇,为过往商船护航,这又多了一项支出。另外朕还打算再建立一个武器坊,让人专门研制军用武器,这又多了一笔开支。”
林嫤叹了一口气,难怪皇帝总是喊穷。
银子在他口袋里这是放不久的,就像是他自己说的,银子进了他的右口袋,接着又从左口袋出了。
林嫤只好安慰他道:“皇上不是已经开埠了吗?海外贸易增多,商贾赚的银子多了,课税也多,或许明天的税收有所增加也说不定。”
说着顿了一下,又笑着开玩笑道:“或许真像胡御史说的那样,皇上搞一次彻查贪腐的运动,抄几个大贪官,说不定银子就有了。”
皇帝却是认真的摇了摇头,道:“朝中文武百官,有几个不贪。查*案,只会令朝堂人心惶惶,人心涣散。开埠的事才刚刚进行,修建直道之事还没开始,朕现在需要朝局稳定,文武百官全部一心用在这两件事上。彻查贪腐之事,只能以后再行。”
林嫤简有些惊讶的看着皇帝,这么说查贪腐也真在皇帝的计划之中,只是暂时按兵不动?
皇帝心里究竟是装了多大的抱负?他是准备将以后太子继位后要做的事一并做完吗?
林嫤摇了摇头。
皇帝则继续道:“水至清则无鱼,朕也不会天真到让文武百官两袖清风,但过于欲壑难填者,是国之蛀虫,朕绝不能留他们溃败大梁的万世基业。如今朝堂,特别是在地方,*之风盛行之势,朕早晚要治他一治。”
皇帝说这些话的时候,皱着眉头,脸上带着愠怒,大约是对*之事深恶痛绝。
这样的皇帝是有些迷人的,让林嫤忍不住看着他有些呆。
林嫤伸手握了握他的手,道:“皇上一定能做到的,皇上是英明之主,在皇上治下,大梁以后必定会清河海晏,四海升平。”
皇帝叹口气道:“希望如此吧,愿朕不会辜负列祖列宗们的期许。”
皇帝又想到了什么,道:“不说这些了。”说着从书桌上拿起一个卷轴,将卷轴摊开在书桌上,问林嫤道:“你来帮朕看看,这几个地方,哪一个地方好。”
卷轴里面是一个京城的舆图,舆图上圈出四个地方。
林嫤一看便知道,皇帝是要给二皇子选址建府邸。
二皇子应该很快就要封王建府了。
林嫤指了一下图中被划了叉的一个地方,问皇帝道:“这是什么地方?”
皇帝道:“这是以前祁王的旧王府,祁王被诛后,这座府邸便一直空着。”
林嫤心道,难怪这里被一开始划上了叉。
当年祁王是因为谋反才被先帝诛杀的,这个地方实在有些不祥,更何况还是给二皇子居住。
二皇子也是皇帝的儿子,皇帝还是希望二皇子以后能平安活到老的。
皇帝又将这些地方一个一个指给林嫤看,一边道:“这里是以前魏国公的府邸,魏国公被夺爵,府邸被收了回来;这里以前是汤和大长公主的公主府,汤和大长公主住在这里时一直没能生下孩子,太宗皇帝嫌这里不好,另外给汤和大长公主建了现在的公主府;这里以前则是陈府,先帝元妻陈皇后的娘家。”
这四个地方都不算是好地方,一个住着被诛的祁王,魏国公府里住的魏国公则被夺爵,汤和大长公主住在原府邸则一直生不出孩子,而陈皇后当年被祁王哄着一起谋反,陈氏一族九族被诛。
不过话又说回来,倘若原府主都好好的,这些府邸也沦不到被闲置的下场。
皇帝继续道:“现在不宜大兴土木修建新府邸,从这几个闲置的府邸里选出一个来修一修再扩一扩,给小二做王府。”
相对来说,还是汤和大长公主的原公主府要好一些,至少汤和大长公主至今还福禄双寿,活到了七十岁,至于说生不出孩子,未必就是府邸的原因。
林嫤想了一下,指了指汤和大长公主的旧府邸,道:“这里好一些。汤和大长公主的府邸当年是照着亲王的规格建的,取这里的话都不用再扩了,修一修就好。”
当年太宗皇帝宠爱汤和大长公主,一应吃穿用度比照亲王爵,她现在居住的大长公主府,甚至比亲王府的规矩还要大上一些。
不过林嫤又道:“既然是给二皇子选府邸,皇上何不让二皇子亲自来选。”
省得万一皇上真的选了她指的这个府邸让二皇子住进去了,二皇子的子嗣上有个什么,吴氏和二皇子怨在她的头上。
若是他自己选的,那就谁也怨不着。
皇帝想了想,点了点头,道:“也好,他自己的王府,总要他自己住着舒服才好。”
这一边林嫤和皇帝十分融洽和谐的讨论着二皇子以后的王府,那一边昭阳宫里,刚刚复位的吴贵妃就没有这样的好心情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失落
昭阳宫里。
玉簟领着捧着衣裳的宫女悄声走进来,抬眼看了一眼吴贵妃,然后轻声道:“娘娘,尚功局送了贵妃的服饰过来,让您试穿一下,若是不合适再改。”
吴贵妃脸上并不见喜色,没好气的道:“有什么好试的,衣服年年都做,难道尚功局还没有本宫的尺寸吗?”
捧着衣裳的宫女有些不知所措,求助的看向玉簟。
玉簟向她们使了使眼色,然后几个宫女将衣裳放了下来,屈了屈膝,又出去了。
她们走后,玉簟轻声劝吴氏道:“娘娘,奴婢知道您心里愤怒,但您复位贵妃,面上还是要表现得高兴一些。您这样子,若是让皇上知道了,只怕会以为这银子国公府献得不甘不愿,对二皇子对您对国公府都心生不悦。”
吴贵妃仍是抑制不了心里的怒气,手用力的锤了一下桌子,气道:“这太子和皇后还有林家都欺人太甚!”
说着又瘫坐在椅子上,捂住胸口,胸口像是堵着一口气。
吴家献出来的那些银子,吴贵妃也心疼得很。
吴贵妃又气得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道:“不行,吴家不能白白献出这些银子,二皇子总要得到一些好处。皇上在哪里,本宫要找皇上。”说着就准备往外走。
玉簟吓了一跳,以为她要皇上理论,连忙拦住她,唤了一声:“娘娘,您三思,国公府刚献了银,皇上对国公府正满意,您此时千万别……”
吴贵妃冷看了她一眼,道:“你以为本宫要干什么,找皇上闹吗?”
不,这么多年,她早已经明白了,找皇上闹根本是没有用的,皇上就喜欢她们安安静静的,按照他的意思活着,不能有自己的私心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还要对他忠心不二。
吴贵妃又道:“本宫不过是要跟皇上商量一下二皇子的婚事而已。不过你倒是提醒本宫了,如今皇上大概是在长坤宫,本宫也不耐烦去看皇后的脸色,你去将皇上请过来吧。”
玉簟松了一口气,但接着又为难起来,刚想说什么,吴贵妃则又先开口道:“你放心,宣国公府刚献出了这么大一笔银子,皇上不会不给本宫面子,你去请一定能将他请过来。”
玉簟想了一下,觉得贵妃说的也有道理,对贵妃屈了屈膝,然后道了一声是。
玉簟来长坤宫的时候,皇帝和林嫤正一起逗着牙牙学语的珺公主。
珺公主坐在皇帝的膝盖上,终于完整的将“父皇”和“母后”两个词含糊的叫了出来。
听到吴贵妃来请皇帝过去昭阳宫,皇帝抬眼看了一眼林嫤,微蹙了蹙眉,正犹豫着怎么开口。
林嫤是知道皇帝必定是要去昭阳宫的,笑着从他膝盖上将珺公主抱了过来,笑着道:“皇上去吧,吴氏刚刚复位贵妃,皇上理应去看一看她。”
皇帝拉了拉她的手,为她的体谅有些欣慰。
林嫤抱着珺公主送皇帝出去,瑞公主见到,扔下学团和雪球,也跑着过来,问道:“父皇,您去哪儿?”又拉着他的袖子道:“您带我去。”
皇帝道摸了摸她的脑袋,道:“你留在长坤宫好好陪母后,父皇有事,你乖一点。”
瑞公主已经有些懂事,明白了长坤宫和昭阳宫之间隐隐的敌对,刚刚也听到了父皇是打算去昭阳宫的,此时便有些不高兴的嘟起嘴巴,但她还是听话的没有再说什么。
皇帝笑着用手指点了点她嘟起的嘴巴,道:“这里都快可以挂油瓶了!”
瑞公主有些耍赖的拉了拉他的袖子。
林嫤将瑞公主拉到了自己身边,笑着对皇帝道:“皇上快去吧。”说着又含羞带媚的加了一句:“臣妾晚上等皇上回来!”
皇帝对她笑了笑。
林嫤又对瑞公主道:“瑞儿跟父皇说再见。”又举了举自己手里的珺公主的手挥了挥,道:“珺儿也跟父皇说再见。”
珺公主听懂了,但她还说不出再见两个字,只含糊不清的喊了一声:“父皇。”
皇帝又摸了摸珺公主的脑袋,对林嫤道:“外面冷,带着瑞儿和珺儿进殿里去吧,别冻着。”
等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对林嫤挥了挥手,意思是让她进屋去。
林嫤含笑目送了他离开,直到他出了长坤宫的宫门,才带着瑞公主和珺公主进了殿内。
珺公主从林嫤的怀里下来,牵着瑞公主的手,踉踉跄跄的跟着她去找学团和雪球玩去了。
林嫤坐在榻上,看着蹲在地上的瑞公主和珺公主,却有一阵的茫然和失落。
皇帝走的时候,她虽然留了那一句等他回来的话,但她并不确定皇帝今晚还会不会回来。
吴贵妃是一定会留下她的,而这个时候皇帝也多少会给吴氏几分面子的。
林嫤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点点的委屈和酸涩,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林嫤连忙将这种情绪压下去压下去再压下去。
穆清见了,心里叹了一口气。
她也并不安慰林嫤,倒了一杯茶递给她,然后转移她的注意力,笑着道:“娘娘可知道,宣国公那日早朝回去之后就病了。”
这个林嫤还真没有听说过,果然马上被吸引了注意力,“哦”一声,道:“并不曾听宣国公报病或请太医。”
穆清笑着道:“这种时候,宣国公就是病了也只能忍着,若不然别人要以为他献那些银子是献得不甘心。”
虽然的确不甘心。
所以这些天宣国公虽然病着,但并没有报病缺席早朝或是进宫请太医,面对别人称赞他无私忠心的话,他既不能生气也不能抱怨,还只能笑容满面的受着。
不过宣国公毕竟上了年纪,吴家不敢掉以轻心,找了外面的大夫来给他开方子,若不是如此,也不会让她知晓宣国公病了。
穆清又道:“娘娘,您要不要给宣国公赏赐些药材?”
这就是问她要不要再气一气宣国公府的意思了。
林嫤道:“算了,还是不要太过了,我们这次毕竟让宣国公府出了这么一口血。”
穆清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另又说起道:“六少夫人前几日受了点寒,因怀着身孕不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