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瑞公主带着晟郎娉娘又已经围在了沅小郡主的小床边,对着沅小郡主评头论足了。
瑞公主跟晟郎道:“她长得很漂亮,但没有珺公主漂亮,你说是不是?”
晟郎眉眼含笑的道:“瑞儿最漂亮!”
瑞公主被哄得呵呵的笑了起来,道:“晟哥哥也最好看。”
太子看着他们两小无猜的样子,突然有些想起自己小时候,然后私自笑了一下,失落而怀念起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心态转变(收藏2200的加更)
瑞公主又指着沅小郡主道:“你看,她也跟珺公主一样,老是吐口水。”
娉娘接口:“她一定是饿了,让奶娘给她喂奶。”
太子笑了起来,道:“她不是饿了,她是现在还太小了,不能动也不会走,所以只能吐口水玩。”
娉娘点了点头,恍然道:“哦。”
太子又转头笑问瑞公主道:“瑞儿喜不喜欢沅小郡主?”
瑞公主道:“喜欢。”
太子又道:“那以后瑞儿常来陪沅小郡主玩好不好?”
瑞公主歪着脑袋想了一下,道:“那她要会走路才行。”
太子笑了起来,道:“好,等她会走路了,瑞儿一起和她玩。”说着刮了刮她的鼻子。
宫女断了糕点走了进来,崔氏笑着对太子道:“殿下,您带瑞儿和晟郎娉娘过来用些点心吧?”
说着又笑着问瑞公主道:“瑞儿,要不要吃点心,嫂嫂这里有好吃的点心。”
瑞公主最近的胃口增大,恰好又快到饭点正是肚子空空的时候,于是点了点头,问道:“有酸梅糕吗?”
太子妃笑道:“有。”
瑞公主拉了晟郎和娉娘过来,先给晟郎选了一块白糖糕,再给娉娘选了一块枣泥糕,然后自己拿了一块酸梅糕。
晟郎咬了一口白糖糕,然后将糕点递到瑞公主嘴里,道:“你吃一口我的。”
瑞公主咬了一口,也将自己的糕点递到了晟郎的嘴边。
太子妃看着两个连吃块糕点都要分着吃的小人儿,小小的个子,但却跟观音座前的金童玉女似的,看着不由也有些喜欢的笑了起来。
太子妃道:“瑞儿和晟郎的感情真是好。”
太子“嗯”了一声。
太子妃想要和太子说话,便找着话题道:“听说母后有意以后让瑞儿下降到越国公府窦家。”
太子道:“母后和越国公世子夫人自小姐妹情深,瑞儿没出生时,两人便约定过儿女亲家。”
太子妃想到逝去的越国公夫人,有些感慨道:“可怜越国公世子夫人,年纪这样轻就去了。”说着对晟郎和娉娘也升起了几分怜意。
太子想到嫄娘的死,心里多少有些愧疚,并不想多提,便又另外说起道:“你过几日就要出月子了,珺儿满月的时候并没有大办,只请了武国公府的人和一些宗亲,我看沅儿的满月也简单办吧,照珺儿的例,请了你母亲和嫂子,并一些宗亲来,在延庆宫开个小宴就成了。”
太子妃笑着道:“应该的,沅儿总不能越过珺儿这个姑姑去。”
太子点了点头,又道:“等出了月子,我抱她去给父皇看一眼。”
太子妃道:“是该让父皇看看,沅儿还要谢谢祖父的赐名呢。”
太子妃并不敢让瑞公主吃太多的点心,看着她吃了两块就让人将点心端下去了。
瑞公主吃完点心之后就闹着要回去了,太子让人送了她们回长坤宫。
瑞公主回来的时候,皇帝也已经在长坤宫了。
瑞公主跑过来,笑着喊了一声:“父皇。”
皇帝笑着将她抱了起来,道:“把你的晟哥哥接了来,就愿意喊父皇了?前两日还说不要跟父皇说话。”
瑞公主不要意思的笑了起来,脸埋在皇帝怀里蹭了蹭。
皇帝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子,然后又与林嫤说起道:“今年的腊八节和新年简单点办吧,你刚生产完,不可操劳。”
林嫤没有不同意的,笑着道:“也好,外头不是雪灾吗,正好可以省下点银子来赈灾。”
皇帝又看着乖乖站在一边的晟郎和娉娘,有些怜惜他们,招了招手将他们也叫到了身边来。
皇帝又问起道:“两个孩子已经出孝了吧?”
林嫤点了点头,道:“九月里就出了孝。”
一眨眼,嫄娘去世都快三年了。
皇帝道:“越国公府是什么打算,窦遇不能一直不续娶。”
夫为亡妻守孝,原本只需守一年,但窦遇却坚持给嫄娘守了三年,一孝年是九个月,实际也就是二十七个月。
但窦遇毕竟还年轻,更何况又是世子,身边也需要一个帮他当家理事、在外应酬交际行走的夫人,所以窦遇必然是会续娶的。
何况窦遇若不娶,对晟郎和娉娘也不好。
晟郎还好,毕竟是男子。但是娉娘,世家之中自有“七出三不去五不娶”的说法,这“五不娶”里就有一条“丧妇长子不娶”,既丧母的长女不娶。窦遇若不续娶,对娉娘以后的婚嫁也会不利。
林嫤道:“就算要议亲,也要过了年再说。”
林嫤现在也并不知道越国公府是什么意思,是否已经相看好了人家,若窦遇续娶,晟郎和娉娘怎么办?是继续跟着越国公夫人,还是放到新夫人身边养。
希望窦遇将来续娶的新夫人,是个厚道善良的吧。
皇帝看着她,叹道:“看看,只要一提起嫄娘,你就要伤心。”
林嫤不满的瞪了他一眼,不伤心难道她还要高兴吗?
沅郡主满月之后,太子抱着她来给皇帝看了一眼。
毕竟是皇帝的第一个孙子辈,皇帝还是很喜欢的,逗弄了几下,然后赏了一个长命锁。
那长命锁是跟给珺公主的长命锁一起打的,一模一样的两个,只是珺公主的标记了一个“珺”字,沅郡主的标记了一个“沅”字。
而太子妃也来了长坤宫拜见了林嫤。
太子妃的起色比原来好了许多,看着与太子的关系也转圜了过来。
太子妃顺势提起了停了东宫嫔妾的汤药的事。
皇帝昨晚也重提了这件事。
林嫤有些叹气,拍了拍太子妃的手,道:“不管谁先生出儿子,总归你生的才是嫡子。”
太子妃道:“是,儿臣明白,以前是儿臣糊涂了。其实不管是儿臣生的孩子也好,嫔妾生的孩子也好,都是殿下的孩子,便也都是儿臣的孩子。”
林嫤倒是有些意外太子妃能说出这一番话来。
但不管她是真心的也好,场面话也要,她能这样说出来,至少说明她的心态已经转变了。
这样也好。(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坏母后
腊八节过后,转眼便是过年。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没有什么不同,同样都是祭祀、拜谒太庙,大臣和内外命妇进宫领宴。
等过了正月十五开了衙,大臣重新上朝之后,皇帝正式提起了沿海开埠之事。
勤政殿里,赵凛一边与皇帝对弈一边与皇帝道:“……这件事朝堂上只怕至少要吵上大半年,朝中大臣们必然有反对也有支持的。内阁的六位阁老里面,李阁老和杜阁老是支持开埠的,杜阁老和甘阁老是反对开埠的,王首辅和陈阁老还没有表达立场。朝中其余大臣大多都还在观望皇上的态度,皇上大可以先让他们吵上一段时日,等到反对派和支持派渐渐明朗之时再做打算。”
如今的赵凛已经是正六品的翰林侍讲,无论是在太子跟前还是在皇帝跟前,都能说上一二句话。
皇帝捏着棋子放入棋盘里,一边凝神沉思。皇帝的棋艺很好,但赵凛的棋艺也不差,棋盘上两人势均力敌之势。
赵凛说的,正也是皇帝心中所想。但是开埠之事,皇帝还是希望可急便不要缓。
赵凛继续道:“开埠之事想要成功,皇上尤其需要争取的是王首辅的态度,若是王首辅能够表态站在皇上一边,开埠之事便成功了一半。”
王首辅出身沂州王家,也就是旧时所称的琅琊王氏,是上百千年的老牌世家。
其名望虽然在近几朝渐渐衰落,但仍不可小觑琅琊王氏的势力。其在士林中的名望,仍可以说一呼百应。而王首辅又是内阁首辅,在内阁中地位超然。
“至于陈阁老,他已到花甲之年,大约只想平安致仕,并不会参与的开埠的争议之中。朝中争吵日趋激烈时,陈阁老大约会提前提出致仕,皇上到时不如准了他的乞骸,然后放一个自己的人在内阁,那时内阁的两派之争便有了上风下风之分。”
皇帝道:“沂州近海,王氏旧年也曾受过倭寇的骚扰,王首辅之父早年便是死于倭寇之手,要争取王首辅的支持,恐怕不容易。”
赵凛笑着道:“王首辅至今不是还未表态吗?便仍还有可争取之机,何况王首辅是聪明人,皇上更是聪明人。”
皇帝最后放入一颗棋子,赵凛看了一眼棋盘,最后笑着道:“臣认输了!”
皇帝的棋势锋利,步步相逼,而赵凛更多的是只防不攻,所以赵凛的棋倒失了一些士气。
如今的棋盘之上,皇帝的棋子已经对他形成了围攻之势,不出七步,赵凛必输无疑。
皇帝道:“赵卿今日下棋,过于保守了些。”
赵凛笑道:“臣过于看中已占据的势力,反而步步溃败。皇上棋艺精湛,臣心服口服。”
说着赵凛又从矮榻上起来,撩起袍子跪到地上,对皇帝道:“皇上,臣还有一事相求,臣想要离开翰林院,到地方外任历练,还请皇上恩准。”
皇帝看着他不由笑了起来,道:“赵卿,朕看你也是只狐狸。”
赵凛这时提出外任,分明是想要躲过朝中争议开埠的这趟浑水。
不过赵凛现在朝中根基浅薄,浪头涌上来,先淹死没有根基的人,他会这样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足为奇。
赵凛是有才之人,皇帝也想要保全他,于是问道:“赵卿是看中那个地方外任?”
赵凛道:“请皇上替臣做主。”
皇帝道:“既如此,那朕就替赵卿想个地方吧。”说着倒还真的像是思索了起来,过了一会,道:“就泉州吧,赵卿觉得如何?”
赵凛无奈的苦笑起来,泉州地处沿海,正是通埠的海口之一。若外任泉州,他一样躲不开这趟浑水。
但泉州毕竟是地方,争斗不如朝中来得激烈,他倒也有信心上任,便磕头道:“谢主隆恩!”
皇帝道:“三月你就走马上任吧,泉州同知乞骸还乡,你正好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又问道:“你是打算一人上任,还是带上夫人和孩子?”
赵凛道:“臣会携夫人一同前往,几个孩子年幼,会留给家母照顾。”
皇帝道:“走之前,让你夫人带上孩子进宫来拜见一下皇后,皇后大概会想见这个姐姐一面。”
赵凛道是。
皇帝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又问道:“赵卿如今有几个孩子?”
赵凛道:“三个,两儿一女,长女长子是林氏所出,次子是妾室所出。”
皇帝又点了点头,不再问什么。
赵凛与皇帝说完话,然后便告辞离开了勤政殿。
皇帝继续在勤政殿里凝眉沉思了一下,看了看天色,然后摆驾回了长坤宫。
长坤宫里,皇帝走进来的时候,瑞公主正贴着墙根被林嫤罚站,眼睛晶莹莹的饱含着眼泪,脸上却是委屈又倔强的表情,恶狠狠的瞪着林嫤。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