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后守则-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也对林嫤道:“让她跟着朕呆一块儿吧。”
    林嫤见此,便也点了点头,然后自己出去带着宫人准备午膳。
    林英则是抬眼悄悄看了一眼皇帝和林嫤,他们之间的相处,倒有一些普通夫妻相处的样子。
    庄氏写信来,说元元在宫里跟皇帝的感情很好,让他用不着担心,他还觉得庄氏是为了安抚他的心,如今看着才知道,两人的感情确实是不差的。
    林英这时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其实让元元进宫嫁给皇帝,他心里是很愧疚的。
    直到此时看她在宫里过得好,他心里的愧疚才算是消除了一些,然后继续跟皇帝说起道:“……如今西北虽常有胡人来犯境,但大的战事没有,西北尚算得上平静。”
    皇帝又问起道:“以现在西北的兵力,你觉得主动出兵讨伐匈奴、鲜卑等部族,你觉得有几成的胜算?”
    林英看着皇帝道:“不足五成。”
    皇帝微吃惊,他认为不该是这么低的把握和胜算,与林英道:“林卿是否过于谦虚?”
    林英看着皇帝,道:“臣知道皇上的抱负远大,但是进行大战并不是有强兵壮马就可以的,还需要朝廷的财力物力等够支持。”
    现在的突厥、鲜卑等胡人部族并不肯臣服于大梁,且时常扰境,杀掠边境的百姓,令朝廷烦不胜烦。现在虽然有林家坐镇西北,胡人犯境有所收敛,但每到冬天遇到寒冬,水草不足的时候,还是会有胡人涉险南下扰境。
    皇帝心中有个抱负,想要将胡人部族彻底打服,开疆扩土,扩大大梁的版图,令四海臣服,四方来朝。
    林英继续道:“皇上登基十余年,实行休养生息之策,恢复经济,也确实取得了成效。按理说,休养生息这么多年,国库应该充盈。但皇上兴修水利,疏通京杭运河,这些工程耗费了太多的银钱,户部进一块银子皇上便花一块银子,国库至今犹空,根本撑不起一场大的战事。现在急于征战,反而会拖垮朝廷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经济。”
    皇帝也知道,自己是有些太急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君臣相谈(下)
    
    林英再劝皇帝道:“皇上既然这么多年都等了,何不再多等几年。”等到国库充盈,等到朝廷的财力物力足以支撑一场战事的时候。
    皇帝凝思了一会,又问道:“以林卿心中所设,这场战事还需要等多久?”
    林英道:“至少还需十年。”
    皇帝“哦”了一声,饶有兴致的问道:“林英以何得出?”
    林英道:“若是臣猜想得不错的话,皇上还想进行开埠通商,允许商贾进行海外贸易。”
    开埠虽然会引来倭寇海匪上岸杀掠,但商贾驾驶宝船装载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向海外进行贸易,的确能带回大量的财物。
    这是一条发财的路子,所以南边现在有许多商贾垂涎海外贸易巨额的利润,不顾朝廷禁令而涉险私下驾驶宝船出海,这其中就有庄老夫人的娘家庄家。
    开埠允许商贾出海,并将海外贸易合法化,商贾赚了银子便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额的税收,皇帝应该也垂涎这条发财的路子很久了。
    何况有崔家坐镇东南沿海抗击倭寇,也令皇帝更加放心进行开通商埠。
    林英继续道:“皇上若能再修建一条直道,直接连通江南和西北,在战时将江南丰富的物资通过这条直道快速的运往西北,以支撑这场大战,那么将会更加万无一失。那么,臣再跟皇上粗劣计算了一下,无论是开通商埠也好,还是修建直道也好,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才能成。再通过五年的时间朝廷进行财富的积累,那时出兵讨伐关外胡族,便是才正好。”
    修建一条连通江南到西北的直道,其实皇帝一直也有这样的打算。
    江南富裕,西北贫瘠,但一直以来更受外族侵扰的却是西北,每到战事,军饷武备等都需要从江南调用。而从江南到西北,至今都没有一条直连的官道,往往需要辗转几个地方换道才能到达,极其耗时。
    倘若能有一条直道,至少可以缩短一半的路程。
    何况这样的直道,也有利于加强江南与西北的贸易来往,互通有无。
    皇帝苦思了一会,最后看着他,脸上郑重,又问道:“林卿,朕给你十年的时间,让你替朕教导出一位如你一般骁勇善战的将才,你能做到吗?”
    林英知道皇帝在担忧什么,良将难求,再等十至十五年,那时他便年近六十了,烈士已暮年,他是否还能领兵打仗还未可知。那么这时,若真要征战胡人,便需要一位新的将才。
    林英站起啦,跪在地上,对皇帝道:“臣必不会辜负皇上所托。”说着还顺带半开玩笑的道:“而这十年,臣也必会替皇上将大梁的兵马养得兵强马壮。”
    皇帝笑了起来,亲手虚扶了他起来,道:“朕相信爱卿,必不会令朕失望。”
    君臣两人相视,眼中俱带着坚毅和信任。
    帘幔之外,林嫤站在那里,听着皇帝与林英终于谈完政事了,这才抬脚埋了进来,笑着道:“皇上和父亲倒是将臣妾的长坤宫当成朝堂了,臣妾这里可不谈国事,只准谈家事。”说着又道:“该用午膳了,皇上和父亲再谈下去,饭菜都该冷了。”
    说着又伸了伸手,对坐在皇帝怀里的瑞公主道:“来,瑞公主到母后这边来,母后牵你过去。”
    瑞公主抓着皇帝的袖子,摇着脑袋道:“我要跟父皇一块儿。”
    皇帝含笑摸了摸瑞公主的脑袋,然后站起来,对林英道:“林卿与朕和元元一道用膳吧,刚才朕与你是君臣,政事论完,现在你与朕便是自家人。”
    林英可不会真将皇帝的话当真,真以自家人相论,那皇帝就该叫他一声“岳父”,可不是“林卿”。
    不过林英还是笑着恭敬道:“是。”
    等上了膳桌,君臣两人又是一阵把酒言欢相谈甚欢。
    林嫤本想将瑞公主抱到自己怀里来,但瑞公主不肯,只好作罢。
    而林英这时才终于明白,为何外头谈论皇帝将三公主宠上了天。只要是三公主想要的,皇帝没有不答应的。
    三公主想要赖在皇帝怀里,皇帝便也由着她。瑞公主想吃什么,用手指一指,声音奶稚的道一声“父皇,我要吃那个”,然后皇帝便亲自夹给她,没有任何的一丝不耐烦。
    林英看着,脸上不由也绽放出了微微的笑意。
    瑞公主看到林英和皇帝喝酒,十分好奇,于是盯着皇帝的酒杯道:“父皇,给我也喝。”
    皇帝低头笑看着她,道:“你也想喝啊?”
    瑞公主用力的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皇帝拿起筷子,往酒杯了沾了点酒,然后对瑞公主道:“张嘴。”
    瑞公主“啊”了一声,将舌头伸了出来,皇帝将沾过酒筷子在她舌头上碰了碰。
    皇帝和林英喝的都是烈酒,筷子一碰到瑞公主的舌头,瑞公主立刻脸颊眼睛眉毛都皱了起来,然后吐着舌头道:“好辣呀,好辣呀!”
    皇帝看着她可爱的模样,不由哈哈笑了起来。
    林嫤瞪了皇帝一眼,不由责怪道:“皇上真是的,瑞儿才多大点,怎么能真让她喝酒。”
    说着夹了点菜喂到了瑞公主的嘴里,道:“快吃点菜,去去嘴里的辣味。”
    瑞公主吃了几口菜,将嘴巴里的辣味压下去之后,又仰着头来看着皇帝,道:“再给我一点。”
    皇帝低头问她道:“不怕辣?”
    瑞公主道:“不怕。”
    林嫤道:“不行,不许再沾酒。”
    皇帝笑着对瑞公主耸了耸肩,道:“怎么办,你母后不许你喝。”
    瑞公主将皇帝拉了下来,凑到皇帝的耳边,悄悄的道:“父皇,你等母后走了,悄悄给我喝。”
    皇帝笑着弹了一下她的鼻子,道:“小机灵鬼。”
    用过了膳之后,林英自然便告辞了。
    倒是瑞公主,大概是沾了那一点酒,没多久之后脸颊就嫣红嫣红起来,吓得连忙去请了太医来,一边又责怪皇帝。
    皇帝见瑞公主并没有其他的不适,倒是并没有多担心,反而笑着跟林嫤道:“朕看瑞儿这点是像你,沾酒就脸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教女
    
    林英刚回到武国公府,下人便告知林婼和赵凛来了。
    林英回京,林婼和赵凛作为女儿女婿,自然要回来拜见。
    林英点了点头,去了李氏的院子。
    李氏的福宁堂很热闹,郑氏袁氏林婥林婠等人围在李氏的身边,正在逗弄林婼的女儿栗娘和她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文郎。
    林婥和林婠正拿着糕点哄栗娘,栗娘是在赵夫人身边长大的,小小年纪被教养得落落大方且很有礼貌,林婥和林婠拿糕点逗她,她便会奶声奶气的道一句:“谢谢姨母。”,然后再拿着糕点一块一块的分给林婥和林婠,道:“姨母也吃。”,将林婥和林婠稀罕得不行。
    而李氏拿抱着文郎,低着头笑吟吟的逗着他,偶尔笑容满面的抬起头来与旁边的郑氏袁氏说几句什么。
    林婼则被齐氏和庄氏拉在了另外一边,传授她该怎么对待赵凛的妾室平姨娘。
    林婼生下文郎之后,平姨娘后脚跟就怀上了孩子,前几天刚被诊出有了身孕。
    平姨娘这个妾室,是当初林婼自己作出来的,平姨娘又是良妾,赵凛要给她孩子,林家真不能说什么。
    齐氏对林婼道:“……你是主母,平姨娘是妾,她若犯了错,你只要站住一个理字,该打的打,该罚的罚。但倘若她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看在姑爷的面子上,你便也该对她客客气气的。若是因为她而伤了你和姑爷好不容易相处起来的情分,便不值当。”
    林婼微垂着头,脸上有一些愁苦。
    平姨娘怀孕,她自然是担心的。平姨娘这一胎若是个儿子,跟文郎年纪隔得太近,她怕这个庶子会与文郎争东西,更怕赵凛会偏心这个庶子。更担心的,还怕这个庶子以后比文郎还出息,然后将文郎压在了下面。
    庄氏看出了她的心思,带了点警告,对她道:“我们这样的人家,不得做阴私之事,平姨娘怀孕,哪怕你心里再不舒服,也不能私下里动什么手脚。平姨娘的孩子生下来后,不管是男是女,好好教导。我不是说让你对他和对栗娘文郎一样,但你至少要尽到嫡母的本职。他以后就算出息了,叫的也是你‘母亲’,要请封诰命,也只能请封你,而不会是平姨娘。”
    林婼抬起头来,看着庄氏。
    庄氏这才想起来,其实自己这个嫡母以前对林承刚林婼也是没有尽到嫡母之职的,脸上有了些尴尬和不自在,然后又接着道:“当然,我这个嫡母也做得不尽职,我跟你道个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本没有资格教导你什么。但是再怎么说,你们兄妹自小到大我也不曾害过你们,不曾缺你们的衣食住行。当年你们的姨娘对不起我,生你们的时候是外室而不是经我同意正经所纳的姨娘,但就算这样,我也没有逼着你们姨娘不许生下你们。
    其实这几年我也有些后悔,当年你们母亲做下的事与你们有什么关系,我何必迁怒于你们。倘若当初我花一点心思教导好你,你后面也不会跟赵姑爷闹成这样,大概也就不会有平姨娘进门。”
    林婼听着垂下头来,微微红了眼,她以前一直是怨恨庄氏不管她不重视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