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公公笑着恭敬道:“是。”
说着低下头去,脸上却露出了几分愁容。
太子这些日子并不是在认真耕读,而是不吃不喝的躲在屋子里,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几次都听到东宫传来他杖杀下人的消息,若不是东宫的篱笆扎得还算稳,只怕太子脾气暴戾的消息早已通过昭阳宫的那一位的手传到外朝和皇上的耳朵里来了。
皇帝或许关心太子,但却并不一定有他们这些奴才知道太子的心思。
太子是从宫里传出皇帝要立林四小姐为后的消息后开始性情变化的。
但有些事,就像太子的小心思一样,永远都只能掐死在摇篮里,不可让别人知晓。他盼望着东宫的那位小主子能够早日明白,皇上是他的父亲,但同时也是天子。
第二十二章 害怕
林嫤从祠堂里出来之后,直接去了李氏的福宁堂。
李氏坐在榻上正跟福麽麽说话:“……让人好好的看着她,一百遍家训,一遍都不能少,也该让她好好记着,她身上姓的是林,身上穿的一针一线,吃的一米一饭,皆是林家给她的。另外,将她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全部拉出来打十大板,再罚三天不许吃饭,主子行差踏错当奴才的却不进行规劝,一概有错……”
林嫤心猜李氏那些话大概是对林苎的处置。
林家的家训足有万字,一百遍便是要抄一百万字,林苎这次怕是有得苦头吃了。至少在过年之前,她除了抄写,怕不会有时间再干其他的事情了。
李氏见到她进来,停止了与福麽麽的说话声,对她吩咐了声:“下去办吧。”然后便笑着招手将林嫤叫了过来。
福麽麽对李氏屈了屈膝,过来又对林嫤屈了屈膝,然后下去了。
林嫤走过去在李氏身边坐下。
李氏拉住她的手,问她道:“你二伯跟你说什么了?”
林嫤道:“提点了孙女几句,让孙女以后入了宫不许狂妄不许跋扈,让孙女随时记得,孙女在宫里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林家的生死存亡。同时又告诉孙女,孙女在宫里也不可太过示弱或委屈,该反击的时候要反击,让孙女记着身后还有整个林家为孙女撑腰。另外,二伯还跟我分析了一下现在朝中和后宫的情形。”
李氏笑着轻轻拍着她的手,然后问她道:“元元,你想不想嫁进宫里?”
林嫤将头靠到她的肩膀上,浅笑着道:“想。”
李氏叹道:“你这孩子啊,连撒谎都是在为我们着想,你以为这样说我们就不会心存愧疚了?元元呐,是祖母对不起你。”
林嫤道:“祖母千万别这样说,我知道您心里一定也舍不得我,但凡你们有别的选择,也一定不会让我进宫。”
李氏道:“是啊,你这样的懂事,是祖母的小心肝,若是祖母有别的办法,又怎么舍得将你往宫里填。我曾经甚至想过让苎娘进宫去,可是你也看到了,苎娘的品性不好,让她进宫,别说护佑太子殿下,只怕还会闯出大祸来带累林家。”以林苎的心性,若真的进宫,等生下儿子来,只怕第一个对付太子的就是她。
李氏继续道:“嫄娘比你年长,按理说进宫的事该她排在你前面。可你大伯母已经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嫄娘是她的命根子,是她唯一的念想,祖母不能让她连这唯一的念想都失去。林家走到这一步,不是继续往前便就是死,而我也不能不管宫里的太子,那是你姑姑唯一的骨血。而林家的命运也早已跟太子殿下的命运系在了一起,护住太子,便也就是护住了林家……”她说到最后,声音已经带了些哽咽。
林嫤连忙阻止她说下去道:“祖母,您不用再说了,孙女心里都明白。”
李氏握紧了她的手,含泪再次道:“元元,祖母对不起你啊。”
林嫤拿了帕子替她擦了擦泪,笑着道:“看祖母,进宫是孙女的心愿,做皇后啊,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孙女还要谢谢祖母成全了孙女的心愿呢。”
李氏还想说什么,但这时屋外丫鬟进来通报道:“太夫人,四小姐,清河王妃来了。”
话音刚落,林宦掀开帘子匆匆的走了进来,见到李氏,喊了一声:“母亲。”
李氏连忙擦了擦眼泪,然后恢复了正常的声音,问道:“你怎么来了?”
林宦一边走过来一边道:“家里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不回来。若不是我府里出了点事,我一大早都想过来了。”说着又问道:“如何,纳采顺利吗?”
李氏知道这个继女向来是轰轰烈烈的性子,性子又急,倒也不甚在意,点了点头表示一切顺利,接着又关心的问了一句:“你府里出了什么事?”
林宦撇了撇嘴,道:“还能有什么事,还不是那一边的事。那位的闺女突然出水痘,我这个当王妃的,总要替她请医问药,省得她们又说我这个当嫡母的不拿庶女当回事。”
林宦说着已经走到了跟前,林嫤站起来,给她行了一下礼。
林宦看着她,叹了一口气,然后揽住她,温和的道:“不要怕,姑姑会帮你的。”
林嫤听着心下感动,这样的话,比起别人一千句一万句的恭贺更让林嫤心里踏实。
谁都不知道,她其实心里很害怕,她怕当不好这个皇后,她怕担负不了家族的重托,她怕伴君如伴虎,她怕没有了自由……她怕的这样多,最怕的还是与父母亲人分别,从此只能君臣相对。
林嫤郑重的道:“谢谢你,姑姑。”
林宦道:“谢什么,姑姑也是姓林的。”
林嫤知道林宦有话要与李氏说,自己主动先告辞出来了。
她从福宁堂出来后,在院子里站了一会,然后去了花园找林婠。
林婠拿了一个风筝有些恹恹的坐在石阶上,一只手还托着下巴,看着远处的林婥将风筝放得高高的。
林嫤走过去在她身边坐下,问她道:“怎么不高兴?”
林婠转过头来看着她,看了好一会之后,才问道:“姐姐,你是要嫁给皇上姑父,以后都住在宫里吗?”
林嫤“嗯哼”了一声,避重就轻的道:“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你以后长大了也一样。”
林婠又问道:“那你以后住在宫里,我是不是不能经常再看到你了?那我想你了怎么办?”
林嫤道:“谁说的,以后想姐姐了,姐姐就回来看你,或者把你接到我那里去。”
林婠嘟着嘴道:“骗人,别以为我是小孩子就觉得我好骗,我听五姐姐都说了,你进了宫以后根本不能随便出宫,我也不能随便进宫……你就不能不去宫里么,你嫁在一个近一点的地方,我好经常去看你。”
林婠不由笑了起来,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第二十三章 歉疚
武国公府大房的院子里。
林嫄正坐在榻上绣自己的嫁衣,她与自己表哥窦遇的婚期定在明年二月,嫁妆虽然不用她绣,但自己的嫁衣总要自己绣几针的。
但她今日却有些心神不宁,绣几针便放下嫁衣,轻轻的叹一口气。
窦氏正坐在另一边算账,见她这样长吁短叹的,微微抬了一眼看向她,问她道:“怎么了,唉声叹气的?”
林嫄摇了摇头,道了声:“没什么。”然后拿起嫁衣继续绣。
窦氏也并不打算寻根问底,继续低头算账。
林嫄绣了几针,又突然放下针线,然后抬头问窦氏道:“娘,元元真的要嫁给皇上吗?”
窦氏放下手里的账本,端起桌边的茶碗喝了一口,然后才道:“这纳采礼都已经下了,这宫里的仪式难道还有假的。”
林嫄有些愤愤的道:“其实不一定就一定要元元进宫,林家还有这么多的姑娘,就是嫡支没有,本家里面还有这么多,为何一定要让元元去。元元这么好的女孩,不应该将大好的年华牺牲在宫里。”
窦氏道:“你不该有这样的想法,享受权势富贵的时候,我们嫡支的人去占大头,等到要出力出人要牺牲女儿的时候,却让旁支的去,哪有这样的道理。更何况,旁支的姑娘身份也不够,皇后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林嫄也知道自己的话有些不妥,垂下眼,过了好一会,才又道:“娘,我就是有些觉得对不起元元。我比元元大,又是长房长女,按理其实应该我进宫的,可是现在……我总觉得,好像元元是代我去承担家族的命运。”
窦氏蹙起了眉头,声音冷了几分,道:“我不许你这样想,你若是这样想,那就是在伤我的心。”
林嫄有几分后悔,愧疚的唤了一声“娘”,正想说几句道歉的话,窦氏则在这时候接着道:“娘现在就只剩下你一个了,娘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看着你幸幸福福的嫁人生子,你要是嫁进宫去,还不如拿刀杀了我。”
林嫄有些焦急的道:“娘,你别伤心,我不是那个意思。”
窦氏叹了一口气,缓和了声音,然后温声道:“嫄娘,娘知道你和元元要好,你也别责怪娘自私,娘也知道身为林家人就要担负起林家的责任。当年你父亲带着你兄长出征,那时你兄长才十六岁……”
她说到这里,脸上陷入了痛苦的回忆,继续道:“我跟你父亲说,你兄长还太小了,让他过几年再去。可是你父亲说,他是林家的嫡长孙,是武国公府以后的继承人,怎么能罔顾身上的责任躲在别人的羽翼下,何况不管是他也好你二叔三叔也好,还是老国公也好,都是十三岁开始进入军中,你兄长已经不小了。我那时候再舍不得再担心害怕,但是也不能阻止他们去承担林家的责任。但是结果呢,你父亲和兄长一起战死沙场。大家都说他们死得其所死的光荣,可是我却希望他们没有生在林家门。”
窦氏将自己从痛苦的回忆里拔出来,接着道:“你父亲和兄长死后,你祖母问我要不要从二房或三房过继一个孩子,无论哪一个孩子过继过来,这个孩子以后就是世子,而我会成为太夫人,但我拒绝了。我知道林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可是这些孩子再好,那也不是我的孩子,我不可能像爱你的兄长那样去爱他们,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将他们从他们父母那里抢过来。我提出让二房来继承国公府,虽然我和你祖母从来不说,但我们之间早有默契,我以让出国公府为代价,换一个你以后无需承担林家责任的结果。我想,我已经无私的献出了我的丈夫和儿子,但我总可以无私一次保住我的女儿。”
“对不起,娘。”
窦氏摇了摇头,接着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心疼元元,你祖母难道不心疼吗?那是她嫡亲的孙女。你祖母为了保住她,甚至打过让苎娘进宫的主意,要不是苎娘太提不起,怕真的会将元元留下来。其实你祖母心里后悔着呢,后悔当初为了跟老国公爷怄气对苎娘不闻不问,让她在夏姨娘身边长歪了,若是当初将她好好教导,此时就该让苎娘代元元进宫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命运,这或许就是元元的命运,谁能保证进宫对元元来说就一定是祸而不是福呢,元元……她有母仪之像。”
林嫄低下头,不再说什么。
而在另一边,在二房的院子里。
齐氏服侍林勇脱下外衣,一边脱一边问道:“跟元元说清楚了?”
林勇点了点头,然后嘱咐齐氏道:“过不了几日,宫里怕会有麽麽下来教导元元宫规礼仪,你多注意点。这些日子多照顾元元一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