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后守则-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着林宦又转而说起道:“对了,母亲,我听王爷的意思,姑父怕要调回兵部来了,这事可是真的?”
    林宦所说的姑姑,是老武国公唯一的孪生同胞妹妹,嫁给了云贵总兵杨坪。在林家,她要被称作一声老姑太太。
    说起来,林家向来有孪生的传统,林老姑太太与老武国公是孪生,林嫤父亲一辈嫡支里头虽然没有孪生的,但西北的本家却也有两对,到了林嫤这一辈,林承刚和林婼也是孪生。
    林老姑太太当年嫁给杨坪的时候,杨坪还只是一介草衣。当时的老国公一眼相中杨坪,认为这个人胸有谋略,以后定会一飞冲天,于是将唯一的嫡女许给了他。听闻当时的林老姑太太嫌他出身不足,并不愿意嫁。
    结果杨坪心中憋着一口气将她娶了,等娶进门之后也是拼命的对她好。别人问他这是为何,杨坪却道:“她既嫌我,我非要对她好,好到让她愧疚,让她后悔当初嫌弃我去。”
    后来林老姑太太究竟有没有后悔不知道,但总之成亲之后,林老姑太太一连替他生下了五个孩子,几十年里,杨坪身边无一妾室通房,简直成了后来世家大族择婿最佳人选的代表。而杨坪也确实如当时老国公说的那样,一飞冲天,平步青云坐上了云南总兵的位置,一呆就是十几年。
    林嫤对这个姑婆认识不多,小时候只见过两次面,在林嫤的印象里,只记得是一个端庄稳重得有些严肃的长辈。
    林宦听着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皇上要调他回来?你说皇上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她有些担心是皇上对林家不放心了,杨坪调回兵部虽说会官升一级,但真正拥有实权拥有兵权的却是总兵。
    李氏摇了摇头,道:“是姑爷自己决定然后写了折子请求调回京中养老,他上折之前写过信回来问我们的意见,我跟你两个弟弟商量后,也觉得他这样决定好,一来姑爷的年纪也确实大了,不再适合领兵打仗,趁此机会调回京城养老也是好事,这二来,若是元元真的要……”说着看到林宦身边的林嫤,顿了下,又接下去道:“我们林家已经占了西北的兵权,又是外戚,加上太子殿下这个储君,已经是烈火烹油的情势了,再加一个手握西南兵权的姻亲,那还不是在火上烤。功高盖主,就是皇上现在心里没想什么,难保以后会不会生出不满,既是如此,姑爷这时候退下来给林家的情势降一降温,也是好的。我看姑爷怕是也想通了这一点,这才提出要调回京中来。”
    李氏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皇上对林家生了戒心想要削弱林家的力量就好。至于杨坪请折回京的事,林宦也觉得林家太过拔尖并非好事,就是皇上不说,当臣子的自己也要识相一点。
    林宦又问道:“那姑父和姑母并两个表弟这一大家的也都要回来了吧。”
    李氏道:“你衡表弟一家会留在云南,你姑母和你姑父并你行表弟一家则会在下个月回京。”
    林宦点了点头,又道:“正好,我也许多年没见姑母了,以后倒是有的是机会走动了……”
    两人将话谈到这里,正好庄氏进来询问李氏将午饭摆在哪里?
    李氏答了之后,大家便移步到西花厅用膳。
    
    第十七章 硬碰硬
    
    午膳过后,庄氏和齐氏张罗丫鬟收拾桌子,林宦则和李氏一起去了李氏的屋子。
    林宦五岁上的时候没了生母,八岁上迎来了李氏这个继母。李氏进门的时候,林宦早已记事和懂事,对李氏这个继母一开始也并不是那么欢迎的。两个人互相试探偶尔斗争一下这么多年也就这样过来了,后面越相处倒是感情越好,特别等到后面林宦自己嫁了人当了母亲,明白了当女人当母亲的难处,更是觉得当初对李氏的提防试探真是没必要,当初真是何苦来哉,渐渐的林宦倒真的将李氏当成了母亲来看待。
    等两人在榻上坐下之后,林宦给李氏奉了一杯茶,又替自己斟了一杯,然后才悄声对李氏道:“母亲,我听我家王爷说,皇上已经透露出意思,元元入主中宫的事怕是定下来了,家里也得做好准备。”
    李氏眼睛动了动,手摩挲着茶碗的边沿,眼睛微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李氏开口问道:“那皇上的意思,有没有说是先入宫为妃再立后,还是直接娉娶入宫?”
    虽都是入宫,但这两种入宫为后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好比普通人家续弦,正儿八百的三书六礼娶来的继室和小妾扶正是不能等同的,就算同为继室,小妾扶正的终归不如三书六礼娶来的名正言顺。
    林宦摇了摇头,道:“这倒没有说。”
    李氏小声的叹了口气,将手中的杯子放了下来。
    林宦又道:“母亲,家里可得小心了,王爷能知道的事,吴家可不可能不知道。吴贵妃这次当不成皇后,她和吴家只怕会有不少后招等着咱们家。”
    李氏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宣国公府是硬的,难道我们武国公府就是吃素的,他们真要硬撞过来,撞伤的还未必是谁。你两个弟弟也不是这么没本事的人。”
    林宦点了点头,接着又叹了口气,轻声道:“元元会进宫,我也真是没想到。元元这孩子我也喜欢,以前我还想着她和小五自小能玩到一块去,以后我帮小五娉了她,一来我是她亲姑姑,她进我家里的门来我定不会委屈了她,二来这王府和林家亲上加亲岂不是更好,就是阿柔听着这个主意,怕也会觉得好……但不都说这世上的事风云莫测么,谁能想到二妹会这么早的就去了,我们林家还要再送一个姑娘入宫。”
    听到英年早逝的女儿,李氏的脸上也是黯淡起来。
    林宦又接着道:“元元这个孩子是我们自小看着长大的,虽说她人聪明也懂事,但真让她入宫去,我还真有些不放心。她今年才十四岁,还这么小的年纪,谁能知道进了宫会发生什么……”
    李氏瞪了她一眼,道:“你是专门回来惹我生气的吧,没的又是提起你二妹,又提起元元,专来惹我伤心。”
    林宦连忙道:“母亲这是哪儿的话,我这不也就这一感慨吗。”
    李氏叹了口气,道:“元元这孩子,是我对不起她。”说着脸上露出几分心疼和愧疚的表情来。
    林宦见李氏如此,有些后悔提起这些不令人高兴的话题来,心里想了想,便拿了件高兴的事出来,笑着说道:“对了,母亲,皇上说要再给我们家一个郡王的爵位,王爷已经决定这个爵位以后给小五。”
    李氏听着高兴起来,直起身道:“哦,这是好事啊。”
    前朝时,宗亲爵位按皇帝之子除太子其余皆封亲王,亲王嫡长子立世子,其余诸子则封郡王;郡王除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余诸子则授镇国将军的方式进行分封,结果导致到了前朝末年王侯遍地,给朝廷财政造成严重负担。
    到了今朝太祖皇帝立国之后,改宗亲封爵制度,皇帝之子除太子,其余封亲王或郡王,亲王和郡王除嫡长子为世子,其余嫡子封镇国将军或辅国将军,庶子则无所封。
    清河王是当年追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又是宗亲,得亲王爵位。按理如今清河王府里,除林宦的长子以后能袭爵为下一代清河王外,萧丞只能得镇国将军的爵封,其余庶子则只能混个普通的宗室。
    李氏道:“小五以后能有个郡王的爵位,以后你也算不用担心了。”虽然镇国将军也算是个爵位,但待遇跟郡王比起来,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林宦也是松了一口气,笑着道:“是啊,小五被我给宠坏了,看着以后也未必是能有大出息的。以前我总担心着,我和他父王要是走了,他可怎么办。他大哥看着现在是会照顾他,但以后他也会有子女孙子,又哪能顾忌得这么多,到时候跟子女孙子比起来,小五怕就只能靠后。现在好了,有了郡王的爵位,小五再不济以后也能靠着封地的出息过活。”
    李氏点了点头,不过接着又奇道:“不过这皇上怎么会突然提出要给你们家一个爵位?”
    林宦摇了摇头,道:“不清楚,王爷倒是知道,但他不肯和我说。我用计套了王爷几句话,大概好像是以前皇上当皇子的时候,王爷和老王爷好似帮过皇上和贤妃娘娘。”
    说来这老皇帝对贤妃娘娘和今上的态度也是够奇怪的,活着的时候对贤妃娘娘并不见得多宠爱,对今上也不见父子情深,连贤妃娘娘能生下皇上大家都说是因为她运气够好才能生下的,可偏偏最后老皇帝死的时候,却是一道遗旨要贤妃死后葬在他身旁。
    那时候都传老皇帝下这道圣旨是怕他死后贤妃擅权,所以要暗示新皇让贤妃殉葬,但这怎么看都不像,先不说皇帝登基的时候早已是连儿子都有了的成年人,根本不是妇孺这么轻易可以摆弄的了的,就是贤妃的性子绵软亲和,看着也不像是会擅权专权的人。
    不过贤妃在新皇登基之后不足一年便也随着去了,这其中的真实原由怕也早已随着先人尘封地下,无人可得知。
    
    第十八章 天伦
    
    李氏又道:“怎么,你府里那位侧妃没闹起来?”
    林宦哼了一声,道:“闹又如何,再是牛头鬼神,也翻不出阎王爷的手掌心。再是喊得一声妃,那也是个侧的,生的儿子就只能是个庶子。”
    清河王府里的侧妃只有一位,姓吴,生了清河王府的二公子和青玉郡主萧玉,是宫里吴贵妃的族妹。“族妹”这个词,真是个意思十分广阔的词汇,这就表示这女的只要是个姓吴的,随便哪个旮旯地方挖出来的,只要需要,都能被称之为一声“族妹”。
    林宦当年将清河王府后院的篱笆扎得连条缝儿都没有,结果在吴家里头被雁啄了眼睛,让吴家不知从哪里扒拉出一位绝色的族妹出来,送进了清河王府。哼,说是族妹,里头只怕连五服都算不进去。
    林宦继续不屑道:“那女人倒也好笑,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消息,闹到了王爷那里,你猜她是怎么说的?”她学着吴侧妃的声音和语调,尖着声音道:“大公子已经是世子,以后要承袭王爷的爵位,五公子以后也是个镇国将军,只有小二什么都没有,王爷不能这么偏心,这个郡王无论如何也该是小二的。”
    林宦轻蔑的哼了一声,道:“她要是真的懂本分又替小二着想,就该跟王爷说让小五袭了郡王爵,让王爷替她从中操持将镇国将军的爵位给了小二,结果却肖想郡王的爵位,说到底她不过是想让她儿子压我的小五一头。我想过了,皇上虽说了要再给我们王府一个郡王位,但也没说要将镇国将军的爵位收回去,我倒是可以从中操持一下,以后让小三袭了。虽说只有嫡子才能袭爵位,但记名的嫡子也是嫡子,我以后就将小三记到我的名下来,本来他也是我身边长大的,说起来也顺理成章。”
    当年萧池的生母身死,她那时已有萧充这个长子,原本用不着再去养一个侍妾生的庶子。但她还是将他抱到身边养大了,她就是要让吴侧妃看看,她身边养大的,就是侍妾生的也能压她儿子一头。
    李氏则问道:“那你们王爷怎么说?”
    女人想得再好都没用,她是怕男人犯起浑来。像是老国公爷,平时多精明的一个人,临老了不也弄出一个夏姨娘和林苎来。
    林宦高高的挑了挑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