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耀辰却不理会周柏青怎么想,他虽然不曾轻视了周柏青,但也没有到重视他的地步,来日自己掌了——首先要换下的,便是周柏青这种势力的小人。
景铭帝高坐在九龙宝座上,他的目光沉沉,望着下面的百官,身边的太监首领德公公一甩手中的拂尘,尖着嗓子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轩辕耀辰走出队列说道:“父皇,儿臣有本启奏。”
“噢?有什么事,仔细说来。”景铭帝沉声说道。
“父皇,”轩辕耀辰拱手施礼道:“儿臣前几日去了长庆,发现那里百姓生活安乐富足,儿臣以为,百姓安便是国家安。京城之中,天子脚下,有许多百姓却老无所依,儿臣想向父皇请旨,允许儿臣拟一个章程方案,把他们的温饱养老问题解决一下。”
他这番话一出,说得许多官员眉心一跳,景铭帝的目光也重新打量了他,轩辕耀辰是什么性子他了解的很,一向乖张暴戾,往常的时候别说什么百姓,就是一些小官儿都不曾放在眼中。
今天这是怎么了?
太子微微侧首,淡淡的笑了笑,眼神依旧阴鸷,他轻声说道:“五弟的意思,怎么为兄听不明白?莫不是你去了一趟长庆,竟然觉得长庆的永辉帝是个明君?”
轩辕耀辰转头看了看他,“这是自然。永辉帝的确算得上是明君。”
“那么,”太子脸上的笑容更浓,只是那笑容冷若冰霜,他苍白的手指轻轻的摩挲着腰带上的金线刺绣,“你的意思是说,父皇不是明君了?”
轩辕耀辰的眸子猛然一眯,景铭帝的脸色也沉冷了几分,轩辕耀辰朗声说道:“儿臣并无此意,父皇,父臣只是想为父皇分忧,让我轩辕更加强盛。”
他说罢,又看了一眼太子,看着那刺目的笑,他冷声说道:“太子殿下明知道臣弟不是那个意思,又何必故意屈解?”
“故意屈解?”太子微微一诧,“五弟何出此言?”
“方才你字字说的真切,相信父皇和众位大人也听得真切,”太子正色说道:“你说长庆的百姓如何富足安乐,接着又说我轩辕帝都的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这难道不是你的意思?还需要本宫来屈解吗?”
太子的声音一厉,冷然说道:“再者说,父皇一向勤政爱民,哪个国家又没有一些宵小之辈?没有一些好吃懒做之徒?他们年轻的时候不思进取,不知道为老时做打算,如今老了,倒把一切都归咎到朝廷制度不完善上,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轩辕耀辰微微一笑,丝毫没有太子的话而恼怒,“太子殿下所说不假,哪里都有宵小之徒,完善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细细的斟酌,臣弟以为,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宵小之徒总是少数。倒是那些躺在功劳薄上的贵族……”
轩辕耀辰的话一顿,像一把钩子一般,慢慢勾起众人的心,“他们已经躺得太久,不知道这贫苦为何物了,他们的后代也未曾体会过贫苦的滋味,便可以忧然到老了。”
太子冷哼了一声,“这是自然,这是他们的祖先挣来的,他们享用有什么过错?”
“过错是没有,”轩辕耀辰接得飞快,“但是,凡事也要有度,也要知道进退,要知道感恩,而不是贪得无厌,一味的索取,做一头贪婪的狼。”
“你……”太子的脸色气得更加苍白,他正要上前一步,忽然见柳世泽走出队伍施了礼道:“皇上,两位殿下说得都有几分道理,这乃是关系到国本的大事,不是三两句就能够辩得分明的,不论如何,两位殿下为国为民的心都是好的。”
景铭帝沉着脸,摆了摆手说道:“这个朕自然知道,只是……”
他顿了顿,没有再往下说,虽然只是这么片刻的功夫,只是这么几句辩论,却让他心惊肉跳,轩辕耀辰的话字字如针,锋利的刺在他的心上,他自然明白,若是真的辩论下去,太子的那些话根本站不脚。
为帝王者,何尝不知道百姓才是根本的道理,但话虽然如此,可到了封赏的时候,却很少会想到百姓,那些立过功劳的人以及他们的家族则会平步青云,特别是这几年,因为宠爱皇后的缘故,外戚的势力也在慢慢扩大,这些事情他心中岂能没数?
只是……轩辕耀辰是如何看透这些的?难道说只是去了一趟长庆的缘故?
景铭袖的心中不安,他当初扶植轩辕耀辰也是有他的私心,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让轩辕耀辰有朝一日坐上这皇位,反而是刻意的纵容着他,培养了他骄傲暴戾的性子,让他虽然看起来受宠,但是却从未得过人心。
可是,今日,怎么会突然发生了转变?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被责
第一百二十一章朝堂被责
景铭帝心中不安,看着轩辕耀辰挺拔的身影,又看了看站在他对面精神不太好的太子,心里的那份不安愈发扩大。
他沉吟了半晌说道:“安王,你纵然心中有家国天下,今日也未免太不懂事了些,太子是你的兄长,你怎么能对他如此不敬?制度完善与否,也不是你三两句话就够说得清的。”
景铭字的一句“安王”,让众人的心头不禁一震,他们这才想起来,轩辕耀辰在多年前已经封了王,只是在他的生母瑾瑜郡主过世之后,谁唤他安王他就举鞭子抽谁一顿,说什么自己连母妃都留不住,何以得安?
从那以后,众人便都唤他“五殿下”,皇上对他百般宠爱,也没有斥责过什么,对他的称呼一直是唤“辰儿”,像今日这般唤起“安王”,可见皇帝是真的不太高兴了。
百官都摒住了呼吸,总觉得今日的事情有些不寻常,且不说这安王殿下怎么突然对民生百生关心起来,就说皇帝的态度似乎也有所不同了。
轩辕耀辰听到景铭帝的话和对他的称呼,心头微微的一跳,抿了抿嘴唇,拱手说道:“是,儿臣知错。”
他这番一认错,更是惊得众人差点掉了眼珠,景铭字的眸子猛然一缩,他慢慢的直了直腰背,看着轩辕耀辰在下面站立,恭敬谦逊的模样,就像是在他的眼中扎入了一根尖锐的刺。
“只是,”轩辕耀辰又继续说道:“儿臣对太子殿下失礼顶撞,是儿臣的过错,儿臣依旧希望,父皇可以允许儿臣的请求,先对京城中的贫苦百姓生计做一个完善的计划,如果可行,再慢慢推广到地方,儿臣以为,这是利我轩辕百年的大事。”
太子冷声一笑说道:“老五,你还真是狂妄不改,轩辕百年大事,什么时候轮到你来操心了?”
“够了!”景铭帝在上面厉声说道:“安王,朕念在你是初犯,先不重罚你,可是,你也不要恃宠而骄。”
“浩儿,”景铭帝转头看向站在队列中的轩辕闵浩,“今年朕的寿宴之事,就交由你来安排吧。”
“父皇……”轩辕闵浩看了看跪在一边的轩辕耀辰,正想着要拒绝,只听景铭帝又说道:“怎么?你也想忤逆朕?”
“儿臣不敢。”轩辕闵浩急忙垂首说道。
“那便好,”景铭帝点了点头,“这一次的寿宴不同往年,虽然说朕不想大办,当以节俭为主,但是,今年长庆的永安公主到了我朝,一为朕贺寿,二为公主接风洗尘,都应该拿出我轩辕的气度来是。”
“父皇说得极是,”太子在一旁附和道:“也让永安公主看一看父皇治下的轩辕是否也是富庶,百姓无忧,以免有些人总觉得我朝不及长庆。”
轩辕闵浩急忙上前一步,拦住太子的话头说道:“父皇,儿臣定当尽全力办好此事,请父皇放心。以往都是安王兄安排父皇的寿宴之事,儿臣定当向他好好讨教。”
“安王今日起在府中思过三日,怕是帮不上你了。”景铭帝淡淡的说道。
“父皇……”轩辕闵浩上前还想再说什么,景铭帝摆了摆手说道:“若是没有其它的事怀,朕累了,退朝吧。”
德公公上前一步,一甩手中的拂尘,尖锐的嗓音再次响起,“退朝--”
百官山呼万岁,景铭帝站起来慢步离开,连一个眼神都未曾给过轩辕耀辰。
百官三三两两的对视了几眼,也陆续的走出了大殿,太子冷笑着看了一眼轩辕耀辰,转身快步走出。
柳世泽看着太子的背影,有些担忧的看了轩辕耀辰一眼,最终什么都没有说,也转身慢步离去。
轩辕闵浩站在原地,低声说道:“五哥……”
轩辕耀辰抬头看了看他,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你好好办差事便是。”
“可是……”轩辕闵浩还想再说什么,轩辕耀辰淡淡说道:“这寿宴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难的,不过就是极尽奢华罢了,其实说穿了大部分都是礼部的事情,你只需要时不时过问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便可了。”
“多谢五哥指点。”轩辕闵浩拱手说道。
轩辕耀辰也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向着殿外走去,殿外的阳光灿烂如金,漫天的洒下来,他慢慢走进那一片的金光里,在地上投下淡淡的影子。
轩辕闵浩看着他慢步离去的身影,觉得今天的轩辕耀辰似乎有些不太一样了。
轩辕耀辰出宫上马,一路急驰直奔自己的府第而去,他刚刚在书房坐下,就听到管家来报,“殿下,外面有客到。”
“请进来吧。”轩辕耀辰点头说道。
这个时候能来的,一定是为着朝堂上的事,也定然是自己的心腹之人。
果然,时间不大,一人匆匆而来,他穿了一身便装,一脸的急切,正是丞相柳世泽。
柳世泽几步走到轩辕耀辰的书案前,“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
轩辕耀辰抬头看着他,目光平静无波,“我说的是实话。”
“我知道你说的是实话,”柳世泽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是问你,什么今天要这样做?你该看出来,皇上已经对你有了戒心。”
“这一天总归是要来的,”轩辕耀辰放下手中的笔,“既然总归要来,为什么不趁着这样一个契机?用百姓生计来说,他若允了,百姓也能好过些,这事儿交由我做,也会树立民声威望。”
“可是,你看到了,皇上没有允许。”柳世泽提醒他说道:“现在还引起了他的戒心,如何收场?他现在让六皇子来安排寿宴之事,显然是……”
“显然是想扶植老六,”轩辕耀辰冷然一笑,眼睛里的光芒如跳动的火,“扶植老六,就像当年扶植我一样,可是,一旦知道事情的真相,那还会稀罕这些虚假的扶植吗?”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轩辕耀辰说着,慢慢的站起身来,踱步到了窗前,“这次老六的差事若是办得好,他也快要封王了。”
“这是早就应该的事,”柳世泽点头说道:“且不说现在皇上有意扶植,就是没有,按照六皇子的年纪,也早就该了。”
“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呢?说起来还是皇上想着平衡各方的势力,不让任何一个人威胁到太子的地位罢了。”轩辕耀辰冷冷的笑起来,金色光泽从窗子里流泄进来,轻轻的拥着他,折入他的眼中,却是一片刀光剑影。
与此同时,身在驿馆中的洛九卿也听到了消息,她微微诧异道:“安王?轩辕耀辰?”
白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