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恒子又继续说道:“奴才自知有罪,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实为云贵人所逼,她派人捉了奴才的幼弟,说是如果奴才不肯做,就要把他捉进宫做太监,和奴才一样……奴才……实在是没有办法呀……”
“你不是说你没有家人吗?”瑞公公一旁问道。
“奴才只这么一个幼弟,奴才是父亲去世时进宫做的太监,前两年母亲也过世了,奴才便把幼递寄养在老乡家里,每月有了银钱送过去一些,”他抬头看了云贵人一眼道:“云贵人说如果奴才事发,自会让人安排好幼弟的出身,把他原来的身份抹去,还会安排他读书……”
说到这里,众人已经心中明了,说到底这个太监也算是可怜之人。
皇后站在台阶之上,厉声说道:“云贵人!柔妃入狱之时皇上对你枉开一面,并没有责罚于你,你为何要下此毒手?”
云贵人微微吸了一口气,短促的一笑说道:“皇后娘娘,臣妾冤枉,只凭这奴才一面之词,难道就要定臣妾有罪吗?娘娘刚才所问也是臣妾心中所想,臣妾为什么要害皇上,皇上驾崩,对臣妾有何好处?”
“小恒子,”云贵人转头对小恒子说道:“你最好想清楚,我何尝有害皇上的动机,你信口胡说,罪过可是要加上一重的!”
小恒子脸色一白,他惊慌的看了一眼洛九卿,一时之间却拿不出证据来。
洛九卿含笑说道:“不管如何,云贵人,你都难逃嫌疑,为什么别人的手上没有痕迹,单单你有?为什么这小太监不污蔑别人,偏偏要污蔑于你?真的只是巧合?”
“还有,”洛九卿看着她说道:“你说你没有动机,本公主倒觉得你有。”
“噢?”云贵人的眉心一跳,“不如公主且说一说,臣妾到底有何动机?害死了皇上,对臣妾又有何好处?”
“当时柔妃下狱,是因为查出由她保管的香料之中有毒,”洛九卿朗声说道:“可是,还有一事,对外却没有说起。”
“那便是,”洛九卿一字一字说道:“皇上殿中沙漏中的沙也被人下了毒,而那沙却不是由柔妃保管,据说,那沙是来自你的家乡,瑞公公曾经查过,你的家乡盛产细沙,与其它地方的不同,是你亲自向皇上说明,才换了皇上殿中的沙,可对?”
云贵人飞快的看了一眼昏迷着的永辉帝,瞪大了眼睛说道:“公主何出此言?臣妾的家乡并不产什么沙啊?”
“云贵人,老奴的确记得皇上提过此事,”瑞公公在一旁提醒道。
“公公记错了吧?”云贵人惊讶道:“我的家乡可不盛产什么沙,公主若是不信,可以当朝找知晓天文地理的人来问一问。”
“噢?”洛九卿一怔,“云贵人如此言之凿凿,倒不如你说一说,你的家乡是何处啊?”
“公主,老奴记得,云贵人的家乡是武州的夷县,那里出产矿石细沙,天下皆知。”瑞公公低声回禀道。
云贵人突然一笑,用锦帕捂了嘴说道:“瑞公公,你是真的记错了,我的家乡可不是什么武州。”
“噢?”洛九卿转头看了看队列中的司徒颂,似笑非笑的说道:“说起云贵人的出身家乡,想必司徒大人更为清楚吧?”
司徒颂的嘴唇动了动,还未来得及开口,云贵人上前一步说道:“公主,年时久远,或许司徒大人也记不得了,可是,臣妾却是记得的,无论过多久,家乡总是不会忘记。臣妾的家乡便是西疆边垂的西达山部,那里可不产什么细沙矿石。”
她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瑞公公更是一愣,“可是,在宫中的记档中,并不是如此记载啊……”
“那我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云贵人冷然一笑,“瑞公公或许可以去查查,那些奴才为何做事如此不尽心,我虽然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不在什么高位,但也不至于连出身都要被错记吧?”
“这么说,”洛九卿沉吟道:“云贵人和李太妃竟然是同乡了?”
云贵人没有犹豫说道:“正是。”
李太妃的眉心一跳,忽然心中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但是究竟是什么,她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她看了一站在一旁荣王一眼,荣王也飞快与她对视了一眼,两人又各自调开了目光去。
只是这一眼,李太妃的心便又安了安。
她垂下眼睑,只看着自己的鞋尖,并未发言。
“真是没有想到,”洛九卿语中似有深意,“看两位平时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来往,没有想到竟然是同乡。”
云贵人目光一掠,语气淡淡的说道:“这也没有什么,臣妾入宫之时李太妃已经在宫中深居简出,再说,西达山部地大,两个人也不见得就认识。”
“云贵人说的话的确有理,”洛九卿点了点头,“可是,究竟是真是假,本公主一时可分辨不清了。”
她说着,转头看着在一旁沉默着的李太妃说道:“李太妃,你认为如何?”
李太妃沉声说道:“我也并不知道今日的大喜之事会变成这样,更不知道云贵人的家乡竟然与我一样,这几年深居宫中,与妃嫔来往不多,外界之事也未放在心上。”
洛九卿慢慢的笑了笑,她站在大殿之上,身姿挺拔如竹,脸上的笑意轻轻,如同险峻的山石上开出奇美的花来,那种冷峻和柔软奇异的纠缠在一起,竟然生出一种别样的美人。
众人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只听洛九卿语速极慢说道:“西部达山远在长庆西垂,那里终年四季如春,密林丛生,各种花草和毒虫鸟兽更是数不胜数。但也正因为如此,住在那里的人并不多,几百年来也只有一个达克尔部。”
“达克尔部总共计三千余人,占领面积不过方圆五百里,在整个部落中,虽然花草无数,但是能够开放蓝锦花的却只有大营地,因为四周是水,中间只有那一片方圆十里的绿洲,绿洲之上开放的便是这蓝锦花。”
众人仔细的听着,一边惊奇于洛九卿的见多识广,竟然连远在边垂的达山之事了如指掌,也一边纳闷不知道她提起这大营地,以及这大营地上的蓝锦花到底有何用意。
但是众人却发现,云贵人和李太妃的面色却是微微一变。
洛九卿的话锋一转,对云贵人和李太妃说道:“不知……本公主说得可对?大营地方圆只有十里,本公主好奇的是,既然李太妃和云贵人对这蓝锦花都喜爱有加,你们二人却为何从未见过?实在令在称奇。”
“本公主还听说,每年的五月十五,大营地都会举行一次绣花大会,达山部人风粗犷,对于女红绣花之事并不擅长,所以,他们对于这五月十五的绣花大会可是十分重视,夺得魁首的女子还会成为当年小伙子们求亲的对象。”
“本公主记得,李太妃曾经得过这绣花大会的魁首,”洛九卿面带微笑,止光闪动如星,字字却如针般锋利。
正文 第九十二章 血溅朝堂
第九十二章血溅朝堂
李太妃的呼吸一滞,云贵人的手指微微一抖。
洛九卿脸上的笑意却越发温婉,“本公主说得可对?这魁首的画像会挂在大营地名人堂的墙上,直到下一届的魁首产生才会摘去,听闻……那画像之人可是一位国手大师,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连眉眼的神情都极其相似。”
“所以,”洛九卿轻轻摇了摇头,“若说二位不曾相识,倒真是让人难以信服。”
“这有什么?”云贵人冷声说道:“臣妾自幼便离开了家乡,几岁入了司徒大人的府中,没有见过李太妃的画像,这又有何奇怪?”
“说得也是,”洛九卿点了点头说道:“云贵人的分辩,也并不是没有道理,那么,云贵人的娘呢?她也不认识李太妃吗?”
云贵人的眼神一跳,“公主有所不知,臣妾的母亲早就去世了,否则的话,臣妾也不会流落到街头,与人为奴。”
“好吧,”洛九卿微微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真是令本公主可惜。本来本公主在来长庆的路上,无意中遇到了一对母女,她们是达山部之人,本来还以为可以看到一场母女相见的圆满之喜,不想,云贵人的娘亲竟然已经故去。”
“真是可惜。”洛九卿嘴里说着可惜,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可惜的意思。
她微微侧首,在一旁的墨白立即会意,转身出了大殿。
众人不知道他出去干什么,但是却能够感觉出,今天的事情越来越复杂,似乎……牵扯到了某些的其它的秘辛。
温长林眉头紧皱,看着上面昏迷的永辉帝,不由得上前对洛九卿说道:“公主,老臣以为,最先的当务之急,是否应该先为皇上医治?”
洛九卿看了看他,目光闪过一丝赞赏之意,“这位老大人请放心,皇上他会安然无恙的。”
正在此时,墨白又走了回来,他的身后跟着几名禁军侍卫,侍卫呈围拢之势,中间似乎转着什么人。
走到洛九卿面前,侍卫左右一分,中间果然有两名女子。
看到那两名女子,李太妃的眼睛霍然一睁,云贵人的眉心也是一跳,司徒颂的眼睛睁了又睁,一脸的惊诧错愕,死死的盯住其中一名年长的女子。
那名年长的女子大约在四十多岁的年纪,乌发梳得整齐,身上穿着墨绿色的衣裙,皮肤白净细腻,眉眼细长,倒是十分端庄,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一位美人。
而她旁边的那个年轻的女子不过是二十多岁的模样,乌发如云,梳着妇人发髻,发间插着赤金镶嵌珍珠的手势,眉梢轻挑,一双杏仁眼,眼窝有些深,鼻梁高挺,真真是一个美人。
“这两位,便是本公主途中遇到了一对母女了,”洛九卿含笑说道:“她们也是来自达山部,不知……李太妃和云贵人可曾认得?是否旧相识?”
云贵人的呼吸急促,她看着那位年长的妇人,紧抿着嘴唇一言不发,眼底深处却似乎涌动着某种情绪,如浪如潮。
李太妃倒是从容镇静的多,她摇了摇头说道:“不认识,我入宫多年,自从入宫之后就再没有回去过,所以……很多旧人就算是再遇见,也未必会认得。”
她说着,轻轻扫了云贵人一眼,云贵人像是回过了神一般,她把眼中的情绪逼了回去,紧握着手指说道:“我也不认得。”
“噢?”洛九卿看了看那两个女子,对那位年长的妇人说道:“可惜,本公主帮不了你,你也瞧见了,没有人认得你,更没有人知道你的女儿的下落。”
她的话音刚落,那名年长的妇人本来就红着的眼圈终于落下泪来,泪珠晶莹如钻,在她的脸上滑落,无声,却看得人心碎。
洛九卿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云贵人,她垂下头去,不肯与年长女子的目光相对,洛九卿还注意到荣王的目光一闪,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杀机。
洛九卿的心中一动,她正想着让墨白多加注意,忽然有人影一晃,本来站在太监队列中的一个人狠狠的撞了过来,有冷光一闪。
此人的速度非常快,手中的冷光是一把明晃晃的锋利匕首,刀尖直奔着垂着头的云贵人刺了过去!
侍卫都退在一边,云贵人的旁边除了官员就是其它的太监,没有其它的会武术的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