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朵珠说的想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也一样可以啊!
“你一个人喝水没关系,我也陪你一块喝。”朵珠突然又冒出了这一句,楚操见她唤人换了水,冲着楚操敬一杯,“来,我敬你!”
楚操一度觉得,是不是朵珠也不想喝酒,所以才拿了他当借口,跟他一块喝水呢?这点小事,无伤大雅,上面的楚昭见两个孩子互动得很是愉快,压根不管,由着他们。
“匈奴内乱已平,接下来,大单于有什么打算。”酒宴之上,很多话都可以说,楚昭顺着问起卫治接下来的打算。
旁人听了或许会觉得楚昭的行为甚是突兀,楚昭道:“大昭与匈奴的商贸,大单于觉得要不要加快?”
“陛下之意?”卫治多年与大昭打交道,虽然不是跟楚昭直接对接,楚昭的做事风格,卫治也是摸得七七八八了。楚昭这样问起,必然是有所打算。
楚昭道:“这些年来,大昭开了一条商道,朕取名为丝绸之路,不仅通往匈奴,还有周边各国。天下之大,非只一个大昭,一个匈奴,天地宽广,远非人所能看尽,想要一国繁盛,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大乱已平,接下来该安民心。匈奴是牧马民族,不能种田却有着上好的牛马,这是匈奴的优势,想要匈奴再盛,当发挥所长。”
发挥所长,才能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楚昭给卫治提个醒,卫治又何尝不知道眼下的匈奴缺粮食,如果他不能解决匈奴的困境,刚刚安定下来的匈奴必须再起战乱。
“匈奴最不缺的是牛马,这些会是陛下所需要的吗?”卫治问了一句,楚昭道:“昔日有前朝缺牛马,不过,大昭却是不缺的。十数年来,借着你匈奴的牛马,大昭养出了不好少好马。”
一时的互利,不代表永生的互利,楚昭何等人,她是不会让自己一直受制于人的。她要为她的大昭打算,牛也罢,马也好,从在冀州开始,楚昭就已经让人培养,十几二十年下来,成就不少,至少,如今的大昭并不需要从匈奴弄来牛马。
战事若起,楚昭也完全可以供应一支强大的骑兵。
“陛下睿智,早有安排,我是自愧不如!”卫治自认不如,楚昭笑笑道:“你们以诚相交,有些客气话就不必多言了。为君者,唯盼百姓安乐,不负他们信我们一回。”
对此卫治深以为然,“陛下心怀天下,对匈奴百姓都能存着一片爱护之心,难怪与高句丽一战,陛下能迅速夺下高句丽。”
“朕向来觉得,两国邦交,贵之以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楚昭霸气十足地说出这话来,卫治面对这样的一个女帝,丝毫没有半点与之为敌之心。
匈奴群雄并起,大昭之前的百姓民不聊生,楚昭平定天下所费之时,与其平定天下所费之精力,差之千里。
而今,匈奴经多年的战乱,百姓思定,他来大昭,也是有求而来。
“陛下仁厚,有一事,还望陛下应允。”寒喧至此,卫治也就开门见山地直说了此来的目的,楚昭道:“大单于直言就是。”
相交多年,楚昭的性情向来是直来直往。
“是,陛下。匈奴经多年战乱,又遇瘟疫,牛马死伤无数,我此番前来,是望陛下能伸以援手。”卫治已经站了起来,施以他们匈奴最高的礼节。
匈奴的情况楚昭大致听说了些,但是她也没想到情况竟然如此严重,竟然叫卫治不远千里赶赴大昭,亲自跟她提起此事。
一想也是,匈奴与前朝多有旧怨,百姓多生怨恨,想让大昭救急,不表现足够的诚意如何使得。
楚昭道:“你想要多少粮食?”
卫治知道楚昭之豁达,但这多一句都没问就问卫治要多少东西,卫治还是顿了半响,赶紧的地道:“三万担。”
粮食,大昭如今确实是不缺,楚昭心里有数,在她大力发展农耕,推行双季水稻,又让人修渠引水,保障农作物的发展,这些年,天也是给她脸,没有遇到大旱大涝,如今大昭的国库,粮食堆得极多,区区三万担,楚昭能拿得出来。
“你能给大昭什么?”楚昭问了卫治,卫治再次跪下,“陛下能帮匈奴度此大劫,匈奴愿世世代代称臣。”
楚昭摇了摇头,“除匈奴之外,另有诸国,若是凭这一句称臣就让朕拿出大昭百姓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给了你,往后但有他国说了这话,朕是给还是不给?朕是不会让大昭险入困境的。”
卫治一顿,而一直听着楚昭他们说话的楚宸或是政事堂的诸公都看着楚昭,如此国之大事,由两国的老大谈妥是最好不过的。
楚昭心怀天下,亦为大昭的万世基业而考虑,这样很好!
“待匈奴渡过此难关之后,所借大昭之粮,匈奴以一倍还之。”卫治显然也不蠢,借而还,这样的事情即解了楚昭的困境,又能为匈奴争取了好处利益。
楚昭轻轻笑了,有借有还,再好不过。“此事,朕不能立刻应下,还需过政事堂与诸公商议。”
“多谢陛下。”不管楚昭此时有没有答应,楚昭愿意跟臣子去商议,那么他们就有机会。
“虽说匈奴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大单于既然来了大昭,那就好好地看看大昭的风景。大单于的雅言说得极好,大昭或许会有其他大单于更感兴趣的东西。”卫治能说出不少成语,楚昭由此就能看出他对于大昭文化的向往。
“阿宸,阿满,大单于在大昭期间,你们好好招待大单于。”楚昭冲着楚宸跟楚操吩咐,姐弟俩站了起来应下了。
接下来再没有提到所谓的国事,卫治此时也是松了一口气,其他的事,他知道急不来。
但是宴过之后,政事堂诸公不约而同地尾随楚昭回了内殿。
楚昭喝了些酒,面若桃花,虽然诸公都是稳重之人,然而皆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不敢多看楚昭一眼。
“借粮一事定下前先核实两件事,第一,查匈奴瘟疫是否如卫治说的那般严重,再统计匈奴如此的人口;第二,卫治有二子,他们如今何在。”楚昭托着头如是吩咐,萧其陈道:“若是匈奴瘟疫当真如此严重,陛下真要借匈奴粮草?三万担的粮草,足以供应大昭人口三月之数。”
楚昭道:“所以,我刚刚说的两件事必须要查清楚,不得有丝毫怠慢。另外,他们在京期间好生款待,不得无礼。”
“匈奴单于进京只带了一个公主,且与大皇子年龄相仿。”吴用出言说了一句,楚昭的头有些晕乎乎的,“怎么,觉得匈奴想跟大昭联姻?阿满还小,不必急。”
喝了酒的楚昭说话更直接了,吴用道:“若以联姻而固两国邦交,何乐而不为。”
“联姻以固邦交,屁!你看着哪个联姻的国家该打的时候不打?嗯?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是亲家,一但有了利益的冲突那就是仇人。”楚昭直接喷了吴用,吴用听着看了楚昭一眼,醉酒中的楚昭少了些许威严,女儿态显露无异,吴用赶紧的低下头。
“阿宸的亲事是她自己做的主,将来阿满也一样,别跟朕说什么联姻,卖身换来的和平,朕不屑之。”
卖身这两个字丢了出来,鲁种轻咳了一声,“陛下,郎君与女郎不同,大皇子将来可娶正妃,纳妾侍,能为国出力,何乐而不为。”
“呵呵,阿满将来要是敢三心两意,打着左拥右抱的主意,用不着他夫人动手,朕先帮他断了祸根!”
一片死寂,低着头的诸公抬起了头看向楚昭,不确定这是楚昭的醉酒之言,还是楚昭真的会这么做。
“好了,好了,退下去,有什么明日再说。朕刚刚吩咐的事,着手去办。”醉酒的人头晕得厉害,楚昭也是难得高兴喝了那么多酒。
一干人识趣的退下,反正他们都清楚,楚昭不是个愿意吃亏的人,想占她便宜几乎不可能。
不过,退出了正殿,韦尚任站定了半会,其他人一看都顿住了,拿眼看向韦尚任。
“陛下适才之言绝非醉酒。”韦尚任突然说了一句,鲁种道:“所谓酒后吐真言,陛下难得醉酒一回,这话,假不了!”
不过,楚昭要怎么着楚操有什么关系吗?鲁种看了韦尚任一眼,萧其陈道:“承王迎娶王妃在即。”
鲁种立刻明白了,韦尚任的孙子即将成为承王妃啊!陛下连自己的儿子娶多少女人都管,那承王的事,一定更管。
第259章 单于仰慕
奉命招待卫治的楚宸跟楚操第二天一早就在大明宫汇合,楚操道:“母皇还没起?”
这让楚宸一顿,楚昭向来节制,这些年来,还没见过楚昭起晚呢,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啊!四喜为他们解惑,“陛下昨日高兴喝醉了,奴婢伺候陛下那么久,还没见过陛下醉酒。”
老大一句实话,楚昭一心为大昭,处处都克制着自己,这么多年来,殚精竭力,何时放纵过一回。
“既然姑姑没起,我们先去驿站吧。”楚宸甚是体贴,楚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还没出宫门,远远就瞧见了昨日才见的卫治站在宫门前。
“两位殿下,是匈奴大单于。”两人身边的人一下子就认出了卫治,赶紧确认地开口,楚宸也没眼瞎,刚刚只是奇怪,还以为自己看错了,显然,真没看错。
“大单于!”见到了,她的责任是要招呼这位,楚宸立刻迎了上去,卫治回过头道:“承王殿下,大皇子!”
楚宸笑了笑,“大单于这么早是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我只是随便看看。据闻大明宫是陛下督建的,堪称前无古人,我一时好奇,就围着宫墙走了一圈。”卫治仰望着那高高的宫墙,看不到尽头,也瞧不见大明宫的始末,真大啊!
“大单于想看不妨进去看,我带你走遍大明宫,让你看个够!”楚宸一点不在意地接话,卫治道:“陛下政事繁忙吗?”
突然一下子把话题扯到了楚昭身上,楚宸一下了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还是楚操道:“母皇要上朝,要见朝臣,要听查各州政务。”
一下子说了一大堆话,表明楚昭确实是很忙,卫治道:“陛下勤政爱民,我远在匈奴也时常听闻。”
总觉得哪里怪怪的!楚操跟楚宸对视了一眼,还是楚宸道:“大单于要急着见姑姑吗?”
“我此番前来是有求于陛下,也不知什么时候陛下能给我答复!”昨夜卫治顾不上初来乍到就说破了来意,如今更是不介意。
楚宸看了卫治一眼道:“大单于一来就说破了匈奴的窘态,难道不怕大昭趁人之危,做出于匈奴不利的事来?”
“不怕!”卫治想都没想地回答,十分的肯定,楚宸道:“我想不明白,大单于哪里来的自信?一国之君,开疆扩土,那是万世之功绩,而且匈奴于中华而言,是多年的旧患,可以一次解决,有什么不好的?”
道明他们之明的关系,还有那种种历史原因。
“别人或许会趁人之危,陛下绝不会。”卫治想都没想地回答楚宸,楚宸嘴角抽了抽,拿眼看着卫治,“据我所说,大单于与姑姑虽然相交多年,不过,姑姑与大单于也不过是第二次见面。”
卫治道:“有些人,一辈子相处都不一定能看得清楚,有些人,只见过一次就足够让人信任,陛下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楚昭的评价,这位是真高啊,楚宸笑了笑,“大单于啊大单于,你来借粮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