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女帝-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心里不这么想,没说过来管他们呢。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心思,我也有我的心思,总不能让我去附和他们的心思吧。”为帝王者,没有顺朝臣心思的,尤其在这件事情上,楚昭必是要独断专行。
  “柴景呢?我只担心,阿宸带着阿满会被人栽赃,这是多好的机会?”钟氏道出她最大的担心,“许是年纪大了,以前从来不怕的事如今却开始怕了。阿昭,我最近常梦到你阿兄。”
  钟氏这辈子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楚昭从来没有听过钟氏说过一个怕字,如今出自钟氏之耳,楚昭一顿。
  “阿宸都长那么大了,阿兄是想阿宸了吧,改日阿宸定下了王妃人选,我让她带人去阿兄的陵前叫阿兄也过过目。”楚昭接话说,钟氏嗔了她一眼,“装聋作哑。”
  “阿娘就不能相信我?”被钟氏看破说破了,楚昭只能也挑明了说。
  钟氏道:“事到如今,阿宸的心已经被你挑起了,你想改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改了。至于阿满,他生来就是你的儿子,在天下人的眼里,他是不二的人选,怕是他自己也这么觉得,你想要让他认,怎么让他认?”
  “我自有我的办法。”楚昭非常肯定地告诉钟氏,钟氏叹了一口气,“阿宸跟阿满都是好孩子,但这权势你是知道的,就算他们现在还好好的,有人在中间挑拔离间,再好的关系也会变。”
  “所以,我让他们相处,我让他们都了解彼此,同样,也让他们从骨子里记住一句话,他们是一家人,骨肉不可相残。做任何事,如果要踩着亲人的骨血才能做成的,成功都是失败。”楚昭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钟氏道:“如果真是这样,你该将柴景从兵部尚书的位置上撤下去。”
  “恰恰相反,柴景这么多年差事办得不错,我准备赏他。”楚昭笑眯眯地说,钟氏看向楚昭,突然明白了,提醒了一句,“他不蠢。”
  “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聪明人呐,总是自以为是。”楚昭感慨笑言,“用不了多久了,阿满该学的都学了,剩下的是用。学以致用,才不算白学。”
  对于儿子楚昭还是寄以厚望的。正说着,门外传来了楚操的声音,“祖母和母皇在里面?”
  “是,陛下来给太后请安。”内侍的声音传来,楚操小步走了进来,脸上尽是笑意,“祖母,母皇!”
  “今日回得挺早。”钟氏冲楚操招手上来,楚操小步走了过去,坐在钟氏跟楚昭的中间。
  楚昭道:“听说了你学业完成之后的安排了?”
  “多谢母皇。”楚操立刻就道谢了,楚昭挥手道:“谢就不必了,要好好学,学好了。”
  “母皇放心。”楚操非常肯定地回答楚昭,楚昭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已经觉得自己长大的楚操脸上泛红地道:“母皇往后不要再摸儿的头了,儿已经长大了。”
  “你长得再大也是我儿子,摸摸你的头怎么了?”对于男孩爱面子这事,楚昭是知道的,然而她做这动作,并不觉得哪里不妥。
  “对了,匈奴卫治传了信来,想要来一趟大昭。”楚昭想了另一件事,冲着钟氏说,钟氏一顿,“匈奴,如今匈奴已经一统,卫治是匈奴的大单于,他怎么会突然想要来大昭?”
  “说是要来看看朕,算起来,冀州当初一见,都已经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好奇成为大单于的卫治是何模样。所以,我同意了。”楚昭难得不问原由地答应这事,钟氏道:“他要来那就来吧。”
  楚昭道:“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也算是牢靠了。我能得这天下,匈奴助我良多。”
  卫治给楚昭的良驹何其多,若不是马的供应足够,楚昭也不可能建立一支攻无不克的墨军。
  当然,在卫治平定匈奴的过程中,楚昭也帮不了少忙,比起她来,齐治历时多年才得以一统匈奴,可见其中的不易。
  “母皇,匈奴在前朝多有进犯,杀雍州百姓,昔日母皇亦曾多次歼灭匈奴的兵马,这位卫治单于信得过吗?”楚操也曾读史书,如今这一问,只是疑心。
  “非我入匈奴,而是他们入大昭,信与信不过,何惧之有?”楚昭反问楚操,“再者,匈奴刚刚统一,匈奴的百姓历经多年的战乱,人心思安,而我大昭历经多年休养生息,匈奴不犯还罢了,他只要敢动,大昭以逸待劳,何惧之有?”
  楚操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然而楚昭不怕也自有她的道理,在她自己的地盘她要还是怕以身犯险的匈奴单于,那就真是成了笑话了。
  “你要记住一句话,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尤其如此。”楚昭趁机教导楚操,楚操点了点头,“与匈奴的商贸,是母皇一手操办的?”
  “你母皇跟匈奴的交情,还是从冀州开始的,那时候我们刚到冀州不久,开了盐田,引得天下轰动,当时不说冀州了,就是朝廷也缺马,你母皇问你舅公要马不成,当时就起了心要跟匈奴以盐换马,当初还只是小小的前单于之子的卫治到了冀州,如今粗略算来,将近二十五年。”钟氏对于楚昭小时候的事情知道的甚是清楚。
  “二十五年前,那当初母皇才八岁。”楚操一算楚昭的年纪,钟氏点头道:“可不是。那些年,你阿舅都没管跟匈奴的事,冀州的供需,马、粮、盐全是你母皇一手操办的。”
  “跟母皇一比,我真是差得远了。”楚操感叹一句,钟氏道:“你与你阿姐最该学的就是你阿娘的胸襟。旁人骂也罢,打也好,有理不畏,错而当改。这也是为什么你阿娘能成为千古之女帝的原因。一个人的心胸决定了他能走多远的路。你看如今的大昭好吗?”
  当着楚昭的面就夸了楚昭一通,楚操点头道:“政事堂的诸公都说过,母皇的胸襟百年难得一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让你学我?”楚昭问了楚操,楚操点头,“孩儿想像母皇一样!”
  无论是胸襟气度,楚操都想学着楚昭,楚昭看向楚操,“如我一般,开疆辟土,创立了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王国?一个由你自己完全缔造,完全由你来创作的一个全新的王朝,这将会是一种什么成就?”
  楚操能够感觉到心中升起的澎湃,男人的雄心向来比女人大,楚操是看着楚昭如何打造一个昭华盛世的,他又怎么可能会不想自己能有这样的一天。
  “阿满,我的孩儿,我希望你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昭是我创造,我希望你能靠你自己这双手,创建一个比大昭更繁荣的王朝,你想做到吗?你能做到吗?”
  想吗?能吗?楚操感觉到一阵唇干舌躁,他看着楚昭,挺直了背,“我会倾我一生,一定会做到的!”


第257章 有朋远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前朝之时,匈奴多有进犯,时冀雍两地百姓对匈奴恨之入骨,但自楚昭掌权,接二连三重挫匈奴,致使原来动荡的匈奴四分五裂,既令匈奴忙于内乱,又震慑了匈奴各部,不敢再无故进犯。
  而动荡了近三十年的匈奴,随着卫治单于一统匈奴,匈奴百姓终于迎来了企盼多年的和平。
  百姓思安,匈奴的单于更没忘记自己是怎么能够一统匈奴的。匈奴适才安定,卫治单于立刻向大昭递了书信,意往大昭拜见大昭女帝,学习大昭的文化。
  这般的理由,虽然有人忧心卫治前来大昭怕没什么好事,大部份的人还是非常期待匈奴这位大单于的到来的。
  而楚昭这些年与匈奴的来往多源于卫治,卫治此人并不是好战之人,在明显国力不如大昭的情况下,他也不会傻得跟大昭宣战。所以,楚昭表现出的态度是欢迎。
  “陛下,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匈奴人好战,陛下昔日亦曾见过匈奴人的凶残,虽然如今这匈奴的大单于说是要与我们并好,谁又能保证他不是有意迷惑人,另有打算。”针对欢迎这位匈奴大单于的到来,免不得召骨干商量的。柴景第一个强烈地表露了他对于卫治的防备。
  楚昭道:“如此,依你之见,该如何防备?”
  所谓防备,自然就是兵力的部署了,柴景身居兵部尚书一职,这个问题他也能答得上来。
  “匈奴边境,必须派重兵把守。”
  “匈奴大单于刚入大昭我们就派重兵把守,怕是会让人多想。”萧其陈说了一句,柴景道:“我们派重兵只是为了预防匈奴。”
  “匈奴人若是看到我们突然派重兵,怕是不会觉得大昭是在防他们,而是要宣战吧。一国单于只身前往他国,那卫治单于都有这样的胆量和气魄,何至于为了未曾发生的事,而挑起两国战火,令两国之邦交毁于一旦。”楚宸这个大昭唯一的王爷接过了萧其陈的话来,显然是跟萧其陈想到一块去了。
  “若是匈奴单于进了大昭有所异动该如何是好?”柴景直问楚宸。
  楚宸轻松自如地道:“那又何难。这么多年,临近匈奴的兵力早已布置充足,匈奴不动还好,若是动了,叫他们有来无回。”
  显然楚宸也不是白混的,她的话说了出来,早就已经充分了解过。
  “臣指的是匈奴大单于,而非匈奴的兵马。”柴景补弃地说了一句,是要把他的意思表露明白。
  楚宸道:“柴尚书的意思莫不是指,匈奴大单于会在与陛下会唔时对陛下做些什么?”
  “有何不可?”柴景直接地承认自己就是有这样的担心。
  楚昭扬手道:“柴卿,你莫不是小看了朕?当然,你也小看了那位能够一统匈奴的卫治单于。”
  “朕与卫治单于多年合作,与匈奴的交往之多,远比你们以为的要多得多。所以这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太低。柴卿纵是一片好心,大昭守卫森严,卫治真做了这样的事,他也得一命换一命,朕,很放心!”楚昭谈及生死之事,半点没有不高兴,这般坦坦荡荡的,叫下面的人听着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平之,匈奴的客人来了定要好好招待,莫丢了大昭的脸。”楚昭是真心觉得卫治敢来大昭,她必须一尽地主之宜。
  她是大昭的女帝,人家也是匈奴的单于,都是一国之君,有臣子百姓的拥护,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有客远来,她是必须的要欢迎。
  很快,大昭上下都传遍了匈奴单于要来大昭的消息,楚昭表露出了欢迎,想想这些年匈奴十分安份,大昭的百姓日子过好了,对于远来的朋友,也表露出了欢迎之意。大昭上下,难得的一片喜庆。
  于此,楚宸的王妃人选也由楚宸定下了,楚宸所选的是韦家的郎君,此子自幼性情淡漠,年长楚宸两岁,本欲出家修道,没想到竟然被楚宸选作了王妃人选,韦家的人又惊又喜,赶去问那人的意思时,那原本一心一意要出家的人,竟然同意了,由此,韦家上下一片喜庆。
  而后,楚昭正式下诏,择日叫楚宸与韦家郎君韦空完婚。
  韦空是韦尚任的孙子,乍听这时,韦尚任也愣了半响,韦空此人韦尚任是清楚的,向来不喜欢朝中的争斗,虽然满腹经伦,却不愿出仕,一度让韦尚任十分婉惜。
  当他听说韦空竟然答应做楚宸的王妃时,更是亲自去找了韦空谈话。然而谈过之后,韦尚任却同意了这门亲事。
  连韦尚任都同意了,其他人谁还敢表示反对。礼部按礼下聘,规矩都只比楚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