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女帝-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括被夸奖了连忙道:“都是陛下教的好,陛下教的好!”
  哪怕楚昭不在,他也不留余力地拍着楚昭的马屁,武平之指着这么个人,实在是服了。难不成楚昭拖到今天还没有选下盐商,是因为相关的盐法未曾修订?
  不仅是盐法,上回闹出楚未之与章雅的事,叫世家借此而议废女官之事,何尝不是律法不齐全的缘故。
  法,一个国家的基本法度,必须要尽快修建,此由为准,推广全国,无论是臣是民,皆要依法而行,若有违法乱纪者,依法而处置。
  武平之一会儿的功夫脑子转了无数个念头,越想越是觉得这个可能性太大了,楚昭能安冀州,夺雍州,随后平定各州之乱,登基称帝,她会不知道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什么?
  “赵括,你可以退下了。”武平之心里跟着了火似的,一时半会的熄不下来。
  连昔日借楚昭兴盐而身家巨涨的赵括都能明白的事,他竟然一直没有察觉,实在是失策,失策!
  如果一切像他所猜测的,那么楚昭心里一定是有了皇商的人选,一直没有说,反倒叫他一步一步的查,一步一步地挑检,必是另有意图。
  楚昭不是让他见见这些人,写了评价递到楚昭的案前吗?这是给他机会?
  赵括是楚昭的人,赵括是个商人,之前赵括帮楚昭卖盐就卖得不错,未提出盐以官营之前,盐一直都是赵括负责的。足以证明赵括是个让楚昭满意的商人。
  既然这样,楚昭为什么会突然放话要选盐商?
  要选,是因为楚昭还有其他的问题没有解决,因此楚昭是借机在拖延时间,偏偏一些话楚昭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自己提起。他一个礼部尚书,管的是礼法规矩,楚昭弄了他过来筛选盐商,并不是任意所为。
  “在下告退。”武平之暗骂了自己一句蠢,竟然要赵括提醒才想到盐法,才想到大昭建朝至今,未曾修法。
  深吸一口气,武平之冲着赵括挥手,“去吧去吧!”
  说完回到了自己的位子,下面的小吏问道:“大人,是否要歇歇?”
  “不必了,让其他都进来吧,一同进来!”既然已有所得,再一个个的见,纯粹是浪费时间,武平之决定一次见面。
  “大人刚刚不是说,人要一个个的见,一个个的了解,了解完了才好回陛下话。”小吏不掩惊讶,不明白武平之怎么突然变了。
  “该了解的本官已经了解了,你只管照我的吩咐去做。”武平之当然不会直白的告诉别人,他已经明白了楚昭让他见商号的用意。
  但是人既然来了,他要是不见一见就把人都放了回去,落在别人的眼里,又要引得御史多话。所以后面剩下的,全都弄进来吧。
  “是,大人!”小吏素来都是听吩咐办事,如今也是一样的,武平之既然发了话,他就去把人给引进来。
  而赵括出门听到后面的小吏招呼人一同出去,笑意更深了,看样子礼部尚书也有所得了。其实盐法一事,之前他只是隐隐有这样的念头,并不敢确定,但是在见到武平之后,武平之如今是礼部尚书,楚昭让一个礼部尚书来见他们这些商人,怎么听得都有些不对。
  然后,听到武平之的问话,赵括脑子突然那么一亮,一个念头涌上了,话就脱口而出了。朝中的事他虽然知道得不多,但是,他很肯定楚昭绝对不会是任人摆布的皇帝。
  一个皇帝,想要坐稳江山,除了民心,有兵,有钱,还是不太够的,更要有一套合情合理的法度维护,那样才能确保她的江山安稳。
  赵括试探地说出了猜测,似乎礼部尚书大人也一直都没弄明白楚昭的用意,当他提到盐法时,这位大人算是惊醒了。
  礼部,那是主管礼法的地方,礼化为法,天下方而推崇,楚昭都已经提示得那么明显了,要是一个个的还不明白楚昭的意思,未免也太没用了。
  赵括摸了摸他那大肚子,当个商人,一个想要通吃天下的商人,不仅要有眼光,还得要聪明。
  随后,见完了各商号后,武平之立刻闭门写折子。
  都知道楚昭发话,让武平之见完了各商号后要呈折子的,也不意外武平之闭门。
  然而,第二日,武平之上的折子叫朝廷都为之一震,“请陛下下令修法。”
  修法,法是什么,法是国之根本。
  无论是君是臣,皆要依法而行,大昭建朝至今,用的都多是前朝之法,虽然里面也有楚昭让人修改添加进去的内容,然而并非大昭真正的法。
  楚昭听到武平之的话,立刻赞赏地看了他一眼,真是不枉她把赵括弄进来。
  收获楚昭那赞赏目光的武平之,自是明白他是猜对了,楚昭确有修法之心。但是她一个皇帝提出修法,怎么会有他这礼部尚书合理。
  “臣附议!”姜参早就有修法之意,无奈朝中诸事纷扰,想修也不是可以随便修的!
  “陛下,如今所用之法,并无不妥,依臣所见,不必修之。”
  同意的人有,反对的人也不少,武平之道:“此言差矣,大昭已立,何以用旧朝之法,步旧朝之局。”
  一句步旧朝之局,立刻让一众人人都傻了,虽然,哪怕世家们暗戳戳的盼着再有旧朝时的辉煌,当着楚昭和朝臣的面,也绝对不能说。
  楚昭点头,“如今已经是昭华二年了,大昭建立至今,精算也有五年了,一朝无法,叫后世所知,怕是要笑话,既如此,由姜卿,韦卿等人主持,为大昭修一部属于大昭的律法。”
  “陛下,还有盐商,陛下要选盐商,自来盐以私营,如今归于官营了,臣请陛下待盐法修成之后,再依盐而择商。”武平之没忘此事的起因,盐啊!
  “也是,大昭修法,开盐以官营的先例,理当修以盐法而管之。”楚昭嘴角挂着一抹笑意,非常的同意武平之的提议。
  不少人都瞄了武平之一眼,这位是楚昭的旧臣了,先时在冀州就是楚昭的得力干将,如今提起了修法,法若修成,于楚昭稳定江山实有大益。
  “不过,对于修法,朕只有一个要求,简!不必长篇大论,要简言意洁,不仅让朝臣看得明白,就是百姓也明白。”楚昭提出要求,下面的人皆是一拜,诺。
  “陛下,姜相与韦相为主,那参与修法的人都是何人?”楚昭说了让姜参和韦尚任主持,这两位是主角,那其他参与修法的人都要是谁?
  “朕的意思是要修一部令后世引以为鉴的律法,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诸位觉得应该怎么样?”楚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之。
  “顺应民意。”萧其陈出例回答,楚昭点了点头,“说得对,大昭之所以能建,朕能当上皇帝,都离不开民意。民为国之本,应民之意,方可令江山太平。”
  楚昭站了起来,“说起来,从去岁开始,就有人跟朕提过修陵之事。即修律法,由朕开始。历朝皇帝修建皇陵,均以国库半数修建,由朕之始,废此令,为帝王者,生而为民,死亦为民。”
  “陛下!”听说楚昭竟然废了以国库半数修建皇陵的规矩,一众人都吓到了,楚茂已经出声道:“陛下万万不可。”
  楚昭居高临下地问道:“有何不可?朕并不觉得有何不可。”
  “帝陵是陛下的威严,若不以国库半数修数,何以彰显皇家的威严?”楚茂拜下,怎么都想不明白,楚昭怎么就能自己说出废了这条规矩的话。
  “朕的威严,是要靠一个皇陵来体现的?”楚昭半眯起眼问,楚茂一个激灵,有心回答说不是,可是,一但说了不是,岂非落入了楚昭的陷阱。
  “依朕所见,朕百年之后不必修什么皇陵,一把火烧了一干二净。”楚昭丢出惊世之言差点把人给吓死。
  “陛下,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姜参等七相已经跪下了,鲁种道:“陛下安天下,为百姓,岂能落得如此下场,还请陛下打消此念,打消此念。”
  楚昭很是无辜,“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一把烧得干净,不是比百年之后,若是子孙不济,被人挖墓更好?”
  “陛下,大昭必千秋万世,岂会无人为陛下守灵。”吴用急急地说,楚昭看了吴用一眼,“没有哪个朝代能够千秋万世的,这样的话不必说来,朕也不喜欢听。”
  下面的人,真要是哭死,有哪个帝王会不想修建帝陵,又有哪个帝王会想把自己一把火烧了的。
  “陛下百年之后火焚之事,绝不能行,还请陛下收回适才之言,否则臣等跪在这里,绝不起来。”姜参这个当老师的,真是不知道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那么奇怪。
  好,他承认,听到楚昭废了以国库半数收入建陵他是挺高兴的,然而这份高兴在楚昭放话死要一把火烧了自己之后吓得没了。
  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必须要让楚昭打消这个念头,否则楚昭是一定做得出来的。
  “请陛下收回成命!”姜参带头,一众对楚昭很是佩服的臣子纷纷磕头,一个又一个的磕,大意还是要让楚昭收回刚刚的话。
  一个个磕得额头都红了,楚昭唬了一跳,她真觉得死了烧成灰挺好的,这些个人怎么就不体谅她这颗为国为民之心。
  “好了,好了,朕收回刚刚所言,刚刚所言,你们要建帝陵可以,但是国库半数必须要改,必须改。”楚昭无奈地松口,她还想自她开始,给所有的皇帝做个榜样,别建什么陵墓了,一把火得干干净净的。
  楚昭松口,总是让人都松了一口气。
  “若不以国库半数而修建帝陵,当以多少?”商量建帝陵的事都已经说了,干脆说个清楚,也算是为后面他们修法少走点弯路。
  “户部管的国家的银子,你怎么说?”既然要用银子,就问握银子的人。
  一个的盐利收下来,终于是有钱的孟于一听,绞尽脑汁的想了想,“以国库收入的三成?”
  “三成!每年的三成,你就当朕只当二十年的皇帝来算,那是多少银子,太多了。”没有表示反对,但是女帝一万个不同意!直接朝了孟于开轰。


第186章 昭华之律

  下面的人听得真是梗了一口的老血。
  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当皇帝的嫌弃给自己修建帝陵的银子太多的。
  孟于还真是暗暗算了起来,明年开始就可以征收税了,除了盐利之外,还有其他的利,不算其他的征收税,就按今年的盐利来算好了,供应楚昭建帝陵的银子,按楚昭说的二十年来算,确实好多!
  “那,两成!”孟于其实觉得两成都有点多,但是其他人已经瞪向了他。
  一个个都不知道国库一年的收入多少银子,竟然还瞪他!
  “半成!”楚昭一捶定音,下面已经齐齐地唤了陛下,陛下!
  显然个个都觉得半成实在太少了,楚昭道:“要么不建,要建就以半成而建,你们选!”
  当皇帝的人,跟人耍无赖,是不是太过份了?
  倒是孟于直点头,很是同意这半成之数,搞得上面七相都死瞪了他一眼,孟于小声地给他们报了今年的盐利,七人都面露惊色,所以说,半成其实真不少。
  “依陛下所言。”姜参听了孟于的报数之后,第一个表示同意。
  他一同意,其他人也就不那么反对了。
  “将此例入律法,往大昭的皇帝,皆依此计,若是有妄图改此律者,可废之!”楚昭后面的一句,差点把人吓死,妈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