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昭华女帝-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昭道:“以前不是见过了吗?”
  郑通一顿,以前,那是多少年之前的事了?楚昭为他解惑,“我初随阿兄学骑马时,宋世兄送了我一块玉做见面礼,秦世兄嘛,前几日刚见过。”
  一滴汗自郑通的额头滑落,楚昭刚学骑马的时候,那还是在京城的日子,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不用看看宋柏就直接把人放到韦尚任的手下,还真是信得过人。
  “新一年的官吏升迁我已经看过了,淮公做得很好。”楚昭回来了,上上下下的事她都知道。
  齐淮连道不敢,楚昭也不多说,做实事的人,她是不介意用的,不管曾经这位是什么人。
  “卫九先生,不知刺使大人可曾听说过?”韦尚任突然提了一句,楚昭道:“当然,那是我阿兄的先生,据说先生去了青州。”
  韦尚任叹了一口气,“卫家举家迁入冀州,原是想跟柴太尉一起,没想到柴太尉又跑到了徐州。原本卫家的人还想去徐州的,卫九先生执意不肯。前些日子卫九先生寻上了我,让我问一问刺使大人想如何处置卫家。”
  楚昭一顿,“处置,为何要处置卫家?卫九先生是阿兄的先生,昔日对阿兄既有师生之宜,又有提携之恩,楚家上下不敢有忘,何谈处置?”
  下面的人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楚昭总算是想起了,她哥之前娶的卫氏,卫四娘。卫楚两家为何和离,别人不清楚,卫家人还能不清楚吗?
  “婚姻之事,合则合,不合则分,与卫先生何干。再者不过是一些小事而已,叫先生记挂在心,若是阿兄泉下有知,只怕更愧对先生。”楚昭眉眼清明,不见半点阴鸷,可见言真意切,韦尚任作一揖道:“如此我去请卫九先生来。”
  “韦先生怎么抢我的事呢,阿兄在时都对卫先生敬上三分,要请卫先,自该我去。”楚昭一句呛了韦尚任,被呛的人更是开心。
  说去,楚昭已经站了起来,“行,咱们现在就不干别的事,先去请卫九先生来。”
  做就要去做,楚昭从来不是说说而已,韦尚任道:“不必请,不必请。卫九先生听说刺使大人回来了,就在外面候着等刺使大人。”
  “韦先生怎么不早说!”楚昭说着已经往外走,果然看到一身白袍的卫九先生站在外头,急步上前,“先生,先生,未知先生到来,竟叫先生候于门外,是我之过,我之过。”
  卫九没想到楚昭一上来就赔礼,说起来他并不识得楚昭,不说楚昭在京城时才几岁,虽然在冀州声名鹊起,今日亦是初见。
  “见过刺使大人。”卫九一见楚昭后面跟着一大群的人,个个都是冀州的能吏,哪怕没有见过,也猜出了楚昭的身份。
  “先生请起,先生请起!”楚昭焉敢受卫九这等与姜参齐名的大儒之礼啊。
  韦尚任已经上前帮着楚昭说话,“刺使大人听说你在外面,立刻急急寻来。”
  卫九十分尴尬,“卫家之事,是我们对不起……”
  “先生说的是哪里的话,我阿兄昔日蒙你教导,又多得你相助,其他的事与你有何干系。儿女之情,做媒人的难道还要包他们夫妻恩爱一生不成。先生仁厚,你待楚家的好,楚家上下铭感五内,岂敢有怨。”楚昭会说话,说得卫九不禁抱拳,“是我卫家女没有福份呐!”
  可不是没有福份,楚毅之是什么样的人,楚家人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各人自有各人的命数,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而已。先生看我楚家好,觉得阿兄好,只是先生一人的想法罢了,别人怎么想,怎么看,亦非人所能改变。还请先生勿再介怀。”楚昭如此宽慰卫九,卫九心下的感慨就更深了。
  只是木已成舟,楚毅之如今也不在了,楚昭不念旧怨,已叫他感激。
  “先生里面请!”楚昭请卫九先生入内,卫九作一揖,还是走了进去。
  楚昭待士以礼,叫来之前心有忐忑的卫九松了一口气。楚昭呢,礼数周到地请卫九入内,之后闲谈了几句,问起了青州如今的情况,卫九有何高见。
  “冒昧一问,刺使对世家是何态度?”卫九也是直言之人,如此直问,楚昭道:“先生觉得呢?”
  不答而反问,卫九沉思了一会儿道:“未见刺使之前,但闻刺使所为,略觉刺使对世家不喜,但是,冀州,雍州,兖州之吏,却非不用世家。今刺使待我礼遇有加,刺使对世家无恶意,只是也容不得世家独大。”
  楚昭笑着摇摇头,“先生只说出了其一,未尽其二。我在京城之时,对世家确实不喜。为何一个人生来就要为一个姓氏所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凭什么?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位以立诸候,象贤也。”
  “为官为吏,皆为百姓,以一姓而定人的能力,以一姓而叫有能者不能出仕,就凭世家们说了算?”楚昭言辞犀利,卫九一顿。
  “我阿兄能力如何,想必再没有比先生更了解的人,可我阿兄是怎么样做上御史之位的?我阿兄于御史大夫府时,熟记御史大夫府上的所有记载,户籍,山川河流,无一不知。比起御史大府中尸位素餐的世家们不知好了多少倍,若无我阿舅,若无卫先生相助,我阿兄也不过是依然是一个小小的文书罢了。”往昔之事,楚昭记得清清楚楚,想必卫九先生也记得。
  卫九轻轻一叹,“所以刺使行科考之制,是要给天下人一个公平的机会,不管是世家,寒门,刺使大人只让能者,心存百姓者为官。”
  “原就该如此不是?为官为吏,但为百姓,有能者,而治下百姓,实为官当尽的本份。我不过是把这些事情落实了而已,有什么不对?”楚昭又问,卫九说不出话来,能什么不对呢,只是楚昭所为,破世家的袭断,毁了世家的利益,世家所不容罢了。
  “刺使纵有此心,亦不该急。”卫九提醒了一句,楚昭道:“我不急,先生看我几时和世家们动过手,但凡他们不惹我,我也不会惹他们。反之,他们若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我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卫先生大才也,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帮我,帮我一起安定天下,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楚昭要问的,卫九要问的,各自都问完了,楚昭此时开口相邀,也是给足了卫九面子。
  卫九一眼看向韦尚任,姜参,齐淮,他所认得的就这么几个,其他的都是一些年轻的面孔,再年轻又如何能比楚昭呢。
  “愿为刺使尽犬马之劳!”卫九表态,一拜,楚昭一笑,“好!”


第137章 闲事逗侄

  冀州再得卫九归附,楚昭又提了姜参引荐的一位弟子,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儒士,寒门出身,姓吴名用。名字叫吴用,人却很有用。
  楚昭见过人之后,即让他往梁州去,掌梁州的大权。
  梁州在徐禹将世家搅和一通,无世家可立之后,于百姓却小有口碑。要想让梁州的百姓心都向着他们,不懂百姓疾苦的人怎么成。
  吴用,年四十,原是贫家子出身,蒙姜参收为弟子,多年来虽为一方小吏,为百姓殚精竭力,一腔为民之心,却无用武之地。
  楚昭让他写一篇关于梁州的策论,再召其问对,终是决定让他成为梁州的头头,她只给了吴用一点要求,安定住梁州百姓的心,不能叫梁州再起反复。
  值于此时,休战而已,虽然不再真刀真枪的砍了,也不等于无所事事了。
  楚昭和郑通一通密谋,郑通这善打嘴仗的人即往徐州去,先把徐州的民心给煽动起来。
  柴太尉的丰功伟绩就不必说了,京城京城守不住,立了一个皇帝反倒把人家项家一族弄得都全死光了,青州,老地盘了。但是他却趁冀州倾两州之兵对抗匈奴时,派兵来打冀州,如此小人行径,可耻,可恨。
  想想京城的百姓,被他那么一弃跑了,京城成了什么样,是,虽然说徐禹是不伤百姓,难道百姓就没有丝毫的损失了吗?
  青州就更不用说了,想打冀州不成,反倒失了柴家世代经营的地盘。
  徐州啊,你们既不是京师,又不是人家的地盘,你们真的确定要跟着柴太尉,不怕万一再叫徐禹打了过来,柴太尉又跑了?
  郑通跟楚昭商议吧,先夺徐州,扬州,把柴太尉这个喜欢背后搞事的先解决了,一心对付徐禹倒是没什么难度。
  儿歌,顺口溜,全往徐州撒去,徐州街头巷尾的都响起了说柴太尉跑得比兔子还快的歌谣,气得柴太尉都快吐血了。
  吐血又怎么样呢,你都做出了那样的事,还怕人说唱啊!
  有心想把那些唱歌的人都捉起来,捉不过啊,实在太多了!
  “捉一批人,杀鸡儆猴,我就不信见了血,他们还敢唱。”柴太尉在失了青州之后更是显老,此时恶狠狠地撂话,真是气疯了。
  “祖父别犯傻,他们既然往各城散播谣言,就是要我们乱,只要我们乱了,杀了人,失了民心,到时候徐州便可不攻自破。”柴景行来,听到柴太尉的命令立刻劝住。
  柴太尉道:“我们有两州,扬州兵马跟徐州之兵,将近十万,难道我们还会怕她一个楚昭吗?”
  “祖父,我们十万兵马,真正能用的不到一半,想想徐禹,徐禹先时又何尝不是有十万之兵,结果呢,梁州不保,若不是徐禹拼尽一切拿下了荆州,据荆州的天险而守,徐禹早已落在了楚昭之手。”柴景从来不敢小看楚昭,尤其楚昭竟然能灭了匈奴,擒了匈奴两万人,还能打退徐禹,夺青州。
  或许一切都在楚昭的预料之中,她早有准备。再有准备,实力才是决胜一切的根本。
  原本的楚昭只有冀州和雍州都能同时对抗三方合击,如今最大的威胁匈奴已被楚昭打得没有还手之力,徐禹在梁州之战损失惨重,暂时不会动,他们不动还好,若是动了,楚昭就会不客气地夺下徐州,扬州。
  “你在扬州经营了将近两年,难道就没有能力和楚昭抗衡吗?”柴太尉从来没有这样狼狈过,他直问柴景,柴景道:“柴家世代经营的青州,不是也不能和楚昭抗衡吗?”
  “你放肆!”柴太尉被掀了老底,都要气死了。
  柴景道:“祖父何必如此动怒,孙儿只是照实说罢了。扬州虽被孙儿收拢了,皆是以利而合,非愿皆听孙儿的调令,与楚昭对抗,他们是不会愿意的。”
  “想要偏安一隅,打的好算盘,楚昭会容吗?”柴太尉一言道破一群人的那些心思。
  柴景道:“总要一试,没有试过,谁都不会愿意放弃的。”
  大实话一句,柴太尉再次都盯着柴景,“先时我与你说过让你娶楚昭,楚昭想要徐州和扬州也可以,只要你们成亲。”
  “祖父!”柴景皱着眉头喊了一声,柴太尉道:“楚昭的孝期将过,她的婚事必成为万人瞩目,就算她占据大半江山,难道她就不嫁人了?楚家就不需要一个男人来主事?”
  “如果我是她,凭她如今的地位,我也不会接受你这点要求。”柴景道明猜测,柴太尉道:“我只问你想不想娶楚昭,如果你想,其他的事情交给我,我一定会为你达成。”
  柴景怎么说,他合上了眼,露出了疲惫,许久才道:“祖父,我孝期未过,这些事暂时放着吧。”
  看了看柴景,柴太尉道:“我让你三番两次和楚昭接触,看来你很了解楚昭,既然这样,娶了楚昭不是比你娶别的人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