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侯-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宝要马上回剑南道。”李明楼说道。
  李明玉有些惊讶,他以为今天姐姐让他亲近李家的人,是要他在李家多留一些日子。
  元吉神情更加平静,正如他所料大小姐精神很冷静,并不像今天李家上下已经传遍的,李明楼是因为害怕胆小不想去太原府惶惶跑回来的,更有李明玉对李老夫人哭,李老夫人怒骂三子,要留两个孩子在家住。
  “明日就能走。”他说道。
  李明楼看着他道:“你的手下有没有人能掌握剑南道?”
  元吉抬起头,神情微微惊讶。
  “你如果不回去,能否做到剑南道还在掌控中?”李明楼问道。


    
第11章 第十一章 给元吉的吩咐

  李明楼是要留下元吉,李明玉明白了她的话,原本惊讶的神情散去,松口气。
  “姐姐应该留下元吉。”他说道。
  父亲的托付说明元吉是他们最能信任的人,姐姐留下理所应当,这样他也放心。
  元吉的惊讶一闪而过,神情恢复了平静,没有询问李明楼为什么,更没有表示他更应该守着李明玉,干脆利索道:“能。”
  李明楼没有因为他的干脆而欣慰或者轻松:“因为时间紧迫,你要安排的万无一失。”
  她这是在担心,是失去父亲的空泛的茫然担心?元吉想了想:“大小姐,不是我的手下能掌控剑南道,而是大都督掌控剑南道,只要小公子在,大都督就在。”
  李明楼明白他的意思,父亲纵然不在了,他的权利并没有随之而倒下,父亲能做到今天,手下并不是只有元吉一个人可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元吉死了之后,李明玉依旧平安长大,且身边兵马权势不减。
  不过她要的并不仅是保证李明玉的平安,还有某些人在剑南道的不平安,比如项氏。
  现在就有个项云在李家大院,如果动手就能将他杀死,就像项家杀李明玉他们一样。
  李明楼心不由跳起来,放在膝头被袖子遮挡的手攥住。
  “项大人在做什么?”她问道。
  话题突然变了?元吉抬头:“今天护送小姐的人马都回来了,项大人见过他们进行了查问,这时候和项九爷在吃饭。”
  李明楼先回家,李奉常等人快马在后,而护送李明楼去太原府的大批人马则更在后,今日才都赶到家。
  虽然李明楼说是因为想家自己回来了,但项云必然要再查问一番。
  元吉停顿一下,又道:“并没有其他人作陪。”
  其他人指的是李家的人,李明楼抬眼看向元吉。
  元吉从来不信任李家人,或者说剑南道不信任李家的人,剑南道一直在排挤李家的人,元吉死了也是如此,一直缠斗了四五年。
  那几年李明玉的信中不断的提起抱怨,李家的人阻碍政令,李家的人用孝道压制他,李家的人插手各项生意,李家的人越过他打着惩治下人的旗号,驱逐了好几个得力的管事。
  几年缠斗之后,李家的人被赶出了剑南道,李明玉几乎与嫡支断了联系,还好李明玉已经掌控了剑南道,如同他父亲一样成为节度使,所以李氏宗族依仗他,不至于跟宗族都断了,尽管如此,李明玉的声名还是有损,常被诟病。
  李明玉也不信任李家的人,从来都不亲近,如果不是李明楼要求,他今天最多只去见见李老夫人,不可能陪同吃饭还在李老夫人那里午睡,膝下承欢这种事李明玉和李明楼从来没有做过。
  这不是元吉的影响,元吉不信任李家人也不是私心妄行,李明楼很明白,这是因为父亲。
  李奉安临死前将李明楼姐弟托付给亲随下人元吉,并不是因为事发突然等不到李家的人到来,而是原本就不打算托付给他们。
  李奉安对家里吃喝穿用度从不吝啬,但不允许他们插手他的生活,俗话说一个兄弟三个帮,他这样将家里的兄弟们排斥在外,哪怕送回去的钱再多,也显得疏离隔阂,也便没有了信任。
  李奉安的做派的确跟常人不同,但他一直以来的行事都是非常人。
  因为一直在外以及李奉安的影响,李明楼姐弟对李家的人也是如此,但现在李明楼要重新想一想。
  这不是她对父亲不信任,事实上父亲对李家人没有看错,父亲死后李家的人对李明玉恨不得生吞活剥,无奈被严防死守打压没有得手。
  李奉安已经死了,李明玉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李家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以元吉为首的下人们教唆的,双方互相恨之入骨厮杀缠斗,同时都需要拉拢同盟相助。
  项家,就是这个同盟。
  那时候不管是李明玉还是李家诸人给她写信从来都不说项氏的坏话,只有满口赞誉和信任。
  靠着这信任,项氏不断的壮大,蚕食,然后。。。。。。
  “姐姐?”
  李明玉摇了摇她的衣袖,打断了李明楼的走神。
  李明楼看到李明玉担忧的神情,抬手抚了抚他的头,再看向元吉:“除了安排小宝回剑南道,还有一件事你要立刻办。”
  元吉等候吩咐,神情平静又沉稳,让人相信不管你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答应并立刻去办。
  “父亲节度使的承袭。”李明楼说道。
  节度使不是爵位,是朝廷任命的官职,从来没有听过官职承袭,李奉安过世后,朝廷已经给了抚恤,追赠了李奉安,官其幼子,李老夫人也有诰封。
  但那些都是虚名,节度使可是位高权重的实职。
  让一个小孩子承袭,这是前所未有。
  元吉脸上的平静被打破了,惊讶的看着李明楼,闪过一丝犹豫,也许他的判断错了,小姐并不是那么理智。。。。。
  “我会亲自写奏章。”李明楼并不觉得自己说的是多么荒唐的事,“你在最短的时间把它呈放到皇帝面前。”
  元吉动了动嘴唇,最终应声是。
  李明楼看着他的神情,虽然知道元吉会听命办事,但信心满满的去办事和听命尽心办事还是不同的。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元吉。”她说道,“要起战乱了。”
  元吉肃容道:“小姐,不用担心夷人,已经平息叛乱了。”
  西南的夷人是突然叛乱的,还导致了李奉安的过世,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的李明楼姐弟吓坏了,以为天下大乱了。
  李明楼摇摇头:“夷人叛乱平息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真正的叛乱不是在我们西南,是在东南。”
  元吉一怔看着李明楼,这什么意思?
  “元吉。”李明楼道,“天下要大乱。”


    
第12章 第十二章 承袭有时机

  元吉直到走回住处还有些失神。
  “大小姐还好吧?”看到他的神情,伺候他的小厮不由担心的问道。
  元吉一颗身心都在李奉安身上,李奉安不在了,便给了李明楼姐弟,能让他失神的只有这二人的事。
  元吉没有回答小厮,眉头皱了皱,他也有点不知道大小姐怎么样了。
  他原本认为大小姐是理智的,所以要李明玉立刻回剑南道。
  但大小姐让李明玉亲近李家的人,李家的人本就以李奉安的继承人自居了,那个李奉耀被他狠狠敲打了一番才安生,现在李明玉如此态度,他们更要猖狂。
  这个也罢,大小姐竟然要为小公子请承袭,当然小公子能承袭节度使,哪怕只有名义,只要手握旌节,他们就能保证李奉安在剑南道虽死犹生,但这怎么可能?虽然皇帝这些年越发荒唐。。。。。
  大小姐是不是太孩子气了?
  可是她的一举一动又不像。
  大小姐没有什么动作,她的脸也被布遮挡围裹,看不到她的神情,只能听声音。
  声音还是熟悉的大小姐的声音,只是低着头听的时候会莫名的闪过一个感觉,好像前方坐着的不是十三岁的女孩子,声音里有不属于孩子的沉稳,还有杀意。
  小厮递过来茶,元吉接过感受手心温热散开,虽然只有一瞬间,但他可以确定无疑是杀意,那是大小姐突然问项大人在做什么的时候。
  这杀意是针对的谁?项大人?
  也许是自己太荒唐了,元吉将茶一饮而尽。
  “准备一下,明日护送玉公子回剑南。”他说道。
  小厮一喜道:“不用准备,说走就能走。”
  元吉点头,将茶杯放下:“还有,安排人进京。”
  进京?小厮一怔但也没有问什么应声是转身就要走去安排人,元吉又唤住他。
  “进京的事不要告诉任何人。”他道。
  小厮愣了愣,如今对于他们来说,这任何人指的是李家以及,项云。
  自从大人过世后,他们跟项云一直有商有量,项云虽然现在是陇右节度使,但在大家眼里他还是剑南道的人。
  竟然连他也要瞒着,是事关重大,还是项云这个人已经不可靠?小厮没有询问神情肃重应声是。
  元吉知道这句话说出后他的人对项云的态度就会变,他没有解释,也没有阻止。
  他从来没有不信项云,只是他听命的只有李明楼和李明玉。
  李明楼让他做这件事,不许告诉任何人,李明楼不信任项云吗?她也没有解释。
  还有李明楼说天下要大乱了,说是东南那边会出事。
  东南怎么会出事?东南在安氏的掌控下,安氏可是皇帝最宠信的。
  更何况一点消息也没有。
  李明楼没有说消息从哪里来的,难道是在路上听到了什么?他们沿途住驿站,驿站里大概也会有一些小道消息吧,项家的人知道不知道?
  元吉伸手按了按额头止住了越来越混乱的思绪,大小姐这次突然回来一定是有什么事,但她不说,他就不问了,不管是小孩子脾气的不想嫁,还是其他的什么,都应该是跟项家多少有些关系。
  项云,元吉坐在屋子里默默的想,要重新考虑一下他们之间的关系了。
  关于和项氏的关系李明楼不需要想太多,只是放下了要在这里杀了项云的念头。
  如果她让元吉在这里杀了项云,也不是做不到,只是杀了之后会很麻烦,李奉安才过世,李明玉和她还不足以掌控剑南道迎接这种动荡。
  而项家的势力也不可能轻易的清除出剑南道。
  先让元吉他们对项云产生戒备,改变和李家的相处方式,不让项云有机会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现在想来,李明玉和李家的缠斗应该就是项云的手笔。
  “姐姐,我真能承袭父亲当大都督?”李明玉问道。
  李明楼看向坐在椅子上手撑在桌面上看她写字的李明玉,比昨天多了两盏的灯照的他小脸莹亮如玉。
  “能。”李明楼点头。
  李明玉的确承袭了剑南道节度使,就在今年年底,元吉死后没多久,朝廷委任的新节度使叫什么的忘记了,那位大人很倒霉,在来剑南道的途中,遇到了宣武道安氏随众叛乱不幸遇难。
  那时安氏反叛的行径也终于不再掩饰了。
  项云亲自写了奏章请求让李明玉承袭旌节,皇帝准了,成元四年初,十一岁的李明玉成了剑南道节度使。
  这一举动让项云得到了李家以及李奉安随众们的狂赞,视其为剑南道大功臣和最可信的人。
  其实什么功什么忠,不过是成就了项云自己,他借此在剑南道地位稳固,吞食李氏兵马,与其说李明玉手握旌节,不如说是项云。
  借着剑南道,他的兵马越来越壮大,在随后的十年战乱中,依托剑南陇右,掌控了河东河西道,兵马赫赫被新帝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