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侯-第4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城的热闹超过他们的想象。

    刚进京城界就看到城镇村落处处张灯结彩,好像到处都要成亲,路边还有很多施粥的地方。

    “现在还需要施粥?”梁家的人们很惊讶。

    这几年在漠北偏远之处都很少见流民了。

    路边的人看到他们风尘仆仆知道是外地来的,笑着解释:“不是那种施粥,这是很多人为了庆贺女侯大婚做的善事,里面不只是粥,有肉有酒,招待所有人免费吃。”

    李明楼成亲虽然只通知两家亲朋,但这种消息当然瞒不住。

    世家商人官员们都涌来送礼,意外的是一向没有理由也要找理由收礼的女侯拒绝了。

    “夫人说了,这是她人生大事,想要自己来操办。”姜亮感叹道,“多谢诸位好意了。”

    诸人很遗憾,但姜亮给他们提个建议。

    “大家可以与民同乐啊。”他笑吟吟道,“既能为夫人婚礼增添热闹,又能让诸位扬名。”

    诸人义正言辞“我们才不在乎扬名。”然后立刻行动起来。

    梁家人们看着这粥棚飘扬的大旗,上面写着某地某氏,再看路边悬挂的彩灯架起的彩楼,也都有某地某商行的旗号

    京城真是熟悉又陌生,但比记忆中更加的繁华热闹。

    梁家人们更加急切的奔向久别十年的老宅,家宅已经被武鸦儿提前收拾好了,一家老少舒舒服服入住,也顾不得休息,立刻来武鸦儿这边帮忙。

    “不用。”武鸦儿笑着道,“都准备好了。”

    王力在一旁补充:“交给女侯的商人做了,花了很多钱。”

    女侯的商人,也就是自己人吧,梁家的人有些听不懂。

    “既然花钱的有人做了。”他们拍板道,“那我们就做不花钱的,撑门面。”

    有了梁家的人,尤其是妇人女子小孩们进进出出,武宅的喜庆气氛就更浓了,似乎很慢又似乎一睁开眼,成亲的日子就到了。

    宅院里的喧闹从天不亮就开始了,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说笑,酒水不停歇的传来,一直到要迎亲的时候,胡阿七从人群中挤出来,在一间屋子里找到了坐着喝小酒的王力。

    “这个最忙的时候。”胡阿七瞪眼,“马上要迎亲去,你竟然躲起来喝酒?”

    王力喝的脸发红,冲他嘿嘿笑:“要去迎亲了吗?”

    胡阿七道:“是啊,就要出发了,到处找不到你!”

    王力拎起酒壶对着嘴就灌下去,胡阿七吓了一跳抢过来:“你干吗?”

    “我高兴啊。”王力哈哈笑,笑着笑着又哭了,“乌鸦终于要成亲了。”

    胡阿七哭笑不得:“高兴你哭什么?你可真是喝多了。”

    “我能不高兴吗?我终于可以放心了。”王力袖子擦着眼泪哭,“你不知道我多担心,那个女人谁能管得了,谁又能拿她怎样,乌鸦白白当了八年九年假丈夫,她现在位高权重喜新厌旧另娶新人,乌鸦就被始乱终弃了。”

    胡阿七愕然又喷笑:“你喝多了语无伦次胡思乱想什么呢。”

    他们说笑,外边的喧闹陡然拔高“新郎出来啦。”

    胡阿七丢下王力不管了,跑出来就见院子里挤满了人,发出惊叹声欢呼声。

    屋檐下站着一身大红礼服的武鸦儿,面对众人的欢呼微微一笑。

    胡阿七站在人后手拢着嘴一声高喊“接亲喽!”

    李明楼没有住在侯府,而是在李奉安当年买的宅子里。

    这里地方小,来的人也不多,相比武鸦儿那边有些冷清。

    虽然到处披红挂绿,穿梭其间的宫女像仙子一样美丽,但总觉得少点人气。

    “小姐。”阿柳压低声音对李明华道,“不管怎样,也该把家里人叫来吧,只来小姐你一个,这家里人也太少了。”

    李明楼此次成亲,没有让李家的人来,李家的人都被关在剑南道。

    除了李明华。

    李明华纠正道:“我不是作为家里人来的,我是来进奏院叙职,顺便参加婚礼。”

    阿柳失笑,又无奈,一摊手:“行吧,你们姐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李明华忽的停下脚,对前方抬了抬下巴:“只要这个人来就够了。”

    阿柳向前看去,见一个穿着礼服的少年从门外冲进来,一边走一边端详自己的礼服,问身边的随从“怎么样?好看吧?合身吧?”

    正是李明玉。

    李明华没有上前,目送他被人簇拥着向内而去。

    “明玉公子也要去大小姐那里。”阿柳道,“我们也跟着去吗?”

    李明华道:“不去了,我们是客人,找个地方”

    不过来这里的好像都是自己人,也没有人来招待客人,在哪里坐卧歇息呢虽然这也是李宅,但她一点都不熟。

    正左右看,前方有一个老者走来,看到她陡然眼睛一亮。

    “啊!是明华小姐!”

    李明华看着这个陌生的老者

    “老夫姓姜”他主动自我介绍。

    说到这个姜字,李明华认得了,施礼:“是姜亮姜大人吧。”

    姜亮很高兴:“明华小姐认出我了。”

    李明华道:“久仰大名,刘范刘大人也提到过你。”

    姜亮笑眯眯:“哪里用他提,咱们可是很熟的。”

    很熟吗?今天算是第一次见吧,虽然的确久闻此人奸诈贪财油滑大名李明华不解。

    “来来,歇息处在这边,明华小姐我们坐下说话。”姜亮却不说了,伸手引路,又感叹,“真是快有三年不见了。”

    这个老先生是不是糊涂了?李明华皱眉,他们这是第一次见吧。

    或许是说小姐是明楼小姐的姐妹,早有耳闻,阿柳对李明华眼神猜测。

    也可能是,李明华释然,对姜亮一笑:“姜大人请。”与他并行而去。

    李明玉推开了屋门,一眼就看到坐在镜前的李明楼。

    李明楼已经穿上了嫁衣,带着华丽的凤冠,对着镜子似乎出神,听到门开她转过头。

    “姐姐今天真好看。”李明玉喊道。

    李明楼对他一笑。

    李明玉跳进来,展双手转了一圈,问:“姐,你看,我背你去拜堂的时候,穿这个怎么样?”

    他说完听不到回答,抬起头,见李明楼有泪滑落。

    他吓了一跳。

    “姐,怎么了?”

    李明楼轻轻拭去泪珠,一笑:“看到你长大了,连父亲的衣服都能穿了,我高兴啊。”

    李明玉啊了声,道:“你竟然认出来这是父亲的衣服啊,我还想让你猜呢。”

    李明楼道:“这有什么猜的。”

    她可是亲眼见过的。

    “姐你骗我呢。”李明玉不信,笑道,“这是父亲和母亲成亲时穿的,你只是比我大三岁,你也没出生呢。”

    李明楼笑而不语,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人都来了吗?你把大家都招待好,父亲母亲那边也安排人了吗?”

    李明玉一一回答“都来了”“我会招待好的。”“元吉叔留在家里了,他说陪着父亲母亲。”

    李明楼点点头,轻轻抚过李明玉的肩头,感受衣衫的真实触感。

    “姐。”李明玉道,“姐夫快来了,我去外边看看。”

    这就喊姐夫了,明玉就是这样,他真心喜欢她喜欢的一切,李明楼含笑点头:“去吧。”

    李明玉离开了,金桔进来看到李明楼的脸很不安:“小姐,眼妆有点花了,我给你补补。”

    李明楼坐下来任她轻轻施妆,听着外边说笑声越来越大,她忍不住站起来。

    “小姐。”金桔忙问,“你要去哪?”

    李明楼向外走去:“我出去看看。”

    金桔道:“武都督还没来迎亲呢,就算来了,你在屋子里等着就好。”

    李明楼摇摇头:“我不是,我就是想去看看外边。”

    外边?金桔虽然不解,但大小姐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别说去外边,就是此时她去武都督家也可以。

    李明楼推开门走了出去,入目一片火红,就像那时候一样。

    她慢慢的走向院子里,穿着喜庆衣衫的宫女们端着美酒佳肴,看到她也不惊讶,纷纷含笑施礼,然后从她身边穿过,继续忙碌。

    她看到院子里摆出了一张张桌子,桌子前有人坐着,有人站着。

    她看到了李敏,李敏和姜名不知道在说什么,李敏似乎不高兴,正甩袖子。

    她看到向虬髯,坐在一张桌子前一手抓着肉一手拎着酒壶仰头喝,李明华站在一旁,皱眉。

    她看到李明华看到她,戳了戳向虬髯,似乎要他打招呼。

    她从这边看过去,门外有李明玉跳进来。

    “姐。”他招手喊,“姐夫来了!”

    门外锣鼓齐鸣喧天,院子里的人都站起来,层层叠叠涌去,李明玉越过影影绰绰的人群,看到武鸦儿出现在视线里,他披着红衣袍,大步向她走来。

    成元十三年五月初九,女侯李明楼与朔方节度使武鸦儿成婚。

    (还有个尾声,晚上一定写出来)

正文 尾声

    成元十三年,除了女侯的婚事,还发生了很多事。

    女侯当政,重置兵马,收整卫道,平息乱战,天下渐渐太平。

    不管城镇还是山村乡野,到处都是人烟,民众之间谈论也不再是天下大事,凡尘俗事乡野怪谈多了起来。

    几个世家公子闲来无事,看惯了城镇风光,想要去无人涉足的深山探秋景,因为没有向导迷了路,正当无助时,看到前方出现一个和尚。

    “那和尚身高一丈,手握木杖,容貌俊美,金光环绕。”

    “几个公子大叫一声大师救命,那和尚看他们一眼,瞬时全身燃起火焰。”

    “几个公子吓的四处乱跑,竟然跑出了山林,第二日带着人进来找到这里,但没有和尚的尸骨,也没有火烧过的痕迹,而是只有”

    茶楼里的人们听到这里便响起一片追问“只有什么?”

    讲述的人看着诸人声音缓慢一字一顿道:“只有一棵枯树。”

    人们哗然“这算什么,山林有枯树很稀奇吗?”“那几个公子是饿晕了看花眼了吧。”“要么就是吓昏了头。”“真是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但讲述人却摇头:“非也非也,熟悉山林的猎户都证明了,和尚燃烧的地方原本没有树,而且那棵树长的也不像树。”

    人们再次好奇追问:“那像什么?”

    讲述人神情高深合手在身前:“像一个佛像。”

    人们齐声嘘。

    “说了半天还是和尚。”

    “这再简单不过,就是搞了一个和尚的木雕摆在山里吓唬人呢。”

    “是那个世家公子闲来无事做的吧,还什么遇见神仙。”

    茶楼里吵吵闹闹对这个故事嗤之以鼻,但也有人面色凝重。

    此人是个头发胡子又白又长的老人,老的都看不出他的岁数,他的面色凝重让人们还是很重视的。

    “方老翁。”一个人问,“你说是不是骗人的?”

    方老翁摇头:“不是骗人。”

    民众们惊讶,方老翁是这里活的年纪最大的读书人,据说如果不是年纪太大走不得远路,还要去京城参加常科呢,不过县里已经告诉他好消息,过两年女侯会开推选榜,他不用考试就能入榜。

    活得久的人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