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侯-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项云取过纸笔,抬起没有受伤的左臂,用左手开始写字。

    他年少博才,能双手书,天文地理皆通,上行下达为官兢兢业业,却半辈子屈人之下,难道一辈子都只能屈人之下吗?

 第五十八章 离家的途中

    简短明了混杂在家书琐碎中的密信,被最可靠的随从携带而去。

    大夏国不管是偏避的小路上还是宽阔的官路上都有信使奔走,官府的公文令信有驿站令兵传送,私人的则五花八门,自己的随从,镖局的镖师,南北奔走的货商一一不等。

    而随着这些人的奔走,各地的奇闻异事以及京城最新的消息也随之传播开来。

    这段日子最奇闻的就是一个小娃娃当了节度使,有羡慕天生富贵命的,有嘲笑世道荒唐,有悲愤乱了天道伦常,也有一本正经引经据典分析李奉安何意皇帝此意又何解,乱乱纷纷扰扰。

    项南走进来见到这场面心里叹口气,他没有再转身离开,这么偏僻的小驿站都如此,整个大夏朝此时没有清静的地方了。

    核验了身份驿卒端上了简单的饭菜便再次加入大家的讨论中,项南安静吃饭,心里难免纷乱。

    没想到李奉安死了这么久还能让儿子当上节度使,有了节度使旌节剑南道还可以被李氏霸占,而李明楼就更能霸占他了。

    项南的筷子戳着盘中的肉,看着一旁的包袱里露出的信封一角。

    他几乎日夜不停翻山越岭,但家信依旧如影随形,就像一张无处不在的网,冰冷的将他禁锢。

    “…。。家里来的信啊!太好了!”

    身后传来男人的笑声。

    这世上还有人喜欢接到家信啊,项南回头看去,在他身后一桌挤了六个男人,饭菜也很寒酸,穿着打扮是驿兵。

    项南想起来了,自进来后只有他们一桌没有谈论小儿都督的事。

    一个大胡子男人手里正捏着一封信瞪眼看,被另一个男人伸手夺过去。

    “看什么看,你又不识字。”他说道,“还给鸦儿。”

    信被塞给一个年轻人,他与项南背对背而坐,只看到宽阔的肩膀窄瘦的腰身。

    “是我娘写的,她要来看我了。”

    年轻的声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项南似乎能看到他脸上的笑意。

    “你媳妇来不来?”

    “肯定啊,婶子就是带媳妇来跟鸦儿成亲的。”

    “哈,回家就能吃喜酒了!”

    也是一个可怜人,不仅要回家,还要成亲,项南同情的看这个男人一眼收回视线。

    时近傍晚,涌进来驿站的人更多,厅内更加嘈杂。

    “新消息,韩旭已经接下了任命。”

    “不寻死觅活了?要去委身那个小儿了?也不过是沽名钓誉闹剧罢了。”

    “不去才傻呢,那小儿坐着的可是金山银山。”

    “别说去做刺史了,去给那小儿当上门女婿都是天大的福气。”

    厅内响起哄笑声,项南放下碗筷走了出去,他没有去后面的客房,而是直接去了马棚牵马,日夜不停的赶路吧,离家越远越好。

    武鸦儿的视线从门口收回:“这少年跟我们一样。”

    “独行却不是令兵气息。”胡子男低声道,“这条路是通往宣武军的。”

    “宣武还好,河东那边的人要小心些。”武鸦儿低声道,手在桌上敲了敲,又有一封信掉出来,“河东那边已经一半姓安了。”

    胡子男面色不安:“这信上说军令让我们分兵去河东,怎么办?”

    “当然不去。”武鸦儿道,“不仅不去,还要把振武的所有兵马都调到我们这里。”

    有军令不遵,还要假传军令,这么大胆的事他们从未做过,也不是没做过,只是这次好像要做的很大…。。

    挤在一起的男人们对视一眼:“鸦儿,不会有问题吧?万一出了事,梁老大人也保不了你。”

    武鸦儿笑了笑:“有什么问题?现在还有军令可遵?世人只看热闹。”他微微侧头看了眼身后,厅内说笑小儿节度使,韩旭等等事热闹,“死人都已经看清楚了,所以才敢为幼子谋功名,难道那小儿得了节度使只是为了名字好听吗?那是要让剑南道固若金汤。”

    原来是这样啊。

    胡子男点头:“李奉安是个狡猾的家伙,他做事肯定有算计,我们跟他学,就算捞不到好处,也吃不了亏。”

    武鸦儿端起酒碗,因为白皙而显得阴郁的脸上浮现笑容,这笑容比平日多了几分暖意,让他整张脸都莹亮。

    漠北是他的家,家里有亲人来,就更是家了。

    他们几人都是孤儿,好容易武鸦儿还有一个娘,那就是大家的娘。

    赶路,回家,男人们也都笑起来,端起酒碗重重一碰。

    世人谁不想有家,回家,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家,为了家反而要越走越远。

    晨光笼罩大路边的驿站,驿站里并没有来往的热闹,几层兵马围拢的内里安静如夜。

    门被推开金桔端着食盒探头向内看,看到站在墙边的李明楼。

    李明楼穿着里衣,长发系在身后如同泥塑。

    “小姐,你又没睡?”金桔不安道。

    李明楼嗯了声,金桔走过去,跟着她看墙上,墙上挂着一副舆图。

    “剑南道在这里,我们现在在这里。”李明楼指给她看,“已经这么远了。”

    金桔当然不会讨人嫌的问太原府在哪里,而是眨着眼故作无知:“啊,这么近。”

    纸上的距离一手可量,实则隔山跨水千里迢迢,李明楼有些怅然,但隔着山水总好过隔着生死,她笑了笑转过身:“吃饭吧。”

    “小公子收到大小姐送的庆贺礼物了吧?”

    “不知道剑南道怎么庆祝呢。”

    金桔在一旁说些开心的话让李明楼下饭,吃饭的时候元吉像往常一样进来,拿着最新收到的消息。

    “剑南道一切都好,大都督已经见过了治下官员,并巡检了八部。”

    “季良的确胆大妄为,还好东海先生会论断阻止,小碗开始跟着东海先生学医术了。”

    元吉说了大事也不忘小事,说到这里抬起头看李明楼。

    “韩旭已经接任,准备启程往剑南道来。”

    “是崔宰相说服的他,他是崔征的人。”

    崔征想要把手伸到剑南道,这不意外,李奉安死了,多少手都想伸过来,伸过来打断就是了,就算是宰相的人也一样。

    李明楼当然也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另外的细节,握着筷子啊了声:“原来是他。”

    这个韩旭在朝中平平,又是文官,跟李奉安没有什么来往,小姐竟然知道他?不过,小姐能让公子承继了节度使,知道一个韩旭也没什么可惊讶的。

    元吉点头:“小姐不用在意,他就算是宰相的人,来剑南道也如同个死人。”

    李明楼哦了声,事实上韩旭没来剑南道就成了死人。

    她想起来了,那一世在李明玉之前被任命为剑南道节度使的那个人就是韩旭,只是还没有接过旌节,在赴任的途中遇到兵乱死了。

    然后项云才趁机替李明玉奏请承袭。

    这一次李明玉直接成了节度使,韩旭竟然还要往剑南道来,那这一次他还会死在途中吗?

 第五十九章 既定的命运

    李明楼握着筷子沉默又怅然。

    这就是既定的命运吗?不过也不对,她放下筷子起身走到舆图前。

    金桔不敢打扰,站在一旁努力的连呼吸都消失。

    元吉跟着走过去,李明楼脸上的裹布遮盖了她的神情,但依旧能感受到她的肃重。

    “今天是几月几?”她问道。

    元吉没有觉得这个问题可笑:“十月初三。”

    前一世韩旭被任命为节度使也是在十月,死在什么时候过去十年她实在记不清,但地方还记得,淮南。

    “时也命也。”

    李明楼的耳边似乎响起姜亮懒洋洋的感叹,看到这个老头抱着粗茶碗缩在椅子中。

    “韩旭本不会从这里过,但他是个大孝子,赴任之前去拜别老母,从老家到剑南就要经过淮南,早不早晚不晚赶上兵乱,所以是命不好。”

    “这根本不是命好不好的事,那是淮南,紧邻安康山长子所在的浙西,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更何况宣武的兵闹饷闹到了淮南。”刘范伸手一点看透世事,“这很明显是被宣武和浙西操控的。”

    这的确是宣武和浙西节度使操控的,刘范和姜亮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大家已经看到结果了。

    先是宣武节度使假纵官兵闹饷,告了罗氏贪墨了饷银,朝廷哗然。

    宰相崔征指全海与罗氏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要问罪全海。

    全海自然不服,让皇帝一道旨意定罪宣武节度使,革职进京。

    在这一片朝堂纷争中,韩旭的死反而如同小船入海,大浪打翻无声无息不见,也没有人关注一个节度使身份的官员是怎么轻易被乱兵杀死了。

    淮南也没有人再关注,宣武闹兵乱之后,淮南被浙西借口帮忙平乱悄无声息的占据了。

    项云则也趁这个乱机提请让李明玉承袭节度使以安稳剑南,待朝廷选出新任节度使后再行交接。

    崔征和全海都不希望对方的人掌控剑南道,在项云一番游走之后,皇帝同意了。

    成元四年初,李明玉拿到了旌节。

    成元四年正月十五,全海调宣武新任节度使吴章率兵马埋伏在宫城要先下手为强干掉崔征。

    吴章当场反水,全海挟持皇帝退避皇宫中,宣告宰相崔征叛乱。

    这就是大夏国乱的起始,成元四年的官宦朝变。

    随后,全海请皇帝发令调十二卫军入京护驾,安康山以救皇帝为名义发兵,振武军武鸦儿神兵突降先一步到了京城,袭杀吴章,破宣武道围城兵马,然后入宫杀了全海。

    成元四年二月十八,崔征率百官迎皇帝归朝。

    二月二十,行军途中的安康山宣告谋反,一声令下宣武、浙西、平卢、河东、淮南五面应和。

    天下大乱。

    “原来那时候东南的一个小小的兵乱其实是安氏叛乱的前奏。”姜亮幽幽长叹,“世事啊真是莫测。”

    “莫测什么!如此荒唐的事只要好好想一想就能看出问题。”刘范愤怒,“只不过朝廷被崔征和全海那两个废物把持,他们除了争权脑子里没有别的东西,全海轻易上了吴章的当,崔征轻信了安康山,他们让天下大乱。”

    “他们当然不想天下大乱,想还是不想也由不得他们。”姜亮不急不躁,吹着茶碗的热气,“曲子已经谱成,才会起前奏,荒唐也非一日。”

    安康山意图谋反是已经筹划许久的,宣武兵乱是他发令的信号,崔征和全海的争变则是他的东风。

    那一世李明玉是在年初拿到旌节,期间周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可以推断宣武兵乱韩旭死亡是在十二月初。

    这一次李明玉十月拿到了旌节,韩旭还是在十月的时候得到了任命,那么他离开京城回家乡然后再去剑南道,算着日子十二月的时候还是会走到淮南,所以还是会死吗?

    命运还是不能改吗?

    “小姐,我们要去淮南吗?”

    元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打断了李明楼的怅然,她看到自己的手已经落在舆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