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一侯-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
    他喝道,就要上前将李明琪从车里抓下来。
    李明华拦住他,先迈步走到车前,屈膝施礼,恭敬道:“大小姐。”
    随着她一礼,身后的侍女,兵马纷纷施礼高呼萱萱赫赫威武。
    “恭迎大小姐!”
    “恭迎大小姐!”

第三十二章 大小姐入城
    江陵府内兵马奔走,引得民众们紧张的询问。
    自从那次被叛军围城后,江陵府没有再遇到灭城之灾的危险,但最近形势危急,东南西北都在迎战叛军。
    伤兵营人满为患。府外建了好多新坟,还有从楚国夫人淮南道那边传来的英雄庙,香火冲天
    李明华小姐坐镇彭城大营。
    但这些奔走的兵马没有全部出城或者站在城头准备拼命,在大街上也散布开,将民众拦在两边
    一队官差跑过来,知府率一众官员衣帽崭新的匆匆而行。
    民众们松口气,不是到了拼死守城的时候,是要迎客
    有什么客能让知府等人如此郑重?这世道朝廷里可不会有大人们过来,被卫兵拦着的民众们踮着脚向城门方向张望。
    城门那边传来轰轰的打雷般的吼声。
    “恭迎大小姐!”
    江陵府知府挺直脊背,将衣角扯了扯,走向前方的马车,先对着车旁翻身下马的李奉景抬手一礼:“四老爷啊,能再见到你,真是高兴啊。”
    在这乱世里熟人能相见,总是让人欢喜又心酸。
    李奉景上前握住知府的手,鼻音浓浓:“胡大人啊。”
    两人握着手用力的摇晃,官员们也都上前,江陵府没有被破城,除了逃走的官吏,余下的还都是曾经的旧人,作为望族李氏四老爷,尽管是庶子,也跟这些人熟悉虽然那时候没有熟悉到大家互相握着手拥抱着流泪的地步。
    劫后余生嘛,感情自然不同以往。
    一番互相见礼,胡知府再次看向马车,这辆看着简单但又处处透出华丽的马车始终安静。
    “大小姐。”他说道,“一路辛苦了。”
    车帘没有掀起,内里有女声低低:“守护江陵府,大人也辛苦了。”
    连面都不见,更没有下车,胡知府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位李家大小姐的事迹早有耳闻,他道:“回来就好,快,进城吧。”
    他带着官员们让开路,驾车的卫兵催马,在众人的注视两边兵马拥簇,粼粼的向城中而去。
    “快看!”
    “那辆马车,上面都是珍珠。”
    “真的是李家的大小姐回来了。”
    街上两边的民众踮脚探头指指点点兴奋的看着走来的马车,垂下的幔帐轻轻的摇晃,如云如水一般轻柔,但又雾一般遮盖着其内的人,大家只能看到隐隐的人影。
    但这也足够了,让很多人忆起了当初。
    “当初大小姐第一次回江陵府的时候,就是这般,天上仙子。”
    那时候啊,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做梦一般。
    忆往昔的民众情绪激动。
    江陵府也有很多外来的人,有些不解,尤其是看到跟随那辆车旁的李明华,他们倒是更熟悉这位小姐。
    “大小姐,是明华小姐的长姐吗?”
    “以姐为尊,不上马车,在一旁跟随啊。”
    这可不像姐妹,像仆从。
    “不是姐,这位大小姐论辈分,在家行三,要喊明华小姐一声姐姐。”
    听到这个解释,外来的人更加震惊了,还有些不平。
    “那怎能让姐姐这般”
    “明华小姐可是我们江陵府的功臣。”
    这话没有引来更多的人一起不平,反而都笑了。
    “明华小姐的兵马是剑南道的,这位小姐就是剑南道的大小姐,没有她父亲的兵马,哪来的明华小姐守城大功啊。”
    “这位大小姐是先剑南道大都督的女儿,如今剑南道大都督的长姐,英武大将军项云的侄媳妇,她的丈夫是皇帝新封的白袍将军。”
    原来如此啊,听着这一串名头,外来的人咂舌。
    那还真是大,小姐啊!
    于是加入了其他人的行列,激动好奇跟着人群涌涌追随那辆恍若从天上来的马车。
    兵马清路一直到李宅的门前,门前一排排的仆从分男女左右而立,看着驶来的马车齐齐的高呼大小姐。
    马车没有停留径直驶入,大门徐徐的关上,遮住了民众们的视线,但有关大小姐的议论更加热烈。
    唯有一个华服男子没有参与这议论,他站在墙角边,头戴斗笠,斗笠上簪花,腰里佩剑,剑鞘上缀满的宝石,一手摇着折扇,一手举着兔腿,华丽与油腻齐飞,斯文与不羁共存。
    “大小姐,大什么大啊。”他咬下一口肉大嚼,“从太原府逃出来,脸丢大了还差不多。”
    马车进了府里,仆从们都被驱散,幽静又华丽的房间里只有两个女子。
    “得知消息仓促,大小姐住的这边没有收拾好。”李明华道,环视室内,“你看缺什么再布置”
    她的话没说完,身前的女孩子就扑到她身上,双手环住她的腰,贴近她的脸,蹭啊蹭:“明华,我好想你啊。”
    李明华看着贴在自己身上的李明琪,想当初,比自己矮一头呢,不知道李明冉是不是也长高了,三年没见了,真是好长又好快的时间啊
    李明华伸手抱住她拍了拍,声音像在自己脸上蹭的少女的肌肤一样柔软:“好了,现在见面了。”
    “明琪和四叔回江陵府?”
    与此同时,李明楼也接到了消息,项南已经写信给她说了不让项氏族人进淮南道,李明琪身边留着的人也给她写信说了,项氏一族留在安东。
    李明楼很清楚项老太爷不让族人去淮南道,其实是为了不让剑南道和东南道这两个大小姐涉足淮南道。
    没想到李明琪很快找到了应对,既然守着项氏得不到想要的,就立刻舍弃另寻它路,还会用协助项南项氏做诱惑和理由。
    “真是聪明的小姑娘啊。”李明楼感叹。
    相比之下,自己那一世真是蠢啊,就那样全心全意的在项家,不,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心,什么都不想
    如果不是想要活着,这一世她还会和那一世一样。
    所以,那个和尚说要让她忘记,继续当那个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心的李明楼,绝对不行。
    “小姐。”元吉问,“要不要阻止他们?”
    元吉现在对项氏半点感情没有,听到李明琪还想用江陵府甚至江南道来助项南,神情很不好看。
    李明楼道:“不用,那边有明华呢。”
    李明琪让她意外,李明华也是如此,她也是聪明的姑娘。
    李明楼将这些信放下,问:“刘范走到哪里了?”
    刘范经过几日的深思写好了请皇帝回京的文章,又从京城里选出一些世家大族,一起去麟州请皇帝,这可是天大的荣耀,姜亮趁机又收了一次钱
    前些日子在三千兵马的护送下出发了。
    此一趟去麟州路途可不好走,安康山占据了太原府,安庆忠的兵马与之汇合在河东道,麟州外又有安德忠的大军徘徊,京城和麟州的路都被切断了,至今双方连消息都传送的艰难。
    三千兵马并不多。
    但这不是楚国夫人吝啬冷血不顾他们生死,楚国夫人要守京城,委实没有多余的兵马给他们。
    京城要是没有了,他们就算到了麟州又有什么用。
    “五天前在宁城遇到了叛军,逃出后,现在他们绕路往麟州去,预计最少一个月才能到麟州。”元吉在舆图上点了点,又问,“是不是太快?还要再慢点吗?”
    李明楼道:“不用了,这就可以了,顺其自然,别让他们都死在路上了。”
    又是叛军又是行路,刘范是个文弱书生,而世家大族这次又多是年长的人,信报说除了遇到叛军受伤,受惊,还有生病的,路途中治疗手段有限,零零散散已经有三四人亡故了。
    他们的仆从抱着衣冠继续前行富贵险中求,他们出门前已经下定了决心。
    元吉应声是,放下这些信报。
    “武都督那边有新消息吗?”李明楼问。
    元吉抬起头,看到李明楼问完嘴角弯弯一笑。
    有什么好笑的?
    哦,是笑武鸦儿追了安康山那么远,想着跟太原府的兵马里外夹击对付安康山,结果太原府三万兵马投了敌,把安康山迎进了城池,徒留他看着城池哀叹,只得离开回转北地这件事吧。
    是挺好笑的。
    元吉也笑了。

第三十三章 楚国夫人主事
    武鸦儿那边没有什么新消息。
    放弃追击安康山后,他就折返了回了相州,与梁振一起收整北地,那边叛军余众不足为惧,只剩下一个史朝,向更北处逃去。
    元吉看着舆图,道“应该和梁振汇合了。”
    李明楼道“那可以好好休整一番了,此战他大伤元气。”
    打仗当然要舍出伤元气的决然,元吉想反驳,话到嘴边一惊,又咽回去,这个道理难道小姐不知道吗小姐只是感慨一下,他为什么想要反驳好奇怪,他不是这样的人啊。
    而且,武鸦儿此战元气大伤,可以说是为了他们拿下京城。
    他应该感激他,敬佩他
    元吉深吸了几口气,道“要不我们增援他些兵马”话出口还是忍受不了,手放在膝头攥起来。
    李明楼摇头“那可不行”
    元吉的手松开,脸上浮现笑容。
    “安康山得到了河东道,现在最危险的是我们。”李明楼道,“他应该给我们些增援才对,他可是我的丈夫。”
    元吉笑了,但又觉得不是太想笑,不知道是哪里觉得不对
    “小姐不用担心。”他道,“安康山此战也是元气大伤,短短时日他也不敢来攻打我们。”
    李明楼道“今年冬天是关键,要做好秋收。”
    现在是夏天,而且京城这边的秋收指望不上,京城,如同一座巨兽,需要大量的米粮。
    “淮南道能自给自足。”元吉道,“再支援京城,也是杯水车薪。”
    “连小君最近在剑南道收买米粮,估计差不多了。”李明楼道,“让姜亮给他写封信问一下进展,然后让余钱他们来殿内议事。”
    元吉应声是,商议的是民生,他就不用参加了,先去找了姜亮,姜亮作为门客,理直气壮的跟着李明楼住在皇宫里,以至于京城很多人家都暗地里说他是内侍又贪财又无耻又狐假虎威。
    刘范劝过他不要太过了,姜亮才不在意这些名声。
    “我都这把年纪了。”他揪着自己稀疏的胡须让刘范看,“等我闭了眼,别人夸我赞我我也听不到了,我还是喜欢现在被人敬畏讨好。”
    尤其是被当初他在京城当教书先生时,只能站在人群后踮脚看一眼的世族老爷们。
    此生死而无憾了。
    这种追求,刘范道不同没话可说,如果不是看在又贪财又无耻的姜亮至今里面穿着打补丁的旧衣,自己拿着针线对着灯缝补破袜子,手里始终端着的是那个旧茶缸,吃的喝的跟楚国夫人身边的小童们一模一样,手里一个钱没有还偷他的钱去买糖他就跟他割袍断义了。
    元吉过来时,姜亮正在翻着厚厚的名册,脸上露出诡异的笑,不知道又在算计哪一家。
    大夏几百年的盛世,养了太多了底蕴丰厚的世家,太平盛世民众以血肉滋养世家,现在该世家们养着民众了。
    听到楚国夫人让他写信给连小君,姜亮立刻放下手里的事,铺纸研墨。
    “京城里的人太多了,而那些世家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