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重生]纨夫驯养记-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晗瞧了眼泓墨,见他望着泓睿,脸带赞许与欣赏的笑容,恐怕采嫣说得并不单纯是吉祥话儿,而是即将发生的“事实”吧。她小声问他:“泓墨,你来猜猜,泓睿会不会中?”
  方泓墨只简单地道:“以他才学,应该能中。”
  “你说他会不会中解元?”
  方泓墨弯起嘴角:“那可不容易。”那可真是不容易啊,各地而来首府应举的的才学出众者,达上千人之多,在这些人中要夺得魁首谈何容易啊?
  赵晗见他不肯透露,便也不再追问,反正没几天就知道了。
  方娴向月神所许愿望则是愿自己能貌似嫦娥,越长越美。
  赵晗听了她的许愿,不觉微笑,初见她时,还像个孩子似的,虽然举止有礼老成,眉眼间却稚气未脱,到底是还没长开。如今已有一年多过去了,随着她年纪增长,这一年她高了不少,身材也越发窈窕有致,已初具美人之姿。
  方娴的容貌,糅合了方家人的俊俏与林氏的柔美,纤巧而白皙,明年她将及笄,到时候也该谈婚论嫁了,自然希望自己能越长越美,好寻得如意郎君了。
  常开诚有个最大的心愿,却不敢当着表舅父表舅母的面说出口,只好对月默念。
  赵采嫣见他不出声地许愿,便笑着道:“表弟,这愿望可得大声说出来,不然月神听不到的。”
  常开诚挠挠头,朝她憨憨地笑笑,也不解释什么,接着对月拜了三拜,把香插上。
  祭拜完成,众人便游湖的游湖,赏月的赏月,与友人相约嬉戏的出门玩乐,分散而去。
  中秋之夜,淮京城内可是热闹非凡,御街夜市,游人络绎不绝,买卖直到五更也不停歇。民间争占酒楼高台,对酒高歌,通宵达旦地玩乐嬉戏,谓之玩月。
  方泓砚与赵采嫣亦出门玩乐去了,今年元宵佳节,赵采嫣却是躺在床上过的,这回她身子养好了,誓要出去玩个通宵玩回本来。
  赵晗身子重了,方泓墨不敢带她去外面,只怕人多拥挤出事情,便留在家里不出去。
  常开诚趁着诸人散开,向赵晗小声问道:“表嫂,我想和她说会儿话行么?”
  昨晚他与大表哥交谈之后想通了,以他如今的状况,要娶从霜是千难万难,不如先立业再成家,于是一回到府中就扎进屋里写起信来,告诉父母自己要跟大表哥去明州,娶妻一事暂且搁下,等他回来后再说。但他的想法亦要让从霜明白并接受才行。
  赵晗知他要与泓墨一起去明州,自然会想在临行前与从霜说些体己话,加之今日又是过节,佳节之夜人月团圆,再要不许他们见面说话就是不近人情了,便点头答应了他。
  常开诚眼睛一亮,喜笑颜开,望着从霜朝一边摆了摆头,便先独自走开。隔了一会儿,从霜才离开赵晗身边,朝他走的方向而去。
  从露小声叫道:“少夫人……”
  赵晗回头,见这丫头欲语还休一脸羞涩神情,不由失笑,朝她点点头:“别太晚。”
  “是。”从露应了声,转身匆匆而去。
  这时韩氏与林氏已经命丫鬟们在水榭中摆开桌椅,向赵晗与泓墨招手叫他们一同打马吊。方泓墨捋起袖子来道:“看我大展神威,给昕儿赢个金元宝回来,正好打个长命锁。”
  赵晗在一旁听了不由大笑:“你别吹牛太早,到时候输得连朝岚居在哪个方向都不知了。”
  韩氏与林氏也都笑出声来,韩氏瞥他一眼:“就算你能赢,我孙儿的长命锁还需你来打造么?”
  方泓墨立即鞠了个躬:“多谢母亲赠我儿长命锁。”
  韩氏笑着白他一眼:“真是给根杆子就上,我怎么养了这么个厚脸皮的儿子?”
  方泓墨自若道:“儿子这脸皮厚也是分人的,母亲面前是厚的,换做在旁人面前,那就薄许多了。来来来,闲话少说,轮流坐庄,数大者首庄。”说着从马吊牌里抽了一张,是张九十万贯的大牌,“看来首庄是我无疑了。”
  韩氏与林氏分别摸牌,都没他的大,最后轮到赵晗摸牌,翻开来一瞧,居然是最大的万万贯,自然是她先坐庄。
  方泓墨感慨道:“我家昕儿福气果然是好的,还没出生就赚到一个长命锁,这会儿又让阿晗摸到个万万贯。”
  众人一面说笑,一面围坐桌前打马吊,一旁摆上削皮去籽切成小块的西瓜、**梨,干果则有荔枝干、榛子、枣圈等等供取食。
  凌香过来问他们喝什么,韩氏林氏都喝桂花酒,赵晗不能饮酒,便喝香蜜卤梅水,方泓墨说要与她同甘共苦,她不能饮酒他也不饮酒了,一起喝卤梅水才叫同甘。
  赵晗虽知他是戏言,心里却还是欢喜的,含笑望他一眼,低头喝了一口卤梅水,入口酸甜微咸,咽下后有一股清爽的梅子香味留在唇齿间。
  赵晗想着他又要出远门,依依不舍,自然是想与他多相处一刻好一刻,奈何她如今爱犯困,打了十几圈后,眼皮沉沉的都快要睁不动,更不要说算牌了。
  方泓墨见她连着输了几次,知道她乏了,便向韩氏林氏告辞,韩氏体谅地点点头,让他们回去早些歇息。
  两人回到二门外,却见方泓砚与赵采嫣从另一个方向过来,赵采嫣板着脸一付气鼓鼓的模样,方泓砚也是一脸不快。

  ☆、第129章

    赵晗心想采嫣不是要去玩通宵的吗,她讶然地与方泓墨对视一眼;站在门外等二人走近后,问道:“二弟、采嫣;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赵采嫣气道:“在御街上被人挤得发簪都掉了,被人一踩,成了两截!”
  御街上的夜市人。流如织,方泓砚与赵采嫣与丫鬟小厮走着走着就前后散开了。赵采嫣忽然被人撞了一下,发簪大约原来就松了,这一下便从头发里滑了出来;万幸落在地上没断。
  她想捡起来,却被如流的人潮挤到一旁去了,一时无法靠近发簪落地处;便叫离得更近的泓砚替她捡。
  方泓砚见人多把她挤开;本能地朝她迈了几步;再见她示意回头去拾发簪已经迟了。一妇人走过,正好一脚踏中发簪尾部;将簪子踩成两截。
  赵采嫣便与那人论理;要对方赔偿;对方直叫冤枉;道我好好地走着路,怎会知道地上会有发簪,又不是故意去踩的,不能叫我赔。
  其实这一根翡翠镶金花鸟发簪,赵采嫣也不是有多稀罕,但气的是泓砚反应太慢,再加上那妇人拒不认错,她咽不下这口气,便不依不饶。
  争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方泓砚见围观者多,便劝说:“算了采嫣,只是断成两截,找匠人修一下就好。”
  赵采嫣朝着方泓砚没好气地瞥了眼,心道你不帮我说话也就算了,怎么还替别人说起情来了。
  那妇人见状借机走开,街上行人摩肩接踵,转瞬间就找不到妇人踪影。
  赵采嫣气得无语,转身就走。方泓砚急忙拾起发簪追上她:“采嫣,你还修不修簪子?”
  赵采嫣不理方泓砚,只埋头闷走。走了一会儿,他们路过一家首饰铺,方泓砚劝道:“采嫣,去问一下,看能修就修一下吧。”
  赵采嫣走了这么会儿,之前的气也消得差不多了,这根簪子式样时新,是她近日颇为中意的,不然断了也不会那么大的火气了,便和他一起进首饰铺询问掌柜。
  掌柜接过断簪子,仔细瞧了瞧后道:“簪子本就是镶金花鸟的,断处镶金,簪头上的小小损坏,亦可修复。这位夫人可以把簪子留下,明日来取,若是急的话,在鄙号稍作等待,一个时辰便可修复如新。”
  赵采嫣便道:“好,你这就替我修。我们去别处逛会儿,一个时辰后回来取簪子。”
  掌柜便当二人的面称了重,再将发簪小心收入盒中。
  他们俩在附近闲逛了会儿,吃了些小食饮料,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回到铺子里。掌柜取出发簪,称重给他们瞧,一面笑呵呵地道:“这位夫人,簪子修好了,用料为金二钱,加上工钱共计一两一钱银子。”
  赵采嫣便瞧着方泓砚,等他掏银子,谁知方泓砚却一脸尴尬地看着她,他几个月没例钱拿了,吏员的月俸也还没领,原来存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方才一路玩耍过来,出门前所带零钱花得只剩百十来文了,哪里还拿得出一两多银子?
  方泓砚与赵采嫣衣饰华贵,悬珠挂玉,掌柜见他们俩大眼瞪小眼,却怎么也想不到没钱上去,便补充道:“若没银子现钱也行,折一贯三百五十钱。”
  直接说没钱太过丢脸,方泓砚只得找了个借口道:“方才出门急,忘带荷包了。”
  赵采嫣也是一脸尴尬,只得掏自己的荷包,心中火气蹭蹭的往上窜,没钱你装什么大方就说算了,不要人家赔偿,到最后还不是用我的钱修簪子?
  赵采嫣还要脸呢,哪里肯把那么丢脸的事告诉赵晗,就只说到踩断发簪的人没赔偿就跑掉的事。
  赵晗见她气成这样,多半不是单单簪子被踩断的事,便劝慰地说了句:“若只是断了,还是能修的。”
  谁知听了她这句话后,赵采嫣鄙夷地朝方泓砚所站方向迅速瞥了一眼,赵晗心说难道修簪子还弄出什么波折了么?但这不关她什么事,赵采嫣不说她也懒得多问,说话间已经走到分叉路口,便道了晚安,各自回自己院里去歇息。
  ·
  中秋夜之后两日,方泓墨便与常开诚、范思源一道去往明州,五日后抵达明州城,吴掌柜预先已为他们在长春仙馆订下房间。
  当晚与狄归宋相聚帆影楼。狄归宋热情相迎,上来就是一个搂肩大熊抱,用蹩脚的语调说着:“方公子,许久未见,甚是想念。”
  方泓墨笑着拍拍他肩膀,半开玩笑道:“如今我是否该叫你狄公子?”
  狄归宋哈哈大笑:“可以可以,归宋也可以。我,汉文说得不错吧?”
  方泓墨道:“甚是不错,看来范兄这回会轻松许多。”
  狄归宋又是大笑:“我只会简单的,难的,还是要他。”说着转向范思源。他与范思源是旧识,知他性子偏冷,不喜肢体接触,便只与他相互作揖行礼。
  待他们俩见礼完毕,方泓墨再向他介绍常开诚。
  “表弟常公子,久仰久仰。”狄归宋朝常开诚行礼道。
  常开诚一听乐了,咧着嘴回礼:“狄公子,久仰久仰。”
  因方泓墨与狄归宋还有正事要谈,便让茶饭量酒博士先不用上菜,只沏壶茶便可。
  狄归宋记账是用葡文,范思源将之译为汉文,方泓墨这边的帐,预先已经请范思源译好,便直接交给狄归宋看。两人一对账目,细算下来,狄归宋还需付给方泓墨将近九千两白银。
  因狄归宋按约履行,行事光明正大,方泓墨觉得他可以合作,便提出自己再加一条船,跟他一起组成船队跑南洋。
  狄归宋听完范思源转译便点点头,船队的好处在于有更多的空间及转圜余地,万一其中一条船损伤甚至毁坏,还有另一条船可以转移人员与货物,且船上人员多了之后,比起单艘船更不易成为海盗的目标,风险大为降低,他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狄归宋用葡文说了一番话,范思源接着道:“狄公子道此举可行,两条船跑比一条船安全,但方公子要雇佣一个好船长才行,船夫好找,优秀的船长难寻,但非要有个人统领全船,才能管好一条船。方公子做生意或许擅长,却未必懂得如何管理好一条大船上的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