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重生]纨夫驯养记-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她还不用太过担心这件事,毕竟新婚没多久,泓墨与她情投意合,如今又有了身孕,泓墨至少不像泓砚那样管不住自己……
  赵采嫣顺着赵晗视线看去,却以为她是在看方泓安。
  方泓安生得十分俊美可爱,肌肤白净粉嫩,鼻梁小巧,嘴唇鲜红,一口**牙已经出齐,小小白白的就跟珍珠似的,一张小脸与黄姨娘有五六分相似,眼睛的形状却与方永康更相似。
  他自小爱吃鱼,黄姨娘自个儿没吃什么,一直忙着从鱼肉中挑出骨刺,等剔净了鱼刺,再用勺子舀起少许蒸鱼的汤汁,浇在雪白的鱼肉上。
  方泓安一直盯着娘亲细心剔骨,见状便知道能吃了,立即张开小嘴,眼神期待无比。黄姨娘脸上浮起温柔的笑容,将鱼肉舀起喂进他嘴里。
  “何必这样作态?丫鬟不能剔鱼刺么?非要在这里装出一付慈母样子?”赵采嫣见黄姨娘将方泓安视若珍宝般的样子,想起自己失去的那个孩子,心中极不好过,便压低声音咕哝了一句。
  她虽压低了几分声音,才隔了两个座位的黄姨娘还是听到了。
  黄姨娘手上动作微微一顿,笑容也淡了,放下手中的勺子,转眸望向赵采嫣,脸上是客套的微笑,语调轻柔平和:“丫鬟虽能剔骨,毕竟比不上妾身亲自来剔骨来得放心,万一丫鬟大意,只要留下一根刺没剔干净,不但泓安会受苦,妾身更是会心痛无比,二少夫人没生养过孩子不知道,为人娘亲的心就是这般啊!”
  “你说什么?!”赵采嫣顿时变了脸色,这黄姨娘哪壶不开提哪壶啊,明知她小产没了孩子,居然还说她没带过孩子不知道当娘的心!这话就是存心往她伤口上撒盐啊,就因为自己说了她一句装模作样?
  黄姨娘仍然微笑:“妾身是说只有亲自剔了鱼刺才放心。”
  黄姨娘不再提方才说她没孩子的那番话,只说这一句倒是入情入理,更何况赵采嫣确实没生养过孩子,这是不争的事实,让赵采嫣气得快要炸了也挑不出半分刺来。
  赵晗微觉讶异,这黄姨娘看来也不是个好惹的,对方府里其他人恭顺只是生存所需,而如今的赵采嫣明显不得方永康与韩氏的欢心,就连黄姨娘都懒得敷衍她了。
  赵采嫣怒气冲冲地瞪了黄姨娘一眼,再转首看向韩氏,韩氏却只做没听见方才那番对话。
  今日这场接风宴是为迎接方泓墨回家而办的,赵采嫣再是恼怒,也不能直接翻脸,她再见婆婆并无帮自己说话的打算,一口郁气只能咽回去压在肚子里。
  她暗暗生着闷气,一心想要找个站在自己这边的人,去瞧方老夫人,老夫人正与林氏说着话,方娴则一脸专注神情,听祖母与母亲说话,尤妈妈夹了一筷子青菜要方萱吃,整桌人竟似没一个人注意到黄姨娘呛她的这一幕。她一圈看下来,最后还是望向赵晗。
  这事儿赵晗从头看到尾,只觉赵采嫣这气根本就是自找的,也许是看着黄姨娘平时温良恭顺,以为她好欺负吧,对其冷言讥刺却反叫人顶了回来,倒把自己气得够呛。
  这会儿见赵采嫣向自己看过来,她便朝左面那一席使了个眼色。另一边坐着方家男子,同在一个厅堂里,这里说话只要略微大声,那头就听得分明。
  赵采嫣转头一瞄,就见公公正瞧着这边,且面色不善。她顿时噤若寒蝉,赶紧转回来,朝赵晗看了眼,用眼神感激她提醒,接着又朝黄姨娘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却不敢再说什么了。
  黄姨娘只淡淡地笑,又夹了一块鱼肉到碗中,细心挑刺。
  赵晗一转眸,恰好瞧见韩氏向低着头专心剔骨的黄姨娘望了一眼,脸上带着居高临下的冷淡,眸中却有防备之色。
  ·
  酒过三巡,方永康放下筷子,问起方泓墨这回明州之行的经历。方泓墨便简略说了一遍。
  方永康听闻他与江尚儒的交往,赞许地点点头:“他是当地大盐商,在明州人脉甚广,你若能得他提点相助,在明州办事确会顺利许多。”
  方泓墨听他提到江尚儒的盐商身份,正好顺水推舟引出话题:“父亲、叔父,你们若手头有盐引,不如先卖掉。”
  本朝自□□开朝以来已有百年和平,国泰民安,儒学兴盛,农商发达。民安则富,富则通达,因交通便利,城市繁华,异国商人纷至沓来,淮京、安阳、明州、泉州等大城市商贾云集,并无重农轻商之说。
  官员之中,家境富裕者购买田地商铺,家中旁支经商者不在少数。方永德虽为朝官,因方永康经商的关系,自然也涉猎了一些。交引之中盐茶引因其价格稳定,且发行数量巨大而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方永德也不例外,逢盐茶引价格较低时,用部分积蓄购买。
  听方泓墨说要卖掉盐引,方永德不置可否,看着他静待下文,方永康却问道:“盐价果真还会跌?是不是你江世伯对你说什么?”
  方泓墨见父亲果然想到这一层,便点头道:“是,儿子这回去江府,闲谈时江世伯提及,西南地区本不产盐,盐价也高,长期以来都是靠着盐商将东南沿海地区所产的低价盐贩运过去,而因西南战乱影响,盐商不敢再去西南地区售盐,东南沿海地区产盐过剩,积压甚多,如今还靠盐商商会联合大盐商撑着,只是略有下降,但也撑不了多久了,盐价说跌就跌,盐引必然受影响。”
  这番话虽大多是从江尚儒口中所出,却也是他特意相询而引出的结果,回来好以此提醒父亲与叔父。
  他还未说出来的,是皇上即将下诏调低盐税,为激励盐商去西南地区贩盐,官府会放出大批低税低价盐引,盐价盐引都会大跌。但这件事他无法直接提醒,只能另辟蹊径了。
  于是他问道:“如今形势,一方面西南盐荒,而另一方面东南产盐积压甚多。父亲、叔父,你们觉得之后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方永康却反问他:“你且说说,你觉得会如何?”
  方泓墨谦逊道:“那儿子就班门弄斧,说说自己的看法,若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父亲与叔父及时纠正。”
  方永康微笑道:“但讲无妨。”方永德也朝他点头示意。
  方泓墨便把自己早就想好的一套说辞讲了出来:“西南地区因盐荒的缘故,盐价不跌反升。重利之下必有勇夫,若是东南沿海的盐价大跌,自有人铤而走险,贩盐去西南地区,以期巨利。然东南地区如今的盐价被大盐商联手撑着,价格下跌并不显著,东西盐价的差异,仍不足以促使盐商铤而走险。
  但是西南本已战乱,再加盐荒愈演愈烈,就如火上浇油,更添纷乱,皇上绝不会放着此事不管。若要解决此事,只有让东南盐价大跌,才能破了这一僵局。”
  方永康不动声色地听着他侃侃而谈,直到他说完才与方永德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想到若是皇上有意打压盐价,那么……
  方永康脸上笑意加深,点头赞许道:“泓墨,你这番话颇有见地啊。”接着他又转向方永德:“你我都该早日卖掉大部分盐引,只留少许再观形势如何发展。”
  方永德点点头,一方面泓墨的见解不无道理,另一方面形势也确实如此,他信任方永康的判断,决定第二天散衙后就去铜鼓巷卖盐引。
  赵晗耳朵听着他们议论,眼睛却盯着赵采嫣,见她也一样竖着耳朵在听另一边席间议论,但凡听到方泓墨所述,她脸上神情总是含讥带讽。
  赵晗真的很想问她一句,她此刻到底再想什么?凭什么流露这样的神情?她当然不会真的问出来,却对此在心中存了一个疑问。

  ☆、第115章 不吉之兆

    方永康、方永德与方泓墨议论着时事与决策,方泓砚竟连一句都插不进嘴去。
  父亲只顾问大哥看法,根本瞧都没瞧过他一眼,而大哥所说的西南盐荒;他虽有所耳闻;亦有自己的见解,但要他把局势发展论述得如此头头是道却也做不到。而一直听到最后,他也没听大哥提及有什么交引可买的;不禁失望至极。
  又说了会儿话;方泓墨提及他在明州订造了一艘福船。
  方永康惊讶万分,立即反对:“难道你要出海行商?不妥不妥……”他这句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堂里众人一片哗然。左席坐的都是男子倒还好;右席坐的都是女眷;不管是方老夫人;还是韩氏与林氏;都露出担忧之色。
  韩氏眉头紧紧皱起,殷切地劝道:“泓墨;做什么生意都能赚钱;平平安安就好;何必去做海上贸易?”
  方老夫人也跟着劝道:“是啊是啊;平安是福,出海多危险啊!泓墨,听祖母的,别去!”
  赵晗亦忧心万分地望向方泓墨,想到前一回去明州时听那些船工说,海船来回一趟南洋吕宋,再加上停留当地买卖交易,历时长达半年之久。更何况海上航行还有各种危险,迭戈不就是意外落海才与船队失散了吗?他还算幸运的,被渔船救起捡回一条性命,若是没有这条渔船经过,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她亦觉得生气,这么大的事,他为何没一回来就对她讲,却这么突然地在接风宴上提出来。姑且不论她是否赞同他出海远航,毕竟她是他的妻子,难道不应该是第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吗?
  方泓墨没想到随口一句话让父亲生出误会,竟让一家人都担心不已,真是哭笑不得,急忙否认:“父亲,儿子没说要出海行商啊!”
  接着他又转向右席道:“祖母、母亲,你们都误会了,我并不准备自己出海,而是想与迭戈合伙,他往来吕宋与明州间做买卖,我再订造一条船,是想与他的船组成一队,同样这么走,只要再雇佣船长船工就行。”
  赵晗松了口气,只要他不是自己出海跑船就行。
  方泓墨知她担心,口中向祖母与母亲解释,目光却停留在赵晗脸上,见她忧虑之色消减,这才停下解释。
  方永康却又生了新的疑问:“你对迭戈就这么放心?这葡萄牙商人你对他并非知根知底,怎知他不会背着你行事?”
  韩氏也跟着道:“如果迭戈起了贪心,独吞两条船上的货怎么办?”
  赵晗却认为,虽说这样全权委托迭戈,是否能盈利,或盈利多少,全看迭戈是否能诚实守信,但毕竟泓墨自身无需犯险,即使因看错了人而导致赔本,只要人在,总有翻本的机会。
  方泓墨扬起眉头望着他们,轻笑道:“我若是出海吧你们不放心我,不出海你们又不放心别人,呵,人生在世哪有两全其美,不是拿命冒风险就是拿钱冒风险,两样里总得选一样。一点风险也不冒,又怎能有丰厚盈利?何况凡事都可因小见大,迭戈在自己身无分文乞讨为生时,却能不计得失,舍生救助幼童,说明此人重义轻利,并非贪婪自私的小人。若是父亲仍然置疑,就且看今年秋季,迭戈是否会按约来与我结算两船货物的帐目吧。”
  方永康驰骋生意场上几十年,经历不少得失,又怎会不知其中道理?唯因泓墨是自己长子,且其过往行事又跳脱不定,难免忍不住会替他多操一份父母心,但见他侃侃而谈自有见解,也就放心让他凭自己主意去做,心中更觉欣慰。
  “泓墨啊,为父竟然被你说服了。”他轻轻地摇着头,慨叹道,“吾儿终长成啊!”
  方永康又转首看向方泓砚,他对这个二子其实也是寄予厚望,但期望越大,失望难免越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