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夺后-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欢的,掠夺和占有。

    小王爷咀嚼着这话,不知不觉又翻墙进了陶月安的小院子。

    他边骂自己不长记性,边挪动步子,爬到陶月安的屋顶上,将早先松动好的瓦片掀开,透出一片光亮。

    陶月安的身影一晃,他忍不住心跳加快。紧张地扒得近一些。

    “嬷嬷,爹会有事吗?”陶月安坐在椅子上,看王嬷嬷捧着一套红红的衣服到她身边。

    王嬷嬷想起这晦气事儿就没好气,但还是忍着道,“相爷素来高风亮节,所有的脏事,都是楚王栽赃陷害的。后日大理寺卿亲自审问,自然会还相爷一个清白,小姐别太多担心。”

    “哦。”陶月安没什么力气,软乎乎地低着头。

    小王爷看她的眼神,平静中像带着深刻的绝望,她总觉得……觉得自己说错话了。

    兴许是她看错了,都说楚王善于伪装,这些……没准是他装出来,诓骗自己的。

    陶月安不愿再思考烦心事,她都要嫁给太子了,应该安安心心做新娘子才是。其它的,该断就要断去,不能再想了。想了费心费神,

    王嬷嬷当她是为陶相之事闷闷不乐,还是有些欣慰,毕竟心里向着陶府,总是好的。她将手上的衣裳抖开,“大小姐别不高兴,这是司衣司做的新嫁衣。司衣大人刚做出来,贵妃娘娘就差人给小姐送来看看。小姐马上是要做新娘子的人,得多笑笑,不然怪不吉利。”

    陶月安摸着红嫁衣上的金丝花纹,当初和小王爷说起嫁衣,小王爷说,要是他们成亲,非得将所有吉祥的花纹挨个绣一遍。

    可挨个绣一遍,纹得满身都是,那模样得多糟糕。

    真是个傻瓜,陶月安嘴角勾起甜甜的笑。

    甜得泛苦,秦楚暝衬着柔软的灯光,像在夜中潜伏游窜的毒蛇,森冷得连四周空气都生生冻住。

    “这衣裳做得精致,小姐可要试试?”王嬷嬷提议道。

    “嬷嬷,恐怕不好吧。”陶月安抛开回忆,有些难过地低下头,“不是说嫁衣是得成亲那日才可以穿吗?现在穿了,会不吉利。”

    “怎么会?”陶相的事,她拿不准。但还是希望陶月安多笑笑,别入了洞房还苦着一张脸,太衰气,太子也不会喜欢一个愁眉苦脸的新娘子,“老奴见了多少对新人拜天地,不会有事。来,老奴替您换上去试试。”

    王嬷嬷二话不说,就替她去外衫,露出雪白的里衣,“这成亲时候啊,里里外外都得换得喜庆,嬷嬷特意找人绣了个鸳鸯戏水的肚兜,等你成亲时穿在最里面,太子保准喜欢。现在姑且简单换换,给小姐图个乐子。”

    陶月安穿上红色喜服,王嬷嬷拿来镜子给她照,陶月安转着身子,好奇打量镜子里的自己。

    又是惆怅又是感慨,还有些伤心。

    “小姐穿上嫁衣,可真好看。”王嬷嬷夸道,“比贵妃娘娘当年入宫时穿的红衣裳还娇艳几分,等成婚时化个妆,就是王家小姐也没您娇艳。”

    陶月安转着身子,耀眼的嫁衣一闪一闪,映在秦楚暝眼里就是一片血色,染红了双目。他像吃东西呛住,像胸口压着块沉甸甸的巨石,怎么都喘不过气。极度的压抑在胸腔里蔓延肆虐,将他近乎逼疯了。

    脑海隐约闪现出现一幅幅画面。

    一贯清冷的皇宫染上融融鲜红,宫女太监忙前忙后地装点喜堂;他的小夏月,一身凤冠霞帔,由喜娘挽着,跟郑棕英拜天地;新婚时,郑棕英挑起她的红盖头,露出精致装点的容颜。

    他们还会喝交杯酒;宫女将一捧捧桂圆龙眼撒在婚床上,说早生贵子云云的吉利话儿;郑棕英解去小夏月的腰带,替她被烛光照得红艳艳的面庞染上娇俏的羞色,露出里儿鸳鸯戏水的肚兜;当红烛暖帐缓缓落下……

    秦楚暝恨不能下去,将婚服撕成一片片的碎条子,拿去给旺财当窝上的帘子。

    萧延光说得是,喜欢的,就该掠夺和占有。小王爷的手指攥成拳,直勾勾地盯着陶月安看。

    一直到陶月安歇下,秦楚暝重新回楚王府。

    孙虎对他的种种恶行敢怨不敢言,只能说,“王爷,方才宫里来了个小太监,很是面生,说有位贵人想带几句话给王爷。属下让人带着他在偏房里安置,王爷可要去见见?”

    两日后

    大理寺开审国寺山大戎行刺一事。

    大理寺卿高坐于上,太后垂帘旁听,秦楚暝坐在下头,郑棕英、郑粽岸、陶相被依次带上来,因身份尊贵,大理寺卿不好让他们跪,只能搬了凳子坐在一旁专门的席座上。

    “国寺山一案中,抓获大戎贼子三人,经刑部移交审问后,只有一人供认,乃大戎王庭派入郑都,协助行刺暗杀当今圣上,并辅助指使者登基。”大理寺卿道,“眼下皇族只有三位皇子,四皇子身子不好,早没有登基的可能。其余的,就只剩太子殿下同三皇子了。两位殿下,你们可有话说?”

    “大人,本殿是东宫太子,就算之前遭人陷害,与父皇有些误解。但父皇终究不曾废黜,依旧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又何需挺而走险,买通大戎人入郑行刺?”郑棕英面不改色道。

    “太子此言差矣。”太后隔着帘子,抢在郑粽岸之前开口,“太子与庶母私通,被陛下当场撞破。陛下为顾及天家颜面,只将殷贵人处死,不曾将这事儿揭上台面。想等风头过去,大家渐渐忘却殷贵人和太子之事,再具体考虑存废,但却突然在这关头遭人行刺受惊,太子并非没有嫌疑。”

    “太后娘娘,殷贵人乃染病身亡,与太子毫无瓜葛。”陶贵妃坐在另一侧帘子后头,轻轻扫了眼德贞太后,“太后娘娘为了栽赃太子,连这样的法子都用上了,真是欺负死人开不了口,自辩不得。”

    “放肆,那么多双眼睛真真切切看着,难道还有错?”

    “这些眼睛,都是太后娘娘的眼睛。娘娘认为有什么,他们就看什么。”

    “放肆。”德贞太后叱道,“大人要是不信,就托人去问问皇上,这些都是皇上亲眼瞧见的,绝没有假。”

    “大理寺内,二位休再争论。”大理寺卿对太后道,“太后娘娘,您起初命臣彻查此事,却不同陛下禀报,臣以为有些欠妥。毕竟,陛下既是一国之君,又是一位父亲,在此事中有所牵连,不如请陛下一同前来听?”

    “皇上的身子……”陶贵妃拿帕子掩着脸,小声哭泣道,“太医昨儿看的时候,说陛下的身子已经撑不了多时。眼下每日都醒不到一个时辰,要是陛下知道这事儿是他的孩子策划。万一激动……后果不堪设想,本宫请大人慎重考量。”

    太后这才想起,皇上的身子,根本经不起这些事折腾,“此事不必劳动陛下,大人只管根据人证、物证判个清白、公道。”

    “是,下官遵旨。”

    “刑部尚书协助大理寺彻查,哀家听说,尚书大人查出了不少东西,赶快呈上来,尽早让事情水落石出。”太后道。

    “来人,请刑部尚书入殿。”

    大理寺卿的话音方落,陶相忽然道,“大人,本相有话说。”

    大理寺卿皱起眉,陶相的光荣事迹,他一向是有所耳闻。身为百官之长,贪赃枉法,陶家人每次犯事,都是不了了之。让他深恶痛绝,他早在心里估摸,这事就是陶相和太子做的,但大理寺是大郑规矩最严之处,凡事都得讲究证据,“丞相请讲。”

    “此事牵连着陛下膝下最得力的两位皇子。目前究竟是谁做的,还尚未可知。如果有些人,心里知道什么私隐或是有什么不敢肯定的猜测,但顾忌在场,包括本相在内的位高权重者,不敢明说,岂不耽搁案子的进程?”陶相对上一旁的秦楚暝,挑衅地扬起眉,“是以本相建议,凡与案子本身有所牵连者,都分开退居别厅,挨个等候大人传召。殿堂内,就只剩评事、主簿,再请谏议大夫孙大人、刘大人旁听作证,并发誓不泄露其中半个字,大人以为如何?”

    大理寺卿险些以为,这不是他昔日认识的那个陶相。刘大人和孙大人都是朝中出了名的只忠君,不站队。而且极认死理,哪怕自己亲生的儿子犯了法,都会二话不说地扭头送进牢里,这一条条对他全没好处,大理寺卿想了想,“就依相爷所说,来人,请太后娘娘、贵妃娘娘、两位皇子跟各位大人下去小坐。”

 第62章 小王爷的计划落空空了

    “明若。”太后唤了声自己的丫鬟,悄声问,“前头怎么样了?”

    “回太后娘娘,大理寺卿正找人请刘大人来,兴许要过一会儿才接着审。”明若答道,“可有什么事吩咐奴婢去办?”

    “你私下去看看刑部尚书,可不能出幺蛾子。”德贞太后说着,一名宫女缓缓步入,带着银铃清脆的声响,将茶水、糕点放在桌上。德贞太后的目光不禁顺着声源过去,可一看,却再挪不开。

    “太后娘娘,这事大人吩咐给您准备的。太后慢用。”这宫女笑了笑,起身退安。

    明若道了声是,伺候着倒了茶,便准备下去打点。忽然被德贞太后一把抓住,“等等。”

    “太后娘娘还有什么吩咐?”明若弯下身,侧耳到德贞太后身边。

    却是等了很久,耳边还是寂静一片。只剩太后的急促的喘气声,她抓着自己的手瑟瑟发抖,明若懵住,“太后,您可是这两日照顾陛下,过于操劳?奴婢差人去太医院找个太医来,替您瞧瞧。”

    “不必。”德贞太后面色惨白,将汗水浸透的手用帕子擦了擦,“你照哀家说的,找到刑部尚书,接着该怎么做,可是知道?”

    “奴婢省得,是让尚书大人好好备一备过会儿要说的话,到时在三位大人跟前揭露陶相同太子的恶行。”明若道,“太后宽心,这些证据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就算尚书大人说不好,但东西往那儿一摆,凭几位大人的能力,看也能看出。太后娘娘好好歇着,奴婢这就去。”

    “不。”德贞太后的一头青丝晃动着,她颓然道,“不是让你说这些,哀家要你告诉刑部尚书,国寺山大戎行刺一事,主谋另有他人。”

    “这……”明若一瞬傻了眼,这完全是反着来了,“太后,您是不是身子不舒服,有些糊涂了?”

    “哀家说是就是,难不成你连哀家的命令都不听了?!”太后压低着声音拔高几个音调,明若立刻低下去,“是,请太后娘娘吩咐,奴婢都按您吩咐的做。”

    ……

    国寺山一事,秦楚暝始终隐在暗里。搜集证据的虽是他,但都用了刑部尚书的名义。是以大理寺卿让他过去时,只详细问了那日丰和帝遇刺的始末详细。

    案子陆陆续续审到夜里,才终于告一段落。

    所有人再汇一堂时,秦楚暝发现,屋内多了不少人。连刘牧音、尹雪宁都被唤来,一个挨着她爹兵部尚书坐,另一个自然跟着太后,其余杂碎之人,秦楚暝也没细加注意。

    陶相在他对面,端着茶杯轻轻品茗,唇角始终挂着令人费解的微笑。

    “孙虎。”趁大理寺卿让主簙整理供稿时,秦楚暝有些不安,对身旁的孙虎道,“方才在偏房里,陶相可有做出什么奇怪举动?”

    “回王爷,所有相关人等都分在几个单独的房间里。属下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