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首辅-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尽管问。”库吏两只脚轻轻的在地上移着,看似是有几分紧张,但却不是慌张。
“上回本官去库房里的时候,曾经见有一角堆放了不少厚纸糊成的盔甲。”萧墨轩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略带压迫性的口吻问道,“可眼下你这帐册上,为何却没有这一项?”
“纸甲?”库吏听到萧墨轩问到这个,脸上的神情却突然轻松起来,“那东西帐册上其实也是有的。”
“哦,在哪里?”萧墨轩一阵纳闷,又拿起帐册在手上,从刀枪火铙佛郎机炮一直看到鞋子帽子,也没看见哪一项和纸甲有关。更何况,用纸糊成的盔甲能有什么用?后世看到的书上,凡是说到纸甲的,都和贪污腐败有关。
“却是在非常用训材那一项里。”库吏略缩了一下,却还是壮起胆子,走到萧墨轩身边,伸手指出那一项来,“三十八年,入训甲五百五十件,便就是了。”
“训甲?”萧墨轩有些愕然的张了张嘴,还有这么一个名字?
“呵呵,萧大人涉军事未久,不知也是不怪。”王崇古这才明白了,想是萧墨轩看见纸甲,便以为是边将贪墨军备,又拿厚纸糊成盔甲样子冒充。
“一般的盔甲,常是用铜,铁,皮革所制。”王崇古毕竟带兵剿过倭寇,这方面的阅历却是要比萧墨轩丰富不少,“夏日作训之时,汗水往往会浸透战甲,久之则多有蚀损。故尔各军之中,便常备纸甲,单为作训时用,便是损了也不可惜,又称训甲。若是战时,战甲不及补充之时,也可以一时顶用,虽不能挡住刀枪之伤,可是防些飞箭流矢,也是可以,总比布衣强些。”
“竟是这样……”萧墨轩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热。自己疑心了这么长时间,却是虚惊一场。
“这些东西一般不列正
,又只在炎夏至热之时作训时才用,用的时候极少。I过兵的人,常常便是不知晓。”王崇古连忙塞了个梯子到萧墨轩脚底下。
“呵呵,难怪,难怪。”萧墨轩呵呵笑着,心里却又是好一阵郁闷。
古人诚不欺我……可自个偏偏就是被古人欺骗了,后朝许许多多的书上,都说明军军备松懈,贪墨横行,常常可以看见用纸甲冒充盔甲的事儿。闹了半天,真相居然是这样。不但不是因为贪墨,却是因为注重节约,实在是个莫大的笑话。
“王大人。”萧墨轩见已经把这事儿弄明白了,便就要移开话题,“在下到宁夏来,也已经有一月之久,当日来的时候,皇上便就嘱咐过,只等宁夏军备修复,便就立刻回京。眼下这一月里,长城毁损之处已是筑上,所损战马,也从俺答那里补了回来。”
“萧大人想回京了?”王崇古自然明白萧墨轩想说些什么。
“还得等把那些毛皮都换成了银子,一并带回京里。”萧墨轩略点了点头,“宁夏一带多有皮草商人,想是也用不了几日。”
“萧大人……”王崇古看着萧墨轩,有些惋惜似的缓缓说道:“萧大人若是这时候回京城,只怕便是功亏一篑呀。”
“功亏一篑?”萧墨轩也是不由得一愣,他说的且是什么意思,是指朝廷里,还是指宁夏地方上。
“你且下去吧。”萧墨轩指了指案上的帐册,对仍站在一边的库吏说道。
库吏听见萧墨轩让他下去,一颗心才全都放了下来,应了一声,捧过帐册,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
“适才王大人所说的功亏一篑。”萧墨轩等库吏走出了门,才又开口问道,“还请王大人详细赐教。”
“在下也是一家之言,萧大人听着若觉得有理,便再周详一番便是。”王崇古见萧墨轩一副谦恭的表情,却也是对这位朝廷新贵更多了几分好感,“萧大人也是知道,图门和俺答两部,都属鞑靼。自从俺答率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这右翼三万户对图门不臣之后,图门想是无一日不思复仇。”
“一直以来,俺答的实力甚至在图门之上,图门即使想要复仇,却也是无可奈何。”王崇古把目光徐徐的转向萧墨轩,“可眼下,图门若是足够聪明的话,便会发现机会便在眼前。”
“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的营帐都被我军捣毁,俺答的主力又在黄河峡谷损失近半,剩下的也缺衣短粮,图门若想下手,确实是最好的时机。”萧墨轩点头表示赞同。
“萧大人可是想过,若是图门消灭了俺答,便意味着甚么?”王崇古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很清晰。
“意味着鞑靼再次一统。”萧墨轩猛然反应过来,“若是鞑靼再次一统,我大明北部边关,则危之更甚。”
“这也正是在下所担心的。”王崇古也缓缓点了点头。
“若不是王大人提醒,只怕真会误了事儿。”萧墨轩心里暗暗庆幸,虽然适才说的事情,并不一定就会发生,但是如果真的发生,对于大明朝来说,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
“王大人既然把事情看的透彻。”萧墨轩对着王崇古拱手道,“想是定然也有了什么法子了。”
“法子谈不上,只是供萧大人参考一二罢了。”王崇古侧了下身,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案卷样的东西,放在桌上。只是这一份案卷,与平日所见大为不同,上下的封面上,都缀上了黄金卡角。一眼看上去,只觉流光溢彩,华贵无比。
“这是萧大人你突袭板升时带回来的蒙古典籍中的一份。”王崇古轻摇食指,在书面上点了几下。
当日萧墨轩突袭板升,在俺答汗庭里看到一些典籍,有的甚至是用黄金缀页,一时好奇,便让士兵全带了回来。不过带回来以后,自个也不认识蒙古文,一时也没想起来找人翻译,便一直堆放在总兵府的书房里。
“王大人识得蒙古文?”萧墨轩惊讶的看了看王崇古。
“在下籍贯山西,紧靠着边关,在下少时家里曾经请过一位老师教习射术,便就是蒙古人。在下的蒙古文,也就是那位老师所授。”王崇古微微笑道。
“那这份书上,写的却是些甚么?”萧墨轩有些急切的问道。
“这份书,其实记的都是俺答平日里的言行之类。”王崇古回道,“若按照我朝的说法,便算是一份史书稿。”  
第三十八章 太华之山
史书稿?”萧墨轩有些疑惑的把那本书拿起,放在手的四角是用黄金制成的卡角护住的,所有的书页都用六颗银钉串在了一起,数十根粗犷的线条在卡角上面勾勒出了苍狼与白鹰的样子。
“这仍只是份稿子,真正的成书,须得在俺答身后才会依据这份史书稿整理出来。”王崇古在一边赞叹道,“等成了书,便就会被编入蒙古黄金史的一部分,也只有铁木真的直系子孙,才能有这份荣耀。”
“蒙古黄金史。”萧墨轩的手指在卡角上轻轻划过,静静的体会着那粗犷的线条和磨砂的表面。这也是一个民族,最高的荣耀。
“王大人在里面看见了什么?”萧墨轩知道王崇古把着本书带在身边,绝不是简单的拿给自己看看这么简单。
“这里面记的都是俺答平日里的言行,以及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三部的大事儿。”因为已经吩咐了杂役不要进来,王崇古便亲自起身帮萧墨轩斟满了茶水,“想要知晓俺答部的详情和俺答本人,这份史书稿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物。”
“哦,里面都说了些什么?”萧墨轩把史书稿递给王崇古,上面的字他一个都不认识,拿在手里也是毫无用处。
“请问萧大人,对于俺答和图门之间,你却是想如何做?”王崇古并不急着回答萧墨轩地话。相反的,反而提出了一个问题。
“听王大人适才所说,两人之间矛盾根本无法调和,图门倒确实有可能借机削弱甚至吞并俺答三部。”萧墨轩十支修长的手指,搭在了一起,“若想阻止图门,办法只有两个。”
“哪两个?”王崇古颌首示意萧墨轩继续说。
“其一,出兵牵制图门。其二……”萧墨轩说到这里,不禁握了握拳头,喉咙里微微响了一声,“其二便是抢在图门进攻俺答之前,将俺答三部一举全歼,斩草除根。”
“兵者。凶也。”王崇古轻叹一口气,“图门主力完整,俺答虽然元气大伤,可若是拼死相搏,也可征发至少四万之众。按萧大人所说,无论哪种办法,起码得出动十万以上马步兵,才能有八成以上的胜算。”
“十万士兵,八成胜算。”萧墨轩口中默默念叨着,“鞑靼居住之地。也极为松散,就算击溃鞑靼骑兵。想要彻底消灭他们,却还不知道需要多少日子。所耗的物资和粮草。更是要以百万计。”
剩下的半句,萧墨轩并没有说了出来,眼下的朝廷,怕是也拿不出这许多钱粮来。更何况,对任一方大举用兵,对另一方的压迫力必然会大大减少,若是另一方乘机搅局,更是不利。
“王大人既然看得透彻。想是应该已经有个法子了吧?”萧墨轩把目光投到了王崇古身上。
“呵呵。”王崇古也不自谦,微微点头笑道。“萧大人为何只思兵道,而不思善道。”
“如何个善道?”萧墨轩急切地问道。
“在下这几天把俺答的这本史书稿仔细读了一遍。”王崇古把那本书又拿在手里,扬了几下,“按书中所记,俺答本人不但不憎恨我朝,相反的,他还甚为仰慕我大明。”
“哦。”萧墨轩眼里两道精光,直落到了王崇古手上的那本书上,“王大人的意思是,再去和俺答和解?”
“不错。”王崇古又点了点头。
“可俺答三部的营帐,刚被我军捣毁不久,其主力又在黄河峡谷被刘汉歼灭近半。”萧墨轩沉思半晌,却是不置可否,“就算他从前有心,眼下却是决计不肯了。”
“事在人为,俺答不也袭掠了我大明这许多年。”王崇古看起来,倒似有几分乐观,“况且俺答现在恐怕是举步维艰,倒也不希望再两面受敌。若依在下看,现今才是最好地时机。”
“恩威并施?”四个字从萧墨轩口里蹦了出来。
“然也。”王崇古笑道。
“那若是俺答部日后恢复了元气,万一又养成北关边患,又该如何是好?”萧墨轩仍有些担心,“即便俺答遵守诺言,后面的继任者,也未必会仍守着。”
“这事儿……”王崇古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答好,“上千年来,各朝各代想了无数的法子,都无法尽除北关之患,也只能权衡罢了。”
“未必。”萧墨轩却是缓缓摇了摇头,“难道就真的没一个法子,让这帮强盗改良?”
大同,总兵府。
黄河峡谷一役,歼灭俺答精锐骑兵上万人,生擒俺答最喜爱的儿子黄台吉,刘汉简直乐得要合不拢嘴。本来还担心朝廷会追究杀胡口失守的罪责,眼下看起来,却反倒是要有嘉奖了。
合着参将王孟夏,正在军营里清点着缴获的马匹和俘虏,准备清点成册,上奏朝廷。
“说不定皇上一高兴,便把将军调到兵部里委以重任了。”王孟夏哈哈的笑着,心里却是当真把不得刘汉升官调走。
“刘将军,有一位从宁夏来的信使,说是奉了萧大人之命来见将军。”一名侍卫穿过人群,走到刘汉身边,开口禀道。
“哦,萧大人派来的。”刘汉一听说是萧墨轩派来地信使,顿时不敢怠慢,忙去侧厅里坐下,命侍卫带了信使过来。
“小的见过刘将军。”一名信使,头上用青巾缠住了头,脸色有些发红,想是这一路都没休息。刚进了门,就从怀中取出一份信来呈上,“萧大人命小地送这份信来给刘将军。”
一边的王孟夏,立刻从信使手上接过送来,双手奉给刘汉。
“萧大人想要黄台吉?”刘汉看着信,眉头也不由得渐渐皱了起来。
王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