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当然当仁不让,横移出席,当堂激辩反驳道:“荒唐,曹公拿下徐州,表举刘备你为左将军,拜封豫州牧,不知是谁背信弃义,率部在小沛反叛,杀我军将,北走袁绍。
哼!要论阴险狡诈、翻脸无情,天下谁能比得过刘皇叔你!”“放肆!”孙乾愤然斥责鲁肃时,刘备双目暴睁,被鲁肃的言辞早已撩拨的激动不已。
两人的辩论也没了先前的心平气和,鲁肃和刘备此时更像两支好斗的公鸡,两人此时都以走到了厅中间,怒目而视,差点就要脸碰脸,拳头碰拳头了。
就在襄阳城内于飞楼上的议事厅内的激辩进入剑拔弩张的白热化程度时,一声急喊,如惊雷般打断了所有人的思路和话语,炸响在襄阳城上空。
“刘表醒了!”这个半只脚已经跨入鬼门关的人怎么就醒了过来,这让本来已经控制局势的蔡瑁心情跌到了谷底。
同样本来信心满满的鲁肃,也在这一声断喝之下,心凉了半截,暗念:“这个刘表醒得真不是时候!”而这个消息对于刘备、刘琦无异于及时雨,本来形势岌岌可危的刘琦、刘备,终于在这个消息下彻底盘活了。
刘备、刘琦这块快要干枯的领地,被刘表这场及时雨浇灌的如雨后春笋般,又冒出了尖。
在于飞楼的那场辩论中,明显已经在弱势的刘备,听到刘表转醒的消息后,“啊哈”一声,直戳着手指,大呼:“苍天有眼!”,然后第一时间就带着刘琦如飞直奔刘府而去。
于飞楼议事厅内的人也在短暂的失神后,呼啦一下全奔出,朝着刘府蜂拥而去。
########襄阳城西五十里处,连绵的营帐,在一处坡地上连展开来。
皓月当空下,一名年轻人的身影立于一座营帐前,手拿两份信札,遥望着襄阳城方向。
“唉……这个刘表命可真硬啊!”曹智看罢鲁肃、蔡瑁当天送来的急信,不由叹息道。
曹智只比蔡瑁晚到襄阳地界一天,但这一天变化可真大起大落。
鲁肃在信中说,他和蔡瑁本以控制局势,荆州上下很快也要被他们说动,与曹智结盟之事也即将达成之时。
但就在这最后时刻,刘表转醒的事实,改变了这一切,胜利的天平又一次被拉回原位。
蔡瑁有点慌神了,他和鲁肃的来信中都提到了要曹智快拿主意,早做定夺的意思。
曹智此时看完两人的来信,倒是笑了。
再次喃喃自语道:“历史倒是不那么好改变!”,然后又调侃的看了看鲁肃的信,道:“原来三国鼎立的话是你小子说的!放心吧,今时今日的曹智,不是若干年后的曹操,荆州、赤壁之败,我是不会让它生在我们身上的!”
第八百九十五章 表明态度
曹智的话当然只有他自己听得懂,但事实的确如此,生在建安十三年曹操的赤壁大败,已经被曹智人为的毁坏了好些重要因素,现在要重演这段历史,也已经很难了。
先来说,时间的不对位,造成曹智的势力现在正值最强盛期,而孙权根本未当政,孙策也未死,他们孙氏集团的势力更是新兴的,连最起码的稳固也谈不上。
更比十年后的孙权、周瑜的成熟,军队、势力的完备相差甚远。
再有荆州这个充满变数之地,现在还不归在曹智帐下,历史上曹操就是因为轻易得了荆州,而得意忘形的立即饮马长江的。
曹智现在可没有曹操那份意气风,目空一切。
曹智现在的态度很审慎,行动也是步步为营,丝毫没有高歌猛进之意。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孙刘联军根本没有形成,他们就算想,现在也没丝毫机会。
刘备现在还寄袁绍之下,根本未将兵马移师荆州。
这其中作为赤壁之战主角的诸葛亮,刘备生命中最要的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也应该还在襄阳以西二十里的茅屋内耕种,年纪也只有十**岁,根本没有成熟。
还有形成赤壁之战的另一个重要人物鲁肃,现在也是曹智的属下,并且人在襄阳城之内。
鲁肃对周瑜可能还有旧情,但此时对刘备是一点没好感。
所以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能形成的条件一概没有,更别说一下把曹军十几万人,打得魂飞魄散,丢盔卸甲的事根本不可能生。
想象一下赤壁之战真实的场景,赤壁之战打响的时候,曹操已经基本上统一了北部中国。
但曹智这时没统一北方,曹操现在也已经死了。
曹智更不是像曹操一样是一个乱世英雄,他更像一个一步步走来的王者,从讨董卓、降张秀、灭袁术、杀吕布、征刘表,获得了此时半个中原的统治权,这个时候他因为孙策迅崛起,决定南下,一举剿灭盘踞在江东的异己力量,他最大的目标不光是孙氏集团,还有更重要的荆州,此时也以归入曹智的宏伟蓝图中。
再说曹智和曹操一个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曹操一生的事业重心一直在中原、北方,而曹智起家的地方却是扬州。
他对于南方、江东非常之熟悉,众多手下中更有许多熟悉南方谋士、将领,辅佐于他。
并且很多本来应该在孙刘联军中的重要人物,现在都归曹智帐下。
众所周知,曹操兵败赤壁的主要原因是旗下军队不善水战,与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因此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
而曹智起兵在扬州水乡之地,多年来旗下不但统帅水军将领人才济济,更有一支强大的水师。
现在孙权虽说也因为侵入江夏后,水军实力正在迅增长,但要和曹智的水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曹操兵败赤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瘟疫流行。
曹操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冬季是与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对峙长江的。
曹智此时也早已在为南方湿润气候,可能引了疾病,而筹集草药,防止霍乱等因为气候和人员集中所能产生的疾病。
此时,对于本来被迫出兵南下的曹智来说,整个事从被动转为主动,从劣势转为优势的重要标志。
此次举兵南下也成为了曹智一统天下、九合诸侯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
曹智在身边众人足智多谋的谋士,能征善战的猛将有效配合下,曹智此时有无比坚定的信心,一定消灭未来这三国鼎立中的一份子。
或许,因为刘备的适逢其会,在这时候出使到了荆州。
曹智此时更是梦想着将那未来要与他鼎足天下的两个份额一并解决,这也是不无可能。
#########曹智的三封回信,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就到了襄阳城内。
这三封信,一封是给鲁肃的,一封是给蔡瑁的,最后一封竟然是给刘表的。
这给刘表的信基本上是封公开信,前两封曹智还用了秘密渠道送到两位当事人手中的,但给刘表的信却是他属下一名叫典韦的雄壮将军亲自送来的。
曹智驻扎在城外不多的五千军马也明目张胆的开始集结到襄阳守军能看到的地方。
虽说躺在病榻上的刘表对于曹智的这份信件看也没看,就直接撕掉了。
这么激动的情绪对于一个大病初愈的老人来说,实在不应该。
但刘表还是做了,他用他的态度告诉曹智,他是不会屈服的。
曹智同样没指望自己的信能收到多大的奇效,他这封信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刘表他来了。
他也用他的态度告之荆州上下,荆州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无论刘表醒没醒,主事不主事,现在没有结盟之说了,只有降,否则就是灰飞烟灭,寸草不留。
双方都表明了态度,说明了立场,接下来就看各自的博弈了。
刘表在当着典韦的面撕了信后,就大度的放典韦回去报信。
然后叫来小舅子蔡瑁,一顿臭骂。
听说在仅有两人的房间里,不时传出刘表的咆哮,诸如:樊城、投降、愚蠢、没好果子等词频频从房间里传出,后来荆州上下传闻的,刘表更是因为这次谈话,又呕了一次血,三位医国圣手的郎中前后进去三次,为刘表施救,但这位奇迹的老人终究骂了蔡瑁足足一个时辰,才放他出来。
刘表和蔡瑁的谈话内容不难猜出,在刘表一转醒,刘备、刘琦像风火轮似的,将所有的事都一股脑儿抛给了大病初愈的刘表。
人人都知道这对一个五十六岁,刚昏迷初醒的老人来说,是多么的不好。
但刘备等人不能再等了,他们怕刘表醒转的时间太短,来不及听完他们这些话,即作出应由的决断,他们差不多是跪在刘表的榻前哭着说完了所有的话。
刘表比很多人想象的都坚强,他没叫嚷,没吐血,甚至没激动。
他先驱赶走一直陪护在他身边的妻子蔡氏,然后叫进蒯越等重要臣子,并马上委以重任,分担了蔡瑁兄弟家人独霸的军权,甚至于还有点接管的味道。
刘表当着所有荆州高官的面,宣布从那一刻起,没有蒯越的调令,城中任何人不得善调一兵一卒,并把能调集荆州上下军马的一半虎符直接交给了蒯越,由他保管。
刘表也知道自己这个小舅子在军中这几年把持和控制的程度,直接削他的兵权,恐怕会激起他铤而走险,挟怒而起。
在他没有能站在于飞楼上时,他需要有个人能与他分庭抗礼。
这个人最佳的人选毫无疑问是蒯越,蒯家和蔡家本来就是势均力敌的襄阳两大世家。
蒯越和蔡瑁因为政见不和,历来也不是朋友。
虽说两人分属领域不同,但蒯越在荆州官场的声望无论如何还是能与蔡瑁一争高下的,也只有把他顶上来,才能镇得住荆州这股乱势。
对于还算留个情面的妹夫,蔡瑁虽说明显已有归顺曹智之意,但妹夫刘表醒了,他也没胆子就说立即架空刘表,软禁刘表,那就等于动兵变了。
蔡瑁没这胆,也不敢这么做,蔡瑁他还是想和自己这个妹夫好好说的,他还是放不下这份与刘表多年的情谊和刘表对他的信任及培养,不到万不得已他还是不想撕破脸皮的。
蔡瑁也很明白荆州上下大部分还是忠于刘表的,只要刘表没死,他们就有主心骨,就不会散乱,更不会跟着他去投降曹智。
对于刘表的冷漠,他惶惶不可终日,此时韩嵩和鲁肃也已在刘表醒转的第二日,收到曹智的来信后,重新被下了大狱,罪名是通敌和谋逆。
典韦来时曾经就此时讨要过两人,但刘表不给,声称自己暂时不会杀他们,只是要在适当的时候送交朝廷惩办。
但这个朝廷是曹智的许都的那个大朝廷,还是他这个小朝廷,就不知道了!襄阳城内在刘表醒后,政治上得到暂时的稳定,但曹智大兵压进,还是给城内的这些人带来了恐惧。
不过现在襄阳城内最恐惧莫过于蔡瑁了,他一面安抚曹智推迟对襄阳动兵的时间,一面又为无法说动刘表而感到无比焦急。
蔡瑁现在身边连个能商量对策的人都没有,但通过渠道送到蔡瑁手里的曹智密信,让蔡瑁一时惶恐不已。
曹智最近又给蔡瑁来了份信,这封东西其实不能说是封信,而是一个瓷瓶和一张纸条。
蔡瑁拿着瓷瓶看了半天,也不明白什么意思。
再看那张纸条时,就大致明白了曹智隐含所要表达的意思。
那张纸条上,其它什么也没说,只是介绍了这个瓷瓶里东西的用法和效果。
蔡瑁看明白纸条后,手都抖了起来。
曹智给他的竟然是瓶毒药,他要蔡瑁毒死谁呢?接下来的几日,蔡瑁牢牢的将曹智托人送来的那瓶药放好,他紧张地频繁往刘表的府邸跑,就是想做最后的争取,他知道曹智给他和刘表的时间不会太长。
第八百九十六章 下定决心
蔡瑁先生一计,就在刘备下榻的传舍墙上写一反诗,再到刘表那里告,说是刘备想造反,在下榻处题了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