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琅琊榜]釜底抽薪-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可没看出来。”梅长苏在一旁说。萧景桓这人性格多变,反覆无常,其性情根本不能一语道清。“我只能说他不是个坏人。”
  “那是你们认识时间还不长,你还不了解他。”
  萧景琰突然就觉得他们和自己认识的誉王其实是两个人吧?“小殊,你为什么不把面具摘下来?”他问梅长苏。
  还在跟沐怀瑾争论的梅长苏突然静了下来。“祁王兄当年是得誉王相救,亲手为他易容改声,我却不是誉王救的。当年梅岭一役,虽然侥幸活了下来,却生了一场大病,以至于音容全改,你若是不信……”未出口的话被萧景琰怒目一瞪又憋了回去。“如果不是变成现在这幅我自己看了都陌生的样子,我怎么敢回到金陵城?”
作者有话要说:  等急了吧?这两天工作忙下班到家总是9点以后了,我手速也不快所以每天都要熬夜啊(┬_┬)
希望你们对这次三方会晤还算满意。

☆、小殊的病因

  关于林殊,关于祁王,关于他们十二年前、十二年后的一切一切,萧景琰有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那么多的问题想问,涌到一起反而不知该怎么张口了。可眼下时辰实在是太晚了,梅长苏的身体状况本就不适合熬夜,所以今天也就说到这里了。
  萧景琰从密道回了靖王府,却是彻夜未眠,至于另外两个,情况也不比他好多少。如此一来梅长苏第二日又小病了一场,急的宴大夫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作为“罪魁祸首”的慕容昭也被祁王这个当大哥的好好数落了一顿。
  萧景琰知道梅长苏的身体不是很好,却没想到竟然脆弱到这种程度,心里除了心疼之外还有更多的自责。他已经从祁王那里打听到了十二年前梅岭一役的经过,暗恨自己在小殊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这个好兄弟居然没在身边。更可恨的是,和“苏先生”认识以来的点点滴滴,如果苏哲只是梅长苏,只是一个求名求利的谋士,大概不会太在意他的“固执”。可梅长苏却是小殊啊,那,那他对梅长苏说的那些诛心之言……
  “唉!”
  “这门招你了?你冲它撒什么气啊?”慕容昭听到萧景琰的叹息声回头,就见他红着眼眶一拳打到了门框上。
  祁王此时已经换回了沐怀瑾的那张脸,他刚刚教育慕容昭说的口干舌燥的,现在又有另外一个弟弟需要他“开解”了。“景琰,过来坐。”
  慕容昭看他犹豫,也说道:“过来吧。你在那里看着也帮不上忙,别影响了宴大夫施针。”
  萧景琰又看了一眼屋内,梅长苏闭目躺在床上,宴大夫一丝不苟的在为他施针,而守在一边帮忙的飞流回过头生气的瞪了他一眼。萧景琰知道自己刚刚那一拳头影是响到了屋子里的人了,忙转过身同沐怀瑾他们二人坐到了一起。
  沐怀瑾温声劝道:“你也不用太过担心。小殊的病情最近一直控制的很好,昨夜只是小受风寒,他现在已经服了药,宴大夫扎几次针就会好的。”
  “小殊到底得的什么病?他以前最不怕冷……”萧景琰又想起上一次梅长苏到靖王府去的事了,自己当时还鄙视他的体质孱弱来着,现在想想自己当时那一副看不起人的表情,一定很伤小殊心吧?
  “他不是生病,是中毒。”沐怀瑾幽幽的解释道。严肃的眼神却是紧盯着慕容昭。
  慕容昭心里门儿清。沐怀瑾一直都对梅长苏的病因耿耿于怀,三番五次套自己的话,甚至还在他的药房里查找过医书,可惜都没有什么收获。所以,这是要逼他说出实情?
  “中毒!”萧景琰低声咆哮。“怎么会中毒呢?他不是被琅琊阁的人给救走了吗?是在那之前,还是后来在江左盟?那他的容貌改变也是因为中毒?”
  沐怀瑾还是看着慕容昭。见他装傻充愣的就是不敢看自己,冷笑一声,说道:“你还是不准备说出来吗?”
  慕容昭根本就不怕他扮黑脸。“这怎么能怪我不坦白呢!我们总要尊重一下当事人的意愿吧?是他不想让你们知道好吗?”
  萧景琰给他俩又弄懵了,他看看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不说的慕容昭,又看看咬牙切齿却又莫可奈何的沐怀瑾。小殊中了什么毒誉王知道,祁王兄却不知道?
  见两人同时扭头看向他,萧景琰这才回了神。原来不小心把心中的疑问说出口了。
  “我昨夜跟你说过的,他的医术很好。小殊的病要根除,还需他出手。”
  “既然可以根除,还有什么可隐瞒的?”萧景琰更加不解了。如果是身患绝症怕他们知道难过,瞒着倒也罢了。“是治病的方法有什么不易之处?”
  “不是,只需他的师门绝学施展针灸之术就能治好。”
  誉王打哪儿来的师门?他什么时候拜的师?萧景琰又是一肚子疑问。可另外两个人却谁也顾不上理会他,他们俩宛如高手过招似的,都在直视着对方,用眼神说话。
  显然这场耐心比试慕容昭没有拗过沐怀瑾。“真是败给你了!想知道什么咱们出去说吧,他随时都会醒过来,我实在是不忍心在他面前告诉你们真相。”
  这一日是朔日,按规定靖王这一日可以进宫来给他的生母靜嫔请安。这些年来只要靖王还在京中,逢朔日必会来看望靜嫔,可是今日天已经到了午后还不见靖王过来。
  自从那次靖王向她坦言自己要参与夺嫡,靜嫔的心就总是为这个儿子揪着。十二年前经历的事仿佛就在眼前,那个位子岂是轻易可得的?景琰此时不到,是不是出了什么意外?
  “娘娘。这廊下虽然避风,却也挡不住冬寒,您还是回殿中等吧。”小宫女在一旁劝道。
  “好,都听你们的。小新啊,你去把我给景琰备好的榛子酥取来,都这个时辰了,说不准他马上就到了。”
  宫女小新抬头看了看天色,可不是么,此刻再不来就来不了了,再两个时辰宫门可就要关了。“是,娘娘。”
  萧景琰也没让靜嫔再等多久,小新刚取来榛子酥,他便进了芷箩宫。
  “母亲。”
  “这是怎么了?”靜嫔看着儿子深受打击的样子,把人唤到跟前坐下。她打开食盒将一小碟点心摆在桌上。“今年刚上贡的新榛子,你尝尝。”
  宫女们接到靜嫔的示意纷纷退出了殿外。靜嫔拍拍儿子的肩膀安抚道:“你肩膀上如今压得担子同以往不同了,在外人面前喜怒哀乐都不可过形于色。宫外的事情我帮不了你,宫内的事还是可以为你谋划一二的。”
  萧景琰此时没有心情再尝什么榛子酥,他转身面对着靜嫔,低声问道:“母亲。你医术高明,可听说过火寒之毒?”
  靜嫔被他问的一愣。火寒之毒?还是少时随师父学医时在师父收藏的古籍中见过记载,传闻是天下第一奇毒。不对!火寒之毒,雪蚧虫,梅岭……
  靜嫔一把抓住萧景琰的手臂。“你从哪里听来的?中毒的人呢?可有见到?”
  萧景琰双眼已经有些湿润。“看来母亲也是知道的。那,解毒的方法,真的是……”
  靜嫔的手慢慢滑了下来。她站起身来,仔细看了看屋子周围。“你跟我说实话,究竟是谁?是你认识的吗?”
  萧景琰转过头去,不想让母亲看到他流泪的样子,半晌才说道:“是小殊。”
  听罢靜嫔身子一软竟坐到了地上。
  “母亲!”萧景琰听到声音急忙起身过来扶她。
  “我没事。”靜嫔呢喃。眼泪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她忙抬起袖子去擦,反而越擦越多。“你们什么时候遇上的?他现在该是不一样的,你怎么就认出来了?”
  萧景琰扶靜嫔坐下,苦笑道:“我哪里认出他来了,要能早点认出来也不会……是昨夜无意中才发现的。”
  “这么说来你跟他碰面很久了?”
  “这就说来话长了……”
作者有话要说:  当初看《湄公河大案》的时候就特别喜欢靜嫔的演技,看完《琅琊榜》更喜欢了。个人觉得靜嫔这个角色非常不好把握,多一分就成了虚伪做作,演技很棒。

☆、越嫔复位

  靜嫔母子二人私下叙话屏退了左右,时间短了也没什么,若谈话的时间较长,难免惹人猜疑。所以萧景琰也就长话短说大致讲了一下林殊现在的情况,这时靜嫔才知道,那位前朝后宫传的神乎其神的江左梅郎,竟是小殊!就是祁王尚在人世的消息萧景琰也未隐瞒靜嫔,靜嫔这次惊讶的差点叫出声来。听说是誉王救了祁王,直呼匪夷所思,细想想这些年来誉王明里暗里对庭生的照顾,这答案不就串到一起了?当爹的都是他救的,孩子自然也会精心照看一二了。
  汉武帝时制订了《太初历》,改孟春正月为岁首,这一历法此后几经完善却未作太大改动,即使到慕容昭上辈子生活的燕国也还在沿用。眼下还有一月便到了正月,朝中各个部门忙的是不可开交,老话常说年节年结,赶在过年之前总要把手里忙和着的事情有个总结的。
  待到过年朝廷文官集团从上到下都要放假了,来年开印就要面临官员调动等一系列问题,谁知道上个案子的负责人还在不在任上,到时又是要从新审核,排查,还不知拖到什么时候。妓馆杀人案移交刑部以后,齐敏就一直是用这个拖字诀在应付着文远伯,总是拿证据不足,有可能误杀一类的原因模糊概念。齐敏打算着先把事情拖到过年,可文远伯也不是傻的,遂死咬着齐敏不放。他一天跑好几次刑部来堵人,就要齐敏给他个说法。
  这年头戏剧还没出现,说书的也没有,所以也别指望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能四处流传让人茶余饭后解解闷,而此次在杨柳心这种风月场所因世家公子争风吃醋引起了命案,倒成了金陵城里的一大新闻,传的沸沸扬扬,就是后宫内院都有所耳闻。
  太子也听闻了此事,笑的红光满面合不上嘴。也别怨他幸灾乐祸,谁让何文新的老子是何敬中呢!誉王的臂膀倒了霉,他不高兴谁高兴?谢玉这个为太子出谋划策的军师倒是没感觉到有多兴奋,毕竟犯案的是何文新,又不是何敬中本人。“此事案情明了根本没有脱罪的可能,有文远伯一直咬着我们也不必太多介入,否则陛下那里得知了反而落了下乘。再一个月就是年终尾祭了,殿下可是要有大事要办呢!”
  上次冬至宴太子想要保出越嫔没能如意,这次谢玉又为他想出一计来,趁着年终尾祭用礼法说事,让越嫔复位。
  在梁国,年终尾祭可以说是皇族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时人迷信,对这一祭祀非常看重,遂年终尾祭有非常严格的礼仪制度。按照典仪,当日祭祀时太子作为一国储君也有一套礼节要走,而其中一项就需要太子的母亲出现在祭台之上才能完成。往年越嫔还是贵妃的时候都会参加祭祀完成这一套程序,不过现如今的越嫔却只是个低级妃嫔根本连上祭台的资格都没有,况且她现在还在关禁闭之中,又如何能让太子按照典仪完成祭祀呢?
  太子l党想拿礼制说事,自然少不了礼部的运作。礼部陈原直不是心甘情愿入了太子阵营的,这些年太子用他总是不那么顺手,可这次的事没他这个礼部尚书说话还真不行。正赶上他上任府台的儿子犯了贪污案,谢玉便将其保了下来,要的就是陈原直上书皇上,对年终尾祭越嫔的位置有个说法。
  皇帝还记着越嫔母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