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宝莲灯]朝元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庞蟮淖咸赐傅窬帕练纾嫔象贫ǖ纳袂榱倪敢膊唤醋×恕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只见屏风后转出一对女仙,皆是一身葱绿宫装,左边的手内捧着一只银盘,其上一本奏章,正是杨戬方才所上的那一件。那女仙走近前来,朝杨戬一点头,盈盈笑道:“真君,陛下命我们将这本章发还与你。” 她语声宛转,犹如花里莺啼,“娘娘吩咐了,就请真君按折子里说的行去便是。”杨戬单手取过奏折,也不打开验看,只朝呆立着的哪吒一笑,转身便走。
  天奴揉揉鼻子,偷偷抬眼看了一下正在展读圣旨的杨戬,他想起那一日,真君神殿令出,黜落有罪神仙一十四名,厘剔瘝旷不职天官三十六名,又裁汰各部冗员一百五十八名,一时间朝野震撼,莫不悚然动容。有人拍手称快,有人惊恐莫名,还有的以为杨戬小人心肠,一朝得幸,便倒行逆施起来。
  那一等被降罚的仙官自然心有不甘,纷纷寻了门路到玉帝面前喊冤,力证自清者有之,博取同情者有之,更有几个胆大的,搜罗了杨戬在下界做地仙时的短处,添油加醋描绘起来,无非是想让陛下收回成命,甚至扳倒杨戬。天奴在一边看着,心内不住冷笑,且不说杨戬本章内参奏得十分结实,所述事由都有铁证,单凭他挑的这些人选,天奴就知道这本章压根驳不动——就拿通呈院的五品赞宣丞事郭茂先来说吧,当年掌院总使遣他前去天墉城查看地震灾情,孰料这位秀才爷到了地方,一个灾民不见,先在下处延揽一群文人雅士,把酒唱和了半月就回来了。他倒也不空手,路上花团锦簇作了一篇文章呈来。玉帝看了无话,还是王母接过来看了看,挑眉问道:“那里境况如何?”
  这郭茂先一躬答道:“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百姓怎样?”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这书呆子越发从容,竟自摇头晃脑起来。王母一咬牙,几乎将手内奏折丢在他脸上,转头看看置若罔闻的玉帝,忍了再忍,才没有当场失仪。
  如今杨戬这名单上,大多是王母早就有心剪除,却碍于种种因由不得亲自下手的人物。玉帝已是倦政多年,不动他的心腹大员,原就不疼不痒。只是这样大的事,杨戬上奏前不露一点口风,让他颇觉颜面无存,震惊带着错愕又夹杂着恼怒,转头想想这些人阳奉阴违尸位素餐,也着实是可恨,下来又听王母娓娓解说了一番,于是也就撂开手,由着杨戬去折腾了。
  天奴还记得,郭茂先得知自己被罚去太玄典司做个不入流的誊抄隶,气得狞髯张目,一径走到真君神殿,要寻杨戬理论。岂料杨戬连见都不见,只派人拿了张二指长的小纸条出来递给他。郭茂先展开一看,只见上面一笔极漂亮的颜书写着:“芷兰当道,不得不除。” 郭茂先一见此语,当即瘪了的鱼鳔一般,泄了气去了。

  ☆、第 3 章

  这些前尘往事,寸心是一概不晓得的。她自从跟着王母身边女官进了阆风苑,就仿佛被遗忘了一般,没有人前来探看她,没有人分配她差事,也没有人告知她三哥是否被赦免。偌大天庭冠盖云集,似乎都忘记了这小小的西海龙女,还蜗居在三十三重天的一角,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亲人的消息。
  西海三公主镇日无所事事,又不敢轻举妄动,前去瑶池探问风声,只得强自按捺着焦躁,一日复一日的等下去。好在阆风苑多得是奇花异草,饶是寸心在西海遍观天下名花,也有十数种未尝见过,因此倒把如麻的心绪放低,提壶携锄,照料起这些仙株琼芳来。
  这日寸心正在花圃间忙碌,忽听身后有人唤她,回身看时,只见一位女仙立在廊下招手。寸心忙丢下花铲迎上前去,只听那女仙笑道:“尊驾便是西海三公主吧?”
  寸心略一打量,看那女仙一身宝蓝宫装,只腰间金绿丝绦上挽了一块玉牌,上面丹书一个“瑶”字,便知此人是瑶池侍奉王母的女官,遂蹲身福了一福道:“不敢,西海敖寸心。请问上仙有何差遣?”
  那女官还了礼,抿嘴笑道:“公主无需多礼。妾名董双成,昔年你同令慈上天来访云华公主,我曾见过你们母女的。” 她一偏身坐在廊檐下,款款道,“云华公主去后,我便在娘娘驾前侍奉,前日你来时,却不是我当值,因此未曾厮见。”
  寸心见是故人,也略微放下心来,斜签着身子陪坐下来,与董双成叙了许多往事。她有心探问敖烈的案子,好容易寻了个话缝,刚说了一句“我三哥”,便听远处急急脚步声响起,一个小仙娥急趋而来,在董双成耳边细语了数句,就见她皱了眉问道:“梁菡芝呢?不在瑶池么?”
  那小仙娥看去不过十三四岁,形容甚小,撇了撇嘴道:“你问梁姑姑么?” 她自鼻里哼了一声,“娘娘前脚出门,她就走了。说是娘娘嫌下界进上来的茶叶味儿不好,到茶库里寻新茶去了。”
  “糊涂!” 董双成立起来嗔了一句,方想起寸心尚在身边,放缓了声调向那小仙娥道,“既是去了茶库,你很该追去茶库寻她,又做什么来这里找我?”
  “我的好姑姑,我可不是去茶库了么!”小仙娥急的眼圈都红了,“茶库寻不见她,我没了抓挠,才来请您救急啊!” 她掰着手指数落:“您不是不知道,娘娘生平最好茶饮,瑶池的茶水要时时预备着,须臾不能短少。跟了娘娘去的青鸾童子已经传了信儿,说娘娘一时三刻就回转来,这梁仙姑又不知去了哪里——她不在,我们煮出来的茶不对娘娘的脾胃,选的茶具也不合心,要是一个不然怪罪下来,我有几个脑袋承当?姑姑可还记得,上年被贬的那个卷帘大将,不就是蟠桃会的时候拿错了一只琉璃盏,才会被打落凡尘,至今还窝在流沙河当野人。。。。。。”
  “好了!”董双成摆手止住她,叹了一口气道,“你先别急,我这就跟你回去,好歹把这遭儿应付过去再说。” 说罢抬脚便走。寸心默默在一边听了这许多,心内一动,忙也起身恭敬道:“董姑姑,我在西海时,曾于母亲跟前学过些许茶艺。既是眼下缺人手,不如我跟了姑姑去,也许能帮得上忙。”
  董双成顿住身形,上下端详了寸心片刻,笑道:“当年令慈的手艺,连云华公主都赞叹不已。公主既然肯出手,那必定是好的。只是娘娘喝惯了梁妹妹的茶,乍然换了口味,不知。。。。。。” 她话未说完,寸心已经了然——这董双成与梁菡芝看去颇有嫌隙,巴不得王母回来寻不见她大发雷霆,可是眼前这小仙娥既寻到了自己,若是不管,难免有躲懒畏难之嫌,若是管了,又怕本身茶艺不精,惹恼了王母,揽下祸来,也让梁菡芝厌恨自己越俎代庖。如今寸心自动请缨出来顶缸,一口一个“姑姑”的叫着,董双成自是一百个称心,却又担心这龙女行事不周,反而带累自己,因此正在犹疑。寸心想定了,淡淡一笑道:“姑姑放心,我为了三哥的事,也正要请见娘娘。娘娘若是问起,姑姑只说是我求你带我同去瑶池候见,余下的事儿不必说。”
  王母被人伺候着,除了太真晨缨冠,去了玄琼凤文履,只散穿一件翠霞隐花裙,也不戴花冠,因眼下并无外臣,遂懒懒倚在凭几上,怔怔望着案头的青玉镇纸出神。董双成知她素日规矩,早已用银盘托了一盏茶守候在侧,只等王母一伸手,便立时递在手内。
  王母品了一口,像是难以置信似的,忙又饮了少许在口内细细咂摸。这厢董双成心里七上八下,生恐王母勃然作色,却不料她半日都不开言,面色亦看不出喜怒。堪堪待她吃过了茶,董双成心下稍安,却听王母开口问道:“这还是章泉的水?”
  董双成一欠身,恭谨答道:“回娘娘的话,正是。”
  “菡芝这丫头,越发精灵了。” 王母一笑,将茶盏放在案上,左手一撑凭几,就要立起身来,董双成赶忙放下银盘上前搀扶,赔笑道:“娘娘可估错了,这次却不是菡芝妹妹。”
  “哦?” 王母已然举步向前,听了这一声,收了脚站住,诧异的望着董双成。

  ☆、第 4 章

  没有人知道王母的寿数,仿佛自天地初开、万物生化之时,她就存在于西华渺莽之中了。寸心今年已经一千二百余岁,只在幼年时见过王母数次,在她的记忆里,这位金母元君似乎永远是袆衣博鬓盛装而出,带绶佩舄一丝不乱,华贵得让人不敢逼视。
  龙女垂手肃立在玉阶下,偷偷打量着漫不经心凭几而坐的王母。她今日只着常服,慢束罗裙腰垂绣带,将珠翠明珰一并卸去,一把青丝用两根钗朵绾成倭坠髻,左鬓边一枝淡粉色的牡丹,娇怯怯含羞带露,看去少了些威仪,多了些恬淡,直与凡间寻常贵妇人一般无二。
  “你三哥的事,陛下前日下了旨意,想是你已经知道了。” 王母用碗盖撇着茶汤上的浮沫,修长的尾指翘起,其上一枚翡翠戒指闪着莹润的微光。
  寸心原以为王母必要问茶水的事,不料一开口竟是说这个,顿了片刻方道:“禀娘娘,并无人来说与奴婢知道。”
  王母尚未答言,一边的董双成笑道:“想是菡芝妹妹忙,忘了交代下去。” 王母不接这话,端起茶盏饮了一口,仍旧向寸心道:“敖烈纵火烧毁天庭赏赐之物,又是你父王亲自出首告他忤逆,因此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我听说,是交与司法天神,解往蛇盘山鹰愁涧囚禁去了。”
  董双成心头一凛——蛇盘山鹰愁涧,原是天庭用以囚禁重犯的所在,自七百年前画地为牢之始,一向只见人进去,不见人出来,好多钦犯宁可引刀成一快,也不愿在里头沦陷终生。敖烈只是烧了颗区区宝珠,又是事出有因,这算是极重的刑罚了。她见寸心默然无语,不由得心生怜悯,又怕她情急之间口出不逊,忙盘算着替她解围,不料这龙女将双手举过头顶,一揖到地,又一揖跪倒,顿首叩拜道:“奴婢寸心代三哥谢过陛下同娘娘,二圣好生之德,如再世父母,奴婢无以言表。”
  王母也是一怔,将茶盏放了案上道:“你不问问刑期么?”
  寸心再拜道:“奴婢初上天时,原是为三哥抱屈的。这些天蒙娘娘恩赏,在阆风苑里静修,已经想通了许多道理。三哥无端犯上,虽万死不能辞其咎,幸得娘娘隐恻,陛下恩宥,才许他活命,奴婢自是喜出望外感激不尽。但愿他在鹰愁涧下,能清波涤尘洗心革面,不负娘娘和陛下的苦心。至于刑期几何,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奴婢不敢妄求。”
  王母面上波澜不惊,董双成却听得讶异不已,只见寸心又叩首道:“娘娘鸿恩,奴婢无以为报,愿将贱躯奔走于娘娘驾前,得效犬马微劳,伏惟垂许。” 她伏地良久,不闻王母声气,只听杯盘响动,原来是董双成又替王母续了一盏茶。
  王母将茶盏举起,自鼻下嗅了嗅,却不饮,挑眉问道:“这茶叶和水源都未曾换过,你是使了什么法子,竟煮出这般味道?”
  寸心无声的透了一口气,神情亦不似方才那般肃穆,微笑道:“娘娘是最懂茶的,当然明白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章泉的水原是好的,只是取水的法子要改改。”
  “起来说。”
  “谢娘娘。”寸心胸中一块大石落地,伏身又是一拜,方起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