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西就加入天国的老兄弟,战斗力是没话说,可在这北方的冬天里没有厚厚的棉袄让他们怎么过啊。林凤翔盯着富贵军身上穿着的军大衣眼里几乎冒出了火,其实不光是林凤翔看到这些棉衣眼中冒火,周围的那些清军也对这些装备看得眼红不已,纷纷抱怨说他们这些为皇上当差的与那些团练一比简直就像要饭的。
李富贵对于派步兵爬城墙始终是兴趣缺缺,虽然静海的城墙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手下的军官也不止一次的要求展开进一步的行动,可李富贵还是觉得攻城最下,所以仍然是用狙击、开炮、放火给城中的守军施加压力,他相信林凤翔不会坐以待毙。
真正逼迫林凤翔离开静海的是寒冷的天气,城中的房子这段时间已经被李富贵烧的没剩下几间了,在城里的士兵现在可以躲到地洞里御寒,可是守城的就没那么幸运了,一夜北风吹下来已经有人被冻死了,而且这两天还出现了士兵逃亡的事,虽然逃走的那几个都只是在山西新加入队伍的,可这也说明军队的士气低下,如果放任不管很快就会成为大问题。最主要的是林凤翔感觉到自己没有办法在静海守过一个冬天,这主要还是因为富贵军,天气寒冷虽然给太平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可也使得清军失去了攻城的兴趣,在这种天气里谁也不能把他们从生了火的营帐中赶出来,对于这一点僧格林沁也无可奈何,他目前也准备采取围困的战术来拖过这个冬天,可是富贵军却完全反了过来,似乎天气越冷他们越精神,前些天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雪一停林凤翔就看到富贵军从营房里开出来在雪地上操练,在一片雪白当中那绿色的方队尤为刺眼,而那些士兵在雪地里龙精虎猛看的林凤翔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如果在最寒冷的天气里他们发动进攻那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从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林凤翔,这些天随着积雪的融化天却一天比一天冷,那些南方来的老弟兄也从见到雪的兴奋中慢慢回复过来。如今也只有先行南撤把越冬的装备准备好再作打算,五日后正好是月初可以利用夜间突围。林凤翔既已决定突围就立刻行动起来,派人把这个命令送给独流镇的李开芳,虽然胜保把独流镇团团围住,可太平军还是借助运河沿岸比较复杂的地形开辟了一条传送消息的通道。
李富贵从睡梦中惊醒的时候听到远远传来了枪炮声,今天负责值班的是一副团长邱青山,就是他在帐外报告,李富贵赶忙起来询问最新情况。可是邱青山知道得也不多,只是静海方向传来很大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在独流镇的方向上似乎也隐隐有炮声传来。看来太平军是真的开始突围了,目前来看静海太平军的突围方向是向南,“命令全军集合,绕过静海,向南追击。”
“这样我们就把防守的阵地给放弃了,如果太平军是声东击西怎么办?”
“不会的,去执行命令,邱副团长。”如果是声东击西就放开北面让他走,这也符合自己的利益,当然这种打算就不必向手下军官做解释了。
军队集结完毕之后静海方向的喊杀声仍不见减少,僧格林沁的军情快马倒是来了两匹,催促李富贵向静海方向进攻合围长毛。从现在看来太平军应该不是声东击西,站在林凤翔的角度上他也的确不可能算出李富贵宁可去追击他而却不愿意合围。在侦察兵的带领下大军无声无息的沿着运河向南开拔。
第五十七章
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战局才逐渐明朗,林凤翔顺利的突出重围,不过现在还被僧格林沁的一支骑兵咬住;僧格林沁的主力还处于乱糟糟的状态,这些家伙在昨晚上的战斗中表现得太没有水准,僧格林沁也只有先把自己手上的骑兵精锐派出去盯住林凤翔,大队人马想做好准备恐怕还要一天;李开芳没有冲出来,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胜保这阵子不是在玩沙子;李富贵再一次从地图上消失,只留下了一个空营盘。
本来按僧格林沁的计算他大概三天就能追上林凤翔,他派出去的骑兵的确迟滞了太平军的行动,可是他的大军行进的时候总是会莫名其妙的踩上地雷,这大大降低了军队的行军速度,僧格林沁一边咒骂老天和自己做对一边奇怪长毛怎么突然就会使用这样的武器了。
地雷当然是出自淮阴的兵工厂,这种触发式地雷的造价可不算低,而埋下这些地雷的是富贵军中特种兵大队,这次任务由大队长宇文起亲自执行,宇文起原先是第一军团的一个营长,作战相当出色,在早期的夜间夺旗的演习中他的成绩无人可及,只是后期的行军比赛中差了那么一筹,所以只是个营长,在翻看了所有中高级军官的资料后李富贵觉得他应当是个干特种兵的料子,所以就一下把他提升到副军团级的特种兵大队长的位置上来了。这一次围攻静海特种兵大队的狙击手可是露了脸了,把那几个团长都给镇住了,宇文起这些天乐得嘴都合不拢。这次把这个任务布置给他的时候李富贵很费了一番脑筋来考虑措辞,毕竟这次要炸的是友军,而且还是朝中大员。
“宇文起,你来得正好,你来说说看,咱们怎么对付僧格林沁这个老王八蛋。”
“啊,那个老混蛋又给咱们下畔子了吗?”宇文起一想到上次司令受到的侮辱脸就涨红了。
“可不是,上次他参我是玩明的,没把我怎么的,这次他来阴的了。我收到消息僧格林沁想断咱们的给养。”
“这么狠,不如我带几个弟兄晚上摸到他的大营去把他作了。”听说这个宇文起一身的功夫相当的利害。
“那到不用,我打算抢在僧格林沁前面击败林凤翔,那时僧格林沁有什么花招他都使不出来了,可是僧格林沁兵力太多,我们必须拉拉他的后腿,这样才能成功。”
“对,我带狙击手去打他们的黑枪。”
这小子还真是喜欢自说自画,“不行,要装作是太平军干的才行,你带上一批爆破兵,在僧格林沁大队人马的周围埋上地雷,用不着太多,只要让他们不敢大摇大摆的走路就行,一定要小心不要暴露了。”
“您就瞧好吧,咱们特种兵就是干这个的。”
看着宇文起兴高采烈的退出去,李富贵升起了另一种担忧,劝说很顺利,看来自己这些手下的忠心和革命觉悟都没问题,可是是不是还缺少磨练呢?
当富贵军在后面盯上了林凤翔时,前面的两支军队还在互相纠缠,林凤翔一直想甩开这支骑兵,可是始终不能成功,相较于其他的清兵这支蒙古骑兵还是颇有战斗力的,再加上战术得当:这支骑兵始终保持骚扰的攻击方式,这也让林凤翔感到非常头疼,而且由于李开芳没有冲出来,林凤翔也不能把军队带的太远,他仍然希望找到机会把李开芳接应出来。对于跟在后面的李富贵,林凤翔也始终保持着警惕,在感到形势越来越恶劣之后,林凤翔终于下定决心暂时不管李开芳,算起来他据点而守应该还能撑一段时间,自己先大范围的采取游击的战术,一方面甩开追兵,一方面恢复元气补充装备,以目前的情况看向西进军争取进入山区应该是个好办法,在那里相信自己会有更多的办法对付这支讨厌的骑兵。
李富贵始终与太平军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实际上这种战术在当时的清军中并不少见,向荣和胜保都曾经远距离的跟随太平军,即不打也不跑,就这么跟着,不打自然就不会吃亏,不跑皇上也就没法怪罪,总有倒霉鬼会吃上那么一个败仗来吸引高层的注意力。当然如果机会合适李富贵也会给那些骑兵提供一些火力支援,这是的李富贵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躲在暗处的刺客,不停的窥视着自己的目标等待着最后一击的到来。他不停的观察太平军的状态,在他看来这支军队和爬雪山过草地的红军有一拼,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保持了军纪,基本上没有骚扰老百姓的事情发生,当然和红军一样把所到之处的地主都抢了个精光。李富贵一路跟来不断的有地主跑来拉着他的马头哭诉长毛的暴行,这种时候李富贵总是表示同情,并且适时地暗示既然长毛如此可恶,我们打长毛又打得这么辛苦,你看是不是该有所表示。看着那些肥肥的脸上冻结住的笑容可真是一种享受。
一路上李凤翔绕开府县在经过一系列的小规模战斗之后终于离开了华北平原立足于太行山上,李富贵虽然看出了他的意图不过并没有加以阻拦,而是让军队做好山地作战的准备,在山地作战自己对上以肉搏为主的军队应该不会吃亏,只是要小心不要中埋伏,太平军虽说连受打击,兵力还是要多于自己,在这种复杂的地形里还是需要小心应付,不过自己可是听过不少八路军在太行山打鬼子的事情,要说打游击自己有信心不输给林凤翔。
第五十八章
太行山的冬天看起来十分的朴实,大多数地方的山势不算十分险峻,这些山上生长着高大的乔木,现在这些树都光秃秃的,不过富贵军还是尽量避免进入过于浓密的树林。早晨总会出现的雾气给李富贵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现在他就正在等待着阳光,从来不知道带有薄舞的树林会这么讨厌。自从进入山区之后追逐的主角就变成了李富贵,那些蒙古骑兵在吃了两次亏之后就不太敢离开地形平坦的区域,这样自然就大大限制了他们的行动,三两下就跟丢了,现在只能在大山里瞎转圈。李富贵仍然利用侦察兵锁定太平军,但是并没有用主力咬住他们,而是选出一些战斗力出众的小单位兵力对太平军进行袭扰,而主力则根据太平军的行动不断的移动到李富贵认为的战略要点上,在李富贵看来处于这种地形如果跟随对手的舞步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一定要让对手跟着自己的节拍来。
在这片舞台上李富贵开始试验自己最熟悉的一种战术:游击,相信这也是每个中国人都最熟悉的战术。虽然李富贵自出道第一战之后一直都采取正面作战的战法,但这并不代表他排斥“奇”,他只是认为第一条件不成熟,“奇”比“正”对军队的要求要高;第二没必要,面对装备落后的太平军,自己似乎不需要什么奇谋妙计就可以将他们击败。但他还是希望把富贵军建成一支奇正相合的军队,毕竟自己的对手不会总是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农民。从革命先辈那里继承而来的大量知识使得李富贵这一次显得得心应手,首先游击战第一要件:群众基础,在粮食补给充足的情况下,富贵军在进驻山村之后总是要分一点给那些山民,这一点太平军就根本做不到,因为在这些贫瘠的山村几乎没有地主,打土豪那一套在这里行不通,这时的太平军的军粮很成问题,虽然他们不能抢粮食,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寻找机会收集粮食,两相一比较,高下立判;第二隐蔽,富贵军在目前的天气条件下仍不需要大规模的生火取暖,而太平军总是在晚上替富贵军点起指路的火炬;第三侦查,李富贵的侦察兵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如果太平军的探子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抱着练兵的目的李富贵一直与林凤翔捉着秘藏,直到僧格林沁在山外等的实在受不了了于是不再顾及天气下令全军入山。李富贵这才收拢兵力凭借这段时间对地形的了解死死的盯住太平军,然后开始加强军事压力,林凤翔这时候也得知了僧格林沁的大军开进了山区,他认为富贵军这个时候突然改变作战方针是为了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