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明-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红见高夫人生气,忙笑着道:“夫人你身体不好。同曹帅他们生什么气呀。气坏了身体可是自己的。”说着话,悄悄给高原递过去一个眼色。
高原会意,假意在脸上挂住一片迷糊的神色:“说起曹帅来,他对高原我还真是不错呀。我昨天刚到上蔡。曹帅就过来看我这个老部下。还带着马回回、贺一龙和贺锦他们一起来为我接风。”
高夫人神色一变,深深地看了高原一眼:“恩,他是你的老上司,来看看你这个下属也是应该。对了,他说了些什么?”
高原道:“就说了些闯王要打襄阳的事。对了,曹帅说,闯王的摊子越来越大,大家都集中在一处也不是个事情。不管是后勤供应还是指挥协调都是个问题。还不如分头进军,从各方面给官兵压力。他们还说,反正以闯王现在的兵力拿下左良玉也没什么问题。与其在这里耗费钱粮,还不如攻掠其他地方。因此,他们大概是想经过河南从我宣武卫的地盘通过,去安徽发展吧?”
“后勤压力,指挥协调?”高夫人突然怒喝一声:“后勤有什么压力,每打下一城。他曹操与我军都是三气分帐,但有缴获还少了他一分?指挥协调,这闯军中谁敢指挥他,就算自成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地,尊曹操一声老大哥。就这样。还说我们薄待了他,良心何在?”
见一向稳重深沉的高夫人失态,高原心中得意,知道自己这一关又算是过去了,忙安慰道:“姑姑也不要生气。曹帅也不是那么意思。只是以前当大哥久了。将来若闯王称王,不知道是以兄弟相称好呢。还是以下属之礼侍之好。现在的问题是,不管如何,我闯军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团结压倒一
“是啊!”高夫人长长叹息一声:“曹操的眼界中只有他手头地一亩三分地,又狂妄自大。军中将令只能有一个声音,人多嘴杂,未必是好事。可他又是自成地结义大哥,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
高原心中发狠,曹帅呀曹帅,反正在真实的历史上你也要被杀,就怨不得我为自保背后给你下绊子了。这也是顺应历史潮流:“现在闯王是云麾所指,遐迩归心。革左五营和曹帅等主动前来投奔,正是时势使然;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四方豪俊竞相来归。关于对革左等人的安排,我认为只能作为部将对待,地位在刘宗敏将军之下,与李过、刘芳亮等一样。否则,今后来的人都只顾着伸手向我军要钱粮,却不肯遵命出力,却是将我们当成冤大头了。
目前应让五营人马随大军一同前往攻取襄阳,攻下襄阳后,再视情况对各营作不同的差遣。有我闯王大军从旁监视,在加上我拿下襄阳之后天下归心。想来他们也应该明白天命之所归。应该与我等同心努力共创大好局面吧?”
高夫人冷笑:“高原你有所不知。曹操和五营本来就是一路货,喜欢吃喝玩乐,人马纪律都不好;又都投降过官府,虽是权宜之计,也没帮官府干过坏事,但毕竟与我们不同。每次打仗都是我闯军处理,他们就算一点功劳也没有也要分去三成缴获。长此以往,让我军士卒如何心服。因此,拿下襄阳后统一政令军令势在必行。若有人挡道,一律铲除。”
到现在,高夫人总算在高原面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高原没想到这个高夫人的杀气比李自成还重,心中一颤,有些发呆。
这个时候,小红又朝高原递过来一个眼色。
高原醒悟,立即跪在地上,大声道:“愿听姑姑差遣。”
“快起来,快起来,一家人不要这些虚礼。”高夫人微笑着将他从地上扶起:“马上就要进攻襄阳了,你地军事才能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次你也要多出些力,立些功劳,将来提拔你时也好堵住他人口实。呵呵,等战事一了,我让自成封你做制将军,统领均平和宣武两卫。一功那边另有安排。”事实上,在拿下襄阳后,高一功做为留守部队留在襄阳驻扎,替李自成镇守这个南北水陆要冲。如此紧要之地,自然要放在自己人手里才塌实。
不管怎么说,这对高原来说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如果再将均平卫弄到自己的手里,郑州就是自己的了,陈留军的地盘立即就会扩大一倍。如此,坐拥小半个河南,战略回旋余地也会大上许多。
“多谢姑姑。”
小红也是一脸喜色。高远一但做了制将军,才真正变成了闯军中的高级将领,地位与革左五营的马回回、贺一龙等齐。
谈完这些,高原从高夫人这边告辞而去,又别过闯王带着侯方域和一众亲兵自回上蔡营中。
临行时,小红前来送别。满面皆是春风,说了些惜别地话。
高原有些不耐烦,“明日我还要过来听候闯王差遣,商议进军襄阳一事。说这些话做什么?”
小红怒道:“你什么态度?小心我禀告夫人,让他将你永远地留在老营。”
高原心中发慌:“我的姑奶奶,这话我们自己私底下说说罢了。我在陈留自在惯了,真要我整天呆在闯王老营,还不把我憋死。”
“看你急得。”小红一笑,“这次你送上门来,我若再放过你,岂不太笨?”
这一句咋怒还羞,看得高原心中一荡。
他甚至在想,自己以前是不是真的是个笨蛋,这么一个对自己贴心的女人都不要,还想要谁?
神识恍惚间,一条娇小的红色影子在心底飘过。
高原叹息一声,心道:“算了,那东西不是你能够得到了,死心了吧!”
第二天,拿下汝宁后休整了一个多月地闯军终于决定南下襄阳。
在崇王府中闯军的首领李自成对五营和各地前来合军的起义军头领表示欢迎,并大谈了一下当前乐观的革命形势。并着重提出,当前大家所共同面对的敌人正是襄阳左良玉,为了打败这个凶恶地敌人,正当同心竭力,从胜利走向胜利云云。
在谈到左良玉时,李自成又提到朱仙镇大战,说如果没有罗汝才大军地协助,也不可能取得那一场空前的胜利。
罗汝才被李自成点名,一想到自己死在大水中地精锐,心中万分不爽。但他本就是一个心机深沉之人,忙笑着谦虚道:“罗某德何能,一切都是自成兄弟的功劳。”
二人相互谦虚了几句,场面顿时显得祥和而热烈。
高原也坐在其中,他虽然是一方诸,可身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威武将军,在闯军也只能算是四等。上头还有权将军、制将军和左右果毅将军。闯军的权将军只刘宗敏和田见秀二人,制将军则以李岩、李过、刘芳亮为代表。高原这个威武将军如果换算成现代军衔,大概只相当于大校,想起来就让人泄气。
高原没想到李自成这么能吹,这一番话居然说了小半个钟头,还真是锻炼出来了。想当初,李自成可没有这个口才。
李自成同罗汝才客套了半天,话锋一转,却说出另外一番话来。
第五卷 河北 第十三章 进军
 更新时间:2008…12…17 20:31:14 本章字数:3362
李自成说:“今日的形势比往日不知道好多少倍,左良玉那鬼孙的部队已经在开封被我打残了,想来这次去襄阳也不会遇到什么抵抗。再加上现在又有五营的老兄弟前来投奔我老李,当真是声威大振,翌日南下,必当传檄而定。大家来我这里也有些日子了,老李我的为人大家也清楚。请放心,既然来了,都是我李自成的弟兄,是我的好下属。今后不管是发军饷还是缴获之后的赏赐都一视同仁。当然,若有违反我将令者,老李我也绝不手软。”
这话一说出口,当真是石破天惊,震得在场诸人都是一惊。听李自成这番话,根本就是拿他们当下属看待,而不是往日平起平坐的弟兄。这还是其一;其二,看他的样子,以后所有的缴获都要归他李自成统一调配,并以军饷和赏赐的形势发放下来。大家忙上半天,最后却让李自成得了利,看来,五营想从李自成这里捞到好处的打算是落空了。不但如此,只怕他连以前同曹操商量好的,三七分帐也要推倒不认了。
这还不是重点。最要命的是,以后的赏赐都由他李自成一言而决,如此一来,人心都要被他给收买个干干净净。到时候,只怕五营士卒只感念李自成恩情,再不会把罗汝才、贺一龙等人放在眼里了。这一招釜底抽薪之策略还真是毒辣。
贺一龙等人心中固然恼火,相互用眼神交流着,一时竟说不出话来。而那刘希尧更是将头深深地低下,宛若老僧入定。
罗汝才也是满腔苦涩。五营诸人本是看在他曹操的面子上才过来汇合的,现在被李自成这一句话就变成了他一个人的部下,这个吃相也太难看了一点吧?
不过,现在还不是同李自成翻脸的时候。虽然刚过秋收,但正如昨日秘议时高原所说的,整个河南都歉收,就算现在同李自成分裂。不用李自成领兵过来火拼。饿也要将部队给饿垮了。一切还得等到拿下襄阳,补充给养后再说。
于是,罗汝才看了看五营众人,摆了摆头。示意大家忍耐。
“革左五营”虽然威名赫赫。却大多是单纯的武夫,说起心计,又有谁是李自成对手,就算让他们反驳,一时间也找不到什么话说。见曹操让他们忍耐,众人都安静下来。
场面陷于冷淡。
高原心中突然一叹,心道,这个李自成也太操切了些。大战尚未开打就说起了这事。只怕到时候,曹操他们事先有了提防,真到要下手时反有麻烦。
他想了想,如果换成傅山或者徐以显会怎么做。若是换成那两个阴谋家,只怕现在首先就会声明没有任何称王的意思,等打下襄阳,闯军和曹操、五营共分满城财物,让那几人放松警惕。到时候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现在李自成这么弄不明摆着打草惊蛇吗?
见冷了场,李自成索性不理睬众人的意见,径直开始部署:“现在朝廷在能够同我一战的部队只有三支,陕西地孙传庭、湖广左良玉、南京那边的凤阳军。凤阳离我太远,不用考虑。孙传庭现在缩在陕西不敢出来。而左良玉屡败于我等之手。正是丧魂落魄之时。正当趁他病要他命,穷追猛打。左部自从在开封被打残之后,到襄阳休整了小半年,虽有二十万之众。可都是新兵,没什么战斗力。加上他们在荆襄一带大肆劫掠。民心已经丧失。正是进军的好时机。”
左良玉从开封退到襄阳之后为重整部队曾经向朝廷请饷一百万两,说是要组建一支十万人的大军用于剿匪。可惜。现在地崇祯皇帝穷得几乎要当裤子了。上一次朱仙镇大战,而了让云集在开封地朝廷大军出工又出力,皇帝将紫禁城里的皇家用具都卖了出来,连他出恭时用的铜壶都换成了木盆,这才筹备了一笔银子。现在左良玉又问他要钱,那个年轻的皇帝就算是砸锅卖铁也筹不出十这万人的军饷。只批了一笔二万五千人的饷银。
可左良玉却也知道,如果想靠两万五千人就顶住李自成的四十多万大军,无疑是送死。可扩军需要用钱,这钱上头又不给,又该怎么办呢?
活人总不可能被尿憋死吧,既然朝廷已经靠不住了,那么,说不得只好就地取材了。
左大帅在灰心失望之余,世界观和人生观发生了重大转折。从一个忠于朝廷的方面大员急剧退化成一个典型地中国式军阀。
好,朝廷不给钱,老子自己弄。
于是,在左良玉一声令下,左军全体出动,见人抓人,见粮抢粮,竟然在极短的时间内组建了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当然,荆襄一带也被他祸害得惨了。
与此同时,李自成已经在河南颁布命令:“三年不纳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