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瓜尔佳。赫弦缓缓抬起头。她有一头如云的秀发,皮肤白皙,瓜子脸庞,五官既没有给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的独特美,亦无一眼给人“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的妩媚灵活,却很端庄秀美,特别是那斜飞的秀眉,乌亮的眼睛,给人一种亲切舒展的观感。
身上穿着一袭梅红色如意襟式旗袍,领口袖口俱滚了宽宽白缎阔栏杆,绣上了如意云纹,衣襟处疏落有致地绣了几枝紫色梅花,襟上腰间没有像其他秀女一样挂着香珠或香囊,只在如霜的腕间套了串珍珠,整个人显得格外清雅,优雅挺直的站姿更隐隐透出一种矜贵的感觉。
“可有什么擅长的才艺?”
“奴婢书画上比较擅长。”其实她还喜欢骑射,不过皇后娘娘在这方面是高手,她就不献丑了。瓜尔佳。赫弦琢磨了一下,还是选择了书画这个答案。很多秀女都知道当年皇后大选时在太上皇面前表演了一首漂亮的骑射,为了讨好皇后,进宫大选前都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云珠眼中闪过一丝讶然。
留在宫中参加复选的秀女一般要在宫中生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以便上头的人观察她们的仪态言行,以及她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其间,有进行过一次女红考核,一次包括算数在内的答题考核,第一次不合格会被撂牌子——这个很少,除非那个秀女的女红真的不堪入目;第二关不会筛人,但表现好的会有加分,因为这完全就是管家理事的一种文字考核。而主持选秀的嫔妃们会宣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秀女到自己的宫里问问话什么,考察被点秀女的应对,也考验其他秀女的反应。最后,才是阅选,一般也就是问问话,看看秀女们擅长什么才艺,近距离观察她们的表现。
据云珠所知,瓜尔佳。赫弦的表现非常不错,与人说话交往既不过于冷淡,也不会太热情,八面玲珑。而与她比较合得来的几个秀女都以为她会表演骑射,因为她的骑射之佳在她们中是出了名的。
“写福字来看看。”开口的是弘历。不说字如其人,但如果一个人的字写得好,那说明她有很好的耐性及毅力。
下一个还是瓜尔佳氏,其父却是工部侍郎吴达善。这个瓜尔佳。乌林珠容貌甜美,笑起来也给人一种清甜阳光的感觉,云珠也很喜欢,只是气势上差了前面的瓜尔佳氏两分。
问完了乌林珠,前面的赫弦已经写好了一幅字,写的既不是雍正的大作也不是弘历的佳句,而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
弘历看了,朝云珠笑笑,眼中掠过一丝异样的神采。云珠愣了愣,遂即想起什么般,螓首微垂,唇角跟着勾起清美的浅笑。
一直很无聊的娴妃乌喇那拉妮莽衣看得十分憋气。大堂广众之下,这俩人也不嫌腻歪,一副词有什么好看的……
纯妃苏宝柔也很不自在。不过她心知,不不仅皇帝关注永琏的嫡福晋人选,连太上皇都派了身边的苏培盛过来看,她不但不敢有意见,还要跟着评一句:“臣妾再不懂书法也能看出这字写的不错。”
乌林珠则弹了一首古琴曲《阳关三叠》,琴音纯朴,情真意切,技巧纯熟,感情的表达在她这个年龄段里算得上不错了。
到了阅选正黄旗时,江南道监察御史穆精阿的嫡女伊尔根觉罗氏的表现也不俗,这姑娘有别于其他秀女,身上透着一股清隽文雅的书卷味,还下了一手好棋。
镶黄旗佐领额尔格的嫡幼女舒穆禄。额尔赫也温婉秀丽,应对得体。
……
弘历看云珠一回宫就坐到榻上连吃两块盐水菠萝,笑着踱了过去坐在她对面,任由她拿起银签插了一块喂自己。
香甜如蜜及芳香中微微果酸口感果然让人口腔生津,暑意尽去。“再吃两块,这东西对伤暑、身热烦渴、腹中痞闷、消化不良、头昏眼花等症状最有效了。”
弘历失笑,看秀女看得头昏眼花?“你看中了哪个?”
云珠放下银签,“两个瓜尔佳氏都不错。我觉得乌林珠相处起来应该会更让人松快,只怕她镇不住场面……还是问问永琏,看他喜欢哪种性格的吧?”她也不能罔顾儿子的喜好,毕竟妻子是他的。
“还是选石三泰的女儿吧,她的兄长佛住颇有才干,家族能人也多。”他沉吟道,有时候你不能不承认,一个皇后除了自身的能力,只有娘家势力足够,才能镇住后宫的那些野心份子,保住子嗣。
也只有样样处于优势的皇后,才能撑起半边天,在失宠或帝王昏庸时轻易被废。当然,缺点是如果这个皇后野心太大,胸襟不足以母仪天下,那么遭殃的就是皇家了。
“虽然都姓瓜尔佳,但不是一个旗,都指给永琏也可以。”他手指扣了扣炕桌,话一出来,连自己都觉得醋酸。
“可别。这才开始呢,就指两个,将来还不得一大堆女人?”两个瓜尔佳出身都不错,拴婚的话非嫡侧福晋不可,再一同进门,还不得马上起烽烟?!
两人讨论得正热闹,含霜进来禀道:“皇上娘娘,李公公过来了。”
虽然可以直接宣见,不过为表对雍正的尊敬,弘历和云珠仍是到明间接见。
“奴才给皇上皇后娘娘请安。”苏培盛朝端坐在宝座上的弘历云珠行了个礼。以前他当乾清宫首领太监那会儿,是皇帝身边的内侍,不能与皇子太过亲密接触,态度自然要疏淡,现在的弘历却已是一国之君,即使他是太上皇身边得用内侍,仍需恭敬守礼。
“苏谙达快起。”云珠语意温和亲切,“苏谙达这会儿来长春宫是不是皇阿玛有什么暗示?”
“太上皇命奴才给皇上皇后娘娘带来这个。”苏培盛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帖子。
冯益上前接过,转呈给皇帝。
弘历一看,面色古怪的递给云珠。大红的帖子上写着永琏的生辰八字与云珠着意的几个秀女的生辰八字,后面缀着钦天监测算。
云珠将帖子收起,“有劳苏谙达了。”说着命素问去拿几罐她自制的茶来,交到苏培盛手上,“这两罐青竹筒装的是清茶,这两罐紫竹筒装的是可以调理气血、促进睡眠的花茶,都是我新制出来的,请苏谙达转呈给皇阿玛,说是我孝敬他老人家的。”
又拿了四罐花茶给一旁的冯益,“这几罐是我对几位谙达的一点心意。”
苏培盛十分欣喜的接过告辞了。
“你今年新炒制的茶我还没吃呢。”
云珠白了他一眼,“早上我让吴书来给你送到养心殿了。”
某人摸摸鼻子,转移话题。“看来不用咱们做抉择了,皇阿玛替永琏定了人选。”
云珠点了点头,瓜尔佳赫弦也不出意料,只没想到,江南道监察御史穆精阿的嫡女伊尔根觉罗乌拉熙春会被指为侧福晋,两年后大婚。
“永琏解决了,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和徽的指婚对象吧。”云珠淡挑了下眉道。
弘历一听,立即振作精神,进入备战状态。
宝贝女儿啊,皇阿玛真不知道能不能拗得过你皇额娘啊……
252、月朗风和大地春(五)
云珠在仔细调查过丰升额并召见他;明白和徽并不是一厢情愿;丰升额这么多年拖着不指婚也是为了等她之后;终于应允了他们的婚事。
考虑到丰升额已经二十四岁;经不起蹉跎,云珠决定和敬和徽的婚礼一起举办。弘历一听,呆了,之前一直想着成全女儿的心意,没想过女儿这就要嫁人离开自己了……这会儿反悔还来不来得及?
“你之前不是一直不愿意?婚期定在八月初八,是不是快了点?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怎么能够准备好两位固伦公主的婚嫁事仪——”
是啊是啊;礼部和内务府的官员和管领们心中集体咬着帕子流着宽面泪条——他们还要准备十月份二阿哥的婚典啊!
“既已拿定了主意;早早晚晚还不是一样要成婚。”云珠似笑非笑地睨了他一眼;后悔了吧?
前面那么给女儿支持,这会儿自然不好表示反悔……其实他只是不想婚礼这么早进行……好吧,其实他现在有种女儿即将被抢走的感觉,对丰升额和一等公钮祜禄府的人也不顺眼起来。
无奈自得了指婚就喜出望外的阿里衮朝堂上完全无视皇帝的臭脸,办起婚定和九九礼越发郑重周全,满京城还没哪个勋贵有幸得尚固伦公主呢,尤其这位公主无论从性情才干上都极令人满意。
钮祜禄。阿里衮觉得自己走路都生风,逮到机会就拍拍儿子的肩膀哈哈大笑,享受着各种羡慕嫉妒的眼光,浑忘了儿子以前拖着不指婚自己气恼无奈的惨况。
——这人神经有时候也够大的!
丰升额虽然也侍卫处里遭受了各种刁难,不过心想事成的喜悦使得他有点享受这种被折腾的感觉,再加上一个看到他们就傻笑的色布腾巴勒珠尔,这让永琏和明亮他们很无力……教训起来没有成就感啊!
到了成亲那一天,喧天喜庆,和敬和徽在保和殿向雍正、弘历、云珠拜别。弘历分别赐了她们半副銮驾,以示对爱女的宠爱。
两人一身公主喜袍,在命妇的引导下升舆出宫,由一身皇子礼服的永琏等人亲自送往额驸府邸成礼。喜乐声中仪仗接天蔽日,送亲的福晋、夫人、命妇乘舆随行,后头太监宫女们浩浩荡荡地捧了各式陪嫁物品车载马驮地跟随,沿途骑马军校护送……
因为是两位公主,喜庆的仪仗队伍差点塞满整个京城……十分壮观隆重,那喜兴喧闹场面可谓百年难得一见,不少人偷偷都跑出来围观。
不用看也知道,弘历和云珠在内务府备下的丰厚嫁妆里又另添了一堆好东西。
一些有心的暗暗盘算了下嫁妆的规模,不由直咋舌。
“也不知将来其他几位公主的嫁妆有没有和敬和徽公主的一半儿。”苏宝柔说道,银盆似的脸上看着分外温和可亲。
富察。芙灵阿压下心中的酸意,瞅了她手中绞得死紧的帕子,说道:“和徽公主的嫁妆让我想起了当年皇后娘娘耀妆的情景,也是十里红妆,尽是些珍贵的木料、金银玉器、古董、西洋摆件、珠宝首饰,还有数目繁多的庄子、铺子……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想必又翻了不知多少倍。”
那可跟公主尽是些马牛羊茶酒的嫁妆不同,那是实实在在的珍宝庄园铺子。
众人想起富察家的海贸生意……
苏宝柔只觉得心中一抖,没有嫁妆的嫔妃伤不起啊,幸好永璋的婚事没跟二阿哥他们摆一起,不然还不得让人讥笑死。希望皇上看在这些年海禁大开,皇家海贸赚了不少钱的份上,多给儿子一些花费吧!
想到皇上给永璋指的嫡福晋人选,她心中稍安,镶黄旗佐领额尔格的嫡女舒穆禄。额尔赫温婉秀丽,舒穆禄又是老牌满姓,朝中也有不少能人……
除了以上两点,苏宝柔选择舒穆禄氏还有一个原因,她希望能拉拢敏嫔,至少希望两人在宫中能结为盟友,而舒赫德也能照顾即将上朝当差的永璋。
由来美梦容易醒,苏宝柔很快意识到,自己这个生了两个皇子的妃子不管是在后宫还是前朝的官员眼中,并没有什么份量。舒赫德得皇上看重,仕途顺利,自己的女儿在宫里虽没生下一儿半女却也高居嫔位,何必为她这个汉军旗的妃子鞍前马后?虽说同姓舒穆禄,可舒穆禄还分好几支呢。
帝后育有嫡子,他们这些为人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