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战不仅宋理宗高兴,就是南宋老百姓也是高兴不已,觉得扬眉吐气,很是振奋人心。
士卒的血液开始沸腾了,大吼道:“王坚将军!”
“对!”张珏深表赞同,道:“我当年与王坚将军一道在这里抗战,我亲眼见证了蒙哥鞑子在这里死去的一幕。 今天,王坚将军镌刻大宋英雄事迹的地方将会再次辉煌!我们的热血,我们的豪情都将在这里得到补偿!用鞑子地鲜血来回报大宋朝勇士们的热血!用鞑子的头颅来报偿我们的万丈豪情!”
士卒本就给王坚的英雄事迹所激励,再给他这么一鼓劲,那还得了,人人眼里射出仇恨之光,好象看见食物的野兽之光一样贪婪,随时会把人吞噬。
冲天的怨气,漫天的杀气一下子笼罩在钓鱼城这座名城上空!
怨气、杀气汇成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杀光鞑子!”
听了这震耳欲聋的怒吼声,纽璘心里想到一句话“沉睡地狮子醒了!”在这一刻,他还想到一句话,那就是“此一时,彼一时!”
叛徒王立方才明白为什么纽璘刚才瞪他地眼神是那样的凶狠,原来他是遇到了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地一头雄狮。
今天这一战还没有打响,宋军已经在气势完全压倒了蒙古军队,结局是未打先定。
张珏飞身上马,飞驰到火炮旁,一下跳下马。 跳到火炮旁,指着城头上的王立,道:“看见没有,就是这个叛徒,是他出卖了王坚将军镇守过地钓鱼城。 给我瞄准了,把这叛徒给我炸死。 要狠狠地炸,炸他个尸骨无存。 ”
这话说得怨毒狠辣之极。 可见他心中对这个叛徒有多么的怨恨。 王立是张珏的部下,张珏驰援江南时。 把如此重任负托给他,他却投降了蒙古人,要张珏不恨他都不行(按:历史上,钓鱼城的陷落就是因为王立投降所致,要不是他投降,这座英雄的城池一定会坚持好长时间。 )
“遵令!”炮手也是来劲,忙着把炮弹装进炮膛。 调整位置。
张珏仍嫌不够,道:“多点,全部对准这叛徒,给我狠狠地打。 ”他一声命令,炮手马上执行,调到这里的数十门火炮全部对准了王立。
“打!”张珏只说了一个字,然而这一个字的力量却是让人难以想象地,跟着就是数十门火炮齐发。 数十发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划着美妙地抛物线向城头飞去。
王立这个叛徒根本就不知道大祸临头,等他发觉不妙时已是一片热浪扑面而来,很快就吞噬了他。 留给这个叛徒最后的记忆就是这热浪拂体的感觉真是美妙,一种飞的感觉让他很是舒畅,舒畅过后的感触就是肢离破碎。 一个完整的身体给撕裂成无数块。
纽璘能够打下钓鱼城是沾了王立的光,要不是王立投降,还不知道他能不能打下这座英雄地城池。 现在,他再一次享受到了王立带给他的光荣,那就是飞起来,砸在地上,当他发觉疼痛的时候,左臂和左腿已经和他说再见了,如泉涌的血水**出来,溅得到处都是。
“快。 一定要守住城池!”纽璘对飞奔而来的亲兵说完最后一句完。 头一歪,就此追随蒙哥可汗于钓鱼城下去也!
就在火炮发威的同时。 停泊在江面上的舰队也发威了,无敌战舰上的炮火密集得好象冰雹,对着城头倾泄。
在舰炮和陆地火炮地轮番轰击下,城头上的蒙古军队死伤不计其数,血肉横飞,肢离破碎,没有一个能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下生存的人,也没有一具完好的尸体,要是那时有魔幻小时的话,蒙古人肯会说那是恶魔魔法造成地结果。
轰隆一声巨响,钓鱼城这座坚城垮塌了一大块,一个巨大的缺口出现了。
这座英雄的城池没有给蒙古人攻下,反倒是给自己人打下,这是叛徒之罪也!
望着这个缺口,张珏想想当年自己与王坚一道坚守这座城池的岁月,那是何等的艰难。 虽然艰难,但是凭着他们的才智和广大军民的支持,无数次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这座坚固的城市成了不落的神话,创下了打死蒙哥地光辉业绩。 而今,攻打这座自己坚守过地城池的人却是自己,上天何其作弄人!张珏地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猛地拔出宝刀,大吼一声:“勇士们,冲啊!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
一双虎目突然之间充血,成了血红色,一下蹿了出去,对着缺口冲了过去。
“杀光鞑子!告慰王坚将军在天之灵!”士卒们呐喊着,跟着张珏冲进城去。 他们的眼睛和张珏一样,充血了,好象一个血球。
从张珏和士卒的怨气中,柳河子和郑静和已经预知蒙古士卒的下场,不用说自然是幸存者廖廖。 二人虽是不愿杀戮太重,当此情势也是无可如何,对望一眼,微一点头,各自带着一队兵冲进城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有没有没断气的,好好找找,不要放过一个。 ”柳河子大声下令。
一个军卒一脚踢在一个蒙古军卒身上,这个蒙古军卒哼了一声,宋军士卒马上道:“报告,这里发现一个没死的。 ”
柳河子大步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果然这个倒在血泊中的蒙古士卒还在抽搐,没有断气。 对士卒道:“你处理一下。 ”右手向下一斩,转身离去。
士卒会意,骂道:“你这臭鞑子,看你还不敢来侵犯我大宋疆土。 ”一刀捅下去,一篷血花闪现,还有一声惨叫响起。
蒙哥当年率军进攻四川,身死钓鱼城下,钓鱼城成了蒙古人的一个忌讳,纽璘拿下这座城池后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 象这样的城池要是给拿下来了,自然是奇功一件,要他不高兴都不行,忽必烈得报之后,也是开心万分。
没想到,时间没隔多久,钓鱼城再次成了蒙古军队的恶梦,“钓鱼城”又一次成了一个犯忌的名字。 当宋军在李隽指挥下大举伐,节节胜利,蒙古军队一败再败之际,忽必烈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非常动情地说“坚守钓鱼城的大元军队全部战死。 纽璘部是我大元军人的好榜样,千古楷模,将军们,你们应该要有纽璘那样的勇气,与城池同存共亡。 ”
XXXXXXXXXXXX
钓鱼城一字城墙上站满了不计其数的人,有老百姓,也有宋军士卒。
张珏,柳河子和郑静和三人站在最前列。 三个对望一眼,微一点头,揭起红绸,露出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的是:“王坚将军败鞑子于此处!”
这一字城墙在当年钓鱼城一战中曾经给蒙古人攻陷,正是王坚组织起一批勇士,亲冒矢石,血染征衣一场恶战又夺回来。
因而,这一字城墙是悼念王坚将军以及他统领的英雄部队的最好地方!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一章 御驾亲征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一章 御驾亲征
“钓鱼城给打下来了。 ”李隽冲左脚刚进屋右脚还在门外的廖胜功说道,言来喜气洋洋,好象有天大的好事一般。
这也难怪,李隽熟知历史,知道钓鱼城一战的影响有多大,钓鱼城一战打死蒙哥一事的影响非常之大,正是这一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止步在埃及边境,给中亚地区留下了少量的未被蒙古人征服的土地。
要不是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古将领赶回国内参加国丧的话,以埃及人当时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蒙古人,那么埃及这个文明古国的前途就大是堪虞了。
西方好多学者在谈到这事时总是含糊其词,说是因为蒙古的皇帝死了,而不说原因,估计是不想把这功劳记在中国人头上,而是记在他们的好运气上(按:他们叫皇帝,其实应该叫可汗,这就是西方学者一惯手法:含糊其词,不了解事实真相。 )
南宋要是抓住那一段难得的平静期调整部署,加强江防的话,蒙古人会不会兵临临安就很难说了,即使他们能够到达临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间去了。 然而,由于贾似道误国,谢道清辨事不明,宋度宗的昏庸错失了这一良机,常使人叹息。
王坚领导的钓鱼城一战慧及异域外国,却没有给南宋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错不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是南宋朝廷地无能。
张珏他们重新攻占了钓鱼城。 其意义有多大,只要神经不是有问题都想象得到。 先不说作为重庆北面的战略咽喉,一旦给拿下,柳河子就可以北上川北,攻打剑阁,实现调动蒙古军队的战略意图。
人们提到钓鱼城时只要说“蒙古的可汗死于此城之下”这点就足以说明钓鱼城的意义有多大了,对于这座历史名城。 李隽是早就神往不已,乍得这一好消息。 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廖胜功得讯后急急忙忙地赶来,没想到还没给李隽行礼,李隽就喜滋滋地把战报递给他了,接过浏览了一遍,也是兴奋地道:“上一次钓鱼城之战,王坚将军打死了蒙哥这鞑子,这次钓鱼城之战张珏他们又全歼了鞑子守军。 实是天大之喜。 ”感慨万千道:“伟乎哉!钓鱼城!不落雄关!”
正如如廖胜功所言,钓鱼城是不落的雄关,要不是叛徒王立出卖的话,还不知道坚守到什么时间去了。 钓鱼城其实是一座要塞,那一战是要塞防御战,对后世地影响很大,对后世建造要塞防御工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正是考虑到这种影响,中**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才制作了钓鱼城之战地沙盘模型。
真的是全歼了钓鱼城的蒙古守军吗?当然不是。 蒙古军队是给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活活砍死的,张珏就是带头人,他血红着双眼不知道杀了多少要投降的蒙古士卒。 有了他的表率作用,士卒们哪里会客气,自然是放开手脚大杀一场。
王坚地英雄事迹激励了士卒们,无不是怨气冲天。 再加上蒙古人抢掠成性,种族仇恨很深,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不拿他们来“祭刀”才怪。
柳河子和郑静和知道无法阻止张珏他们的砍杀,心想要是这事传出去了对宋军不利,会增加蒙古人的抵抗,与其传出去不如全部杀死来封口,各自率领一队士卒在后面“清场子”,找到没断气的蒙古士卒就让他们追随蒙哥于钓鱼城下。
张珏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战报中写得明明白白,自承率军砍杀一事。 请求李隽处理。 对于这种事情。 李隽虽是不想发生,但是李隽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蒙古人过于残暴,种下的种族仇恨造成的。
再说了,在那种情况下,士卒都杀红了眼,谁也阻止不了。 况且,他们杀地时候,蒙古军卒手里还拿着武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俘虏,算不得杀俘虏,比起蒙古人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战俘,已经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廖胜功如此说是为张珏开脱,李隽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蒙古人的英勇的确没法说,他们都是血战到底,全部阵亡。 ”李隽也能瓣,这明显是假话嘛,还给他说得合情合理,和蒙古人地英勇善战挂钩。
李隽如此说,张珏他们自然是没事了,廖胜功大是放心,就要向李隽行礼,李隽摇手阻止他道:“不用拘礼了,来,快坐下。 ”
廖胜功放眼一放,才发现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看来自己得到消息赶来还是迟了一步,落在李庭芝他们后面了。
屋里的人有李庭芝,文天祥,陈宜中,杜大用,陆秀夫,个个都是一脸的喜气,不用说钓鱼城一战的确是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他们得到消息放下手里的工作,赶来给李隽贺喜。
钓鱼城虽小,其意义非常之大,这座打死蒙哥的雄关再度回到朝廷手里,自然是一件天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