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雨琼望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暗先生爽朗一笑,然后道:“你们可知十大名剑?”我和张雨琼对视片刻,都摇头表示不知情。我熟读历史,印象中只有以身炼剑的干将莫邪(“邪”在这念yé)、专诸刺王僚的鱼肠、曹操和夏侯所佩的倚天、青虹。数来数去都凑不到十把剑。
“古有十把名剑,威力惊人,奥妙无穷。十剑依次是,”暗先生闭着眼,缓声说道。忽然张开眼睛,精光四射:“轩辕夏禹、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听了暗先生的解说,我才知道原来剑也有这么多学问,就像一部历史,其中韵味由各人去品位。
人类社会的发展出期,工具和兵器是不可分的。随著社会的复杂化以及工艺的进步,工具很自然地因用途的不同而有了形形色色的改变。兵器於是在此时产生了较为明确的定义。它与猎具、工具所不同的是:兵器专门意指人与人武力斗争的器具,扮演著令人又敬又怕的矛盾角色,千载之下,常生「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感叹。
到目前为止,人类仍脱离不了战争,刀剑却已然脱离了战场(军用刀除外),但对于我们,仍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情,或许,这也是尊崇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吧。 中国古代刀剑的发展大略区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 :殷商之前,由于史料及实物的缺乏,我们对当时的战争型态与兵器的运用方式仍少有了解,因此直至目前为止的研究一般均以殷商为起点。
中期 :秦朝统一六国,其军容之壮盛、装备知优良,从兵马俑的实证中可以窥见一二。从秦开始,战场逐渐由骑兵主导,以强大的军力、高度的机动性,控制著越来越庞大的帝国。
后期:五代至宋之间,新的战争型态又蕴酿成形,由於火药的发明与使用,热兵器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是宋代战争的一大特点,此时的骑兵战力相当有限,主要以步战、城池攻防战与水战为多,在短柄兵器上,则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的风格,形式庞杂,有鞭、棒、鎚等,在接战时配合长刀使用,以破解敌军的铁甲,而长刀也变化为刀身微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并带有护手的型式,坚重有力,从出土的少数宋刀得知,此时也运用了纯熟的夹钢技术。
———————————————————————————————————————————
看到“罗情逝水”朋友提出疑问说,没有十把剑。其实是有的,是我误把一个逗号漏掉了,干将、莫邪其实是两把剑。
第九十二节
历代有59名剑:
轩辕:黄帝所铸,首山之铜,天文古字,《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一名画影。
腾空:颛顼所有,《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禹:夏禹所铸,腹上刻二十八宿,面纹日月星辰,背记山川,藏之会稽山。
启:夏王启铸,铜,三尺九寸,後藏之秦望山。
太康:夏王太康铸,铜,三尺二寸,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夹:夏王孔甲铸,牛首山之铁,铭曰夹,四尺一寸,《书》云: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铭曰夹。
定光:殷太甲铸,文(通纹)曰定光,古文篆书,二尺,《书》云: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照胆:殷武丁铸,铭曰照胆,古文篆书,三尺,《书》云: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含光、承景、脊练:出于殷代。《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镇岳尚方:周昭王铸,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五尺,《书》云: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昆吾:周穆王时西戎献,链钢,长欠有咫,用之切玉如泥。
骏:周简王铸,铭曰骏,大篆书,三尺,《书》云: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铸一铭曰骏。
干将、莫邪:吴人干将莫邪所造,铁,《吴越春秋》载:吴王阖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越五:欧冶子造,铜锡,《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剑之成也,精光贯天,日月争耀,星斗避彩,鬼神悲号。”另一说是湛卢、纯钧、巨阙、豪曹、鱼肠五剑。
越八:越王使工人所铸,采金,《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龙渊:楚命欧冶、干将所造,铁英,《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太阿、工布:铁剑,一说有三剑,另一剑名已佚。秦昭王铸,铭曰诫,大篆书,三尺,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定秦: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神:汉太公所得,《性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赤霄:汉高祖所得,铁,铭曰赤霄,大篆书,三尺,高祖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神龟:汉文帝铸,三尺六寸,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八服:汉武帝铸,铭曰八服,小篆书,三尺六寸,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茂陵: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有茂陵人献此宝剑,故名。
毛、贵:汉宣帝铸。二剑铭皆小篆书,三尺,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这是宣帝即位前术士恭维他的话)。
衍: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大篆书,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乘胜万里伏: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三尺六寸,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更国:更始刘圣公(即刘秀)铸,铭曰更国,小篆书。
秀霸: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小篆书,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玉具:光武以赐冯异。七尺,《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龙彩: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金: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安汉:汉顺帝铸,铭曰安汉,小篆书,三尺四寸,永建元年铸。
中兴: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小篆书,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孟德: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三尺六寸,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
蜀八: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镇山:蜀後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倚天、青虹:魏武帝铸二剑,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名青虹)
魏三: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文士:杨修献魏文帝。《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吴六:吴大帝(即孙权)所有。《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大吴:吴大帝孙权铸,采武昌铜铁,文曰大吴。小篆书。各三尺九寸。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流光:吴王孙高铸,文曰流光,小篆书,建兴二年铸。
皇帝吴王:吴主孙皓铸,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建衡元年铸。
步光:晋怀帝铸,铭曰步光,小篆书,五尺,永嘉元年铸。
五方单符:晋穆帝铸,铭曰五方单符,隶书,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
五口:晋孝帝铸五剑,铭曰神剑,隶书,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定国:宋武帝铸,铭曰定国,小篆书,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永昌:宋废帝昱造,铭曰永昌,篆书,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梁神:陶弘景造,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长短各依剑术法。梁武帝以中庚,命弘景造神剑十三口。
镇山:北魏道武帝造,隶书,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沉水龙雀:夏赫连氐造,铭曰大夏龙雀,《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太常:北魏明元帝造,铭背曰太常。
四尺千金:唐晋公王铎所有。《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火精:唐德宗所有,《杜阳杂编》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酉蕃:宋时物,《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古铜剑二:宋苏轼所得,《东坡集》载:郭祥正遗(赠送之意)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光”。 原诗为:【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二】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铓。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楚铜:宋郑文所得,《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安定:明初安定王所贡。《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贡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贡为常。
又以十剑为尊。从下往上依次排行为:
承影: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纯钧: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见《越绝书》)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鱼肠:(见《史记。刺客列转》)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干将莫邪: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